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出道晉級賽。
確實,表面上看《乘風破浪的姐姐》是跟風當下女團熱點的綜藝,但本質上,這就是一檔實實在在的職場生存指南。姐姐們在節目中明明白白的展現給我們,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有機會在職場發光發亮。
1
寧靜在演藝圈,可以稱得上是「老江湖 」了,隨便一部作品拿出來,都是真真正正、不容爭辯的實力。
其實這個年紀的寧靜參加選秀節目,單就唱跳女團的要求上來說,寧靜是不佔優勢的,唱歌,這裡有專業的歌手,跳舞,也是自然不如年紀小的妹妹們動作記得快,舞姿更靈活。
但這並不妨礙所有人依然對和她組團這件事情,趨之若鶩。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寧靜這樣一個極具影響力的重量級角色,節目組傻了才會淘汰她。
也就意味著,只要跟著寧靜,就一定有肉吃。
所以大家可以看,只要她在的場合,她都是被別人簇擁的對象,妥妥的C位。
張萌更是直呼寧靜是自己心中的「女神」,
能進入「寧靜組」,也成為眾人眼中的「香餑餑」,所有人都想去,
而寧靜也非常明白自己的地位,她知道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去跟別人爭搶,反正自己是不可能被淘汰的,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展現出一種開放友好的態度,跟其他的姐姐妹妹們玩起來。
怎麼更好的玩起來?先誇一波,
別人遇到困難,比如袁詠琳擔心自己知名度低容易被淘汰時,站出來貼心安慰,
既然是選女團,展現團隊精神當然也是不能少的,所以,排練的時候,寧靜主動說出來「我們是一個團隊,不要搞分裂」,
第一次公演的時候的拉票,含淚水說「我跟她們一起走」(對,依舊是被左右簇擁,站在穩穩的C位上說的)
如此一番下來,暖心大姐大的形象大旗,不光在團員們心裡高高立起,還藉此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心。
寧靜的角色放在職場,就是你身邊那些有實力又有資源的大神角色,他們不需要努力做什麼,只是站在那裡,就足夠吸引人們去關注他,而當他願意去周邊人釋放善意的時候,能引得大堆大堆的人前赴後繼。
2
另一個深諳職場生存法則的,是張雨綺。
她十分明確這個節目的設定初衷,就是製造流量。
那麼怎麼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呢?當然就是增加更多的節目賣點,製造更多的流量。
所以首先,張雨綺給自己的第一個賣點是,反差萌。
大多數人對於張雨綺的印象,都霸道女總裁之類的,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在這次的節目中做個小可愛。
邊唱邊跳《粉紅的回憶》,緊張到動作同手同腳,
當被評委到為什麼要選《粉紅的回憶》這首歌的時候,她說,這是我唯一能夠完整唱下來的歌。
在被分到了X組裡的時候,舉著牌子高興的說「 這就是一種肯定!」
憨直可愛的形象一下子就在觀眾的心中建立了起來,啊,原來你是這樣的張雨綺。
初見效果之後,她就越發的將精力放在了和姐姐妹妹們的情感互動上。
比賽什麼的都可以先放在一邊,先把金莎嫁出去才是心頭大急事。
那麼對於張雨綺這樣的自身能帶流量,又有著獨立女性閃閃光輝加持的人,自然也是不可能被輕易淘汰的。
所以當看到組內的成員鄭希怡不能跳舞的時候,張雨綺也沒有為了追求成績而強迫她去跳,反而表示,位置空出來就空出來,有壓力,出了有問題,她都扛著。
那麼反過來,如果她沒有流量和標籤的加持,她敢這麼做嗎?答案必然不會像現在這麼肯定。
所以,職場上想要立足,最少最少你要有一個能保平安的個人品牌,這樣即使你某一方面上有著小小的不足,人們也往往更願意多給一些包容。
3
乘風破浪中另一個能憑實力自保的人,是伊能靜。
她的實力,不是寧靜那樣的不容爭辯的優勢碾壓,也沒有張雨綺那麼多的流量支撐,她的實力在於,不變的美貌和作天作地的鬧騰勁兒。
其實一個綜藝觀眾愛不愛看,能不能火,衡量標準無非就是一個,有沒有看點。
什麼樣的人有看點,寧靜這樣敢說一般人不敢說的話的,張雨綺這樣能夠製造反差萌的,還有就是伊能靜這樣,作天作地,能可勁兒鬧騰的。
50+年紀的人,紮起雙馬尾來還是毫無違和感,就這一點,就足夠吸引很多人的眼球,贏得大多數女性的羨慕了
最重要的,就是即使到了這樣的年紀,她依然可以無所顧忌的「 作天作地 」。
先是「好為人媽 」,
然後是仗著自己的資歷說事,站C位,
沒有得到沈夢辰的模仿,就公開的強調,是其他兩個人「不夠 」,
氣氛尷尬到能讓人用腳摳出三室一廳了。
而到了拉票環節,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 」,說話的時候卻只有伊能靜自己一個人有姓名
雖然很多人對於她的「媽味 」「作 」大呼受不了,但是在我看來,這恰恰是她最大的成功之處。
職場中,也總有這麼一類人,他們的實力不是最優秀的,情商不是最高的,但是總是能通過別出心裁的行為,吸引走人們的注意力,你可能有時候會不喜,但是這並不影響她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
最後,咱們說說這次職場生存賽的失敗隊員,藍盈瑩。
藍盈瑩的失敗,是因為沒有能力嗎?
不是的。開場時的一曲鋼琴獨奏加熱舞,一下子就點亮了觀眾們的眼睛。
是因為藍盈瑩不努力嗎?
不是的,每次舞臺都能看到她在盡心盡力的準備,排練。
藍盈瑩的業務能力和努力程度是不能否認的,但是她失敗就失敗在,太專注於自己的能力了,而忽視了自己來這個節目的目的。
作為一個演員,會不會唱歌跳舞重要嗎?能不能成團出道重要嗎?都不重要。
所有人都是來這個節目露臉的,而悶頭努力是沒有露臉機會的。這一點寧靜懂、張雨綺懂、伊能靜懂,所以相比於比賽,她們更多的是去和姐姐妹妹聯絡感情。
但是藍盈瑩不懂,所以同樣是做隊長,其他人都藉此和團員搞起了關係,增進了感情,但是她卻反而將人推的更遠了。
為了比賽,強迫別人和自己一起綁沙袋,練舞蹈,
為了比賽效果,強勢的要吳昕10天之內學會貝斯,逼得人鼻涕一把淚一把,最後樂器沒有用上,還讓其他人對自己的印象變差。
別的隊長,帶著其他人一起圍著大桌子吃火鍋,聊天侃地拉近感情,
藍盈瑩做隊長,卻是拉著隊員圍著小桌子,兩三個人吃著簡單的盒飯談「工作 」,這樣的強烈對比下,誰會更受歡迎,自然不言而喻。
現實的職場中,很多人也都是這樣,活成了藍盈瑩。
你即使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再好,等到和他人晉升的PK時候,還是會發現,你的評委,你的領導,公司裡的其他人,更喜歡的,往往還是那個工作能力不如你,但是能和領導和同事都打成一片的人。
自己很努力,很上進,也肯吃苦,但是就是因為不會處理和其他人之間的關係,而失去了很多的重要的機會。
所以,別只顧著悶頭努力,職場晉級賽,不是你努力就會有機會,因為機會永遠更青睞那些更會經營關係的人。
更多精彩,點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