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直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國家,即使在冷戰時期美蘇對峙的大背景下,法國雖然是北約成員國之一,但是卻並沒有完全唯美國馬首是瞻,而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走出了一條頗有特色的法蘭西之路。而作為法國第四代戰鬥機驕傲的幻影2000戰鬥機,在1980年代也曾經很有希望進入我國空軍,然而最終卻因為法國人自己的自作聰明,不但斷送了幻影2000戰鬥機的大好前景,還一度讓中法關係陷入低谷。
(幻影2000戰鬥機一度是法國航空工業的驕傲,也是冷戰時期能夠獨立於美蘇之外的"第三種"先進戰鬥機)
幻影-2000戰鬥機是法國著名的飛機設計製造公司——達索公司在1970年代研製的一款先進的第四代戰鬥機。該機於1978年首飛,1983年正式加入法國空軍服役,即使在如今陣風戰鬥機已經大量列裝的情況下,法軍依然保留著部分幻影2000戰鬥機,並且在2013年的利比亞戰爭以及當前的馬裡內戰中,法軍都大量使用幻影2000戰鬥機執行多種作戰任務,足見該機性能確實優越。
(幻影2000戰鬥機結構簡單,性能也不錯,所以除了法國空軍外,還出口到包括我國臺省在內的7個國家和地區,是僅次於美蘇戰鬥機的出口大戶)
幻影-2000戰鬥機繼承了法國幻影戰鬥機家族氣動布局的一貫特點,採用了大三角翼、下單翼無尾布局。這種飛機布局可以有效擴大飛機機翼面積,降低翼面載荷,同時三角翼的後掠角可以設計得很大,所以幻影家族的戰鬥機都具備優越的超音速作戰性能,戰術上類似於"截擊機",可以快速出動、快速打擊、然後快速撤離,這種特性非常適合當時中國空軍的需要。因為當時我國和北方的蘇聯處於武裝對峙狀態,一旦蘇軍真的越過邊境對我國發動軍事打擊,那麼我國空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起飛迎敵,並且儘可能地把蘇聯空軍的轟炸機消滅在國境線附近,儘可能地阻止蘇軍轟炸機對我方縱深目標實施空襲,這就需要能夠快打快收的截擊機。當時我國自行研製的殲-8和殲-8II兩款戰鬥機也採用了大三角翼布局,其目的也是為了實現快速攔截作戰的需求,所以從戰術角度上說,幻影-2000確實有符合我國空軍需求的地方。
(當年我國空軍對於幻影2000戰鬥機還是非常關注的,圖為我國空軍試飛員在法國試飛幻影2000戰鬥機)
不僅僅是飛機性能卓越,和當時我國國產的殲-7、殲-8等戰鬥機相比,幻影-2000戰鬥機真正的優勢體現在其完善先進的綜合航電技術方面。在航電和飛控方面,法國一直有其獨特的一套,法國幻影2000戰鬥機是西方戰鬥機中率先實現自動化起降的一款先進戰鬥機,而且配套法國當時的機載雷達和火控計算機,幻影2000可以實現超視距攔截攻擊,這不但是當年殲-8II戰鬥機所不具備的,也是F-16等美式戰鬥機所不具備的。
(由於採用了大三角翼+有尾布局,同時使用2臺WP-13B型發動機,所以殲-8II型戰鬥機的格鬥性能反而優於幻影2000,特別是殲-8戰鬥機的推重比要明顯高於早期的幻影戰鬥機,而一直到幻影2000-5型戰鬥機,都和殲-8在推比上有一定的差距)
然而幻影-2000最終也和F-16、鷂式戰鬥機一樣,並未進入中國空軍服役,而它被淘汰出局的原因卻並非只是因為價格。和美英兩國相比,法國在飛機的航電技術方面雖然有獨到之處,但是飛機的心臟——發動機,一直存在問題。在1980年代量產服役的幻影-2000C型戰鬥機上裝備的還是法國斯奈克瑪公司的M53單軸渦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雖然結構簡單,可靠性不錯,但問題是其推力嚴重不足,這導致早期的幻影-2000C型戰鬥機僅有0.7的推重比,而當時我國自行研製的殲-8II型戰鬥機已經達到了約0.94的推重比,即使是擔任對海攻擊任務的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也有0.85~0.9的推重比。
由於發動機推重比較低,因此幻影-2000戰鬥機的盤旋性能很差,再加上無尾大三角翼布局,在進行機動飛行時,飛行阻力較大,又沒有大推力發動機彌補能量損失,所以幻影-2000戰鬥機的格鬥性能明顯不及F-16戰鬥機,甚至也不及我國自產的殲-8II戰鬥機,這是該機最終無緣中國空軍的根本原因。
(推重比小、油耗高的法國斯奈克瑪M53發動機是西方第四代戰鬥機所用發動機中"最爛"的一款)
其次,法國人莫名其妙的自傲也是斷送幻影2000戰鬥機前途的重要原因。在當時法國政府在和我國政府談判出售幻影2000戰鬥機的同時,居然天真的把我國內-政當作對華施壓的手段。當時法國政府公開表示,如果大陸確認不採購幻影2000戰鬥機,那麼法國將會考慮向海峽對岸的第一大島出售幻影2000戰鬥機。而內-政一直是我國最核心最敏感的政治問題,是中國對外關係的"紅線",法國卻無知地認為自己可以挑戰中國的底線,而最終法國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中法關係嚴重倒退這一代價,在1990年代中國大陸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法國公司卻無緣大陸的諸多建設項目,法國政府為了貪一時的小利,丟失了一個超過世界五分之一消費量的巨大市場,如今法國航空工業逐步凋零,其最新的陣風戰鬥機出口業績極為慘澹,似乎也證明了法國的衰敗。
(除了法國空軍訂購了300多架以外,幻影2000總共出口了300多架,其總產量為600餘架,和4600多架產量的F-16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即使是鷂式戰鬥機,算上AV-8B這個美國弟,其產量也遠超過1000架,所以法國武器的"貴"也是沒有辦法,誰讓你產量小呢)
最後,不得不說,我國老祖宗那句"薄利多銷"確實是商業貿易方面的金科玉律。由於產量少,銷路少,法國的幻影2000戰鬥機,在空戰性能方面不及F-16,但是在當時的售價卻是F-16戰鬥機的1.5倍!而且,一旦當時我國採購了幻影2000戰鬥機,那將不僅僅是採購一架戰鬥機,同時還需要引進該機的全套後勤保障系統,特別是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後,還需要對其進行技術升級改造,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金錢。
(印度幻影2000)
這一點只要參考印度採購法國的陣風戰鬥機就可以略知一二:印度採購的法國陣風戰鬥機只有36架,但是花費資金卻高達78億歐元!而當年的法國幻影2000戰鬥機的報價就超過了2000萬美元,而且還不含後期的技術維護升級改造的費用。正是由於法國戰鬥機生產和出口的數量少,因此其高昂的研發成本導致其單價普遍偏高,再加上政治和飛機本身技術的問題,中國放棄幻影2000戰鬥機也就是必然了。
(如今的中國空軍已經躋身世界前列,而法國的航空工業則正在慢慢凋零)
在中國相繼放棄了F-16、鷂式、幻影-2000這三種當時西方的先進戰鬥機後,中蘇關係得到極大緩和,隨後中國和蘇聯籤署了批量進口蘇-27SK型戰鬥機的合同,由於我國航空工業原本就是師承蘇聯,所以和蘇式規範接口,其技術難度遠小於和西方對接,而當時蘇-27作為雙發重型空優戰鬥機,雖然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但是總體來看該機是足以和當時美軍F-15抗衡的重型雙發戰鬥機,其技術潛力和綜合作戰效能要遠遠大於F-16、鷂式、幻影2000這三種單發的輕型戰鬥機。同時再加上蘇聯解體後,我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逐步緊張,西方先進戰鬥機最終並未能進入我國空軍,而堅持"獨立自主"的中國空軍,則依靠國內的科研、產業等基礎力量,最終走出了一條我們自己的航空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