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幕上的顧冠忠常常演一些很奇怪的人物,如王鳳的《雄新娘》中,他飾演一個另王老五神魂顛倒的新娘,在張徹的《射鵰英雄傳》中,他是一個脾氣古怪、老氣橫秋的黃藥師。被稱為「千面小生。」他對任何角色的把控可謂是得心應手,並且得到多助左右逢源,很多導演都很重用他,他與邵氏影視的大部分導演都合作過,包括張徹、楚原、桂治洪、王風、程剛、華山、何夢華等。顧冠忠在邵氏影視拍攝的70多部影視劇中,角色多變,一文一武,可陰可陽,潛質深厚,可塑性高。而完全因為興趣與影視結緣的顧冠忠,是一位敬業的演員,不論在邵氏影視,或是在香港TVB,都是有口皆碑的好演員,37年的演藝生涯,他不爭名,不求利,憑著自己對電影工作的熱情,而做為了一個真正的演員。顧冠忠戲路寬廣,在臺期間先後為中視、華視、飛騰、三立拍過電視劇,以古裝劇居多。在臺灣八九十年代的經典古裝劇中,幾乎每部都可見到顧冠忠的身影,或為風度翩翩的俠客,或為陰險狡詐的奸徒,以犀利的眼神著稱,而在2016年,由顧冠忠主演的新媒體網絡大電影《捕快血之刃》中,他又有什麼樣的故事與大家分享,特邀嘉賓顧冠忠,讓他為您講述他的故事:
記者:從《天蠶變》到現在也有37年的光景,在現在這樣的時代對演員來說的話,如果這麼久沒有一部作品的話,顧老師有沒有擔憂害怕被觀眾遺忘呢?
顧冠忠:這個問題的話,我不會覺得是比較擔心,為什麼呢,我現在還在這個圈子裡面從事這個行業,每個觀眾、每個朋友見到我就會想起,當初《天蠶變》這個經典的電視劇,給我再表演上很大的一個動力。證明觀眾還記得我這個人,畢竟37年了。
記者:對,是挺長的一個年份,那麼在咱們以往的作品中,顧老師一直是以武俠的形象來跟觀眾見面,那麼為什麼會這麼喜歡武俠呢,這個是有什麼淵源嗎。
顧冠忠:因為我在這個圈子從對這個行業有興趣,一出社會我就去報名參加演藝的訓練班,那個時候的話,是在邵氏的一個訓練班。我從最基本的陌生人後來對這個行業熟悉,然後邵氏影視看中我了,籤下來,作為一個基本演員。可是我那個時候演技的申論,後來經過我的師傅,就是楚原導演,他專門是拍古龍小說武俠片的一個大導演,不過他現在已經退休了,他現在已經八十幾歲了。他是側面跟我說:阿忠,你沒有後臺,像以前當年的時候,進這個圈,完全是要靠後路,或者是你很有條件才行,那我是一個剛出道一個小夥子,沒有條件,完全靠自己了。
然後我師傅就說:你想在這個圈子立足,你不像爾冬陞,這樣,張大為,他們有後臺,你呢,只是普通的一個訓練班的學員。喜歡這個行業,你喜歡拍戲,演武俠片,然後你演一個角色,你不要說,像跟張大為啊,正派男一號這樣子,要把自己的身段放下來。我聽到這個話以後呢,我記住他這段話,然後就默默的耕耘,然後就愛上這個電影了。喜歡上拍古裝,演武俠,武俠的電影,武俠的電視劇,喜歡演大俠。等於說,自己已經趟進去了。
記者:也挺不容易,顧老師。
顧冠忠:不容易,不容易,很辛苦啊。那時候我們的競爭很大的,人那麼多。等於說是邵逸夫壟斷整個電影市場。人才很多啊,輪不到我的,其實輪不到我的。
記者:最近了解到顧老師參演了一個網絡大電影叫《捕快》對嗎。
顧冠忠:哦,對,剛拍完,馬上9月20號要上演。
記者:那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契機,讓顧老師選擇用網絡大電影的方式讓自己重出江湖呢。
顧冠忠:是這樣子的,現在我還在香港的無線TVB裡面,跟他們有合作的。也可以選擇外出拍他們的電影,可以挑選的,然後我就跟這個製作人叫孔令勝啊,跟我是好朋友,孔權開是以前電影界裡面一個響噹噹的人,本來是從事服裝設計的,因為古裝劇裡面的古裝戲服都是他做的。
從臺灣香港以及東南亞所拍的古裝的服裝幾乎都是孔權開來做的。後來就是他的孫子人脈比較廣,後來跟我的製作人拍了很多戲,幾乎每部都有我。關係相當好,後來呢,孔權開的兒子孔令光吧,他是有作為年輕的一個傳媒人,他說要重新拍一部以前香港那種的武俠劇,後來跟我聊,我就愛上了。我們很辛苦的,剛好是夏季再那個樹林裡面,就已經是雨季,地上就是泥,但是這個戲出來的效果,我很滿意。當時錄製同期聲是廣東或粵語的,然後呢有些聲音要重新搭配、重新錄,看了一些片段,有很大的感觸。真的很漂亮,拍攝的畫面很細膩。
記者:對,反正拍攝出這部作品也是不容易。
顧冠忠:對,難得這樣一部緬懷那種大俠的感覺。
記者:現在就是這幾年的話,網絡大電影是挺火的,然後顧老師對網絡大電影它自身的本身價值是怎麼看的呢。
顧冠忠:現在我正在東莞拍攝一部網絡電視劇,它是分一年四季度播的,一季二季三季四季,它總共分80集,那是時裝的,對,我演一個董事長家裡的一個管家,心機很重,想謀他家裡的財產,我正在拍,要到10月底才能完,我的部分只有兩個月,他們的整個戲的部分有六個月,所以這個市場是很難去衡量的,有可能把實實在在的這個電視臺都跨越了。
記者:對,屬於是新媒體的一種方式,來替代傳統媒體。
顧冠忠:是啊,沒錯沒錯。現在是電子時代這麼發達,這對我們演員也是很好的一個平臺。
記者:對,再這次拍攝《捕快》這部戲中,有沒有讓顧老師記憶猶新的片段呢?
顧冠忠:回憶反而有,但是不會說會想到過去那種場景。我想把他做好演好,只是感覺跟製作人有一個問題,現在的戲,男女的比例一定要均衡。我就說這個戲是好戲,手法是很厲害的,但是我只是有個問題:這個戲太陽剛了,女角色裡面呢戲份不多,你要觀眾全部要看我們男的,這麼粗曠的感覺好像是不能加分。他說,下一個單元會加重女孩子的這個戲份,突出女孩子的氣質。我演的這個戲很陽剛,都是捕快啊,抓賊啊,殺壞人這樣的。
記者:看了這部影片的預告片,感覺這部影片的節奏性挺強。
顧冠忠:是,我很多朋友都看了,說,哎呦這個戲,而且可能是色調的問題,他在這個樹林啊,竹林啊,大山裡面拍啊,他找的就是全部往綠的裡面走。養眼睛,看著舒服。
記者:然後呢,這次首次參與網絡大電影,顧老師對這部戲有什麼期待呢。
顧冠忠:這部戲,孔令光說拍完的時候說,要一個很隆重的慶功宴,可能他要看收視率吧,收視率一定很好的,因為最近的網絡大電影,我就稍微瞄了一眼,類似這種的幾乎是沒有。我相信觀眾對他的承受力,可以說是點擊,無形中,成功了,然後我等孔先生給我一個贊,手指的贊。
記者:然後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顧老師是否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這種新媒體影片的出演,還是說顧老師對自己有一個更高的追求呢。
顧冠忠:嗯,我是隨著潮流走的,有些東西我不懂,但是需要找一些有經驗的人來教導,從網絡電影到網絡電視劇,我是剛剛接觸這個東西,那其實,也沒有區別跟以前的媒體,對我們來講的話,是多了一個平臺。那麼多了一個平臺,那麼我們要更加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多方面的給觀眾來認同我們。尤其是我現在從事演員這個行業三十年了,我不成仁,真的,我人老心不老,應該以前我怎麼演,現在我還是演我以前的感覺。把他演出來,是這樣。
記者:對,回歸本真吧,算是。其實我們都知道,顧老師呢,是我們熟知的,而且在當時那個年代,也是有名氣的。然後我們作為晚輩的話,就想問一下顧老師,您是如何堅持自己的夢想的。
顧冠忠:對,夢想是一定堅持下去的,我從《天蠶變》下來到現在三十幾年,三十幾年,中間我在臺灣發展不錯,有十年是在臺灣發展,很不錯。後來呢,我在國內橫店在拍一部戲的時候呢,後來得到我父親有病,我就把手上的戲全部推掉,然後在拍的,請編劇把我們寫死,然後斷掉,我就回到香港,差不多三年四年,在照顧我爸爸。這段期間,我就沒有再接觸演藝圈,說的好一點,做一個孝子,看著我父親。等到離去,我重新在摸索這條路,很辛苦,但我四年以後重新在摸索的話,人事已非,很難在找回以前那種關心,重新來過是很難的一條路子。可是我很努力之下,一直在默默的等待,終於有一天,香港無線電視臺(TVB),剛好是我跟我太太,在香港舉行婚禮的時候,他們在報紙電視上看到我了,咦?因為我已經失蹤四年了,你這個人還存在嗎?還是這麼年輕,是這麼帥。要不要進來電視臺,拍我們的電視劇啊,我說,好啊。我就去了,就是這樣子重新來過了。
記者:近幾年的話,有什麼重要的計劃嗎,顧老師?
顧冠忠:計劃,就像我說的吧,我喜歡做演員,演大俠這個角色,在鏡頭前面,我覺得我是一個很豪邁的大俠。就是刺激感,我喜歡,感覺是回來了,看了很多不認識的朋友,新人也好,老友也好,等於說我重新把以前的東西再拿回給大家看。然後,我還是喜歡我現在目前這種狀況,我一直演到我不能演為止,當然了,有轉型的機會的話,我可能會轉型,如果有一個機會讓我去從事一種生意,然後每個行業我可能會先摸索一下,再看看我怎麼走,邊做邊走了,現在是等於說。
全力打造影視藝人推廣第一營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