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注:魯曉芙看歐洲。合作請聯繫微信:Xiaofu_Lu
川普宣布禁止歐洲和美國之間旅行,在歐洲激起了極大的憤慨。
與其說為了美國防疫,更像是增加歐洲的恐慌,對於歐洲落井下石,最終目的是想「甩鍋」,把美國疫情的糟糕現狀,歸咎到中國和歐洲方面,由於中國的防疫進展世界有目共睹,只能「甩鍋」到歐洲了。
歐洲真不容易,好不容易政府開始重視了,開始積極救助,開始「忽悠」民眾不要戴口罩,防止出現大規模恐慌,防止出現民眾一擁而上「擠佔」醫療資源,讓醫療系統崩潰。
義大利也在調整宣傳戰略,改口說「病亡的主要是60歲以上老人,身虛體弱的,年輕人沒啥大事」,改變自己之前宣傳工作被動的一面,改變自己「老實人吃虧」的一面。
這倒好,川普一聲宣布,一下子把歐洲打翻在地,歐洲政客的掩飾、拖延的「小心思」,全都被川普無情揭開。
歐洲和美國,在競相玩弄「比爛」遊戲,只要率先揭發對方,只要率先限制對方,就顯得自己比對方好,就顯得對方差。
▲公主號郵輪9日通過美國加州舊金山金門大橋,隨後駛入奧克蘭港
美國版「車諾比核電站災難時刻」?
歐美疫情高燒不退,投資人擔憂傳染病大規模流行,導致3月9日美國股市迎來「黑色星期一」,國際油價一洩千裡、浮現經濟衰退陰影。
許多投資人關注歐美危機處理的焦點,落在美國總統川普身上。美國確診病例已突破千人大關,超過30人喪命,但川普2周以來,不斷把錯誤推給「想像中的敵人」。
9日美股崩盤,川普試圖安撫大眾不安,聲稱是「假新聞」媒體「煽動疫情」,攻擊美國政府,讓美國政府「看起來很糟」;隔天又說,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被過度誇大了,「一切都會過去的,大家都冷靜一點」。
▲紐約時報廣場上的遊客也戴起口罩
美國媒體報導,美國行政部門陷入困境,削弱了聯邦政府對危機的反應。「毫無疑問,政府內部的公共衛生專家始終保持沉默,因為他們知道,那些公開駁斥總統的人,會被惡意報復。川普本人以及他周圍的幕僚,都試圖捏造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現實。但這些謊言會殺死人。」
著名金融集團黑石集團副總裁基安(Sina Kian)認為,投資者不是「非理性恐慌」,「他們擔心病毒造成美國人員和經濟成本損失。還有一部分是政府危機管理能力的信心,或者缺乏信心。」
幾周前,一些政治分析專家將這次疫情,定為「車諾比核電站災難時刻事故」,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將這批評用在川普身上,強調「新冠肺炎,就是川普的車諾比核電站災難時刻」,因為川普政府的初步反應,無比糟糕。
前任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曾語出驚人表示,1986年車諾比核電站災難,可能是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
歐美的民主體制,到底能不能抵抗大規模疫情?
最古老的防疫手段「社會隔離」,是可以拯救美國的關鍵做法,中國試過,而且奏效了,告訴世界,大規模隔離能減緩疫情。
然而歐美主流的新自由主義價值,反對隔離,認為封城、旅行禁令不僅侵犯個人,也會帶來後勤和經濟方面的巨大挑戰。反全球化的民粹主義政客,則是要求關閉邊界,抨擊歐盟邊境大開的作法,使脫歐主義再度崛起。
疫情發展每況愈下,西方國家還找不到適合自己體制的妥當作法,如何限制個人,如何達成公共利益,尋找平衡點,病毒正不斷對這些國家進行「壓力測試」,如果壓力鍋最終爆炸,暴露的恐怕是歐盟缺乏跨境協調能力,以及美國政府危機管理失敗。
疫情之下,義大利戳破了歐盟「團結、聯合」的假象
歐洲受影響最劇烈的國家,是確診病例破萬的義大利,總理孔蒂9日宣布全國封城、禁止公眾聚會,要讓這個人口6000多萬的國家暫時停擺,該國風聲鶴唳,面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緊急狀態,不到3周的時間內,已經有600多人死於致命病毒。
義大利的苦難在歐盟引起的輿論情緒,更多的是不滿與怨恨,而不是團結和幫助。義大利向歐盟國家請求支援,但歐盟各國拒絕了,它們也需要為自己國民保留庫存醫療用品。
歐盟各國衛生部長13日將舉行會議,制定抗疫聯合戰略。是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已有40天、在義大利造成社區傳播已3周,迄今為止,歐盟還沒有制定各國一致的應對規範。
▲義大利疫情急遽升高,總理孔蒂10日宣布全國封鎖,預計4月3日解除。
義大利經濟遭受重創,歐盟的援助如果不夠到位,也恐怕加強義大利境內的脫歐聲浪。
義大利極右派聯盟黨領袖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怒不可竭,炮轟歐盟:「說到歐盟(Union,也有團結聯合之意)!當其他國家需要幫忙,義大利人必須給錢,但當義大利人需要其他國家協助,它們就關上大門與荷包。
「只要衛生緊急情況結束,我們就要重新思考和重建有關歐盟的一切。」此言暗示,義大利可能又要推動脫歐政策。
新冠病毒暴露了,歐洲各國所謂的歐盟之下的團結,是不可能的,歐洲協調能力大問題,非常嚴重的官僚主義。
▲義大利雷比比亞(Rebibbia)監獄的受刑人親屬,在獄方發布新的管理措施後跟警察發生衝突。
附: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大家點讚轉發,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