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姐姐們」看齊,女性不是職場和婚姻的炮灰

2020-08-27 雜拌兒堂

熱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進入到了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淘汰環節。

在娛樂刺激過剩的時代,只有「殘酷」才能攪動觀眾那顆八卦的心。

當看到第一輪被淘汰的6個人,一點也不意外,畢竟有些人是誰我都沒聽說過。

其實姐姐們中,有很多人清楚自己是走不遠的,離開只是早晚的事。

比如小透明一樣的海陸,打招呼都會被忽略成路人背景板,同時又是尬聊冷場王,簡直就是行走的招黑體質。

還有和整個組,整個節目搭配都顯得突兀的許飛,本來是男生性格的她,在一眾姐姐們潑辣的鋒芒下,也沒有了稜角,成了乖乖女一枚。

有人說她們就是來充數的「炮灰」,是永遠不可能「進階」的人,還努力做什麼。

而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需要面臨很多和自己衝突的抉擇,你會選擇當「炮灰」嗎?

女人不是婚姻的炮灰

女人的一生背負了太多的東西,而社會又習慣性的給她們貼上了很多並不實際的標籤。

白天,她們應該是職場精英,在工作中化身「獨立女性」,能夠獨當一面。

下了班又需要變成稱職的妻子,做飯洗衣樣樣精通,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要對啥都不幹的老公溫柔以待。

孩子放學了,搖身一變為合格的母親,要照顧熊孩子的飲食起居,輔導作業簡直數理化全能。

還應該是孝順的媳婦,講理不存在的,只要是不順著婆婆就是大不孝。

面對選擇,他們放棄了太多屬於自己的東西,一直在為別人而活。

婚姻只是女性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和傳宗接代無關,和讓父母安心也無關。

但是太多的女性在結婚後被大眾的言論所綁架,扮演著「違心」的角色。

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開放的環境,讓女性有了更多發展自我的空間。

女人不是生育孩子的炮灰

越來越多的女強人出現在公眾的眼前,但是一道生育坎,就擋住了大多數女性的上升道路。

家庭還是事業,絕對沒有兼得的可能,因為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除非你會分身之術。

有數據顯示,在中國有近1/3的女性,在生育的前後更換了工作或者沒有回到職場。

46%的女性由於生育問題,主動或被動的影響了職業晉升,而該比例是男性的兩倍。

就算是在生育後,80%的女性渴望回歸職場,但受到家庭各方面的影響,其中一半的女性表示生育後的工作狀態大不如前。

迷醉「歌手」劉敏濤,年輕時的形象和氣質,曾經被中戲老師戲稱為第二個鞏俐,本應創造出更高的成績。

但就在事業的巔峰,她卻選擇了淡出人們的視線,結婚生子。

可是婚姻並沒有因為她的付出而走向完美,在當了7年家庭主婦後,離婚的她大膽復出,成就了另一番的事業景象。

還有胡可在節目中哭訴很後悔結婚,放棄事業的她,選擇回歸家庭,最近才又慢慢出現在鏡頭中。

有人說,男人越老越吃香,真是話糙理不糙。

女人最美好的年華,選擇了默默為家庭付出,職場的斷檔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們看到了一群在傳統觀念裡,本應該老老實實在家相夫教子的姐姐們。

勇敢的撕掉了身上的標籤,不再害怕慢慢變老的歲月流痕,只為了迎合自己,活出自己原本的樣子。

才是這個節目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努力不一定能達到你的目標,但是努力一定可以成就你從容不迫的氣質。

就像一顆顆不起眼的星星,當她們匯聚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編織成絢麗的銀河。

相關焦點

  • 送死團的炮灰隊長——姐姐們的職場 III
    姐姐的第六期,錄製的時候,可以確定前兩次公演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姐姐》帶來的爆發流量,給姐姐們帶來的就是巨大的人氣,而人氣背後,就是經濟效益。比如王智在4月和5月的合作是零,而6月就接到了4個代言;包括淘寶、百度知道、百度地圖和飛鶴奶粉。
  • 舒輔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對30+女性共同體的關注
    「白幼瘦」某種程度上讓受眾們產生了視覺疲勞,為了粉絲和流量而做提線木偶的藝人們也讓人覺得沒勁。更重要的是,此前鮮少有30+女性為中心、為議題的展示平臺,一位位功成名就的姐姐遵循著合宿的規則,進行著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出道」訓練,「30+」甚至「40+、50+」在舞臺上又唱又跳,這本質上是對當下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的抨擊和抗議。
  • 《我是杜拉拉》熱播 現代女性職場婚姻寶典
    由「氣場女王」戚薇、「金領男神」王耀慶領銜,王汀、朱泳騰、楊昆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勵志大劇《我是杜拉拉》正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熱播,該劇作為經典IP「杜拉拉」系列的終結篇,將從「職場新人寶典」升級為「現代女性職場婚姻寶典」。繼「升職」、「追婚」之後,杜拉拉將步入婚姻和家庭,打響職場情場雙重反擊戰,一個更加生動立體的全新杜拉拉即將呈現在觀眾面前。
  • 「興風作浪」的姐姐們,給我們留下了哪些職場啟示?
    但是更多普通人的30歲被家庭所困,被工作束縛,在職場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才是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是的,如今的社會職場對於女性的「敵意」真的太大了,過了三十歲,仿佛就預示著事業開始走下坡路了。可是面對這種境況,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都選擇了被迫接受。
  • 《乘風破浪的姐姐》:30+女性不是豆腐渣
    每個女人 礪礪一生都在面對性別與年齡,生活與自己的錘問——《乘風破浪的姐姐》30+已經不年輕了嗎?30+就應該標配有家庭和孩子嗎?30+就不能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夢想嗎? 這個社會對30+女性的束縛和偏見真的很大,大到女性不得不擔憂容顏漸老、
  • 那些人到中年還在打拼的姐姐們憑什麼在職場乘風破浪?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終於開播了,之前多少人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瓜子板凳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圍觀一群中年女明星體力不支、心態崩潰,最好再來個互相diss,憤然退賽,沒想到第一集畫面如此其樂融融,重點是還被姐姐們的實力表現給圈粉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被職場PUA了
    杜華簡直像極了職場上的霸道老闆——「年輕人不996,不努力奮鬥,將來還有什麼出路?」「給你安排這些工作,就是為了幫助你成長,你現在苦點累點是為了以後打基礎。」「你的工作能力這麼差,除了我們公司誰會要你?」這些話,你熟悉嗎?你有聽到過嗎?這些話語,不是職場霸凌,不是職場冷暴力,但是你就是覺得哪裡不對,但又說不清楚。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教你如何職場求生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出道晉級賽確實,表面上看《乘風破浪的姐姐》是跟風當下女團熱點的綜藝,但本質上,這就是一檔實實在在的職場生存指南。姐姐們在節目中明明白白的展現給我們,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有機會在職場發光發亮。
  • 《伯納黛特你去了哪》:婚姻中的女性在家庭和職場中如何抉擇?
    就這樣,伯納黛特的所有心思都轉移到家庭和女兒身上。再也不是閃閃發光的女天才建築師了。但是怎麼說呢,婚姻的經營需要兩人共同努力。處在婚姻家庭中的伯納黛特,也需要試著去改變自己。因為有的女性她適合做家庭主婦,而有的女性她更適合職場。
  • 職場媽媽or全職媽媽 職業女性該如何選擇?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這不算個職業。」電影中的這一觀點引發了網友對母親這一角色的熱烈討論。職場媽媽or全職媽媽,做什麼樣的母親,讓我們聽聽孩子們和專家怎麼說。
  • 為了脫離搞事業和鬥小三,2020女性劇綜做出了哪些努力?
    作者 / 爾爾新的一年開始,近期下飯的劇綜仍然離不開女性題材。劇集方面有《流金歲月》和《了不起的女孩》上演雙女主的友誼,綜藝上有《平行時空遇見你》讓明星們拍著偶像劇談一場角色戀愛。百合向、明星假戀愛,多數都是新鮮的內容,但關注度並不如預期般高。女性題材仿佛逐漸失去了魔力。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用行動讓自己更加順利地在職場中遨遊
    所以在乘風破浪的節目中我們看到了不同姐姐的獨有個性與不妥協的精神。那麼在職場中的姐姐們,我們怎樣在職場中乘風破浪呢? 01 提高自我覺察 作為非新人的職場女性,我們不僅只是埋頭苦幹,而是需要在工作的時候,時常覺察自己的狀態是怎樣的,情緒是怎樣的?
  • 寶藏姐姐們的成團之夜,年齡不是女性的魔咒
    節目中楊瀾有關如何定義「女人味」上了熱搜,她和黃曉明的這段對話成功出圈,說到了各個年齡層女性的心裡,男性觀眾也紛紛點讚。上第九期節目前,楊瀾收到了藍盈瑩與寧靜的邀請,一開始也猶豫過一瞬間,畢竟節目中的姐姐們唱、跳、RAP門門在行,而且苦練了很久,自己也不擅長唱歌跳舞啊。
  • 劉詩詩新劇聚焦職場女性婚姻現狀,李思雨就像婚姻門外駐足的你我
    尤其近兩年,表現女性心聲和真實經歷的文學作品開始被編劇導演們搬上熒幕,拍成網劇、電視劇或是電影。女性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也開始變得飽滿、真實且獨立。正在湖南衛視播出的都市情感勵志劇《親愛的自己》中,同樣也是如此。採用目前較為流行的三位主要女性人物以及女性配角人物這樣的群像設定,可以看出編劇還是希望儘可能多的展現出當前社會女性的多樣橫截面。
  • 《乘風破浪的姐姐》完結,但成熟的女性向內容才剛開始
    《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完結了。這檔節目曾經在微博熱搜榜下線時無宣傳開播引發熱議,最終這檔現象級節目收官當天則是在微博獲得了近二十個熱搜,宣告了一檔現象級節目的階段性完結。最終出道七人,但這不是全部。
  • 《炮灰攻略》,一部專屬於女性的非典型性雞湯劇
    故事改編自網文小說作者莞爾Wr的同名快穿題材小說《炮灰攻略》,女主百合是這個故事的主線靈魂人物,與其說這是部純粹的下飯劇,倒不如說這是部在用百合的親身經歷講述女性成長的「非典型性雞湯」劇。非典型性雞湯之《名門暗戰》:職場不會因為你的性別就對你表示出友好,你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強大更強大職場歧視一直都是存在的,儘管如今很多人表面功夫做的很好。這個世界的百合是繼承爺爺財產的公司總裁,空降的地位使得家族其他叔伯不服,故意找人來各種追殺陷害。
  • 女性職場劇就是這麼被玩壞的!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你以為一部《正青春》講的是職場女性的勵志故事,除了名字這部劇已經令人髮指到無從開罵······鋪滿襲來的「社會精英風」讓人有些招架不住,一個個濃妝豔抹,搔首弄姿,更離譜的是開場兩位銷售部大佬會議室外「刀劍相向」,仿佛為了一個男人大打出手,你是想嚇死這些還沒有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嗎?
  • 領導幹部要敢於發出「向我看齊」的最強音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要求:「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有很強的看齊意識,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看齊」,這不只是對中央政治局成員的要求,同時也是對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對全體黨員的要求。這是堅持自樹標杆、以上率下的黨中央向全黨發出的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號角,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聞之而感奮,而深思,有所悟。
  • 「浪」了兩個月的姐姐,欺騙了多少中年女性?
    然而,隨著節目的播出,我們卻沒有看到成熟女性,在職場、生活和婚姻中的獨立自強。 然而在節目組的精心編排下,姐姐們「完美的表演」,卻顯得格外刺眼。 你看,《浪姐》口口聲聲說,要重新定義女性的30歲。 早在第一期節目開播後,央視六套的《今日影評》,就曾提前預言: 這個節目並不是真正為姐姐們量身定做的
  • 張榮臣:領導幹部如何向中央看齊
    原標題:領導幹部如何向中央看齊 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切宗派組織和宗派活動,實質上都起著瓦解黨的消極作用。黨從開始建立起就是一個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反對黨內以任何形式出現的宗派組織和宗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