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著屏幕依舊是那個神遊的「老馬」,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別項目落幕

2021-02-17 音樂周報

現場嘉賓與馬友友隔空「合照」(李樂為/攝)

文 | 翟佳

01月30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州交響樂團和星海音樂廳承辦,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YMCG)2021 特別項目圓滿結束。身在美國波士頓的2017-2020音樂周藝術總監馬友友和身處中國廣州的藝術委員會主席、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攜手廣州交響樂團、青年音樂家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輕人越洋連線、隔空對話,探索音樂的力量和想像力的邊際。央視新聞移動網、新華社現場雲、「央視頻」APP、B站、抖音等十幾個平臺共同進行了網絡直播,共獲得過百萬人次的關注。

一分鐘花絮回顧

一次偉大的即興嘗試

不因特別而作出妥協

就像音樂周無比珍視的即興演奏傳統一樣,2021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本身就如同一次偉大的即興嘗試。它的價值不能用時間長短量度,不因遠隔重洋而遜色。正如馬友友在項目第二部分「與友友一起在琴房」描述的那樣:「《天鵝》(選自聖-桑《動物狂歡節》)的音樂正如天鵝的美態,一派歲月靜好。可是,天鵝在水下的掌蹼奮力向前,不舍片刻的努力;演奏家左手揉弦,右手運弓,嚴絲密縫的配合,卻是鮮有人注意到。」支撐屏幕前這場獨一無二文化盛會的是廣州交響樂團工作團隊無數個不眠之夜,是創意團隊數不清的頭腦風暴。這一切努力的目標,用馬友友的話說:「是餘隆先生竭力爭取、不懈推動的一次探尋文化真義的行動。」

餘隆執棒廣州交響樂團,攜手青年鋼琴家王雅倫演繹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

特別項目由三個部分構成:「網絡音樂會」、「與友友一起在琴房」以及「國際連線:大師對話——和諧與平衡」,每個部分互相連結,探討內容的選取也可謂用心良苦。網絡音樂會第一首曲目《良宵》,表現了大時代背景之下文人雅士的年夜小聚,正是歲末年初這次音樂周相聚的寫照。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曲》是向樂聖貝多芬250周年紀念之年告別,同時也彰顯出音樂周對合作與聆聽的追求。「鋼琴就是樂隊的一部分,你必須要融入樂隊的演奏,仔細聆聽,積極參與到每次音樂的對話。」鋼琴家王雅倫如是說。普羅科菲耶夫《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融合多元文化的影響,昭示未來音樂的方向,和貝多芬作品同臺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樂隊在餘隆的指揮下有過無數動人的演出,這次特別項目的演出一如既往,沒有因為「特別」而作出妥協。

兩位年輕獨奏者匠心獨運,王雅倫的嚴謹宏大和蘇千尋想像力豐富的演奏,在與樂隊的推挽中熠熠生輝。馬友友在他的琴房以聖-桑《天鵝》、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片段、與笙演奏家吳彤合演的《簷頭雨》,闡述音樂以何種心理與生理的機制實現以心會心,推己及人,堪謂弦外有意。

四屆音樂周藝術總監馬友友貢獻了他的網課首秀

隔著屏幕依舊是

那個神遊的「老馬」

餘隆與馬友友進行一席跨越洲際的大師對談

特別項目的第三部分,是馬友友、餘隆與來自不同文化、職業背景的年輕人代表的對話。用餘隆的話說,這是一次「家人聚會般的暢談」。當晚有多位曾經參與之前幾屆音樂周,甚至和馬友友同臺演出的學員來到現場參加這次別開生面的探討,而未能親身前來的音樂周學員也通過社交媒體表達自己被感動、受啟發的真情。

參加過四屆音樂周的小提琴學員李炳陽在美國全程關注音樂周:「隔著屏幕卻還是那種熟悉的感動,依舊是那個神遊的『老馬』。他從來不是紙上談兵,他在用實際行動真誠地關注著人類的發展。」2019-2020屆圓號學員陳鑑熙說:「很感動能夠在這樣特殊的一年,用這樣的方式為大家呈現思想和音樂文化上的交流,希望明年能在廣州與大家探討交流。」

馬友友、餘隆兩位大師和年輕人的交流總是充滿創意的光芒,沒有套路,沒有虛飾,天馬行空,跨越疆界。連續參與四屆音樂周的昆明聶耳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滕飛問:「假如音樂家失去舞臺,還能怎樣回饋社會?」馬友友回答:「我昨天透過會議軟體為聖地牙哥一家醫院的人們演奏,還隨著鏡頭到達病房用音樂和人們互動。如果你覺得這樣還不夠,那麼想想那些曾經給予你溫飽、給予你關愛的人們,你是否懷有感恩之心?那麼你就會得到你的答案。」

音樂周志願者、在美國加州大學修讀歷史學的陸衍霖提問:「人文學科和音樂有什麼聯繫呢?他們之於社會有何種意義?」馬友友的答案是:「我們仰望蒼穹,深感人類渺小;我們俯察山川,慨嘆造化神秀;我們窺探內心,惟願叩問探索。科學、藝術、人文之於天、地、人,都很年輕。人們發明學科、研究,是為了探索苦短人生的最大可能。」馬友友校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及物理系畢業生李江提出自己的疑惑:「科技如何令人回歸人性?」馬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你可以告訴我一朵花是什麼顏色,或者你也可以為它寫一首詩。世上可能沒有中立的算法,但好的文學、音樂作品,其蘊含維度的豐富,足以令人完備地理解這個世界。」以上只是馬友友和年輕人共同探討的其中若干話題,然而其想像力的豐富和內容之深邃令人驚嘆。

每演奏一個有意義的音符

都是一次改變世界的嘗試

青年大提琴家歐陽娜娜與廣州交響樂團弦樂四重奏演奏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在最後一個交流環節中,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音樂唱作人歐陽娜娜向馬友友提出兩個天馬行空的話題:「 若時間倒流,回到20歲,您會有怎樣的人生思考?您覺得大提琴是否有性別?」年輕人問得坦率,大師也回應得真誠:「若回到20歲,我會為環境的變化深感憂慮。我會希望得到長輩的承諾,關注周遭環境的變化,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為我,也為我的下一代。大提琴非男非女,可男可女,可以幻化無窮,但需要你以想像力為其賦予獨一無二的生命。」

馬友友打趣說,他的想像力和深刻性源於他「不太把自己當一回事」。換句話說,他總是保持開放、包容和接納的態度,對年輕人尤其如此。這種給予年輕人不受邊際之困的鼓勵,和餘隆一貫支持年輕人,特別是年輕音樂家發展的觀點不謀而合。餘隆說道:「必須承認我在年輕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他們活躍的思想在交流溝通碰撞,帶來全新概念的世界。社會就是這樣發展的,永遠是後浪推前浪,在挑戰前輩的基礎上創造新生的事物。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就是提供這樣的空間,讓人們看到年輕人的活力和想法。」

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別項目提出「音樂不停,繼續前行」。用馬友友的話說,音樂同其他學科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是解讀世界的方式之一。它的使命是賦予有止盡的人生以無涯的想像和無盡的價值,每演奏一個有意義的音符,都是一次改變世界的嘗試。理解音樂的價值,就可以明白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為何可以在一個晚上,創造一段將被存留的歷史。

- THE END -

「星標」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

不錯過每條推送

 熱門文章精選 

吳玉霞:我想用我的經歷告訴大家,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可以學藝術 | 人物

校考到聯考,藝考轉方向了?

柚子練琴宣布破產後,線上陪練遭遇信任危機

學音樂教音樂聽音樂愛音樂看什麼?點開就知道了

張國勇:疫情下的交響音樂

孩子鋼琴彈不好,是家長自己沒努力!

西方媒體給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都打了多少分?

鋼琴「基本練習」:練什麼、如何練?

亞健康!中國歌劇之現狀

好的合唱團,好在哪裡?

聲樂老師,你的聲樂理論從哪裡來?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相關焦點

  • 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拉開序幕,讓國際業界再次聚焦廣州
    新年伊始,是什麼樣的活動能吸引茱莉亞音樂學院、上海樂隊學院、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的院長們、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團與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主席團成員們,在同一時間齊聚廣州?答案是由世界著名中國指揮家、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擔任藝委會主席,世界著名華人大提琴家馬友友連續第四年擔任藝術總監的「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正式拉開序幕。
  • 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閉幕 馬友友再奏巴赫作品
    原標題:「馬拉松」音樂會演足四個鍾 馬友友再奏巴赫作品 18日,「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由藝術總監馬友友、音樂周導師團與音樂總監麥可·斯特恩領銜音樂周YMCG交響樂團的所有青年音樂家一起,在星海音樂廳舞臺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馬拉松」音樂會,為本屆音樂周畫下一個圓滿句號
  • 第4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閉幕!你在廣州街頭偶遇馬友友了嗎?
    第4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閉幕!你在廣州街頭偶遇馬友友了嗎?金羊網  作者:艾修煜  2020-01-19 1月18日,歷時9天的「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音樂周」順利閉幕。
  • 山葉助力成都國際青年友城音樂周
    (原標題:山葉助力成都國際青年友城音樂周)
  • 明晚,都江堰最燃國際音樂周來襲,門票免費送
    不分國界、不分年齡的唯有音樂即使我們不一樣或者不認識但音樂可以讓我們彼此更近走在國際音樂之都路上的成都,在這個周末終於拉開2020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的大幕!往屆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在世界遺產地最美舞臺、千年古堰岷江河畔,2020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興城人居專場
  • 國際流行音樂周落幕 老狼葉蓓共唱青春無悔
    國際流行音樂周落幕 老狼葉蓓共唱青春無悔2015年12月07日 08:31:35來源:新華娛樂    12月6日,北京保利劇院迎來了2015北京國際流行音樂周的壓軸大戲,十年未在北京開個唱的老狼帶給觀眾一場追憶青春的音樂聚會,全場座無虛席。
  • 天籟之音 2019成都(國際)童聲合唱音樂周完美落幕
    在歡快熱情的桑巴音樂中,來自成都廣播電視臺童聲合唱團的小朋友以一首巴西民歌《快樂的桑巴》拉開了「『熊貓之聲』2019成都(國際)童聲合唱音樂周『音樂盛典』晚會」的序幕……經過一周的音樂文化交流,8月15日下午,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市對外友協、市文廣旅局、市音產辦、團市委、市教育局、彭州市人民政府
  • 國潮笙生,2021秀場偶像時裝周南京落幕
    2021秀場偶像國際兒童時裝周在「六朝古都」南京的江寧會展中心圓滿落幕,來自全國百餘名頂級童模匯聚於此,以6種不同風格的時尚童裝呈現給觀眾一場完美時尚盛宴,他們展示了自我的魅力
  • 汕頭2021年亞青會亮相第二十一屆廣東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暨第十七...
    昨天上午,為期三天的第二十一屆廣東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暨第十七屆粵港澳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在廣州琶洲·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C區開幕。汕頭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精心組織參展,以「體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主題,全方位展示汕頭體育文化、體育旅遊、休閒健身等體育產業發展成就和創新成果,宣傳推廣汕頭2021年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廣東體博會作為廣東體育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歷經20載,是廣東乃至華南體育產業領域內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專業化博覽會。
  • ClimaxModels高超時尚製作 │ 2019廣東時裝周秋季·新秀王少兒時尚盛典圓滿落幕
    旅行記·瑪瑪米雅&瑪寶樂發布會完美落幕!8月20日,OQXX圈叉潮品以「俠客行」為主題的2019秋季新品發布會在廣州輕紡交易園D區國際時尚發布中心絢爛登場。OQXX圈叉潮品-俠客行發布會完美落幕!8月21日,海辰貝貝&麥田周以「海辰貝貝│海·天·池 & 麥田周│元頌·東方」為主題在2019廣東時裝周-秋季的夢想舞臺上閃耀登場。
  • 影展|《詩人》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首映獲好評 導演劉浩:「毛褲是那個年代最好的愛情象徵」
    11月6日,由劉浩編劇、導演,宋佳、朱亞文主演的電影《詩人》在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舉行了國內首次展映,該片曾成功入圍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 「三十而立」編劇創投 電影劇本徵集啟事
    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將於2019年10月30日(周三)至11月17日(周日)在中國杭州舉行   (2)工作坊採風期間,由國內優秀編劇導師對所有項目進行一對一輔導。 (3)入圍項目將被浙江國際青年電影周進行官方集中推介,在創投路演單元優先對接實力影視企業。(4)角逐組委會提供的「最優電影劇本」大獎,最終決選出5部優勝作品。
  • 馬友友帶青年音樂家開啟「巴赫」音樂之旅
    2020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開幕
  • 廣東青年音樂人:廣東音樂現在並不是低谷期
    廣東青年音樂人:廣東音樂現在並不是低谷期金羊網  作者:何奔 鄭紫薇  2018-09-01 金羊網訊 記者何奔、鄭紫薇、實習生李潤報導:隋曉峰、曹磊、薛永嘉、趙建華、連向先、熊亮、梁凱......你們認識嗎?不認識?
  • 那個最冷的電影節又開始搞事情了
    最終的競賽評委會議改為線上,陳可辛主席和評委會的成員們,連通西寧、香港、新加坡三個地方,隔著屏幕對話。 這些是FIRST這14年來,從未遇到的。 但越跌宕撲朔的現狀,就越刺激反思,越明晰要以FIRST的方式在場。
  • 第15屆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徵片開啟
    最終的競賽評委會議改為線上,陳可辛主席和評委會的成員們,連通西寧、香港、新加坡三個地方,隔著屏幕對話。 這些是FIRST這14年來,從未遇到的。 但越跌宕撲朔的現狀,就越刺激反思,越明晰要以FIRST的方式在場。
  • 青年音樂人才匯聚蓉城 第六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展演在成都舉行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是否擁有高水準音樂人才的潛力,一直是衡量「音樂之都」的重要標準。挖掘和吸引音樂人才來蓉,也成為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道路上的重要一環。12月22日晚,第六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青年音樂人才展演暨2020首屆「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展演成都舉行。
  • 東方美學傳承者馮小龍:獲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設計師大獎
    2020年第二屆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暨首屆亞洲華語電影節於11月8日至9日在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新濠影匯宴會廳順利舉辦。本屆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由香港國際青年電影節協會主辦,舉辦電影節旨在通過電影展映、電影專業論壇、頒獎禮等形式推介和挖掘全球範圍內優秀青年電影人才,為青年電影人提供國際交流、學習、合作與展示的國際平臺。
  • 關於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 委約...
    ,為青年藝術創作人才提供了全方位成長的優質土壤,助力青年藝術人才的相互合作、搭建國際交流的廣闊橋梁。2021年「扶青計劃」再度相邀。九年來,「扶青計劃」已成功委約了85名來自不同領域的華人青年藝術家,呈現了71部風格各異的舞臺藝術作品。並與美國亞洲協會、線圈藝術節、匈牙利布達佩斯之春、英國南岸藝術中心、香港新視野藝術節、羅馬尼亞錫比烏國際戲劇節等建立了緊密合作,部分作品已經或將至德國、法國、匈牙利、美國、英國、印度、羅馬尼亞、澳大利亞等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