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唯一不擔心後路的方式,就是把前路走長

2020-08-28 匡衡情感驛站


要說最近國民討論度最高的影視劇,非《三十而已》莫屬!

劇中的各種人設、臺詞深入人心,「陳養魚」「許放炮」「梁海王」等等各類花名網友信手拈來。要說這劇憑啥這麼火,原因之一在於——代入感太強!

《三十而已》以三位而立之年的魔都女性工作生活視角,揭示了女性走到三十歲時面臨的挑戰與困境以及芸芸眾生家長裡短的生活狀態。



王漫妮是每一個獨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單身女性的縮影。單身女青年,滬漂多年、積極上進,一心只想努力掙錢,拼命工作但也透支了身體,深夜下班暈倒在一人居住的出租屋。

顧佳則是代表中產階級的全職太太。顧佳談吐得體,優雅精緻,老公事業有成,兒子聰明可愛,幾乎就是大家羨慕的「富家太太」的模板,但顧佳的生活並不輕鬆,一方面,輔佐丈夫創業,親自上陣鬥小三,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設法地讓兒子獲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

鍾曉芹則是代表普普通通認真生活的都市小白領。鍾曉芹是上海本地人,工作穩定,父母也常常幫襯貼補,生活無憂快樂,幾乎是很多普通滬漂女性理想的模板。但在喪偶式婚姻裡面,常常忍受老公的冷暴力。

雖然三位女主角的背景不同,但她們的焦慮與擔憂讓很多人都有共鳴。30歲的女性,要擔憂的東西,可能比電視劇裡的還要多得多,相應的抗風險能力也更弱。



但是正如顧佳開導王曼妮時所說:」唯一不擔心後路的方式,就是把前路走長」。現實生活中,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要想把前路走長,無非從兩個方面著手:

l 工作上,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


這個時代,唯一確定的一件事情就是每一天都在瞬息萬變。信息技術的發展,時代的更迭,沒有誰能夠保證自己擁有「鐵飯碗」,永遠不會失業。我們能做的,就是立足行業崗位,推陳出新,不斷強化專業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緊跟時代步伐,擁有實實在在的硬實力,即便大浪淘沙,自己也會是那顆發光的金子,不會被淘汰。


l 生活上,強化自身抗風險的能力


網友笑稱:「做人不能太浪漫妮」,從獨居發病入院,到失業連房租都交不起落魄回老家,精緻窮的背面,是將自己赤裸地交付於風雨飄搖之中。如果她擁有醫療險,看病就無需忍著,如果有了年金險,便不致於持續月光。現實生活,禁不起我們毫無顧忌地透支,我們總需要找到一種方式,來規避未知的風險,好讓未來風雨無憂。



《三十而已》已接近尾聲,劇中人物經歷的過的遺憾已無法彌補,但我們自己的人生,還可以掌握。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不擔心後路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前路走長丨7月復盤
    最近熱播新劇《三十而已》演繹了三個30歲女人坎坷的人生。 經濟地位的不對等,帶來了關係的極其不平等。但是人家這是花錢買體驗呀,有什麼錯呀?你有嗎?沒有就該去掙唄!2、其次,不在父母的呵護裡 《三十而已》劇中鍾曉芹的父母對她疼愛有加,即使婚後也每天把飯做好給她帶過去。
  • 《三十而已》不用擔心後路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前路走長
    最近熱播的由童謠、毛曉彤、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三十而已》正在熱播,講述的是不同背景、不同性格情況下的不同的女生,唯一的相同點就是她們都三十歲了,都說三十而立,指的不僅僅是男人,還包括女人,正值三十歲的她們又經歷了哪些事情,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 《三十而已》是自信,是不妥協
    最近大熱的《三十而已》大家都看了嗎?除了眼花繚亂的人物關係和精彩迭出的劇情發展,劇中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臺詞值得我們仔細研究今天,小編收羅了其中一些臺詞,我們一起來回味一下吧。01人不擔心後路唯一的方式就是要把前路走長多少人在忙著找退路,顧佳卻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把前路鋪長,後路不就有了嗎?
  • 《三十而已》顧佳王漫妮:把前路走長,還差這一步
    雖然劇名叫「三十而已」,可我們都知道,30歲,並沒有那麼容易。獨自從小鎮來上海打拼的王漫妮,月薪1萬5,卻租著7000一個月的房子。滬漂8年,除了每月給爸媽打的2000塊錢,幾乎沒有任何一點存款。鍾曉芹,兜裡連20塊錢都拿不出來,想讓快遞小哥幫忙跑腿還是找王漫妮借的錢;而顧佳為了融入太太圈,不惜損失本金把保單退保。
  • 《三十而已》|顧佳離不離婚,都活成了當代女性的標杆
    和《我的前半生》裡的羅子君不一樣,同樣是從職業女性到結婚生娃成為全職太太,顧佳的臉上沒有一絲狼狽和倦容,精緻得連每一根頭髮絲都好整以暇。誰都知道拼命一搏的風險,留點後路不至於摔得太慘。而顧佳淡定從容頭腦清醒,擺在面前的機會,她有自信一定會拿下。「人不擔心後路的唯一方式就是把前路走長」顧佳說的這句話,是《三十而已》這部劇給予我們最大的教育意義。在二十歲的時候,一切都是向前看的,沒什麼不敢拼不敢放棄的。
  • 三十而已大結局,「而已」的態度底氣何來?
    這樣的她,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逃回」小鎮,王爸王媽選擇了不追問、不責問,默默守護,用自己的方法幫助女兒走出人生低谷;當女兒選擇返回上海工作,甚至出國,王爸王媽也沒有強迫女兒留下陪伴或相親結婚,而是放手讓她去追尋自己想過的生活。而漫妮也知道,無論她今後再碰到什麼事都不用擔心害怕,因為父母的家是她永遠可以回去的地方。
  • 盤點《三十而已》中的經典臺詞,看看哪一句get到你內心
    1.長大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把好聽的話都說與外人聽,那些傷人難聽的、或者沉默不語的,都是說給最親近的人。——王漫妮 2.不過你會比任何時候都軟弱,因為你希望這個世界能對你的孩子寬容一點,但是你也比任何時候都強硬,無論是委曲求全還是武力求和,你都不希望任何一點傷害落在你孩子頭上。
  • 寶寶不願走長路 當心足弓發育不良
    西安市兒童醫院骨科主任楊毅軍反覆檢查了孩子的腳部後說:「不用太擔心了,孩子的足弓發育比之前好了很多,讓孩子繼續把足弓墊墊上,過段時間再來複查。」  「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上學體檢時才發現其足弓發育不良,足弓發育不良可能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如果發現孩子不願走長路或稍一走路就要抱,家長應儘早帶孩子到醫院確診。」楊毅軍說。
  • 三十而已43集高清資源免費觀看 三十而已全集在哪裡看完整版
    因為沒有了年輕,便不敢無知。今夏,電視劇《三十而已》爆火,屢屢登上微博熱搜,討論度居高不下。從播出到現在,每一集所表達的相關話題總會引起大家的共鳴。不得不承認,劇中女主人公顧佳、王漫妮和鍾曉芹的故事擊中了很多人的內心。尤其是全職媽媽顧佳更是以「顧學」圈粉無數,成為無數女性心中的白月光。那麼,對於口碑與熱度齊飛的《三十而已》,觀眾到底愛它什麼?
  • 基諾德:有實力不設限 活出真自我
    自「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後,都市劇《三十而已》也將視角鎖定在「三十歲」這一特定年齡段的女性群體身上。 3、佛系的鐘曉芹,直面不合適的婚姻,敢於為自己對人生製造更多的可能性,不戀過往不懼將來,雙手一揮瀟灑開啟新人生。
  • 三十而已:經典臺詞(二)
    二十歲的時候一切都是向前看的,沒什麼不敢拼,也沒什麼不敢放棄的,可到了三十歲呢,大家都開始著急買房子,存金子,生孩子,這些東西都有一個統稱,叫做後路,這就是很多人的錯誤觀念。好像三十而立的警鐘,就會在那天集體爆發一樣,一百條退路,沒有一條是向前的,一旦有了這種觀念,你說人生還能好嗎?咱們現在才三十歲,人生的半場還沒走完呢,你有什麼不敢拼的。
  • 電視劇《三十而已》警人深思的經典臺詞
    電視劇《三十而已》警人深思的經典臺詞好的電視劇不僅百看不厭,更能發人深思,使人上進。今日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著實是一部好劇,其中裡邊的許多臺詞堪稱經典,耐人尋味,小編特匯總如下(後續更新)1.年齡不過是數字,每個人的成長都不一樣,所以有的人有能力,有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長大。3. 都說婚姻是避風港,都想著避風,誰來當港?4. 變淡的不是婚姻,而是人。5. 面霜見底,房租上漲,我就期盼著趕緊回來上班。
  • 《三十而已》:9條人生真相比大結局更戳心,因為你我都是劇中人
    二十歲一切都向前看,沒什麼不敢拼,也沒什麼不敢放棄的。可到了三十歲,大家都開始著急,買房子,存金子,生孩子。這些東西都有一個統稱叫做後路。」30歲了,還沒有房子、車子、票子,是不是人生就是失敗的?成功的人生就一定是有房、有車、有錢嗎?顯然不是,但為什麼30歲以後,我們會不由自主地開始給自己找後路?實際上,這些後路的本質叫做「安全感」。
  • 三十而已:9條人生真相比你期待的結局更戳心,你我都是劇中人
    回上海後,直白拒絕前男友,錯過了就再也回不去了。認清過去虛偽的自己,跟過往的一切說再見!鍾曉芹扮演美人魚表白陳嶼,二人復婚好事將近。顧佳手撕心機綠茶,兒子是底線。她說:「有能耐的女人解決出軌的男人,沒能耐的才來找小三。
  • 看《三十而已》,三十歲,不得不考慮「後路」
    最近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大家應該都有看吧,這部劇首先功不可沒的應該是這名字吧二十多歲的人,離三十不遠,四五十歲的人,三十是自己對於過往的重要記憶,囊括了這兩個年齡層,可以想像,該是多麼龐大的一個用戶群體。如果換成四十而已,或許背後的數字就要銳減了。劇中三個女主角,都光鮮靚麗。
  • 對王漫妮和林有有不進行道德謾罵,是《三十而已》最大的價值
    從開播到現在,它話題度始終不減,名牌包包引發對圈子和階層的討論,出軌不婚姐弟戀這些情感百態一個不落,關於職場進階、女性獨立等問題都有完整的呈現和思考。可貴的是,雖然後期部分觀眾熱衷於打小三,罵渣男,譴責撈女,但《三十而已》並沒有演變成一部面目猙獰的撕逼劇,這點理性集中體現對王漫妮和林有有兩個角色的處理上,她倆的行為都備受爭議,而且直到最後一集才完成人設。
  • 三十而已:顧學又更新了,顧佳坐到太太圈核心位置,她要做搞事業
    由江疏影、童瑤、毛曉彤主演的《三十而已》正在熱播,其中童瑤飾演的顧佳人設太可了,英語流利、懂得財務、善於社交、能拉單子,完全就是職場精英的配置,做全職太太,但她格局並不小於任何一個職場女性,她能屈能伸,有遠見和頭腦,為了拿到訂單,她砸鍋賣鐵也要擠入闊太圈,拓寬人脈挖掘資源整合利用。
  • 同樣是頸椎病,前路手術與後路手術有什麼區別?
    簡單來說,頸椎病的術式分為前路手術和後路手術兩種。兩者都具有減壓和穩定脊柱的雙重作用,但適應情況有所不同。前路手術一般是直接減壓,可切除椎間盤及骨贅而不直接幹擾脊髓,減壓後通過椎體間植骨,去除脊椎不穩因素,包括融合固定手術和非融合手術(頸椎人工間盤置換)。人有七節頸椎,有六個頸椎間盤,大部分患者都是單節頸椎發病。
  • 《三十而已》大結局,最扎心的8句話揭曉: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近期刷屏的《三十而已》,還有人沒看嗎?許多網友感嘆到:「編劇請把裝在我家的攝像頭拆下來!」故事裡的3個女主角,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而借她們之口,那些我們想不明白的困惑,共同的人生難題,扎心的人生真相,也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