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uno 來源|孤島(ID:gu_dao2015)
女性的覺醒,
其實是從不畏懼變老這件事開始的。
——Juno
最近刷綜藝,被《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圈粉。
很多人說,看了這群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突然覺得30歲好像也不那麼可怕了。
看到她們的表現,你會迫不及待地想要按下快進鍵,把年齡加速到30+,get姐姐們同款魅力!
如果說《青春有你2》是一場職場新人選拔賽,那麼《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就是職場白骨精們的角鬥場。
表面上,這群30+的姐姐們看起來個個都不好惹,一會兒要求這個,一會兒要求那個,典型的不配合難搞。
但實際上,隱藏在不好惹表象下面的,是她們的立身處世之本,也是在演藝圈摸爬滾打數年沉澱的智慧。
看懂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也就參透了職場高階生存之道。
每位30+姐姐都不一樣,但她們告訴我們的,是每種選擇,當你認真去做的時候,都能乘風破浪,收穫屬於自己的精彩。
01.
萬茜:打造口碑
沒想到,萬茜竟然成為《乘風破浪》好感度、熱議度最高的女明星。
和其他女明星不同,除了作品,人們很少在娛樂八卦上看到萬茜的身影。
但是她的作品,每一個角色,都讓人記憶猶新,值得細細品味。
《柳如是》中嫵媚動人的柳如是。
《軍中樂園》中清冷的妮妮。
《我是瘋子》裡一人分飾七角的安希。
提到自己為什麼不參加綜藝、真人秀的原因,萬茜說,擔心在綜藝節目上過於活躍,會影響作品中對於角色的塑造。
即便是來到《乘風破浪》,萬茜依然是一副不爭不搶的樣子。
但這並沒有降低她的存在感,大半個娛樂圈都為她打call。
萬茜,就是現實生活中那些為人低調,但是把事做得特別漂亮的人。
她珍惜羽毛,重視自己的口碑。
她不在乎會不會紅,更在乎能否完成好一部作品,演繹好自己的角色。
拍《柳如是》的時候,萬茜特意提前半年學習崑曲,為此還專門拜訪了柳墓,搜羅大量的資料,只為了能夠精確演繹出柳如是的神韻。
為了拍好《南方車站的聚會》,萬茜曾經專門去學習木工、油漆,為了演好電影中發羊癲瘋的場景,萬茜不惜吞下大量牙膏沫,最後演得都把導演給感動哭了。
對於自己的工作,她有自己清晰的定位和認知。
不隨波逐流,做好自己手頭的事。
所以和她合作過的那演員,都對她讚不絕口。
對於紅不紅這件事,她是佛系的。
「從事一份擅長的工作,雖然沒有那麼多的財富,那麼多關注的目光,那麼多可以參與大IP電影的工作機會,但只要有些本事,當個會演戲的演員,還是會有圈裡人會認,會有質量不錯的戲投來橄欖枝。」
在浮躁喧囂的娛樂圈中,萬茜反而像是一股清流。
萬茜的成功,其實也為我們找到了這樣一條關於成功的路徑:
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不爭不搶,即便是娛樂圈那麼喧囂的名利場,也能掙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雲淡風輕,也能留下屬於自己的那一抹亮色。
02.
藍盈瑩:保持狼性
藍盈瑩,也是讓我眼前一亮的姐姐。
和《甄嬛傳》中飾演的浣碧截然不同,藍盈瑩是一個很狼性的人。
在參加節目前,藍盈瑩特意提前請了老師,教自己跳舞。
她說,自己遇到困難的事,不會逃避,而是會去面對它,直到把它克服為止。
只要自己努力,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而《乘風破浪》的舞臺上,藍盈瑩也的確展現了堪稱完美的演出,拿到了全場最高分91分。
沈夢辰說「藍盈瑩最厲害的是每個機位都能抓住,每個表情都很完美。」
而這樣的「完美」並不是想當然的,背後必然是超乎常人的付出。
藍盈瑩不止一次在節目中表示過:我是想贏的。
除了唱歌跳舞,藍盈瑩還有很多興趣愛好:攀巖、尤克裡裡、彈鋼琴、健身......
別人的興趣愛好只是愛好,她的興趣愛好都成了專業。
曾看到知乎上一個提問:
你身邊有沒有藍盈瑩這樣的朋友?
有個網友是回答說: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人,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有點可怕。比起黃玲阿朵那種享受過程的人,藍盈瑩就像那種凡事都要「爭第一」的人。
她就是那種把野心寫在臉上的人。
儘管你不一定喜歡,但是不得不佩服。
藍盈瑩的長相在娛樂圈中並不出眾,觀眾緣似乎也欠缺了那麼一點兒,但是她能把一手不那麼好的牌,打得讓人拍手叫好,不是只有野心就能做到的。
最頂級的欲望,往往需要煎熬才能獲得。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藍盈瑩每次亮相,都能驚豔眾人的原因。
她骨子裡的那股勁,總是能在不明朗的前路上打開更廣闊的局面。
03.
黃聖依:敢提要求
黃聖依真的算是我見過最作的姐姐了。
所有的人,都沒有彩排過,不清楚打光,不能夠試麥,也沒有提前站位,剛到舞臺,就必須開始表演。
所以經常狀況百出。
譬如在袁詠琳邊彈邊唱的時候,因為話筒架沒有固定好,導致話筒左搖右擺。
所以袁詠琳必須一邊彈唱,一邊用餘光尋找話筒,舞臺稍顯狼狽。
但輪到了黃聖依,她偏不依。
她坐在鋼琴凳上,指揮工作人員,幫她把裙子撩到後面。
導演問:準備好了嗎?
舞臺倒計時都開始了,黃聖依堅持讓導演停下,因為耳麥有問題。
直到所有一切都調試到她滿意的狀態,她才讓導演開始。
在此之前,沒有人這麼做過。
在後臺觀看的姐姐們恍然大悟,都說應該先像黃聖依一樣,不要管導演,發現不對勁,就要及時喊停,調整好自己的節奏和狀態才開始。
表面上,會覺得黃聖依好「作」,但實際上,黃聖依其實幫大家開了一個好頭。
節目組沒有事先告知這次表演會進行打分,也沒有提前讓大家進行彩排。
這本來是很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沒有人提出質疑。
但黃聖依第一個提出來了,並且改變了遊戲規則,她沒有聽從節目組的安排,而是讓對方跟隨自己的節奏。
她會因為穿著的裙子勒得難受,而提出和排在前面的姐姐調換表演順序。
會通過耳麥聯繫工作人員,讓對方送點牛奶過來。
說實話,黃聖依是我現實生活中會討厭的人,覺得自己像個公主,周圍的一切都要圍繞她的需求來,把別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但是,你會發現,黃聖依這樣的人,其實很少會受委屈,因為她關注自己的需求,並且懂得用合理的方式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這樣別人才會把她的需求放在眼裡。
最後:
《乘風破浪的姐姐》的爆紅,其實也在預示著,一味強調少女感的時代審美已經翻篇了。
不管是20歲,30歲,還是40歲,每個年齡其實都是我們的黃金時代。
女性的覺醒,其實是從不畏懼變老這件事開始的。
學會欣賞每個年齡的美,是自我接納的體現。
不再依從世俗的標準把年齡明碼標價,開始創造自己的價值和審美標準。
20歲的清純懵懂,30歲的自信優雅,40歲的淡定從容,每一種美都是獨一無二的。
沒有高低,沒有優劣。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孤島(ID:gu_dao2015),作者:Juno ,壹心理、領英專欄作者,多維度解讀單線人生。
本文來源孤島,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