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閉幕 馬友友再奏巴赫作品

2020-12-24 人民網

原標題:「馬拉松」音樂會演足四個鍾 馬友友再奏巴赫作品

18日,「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由藝術總監馬友友、音樂周導師團與音樂總監麥可·斯特恩領銜音樂周YMCG交響樂團的所有青年音樂家一起,在星海音樂廳舞臺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馬拉松」音樂會,為本屆音樂周畫下一個圓滿句號。

這場音樂會從傍晚6點開始,節目單上一共有21首曲目,包括開頭和結尾由麥可·斯特恩執棒音樂周YMCG交響樂團演出J·S·巴赫的《賦格的藝術》(4個選段)和《管弦樂組曲第三號》,全部六首《布蘭登堡協奏曲》,11組絲路青年樂坊組合的全新創作以及由藝術總監馬友友親自演奏的兩首巴赫作品。馬友友還與羽管鍵琴演奏家艾維·施泰因一起臨時加演了一首巴赫《G大調奏鳴曲》。整場音樂會沒有中間休息,一直演到晚上10點多才結束。

歷時9天的音樂之旅在巴赫的音樂中再一次得到藝術與文化上的升華,詮釋出音樂融通文化、藝術聯結心靈的永恆主題。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青年交響樂團、廣青交(少年團)、廣青交少年基礎班在音樂周各項演出活動中也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在開幕式音樂會中,觀眾首次聆聽到大師馬友友與廣州青年交響樂團共同演出巴赫的作品,這對於廣青交而言是一種極大的肯定。在六場社區演出中,廣青交(少年團)的孩子們與馬友友及青年音樂家同臺,為廣州市民奉上專業且真誠的「廣青交之聲」。此外,馬友友還出席了1月17日晚舉行的廣州青年交響樂團首屆少年基礎班第二學期匯報演出,並與學琴僅8個月的孩子們合作演奏了《街頭音樂》。大師拉「小手」,成為音樂周期間最動人的瞬間之一。完成和少年班的「首演」之後,馬友友對少年班表示讚賞:「我真的非常喜歡這些小朋友的演奏,他們是我們的未來,他們接受的演奏訓練也是音樂教育應有的模樣。」(記者 徐紹娜)

(責編:劉穎穎、魯婧)

相關焦點

  • 第4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閉幕!你在廣州街頭偶遇馬友友了嗎?
    第4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閉幕!你在廣州街頭偶遇馬友友了嗎? 文/金羊網記者 艾修煜圖/主辦方提供1月18日,歷時9天的「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音樂周」順利閉幕。由藝術總監馬友友、音樂周導師團與音樂總監麥可•斯特恩領銜音樂周YMCG交響樂團的所有青年音樂家一起,在星海音樂廳的舞臺為觀眾們呈現出一場別開生面的「馬拉松」音樂會。
  • 馬友友帶青年音樂家開啟「巴赫」音樂之旅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 實習生楊淑瑩報導 1月10日,2020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在廣州交響樂團拉開序幕。當天,音樂周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藝術總監馬友友與導師團隊、青年音樂家集體亮相,現場展開交流。已經連續第四年擔任音樂周藝術總監的馬友友此次將和導師團帶領青年音樂家開啟「巴赫」音樂之旅,他更鼓勵大家在音樂周要保持深入思考,尋找自己音樂生涯的「黃金時刻」。 2020年是德國音樂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335年誕辰,本屆音樂周將以他和他的音樂為主線,貫穿音樂周的始終。
  • 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拉開序幕,讓國際業界再次聚焦廣州
    新年伊始,是什麼樣的活動能吸引茱莉亞音樂學院、上海樂隊學院、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的院長們、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團與中國音協交響樂團聯盟主席團成員們,在同一時間齊聚廣州?答案是由世界著名中國指揮家、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擔任藝委會主席,世界著名華人大提琴家馬友友連續第四年擔任藝術總監的「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正式拉開序幕。
  • 馬友友暖心鼓勵青年音樂家
    原標題:馬友友暖心鼓勵青年音樂家2020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官方供圖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州交響樂團和廣東省星海音樂廳承辦的「2020(第四屆)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昨日上午在廣州交響樂團拉開序幕。以巴赫音樂和廣州城市文化景觀對話2020年是德國音樂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335年的誕辰,本屆音樂周將以他和他的音樂為主線,貫穿音樂周的始終。藝術總監、當代巴赫音樂著名演繹者馬友友將攜一眾音樂周導師與青年音樂家走入21世紀全球化語境下巴赫的音樂世界。
  • 「聲」援全球抗疫 馬友友與13個國家青年樂手隔空合奏巴赫作品
    馬友友在2020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快閃活動」中。馬友友錄製視頻與YMCG音樂家隔空合奏巴赫作品。近日,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藝術總監馬友友與來自13個國家的YMCG(每屆音樂周都會組建的交響樂團)成員隔空合奏巴赫作品。發起人、青年音樂家林晶詩與陳穎蕾表示,「希望用音樂連結你我,連結世界每一個角落,為全球受疫情波及的人們帶來安慰。」
  • 「視頻」馬友友與13國YMCG音樂家隔空合奏巴赫,用音樂聲援全球抗疫
    近日,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藝術總監馬友友與來自13個國家的YMCG(每屆音樂周都會組建的交響樂團)成員隔空合奏巴赫作品。發起人、青年音樂家林晶詩與陳穎蕾表示,「希望用音樂連結你我,連結世界每一個角落,為全球受疫情波及的人們帶來安慰。」
  • 馬友友:廣州是中國的寶貝
    廣州青年交響樂團的小樂手昨晚6時,2020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的閉幕式音樂會在星海音樂廳奏響,馬友友領銜的導師團與音樂周YMCG交響樂團(國際青年音樂周交響樂團)的青年音樂家們一起,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巴赫馬拉松」音樂會,展現了音樂周開放、包容、交流、發展的面目。
  • 馬友友與26城YMCG成員隔空合奏巴赫
    而受馬友友啟發,參與了2019與2020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YMCG)的青年音樂家林晶詩、陳穎蕾,向身在世界各地音樂周的青年音樂家、特邀音樂家及導師發出邀請,隔空合奏巴赫《詠嘆調》(選自《D大調第三管弦樂組曲》),得到音樂家們的共同響應。
  • 隔著屏幕依舊是那個神遊的「老馬」,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2021特別項目落幕
    01月30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州交響樂團和星海音樂廳承辦,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YMCG)2021 特別項目圓滿結束。一分鐘花絮回顧一次偉大的即興嘗試不因特別而作出妥協就像音樂周無比珍視的即興演奏傳統一樣,2021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本身就如同一次偉大的即興嘗試。它的價值不能用時間長短量度,不因遠隔重洋而遜色。
  • 視頻 | 馬友友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演奏巴赫
    世界聞明的大提琴家馬友友近日將巴赫計劃帶到了姐妹城市德州拉雷多和墨西哥新拉雷多市之間。
  • 馬友友 巴赫靈感
    我和這些藝術家們平均都合長達兩年的時間;這些歲月裡,我們各自都獲得了藝術方面的激勵和成長,而彼此更是相交日深,終能在創意上結出更豐碩的果實。我交給每一位藝術家一首組曲,再由他們從組曲中找尋透過各自藝術表現其美感的可能。最後再將其結晶拍攝成六部影片。在第一首組曲中,我邀請到的是園藝設計家茱莉.摩爾.梅瑟薇,我與她一同探討了大自然為主題的美感經驗。
  • 馬友友的人生實驗
    2020年1月,我們在廣州見到了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
  • 和疫情相處的日子,他用音樂為世界療傷
    在著名指揮家餘隆的邀請下,馬友友自2017年起,出任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藝術委員會藝術總監一職(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供圖)但馬友友以另一種方式繼續活躍於公眾視野中。作為一名享譽世界的華人音樂家,馬友友最近幾年與中國的文化聯繫因一個合作項目而更加深厚——2017年,在著名指揮家、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餘隆先生力邀下,馬友友出任「廣東國際青年音樂周」(Youth Music Culture Guangdong,YMCG)藝術總監。此前,馬友友從未在任何機構或文化項目中擔任過藝術總監一職。
  • 原版進口|巴赫:無伴奏6首大提琴組曲 馬友友 2CD
    ·超過六十年演奏生涯,第三度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馬友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我音樂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巴赫,以及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從馬友友四歲那年開始,就一直形影不離。當年,馬友友在父親的指導之下,從第一號組曲的第一小節學起。
  • 馬友友的人生實驗(上)
    >  專訪上集(2020年) | 大提琴家 · 馬友友  <沒時間看視頻
  • 【靚碟試聽】馬友友代表作 黑膠典藏:《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3LP
    ·超過六十年演奏生涯,第三度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錄音。·馬友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是我音樂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夥伴」。巴赫,以及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從馬友友四歲那年開始,就一直形影不離。當年,馬友友在父親的指導之下,從第一號組曲的第一小節學起。
  • 法國慶一戰結束百年,馬友友演奏薩拉班德:巴赫能讓我們團結起來
    被問及對(所演奏的)這部作品的解釋,馬友友面色凝重地說,人在為希望而掙扎,很失落,很疲憊,但總有一些東西值得你去堅守。「我們生活在一個讓人感到支離破碎的時代,巴赫能讓我們團結起來」。曹利群(音樂評論家)馬友友唱片《巴赫的靈感》2018年11月11日,在巴黎凱旋門下的「無名烈士墓」旁,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00周年的紀念儀式。出生於巴黎的大提琴家馬友友現場演奏了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五號「薩拉班德」。問及對這部作品的解釋,他面色凝重地說,人在為希望而掙扎,很失落,很疲憊,但總有一些東西值得你去堅守。
  • 巴赫音樂作品演奏指南
    巴赫使復調音樂達到了頂峰,他所創造的音樂作品涉及了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他將和聲與對位,復調與旋律這些相衝突的因素在作品中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嚴謹邏輯性強的結構框架,生命力持續強穩的旋律走向,鮮明的主題,豐富的想像力在結構當中的應用,無一不彰顯巴赫前所未有的復調音樂創作。
  • 每晚古典音樂會丨馬友友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丨「我從四歲起就不斷從這些音樂中擷取其知性、感性與性靈方面的各種力量.」
    馬友友談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這六首巴赫的組曲是許多人公認,獨奏音樂中最艱難的創作。我從四歲大就開始,兩個小節、兩個小節地練習這套音樂。史懷哲曾說,巴赫是一位「在音樂中放入繪畫功」的作曲者。他在這方面的啟發,讓我開始嘗試探索巴赫音樂中所可能具有的視覺特質,也激發了我開始這個「巴赫靈感」系列的工作。這套影片就是其成果。過去五年來,我很榮幸能夠與來自各界的藝術家們,一同探索巴赫這套組曲。
  • 流水的美國總統,鐵打的馬友友
    這時候,難免讓人回溯起馬友友在上一次和美國總統的「親密接觸」:當時的總統歐巴馬在白宮舉行了授勳儀式,為馬友友等頒發了代表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 ;而再往之前回溯到最初的那一點:那是在 1962 年的那一段著名的黑白影像裡,馬友友在音樂會上,被伯恩斯坦介紹底下的聽眾:包括甘迺迪,以及他的夫人傑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