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進入到了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淘汰環節。
在娛樂刺激過剩的時代,只有「殘酷」才能攪動觀眾那顆八卦的心。
當看到第一輪被淘汰的6個人,一點也不意外,畢竟有些人是誰我都沒聽說過。
其實姐姐們中,有很多人清楚自己是走不遠的,離開只是早晚的事。
比如小透明一樣的海陸,打招呼都會被忽略成路人背景板,同時又是尬聊冷場王,簡直就是行走的招黑體質。
還有和整個組,整個節目搭配都顯得突兀的許飛,本來是男生性格的她,在一眾姐姐們潑辣的鋒芒下,也沒有了稜角,成了乖乖女一枚。
有人說她們就是來充數的「炮灰」,是永遠不可能「進階」的人,還努力做什麼。
而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需要面臨很多和自己衝突的抉擇,你會選擇當「炮灰」嗎?
女人的一生背負了太多的東西,而社會又習慣性的給她們貼上了很多並不實際的標籤。
白天,她們應該是職場精英,在工作中化身「獨立女性」,能夠獨當一面。
下了班又需要變成稱職的妻子,做飯洗衣樣樣精通,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要對啥都不幹的老公溫柔以待。
孩子放學了,搖身一變為合格的母親,要照顧熊孩子的飲食起居,輔導作業簡直數理化全能。
還應該是孝順的媳婦,講理不存在的,只要是不順著婆婆就是大不孝。
面對選擇,他們放棄了太多屬於自己的東西,一直在為別人而活。
婚姻只是女性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和傳宗接代無關,和讓父母安心也無關。
但是太多的女性在結婚後被大眾的言論所綁架,扮演著「違心」的角色。
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開放的環境,讓女性有了更多發展自我的空間。
越來越多的女強人出現在公眾的眼前,但是一道生育坎,就擋住了大多數女性的上升道路。
家庭還是事業,絕對沒有兼得的可能,因為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除非你會分身之術。
有數據顯示,在中國有近1/3的女性,在生育的前後更換了工作或者沒有回到職場。
46%的女性由於生育問題,主動或被動的影響了職業晉升,而該比例是男性的兩倍。
就算是在生育後,80%的女性渴望回歸職場,但受到家庭各方面的影響,其中一半的女性表示生育後的工作狀態大不如前。
迷醉「歌手」劉敏濤,年輕時的形象和氣質,曾經被中戲老師戲稱為第二個鞏俐,本應創造出更高的成績。
但就在事業的巔峰,她卻選擇了淡出人們的視線,結婚生子。
可是婚姻並沒有因為她的付出而走向完美,在當了7年家庭主婦後,離婚的她大膽復出,成就了另一番的事業景象。
還有胡可在節目中哭訴很後悔結婚,放棄事業的她,選擇回歸家庭,最近才又慢慢出現在鏡頭中。
有人說,男人越老越吃香,真是話糙理不糙。
女人最美好的年華,選擇了默默為家庭付出,職場的斷檔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們看到了一群在傳統觀念裡,本應該老老實實在家相夫教子的姐姐們。
勇敢的撕掉了身上的標籤,不再害怕慢慢變老的歲月流痕,只為了迎合自己,活出自己原本的樣子。
才是這個節目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努力不一定能達到你的目標,但是努力一定可以成就你從容不迫的氣質。
就像一顆顆不起眼的星星,當她們匯聚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編織成絢麗的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