作為一個因為《賽博朋克2077》的優化問題搞得只能無能狂怒「rnm,退錢!」,也不想多花錢給次世代主機抄頂的本世代玩家;以及礙於硬體門檻,只能在線圍觀賽博朋克大潮的遊戲愛好者們來說,這幾天對於雲遊戲的需求提升了不少。
由雲端伺服器進行運算再將遊戲畫面傳回給用戶,這意味著只需有一臺有著基本視頻渲染能力的pc,我們就可以在特效拉滿的情況下暢玩許多大作。因為所有數據在服務商的雲端完成,也意味著在網路遊戲中也不會遇到各種外掛,而現在這類服務大多是訂閱制付費,為了招攬用戶,往往還送體驗時長,更進一步減少了玩家體驗和試錯一款遊戲的成本。
對於大多數沒有頂配電腦的玩家來說,這就是他們非常迫切需要的「雲遊戲」。
雖然雲遊戲這個概念已經出現了快10年,但這幾年視頻編碼技術和壓縮傳輸算法的進步,以及網速更快的WIFI6逐漸普及等硬體問題得以解決,才真正讓雲遊戲發展了起來。
在國外,谷歌的Stadia和索尼的PlayStationNow,已經可以讓許多玩家在手機、電腦、電視上體驗到許多3A大作,在國內,依託於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這三大家的基礎雲伺服器,也有很多服務商開始提供雲遊戲的服務。
當然,野蠻擴張也為這個行業也帶來了各種隱患,在遊戲版權購買之外,服務商還需要承擔非常高昂的帶寬費用。一些比較投機的雲遊戲平臺就會選擇盜版遊戲,我就遇到過前一天在手機上還能很好地玩《刺客信條》,第二天因為被育碧發現後警告,只能下架的雲遊戲平臺。
也難怪就算大小公司們都在漸漸涉足這個行業,但現在Stadia和PlayStationNow依然可以佔雲遊戲市場80%的份額。對現在的用戶和雲遊戲行業來說,構建一個穩定且未來可期的平臺,比起一味地滿足用戶不斷更新的遊戲需求,更加有價值!
就在雙十二期間,騰訊旗下的雲遊戲服務「START」在電視端上線了。正好剛買不久的TCL電視符合機型要求,體驗了好幾天的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玩雲遊戲的感覺,看看START對於雲遊戲有著怎樣獨到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