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美麗的池塘成為一道風景線。珠江時報記者/黃永程攝
冬日暖陽剛剛掃走清晨的涼意,陽光映射在九江鎮上西村錯落有致的魚塘上,像一首流淌著的田園牧歌。
上西村是佛山市生態示範村、佛山市宜居村莊、南海區平安村居。該村有魚塘2000多畝,魚花養殖是支柱產業,也是村民的致富之源。
■環境整治規劃從「紙上」落到「地上」
「以前我們出門都要穿水鞋,到處都是爛泥路,現在硬底化做好了,哪怕穿拖鞋出門一天,回家腳還是乾乾淨淨。」村民銓哥驕傲地和記者分享這幾年來村子的變化。
上西村從2018年6月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並對村內交通、公園、停車場等建設進行了科學規劃。為了把規劃從「紙上」落到「地上」,村兩委花大力氣清理垃圾,處理多處水浸黑點,拆除雞棚、廢棄公廁、危房、雨篷、棚舍等合共30多間,拆除上西大道兩旁僭建、居民屋前屋後霸佔的閒置地、阻道樹木、圍牆,並以此為契機拓寬道路,硬底化村內閒置地,增設停車位,完善道路交通標識。
「我們積極推進村容村貌的整治,不僅改善了環境,還完善了配套設施,村民過上了好日子。」上西村幹部關鳳儀說。
■產業升級青春力量奏響創業交響曲
父輩也從事魚花養殖的黎卓誠,原來在外地一家酒店負責採購,而立之年,了解到政府為養殖戶們提供的各種福利政策以及上西的變化,他回到村裡做起了「新農人」,承包600多畝魚塘。
今年1月,上西村主動融入九江魚花產業園建設,整合500畝連片魚塘建設高品質養殖示範區、魚花科技創新核心區,借力推動村居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水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還克服壓力,整合長齡、先鋒近750畝連片魚塘整體發包,推動塘租租金倍級增加,實現社級、社員收入雙增長。
上西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關滿初介紹,魚塘年租金從整治前的1200元每畝提升到3000元每畝,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魚塘重獲生機,鄉村煥發活力。不少外出創業的村民,尤其是年青一代陸續返村,奏響創業交響曲。
■幸福之源鄉村振興帶來幸福生活
近年來,上西村經濟發展了,把文化服務設施體系建設納入重要議事議程,將「送文化」和「種文化」有機結合,建設農村文化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村心公園等文化活動場所,打造「十分鐘便民文化圈」,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上西村積極盤活村內舊物業改造為幸福院,為村中老人提供娛樂場所。每天下午,幸福院的棋牌室,必有一班老友記在參與棋牌活動,場內充滿歡聲笑語。
「我們設置了一個『幸福存摺』,村裡的老人可以憑藉這個來預約活動。」幸福院院長黃永安說,幸福院的活動涵蓋棋牌、曲藝、健康操、美食、種植等多種類型。
而到了晚上,勞作一天的人們和放學的孩子們來到文化服務中心、村心公園,或打球或下棋或讀書看報,村裡的婦女們還在公園裡跳起廣場舞。文化走入生活,不再是奢望。
「現在我們上西村交通方便,環境優美,村裡幾個經濟社都建有公園,街坊在公園休閒娛樂,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提起村裡的變化,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鄉村振興的成效。
統籌/珠江時報記者藍志中文/珠江時報記者藍志中
見習記者鄭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