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廟村百合香

2020-12-27 陝西黨建網

「我家有三口人,以前一直靠種植水稻、玉米和外出打零工生活,自己想發展產業但沒有資金。去年,經村支書介紹,我與平利縣國盛園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盛公司)合作種植卷丹百合,沒想到收入了8萬多元。今年我種了20多畝卷丹百合,再有一個多月就能採收了,預計淨收入10萬元以上。」6月9日雨剛停,平利縣廣佛鎮八角廟村貧困群眾唐波就來到地頭查看百合長勢,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廣佛鎮位於平利縣南部,一鎮跨三縣。幫助貧困群眾脫貧,成為當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平利縣因地制宜,推出脫貧攻堅「總隊長」機制,讓各級部門一把手一人對接一村,對村上的脫貧攻堅工作負總責,把關鍵少數、精銳力量集結到村、到戶。

擔任八角廟村脫貧攻堅總隊長的平利縣機關工委書記張德全告訴記者,他們利用「黨支部+公司+貧困戶」模式,依靠村黨支部與國盛公司等合作開展產業扶貧。具體做法是由公司提供種子和技術,由農戶自己種植管理,再由公司按照市場價進行回收,解決了農戶的後顧之憂。

以前,村裡的坡地種植玉米等作物,收入低,老百姓不願意幹。現在種植百合和辛夷花,管理簡單,每畝地的收益比玉米高很多,老百姓的幹勁不斷提高。張德全說,通過這種模式,像唐波這樣或流轉土地,或在合作社帶動下種植百合、辛夷花而擺脫貧困的人越來越多。

在八角廟村,黨支部書記袁均田為記者算了一筆帳:八角廟村有200多戶貧困戶。2015年開始成立專業合作社後,一部分人進行土地流轉或在種植基地務工,另一部分人種植百合或辛夷花。目前已經有160多戶貧困戶獲得收益,戶均增收近3000元。周圍的鐵爐、鬧陽坪、松河、秋河等村紛紛加入進來,預計今年這幾個村的百合種植面積在千畝以上,辛夷花的種植面積達萬畝。產業扶貧在八角廟顯現出強大活力,目前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前來賞花,成了當地有名的「網紅打卡地」。

八角廟村村民潘際軍現在是國盛公司的「員工」。正在雨後苗圃裡勞作的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土地都流轉給了公司,現在負責幾十畝辛夷花苗的管理,每年不僅有土地流轉收入,還有打工工資,比外出務工強很多。

國盛公司負責人侯國智對記者說:「雖然我們獲得了2019年『最美扶貧企業』的讚譽,但為了帶動更多鄉親依靠產業脫貧致富,下一步,我們將吸納更多貧困戶,讓百合成為老百姓脫貧的『金疙瘩』。」


責任編輯:林曉兵

相關焦點

  • 「超正統派美女」中村百合香第一張寫真集確定首次泳裝&素顏披露
    女演員中村由裡香但是,在3月4日,這是他的24歲生日,出版了第一張寫真集「Over the moon」(閱讀:Over the moon)。中村百合香,首次寫真集本作品是第一部寫真集,中村自己製作了企劃書,向製作團隊提出了概念形象、攝影場景、服裝和髮型的想法等,是以其奢華的風採所無法想像的熱情和挑戰精神而打造出來的。
  • 白廟河鎮付家廟村與外婆橋生態農業公司舉行村企共建籤約儀式
    10月1日,白廟河鎮付家廟村與外婆橋生態農業公司舉行村企共建籤約儀式。縣委委員、統戰部長餘宏波參加儀式。籤約儀式上,付家廟村黨支部書記和企業法人代表表示,將抓住「村企共建」契機,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企業盈利、群眾致富的雙贏目標。
  • 王小剛 原上有集市之吳村廟和前衛集市
    原上有集市之吳村廟和前衛集市圖文 王小剛(古老的吳村廟集市廟會)在東王莊的木頭市消失沒落後,有一度木頭市攆到了吳村廟集市上來,給吳村廟古老的集市增加了人氣,吳村廟最早叫無村廟,就是只有廟沒有村,後來人口越來越多,人口聚居有村了,廟卻沒有了,再後來就改叫吳村廟了。從古至今,吳村廟集市都是一條窄小的街道,賣菜的,賣豆腐的,賣水果的,賣糕點,炸油糕油餅的,賣餄絡涼皮的,賣神仙粉的,都一街兩行各自佔地自由買賣。
  • 「一村一景一故事」: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李閣鎮太公廟村
    李閣鎮緊緊圍繞「共建生態家園、共享美好生活」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文體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服務功能,著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景美、鳥語花香的美麗宜居鄉村,讓群眾享受到發展成果,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注重人文歷史的開發和挖掘,將太公廟村打造成為國家
  • 22年結對幫扶廟後自然村 東陽民革和第101村的美麗情緣
    9月3日一早,民革東陽市基層委員會委員陳祥鵬,特意邀請市聖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美霞,來到三單鄉閣溪村廟後自然村的香榧基地,查看香榧長勢。  「你們看,這裡有一部分葉子發黃了,說明出現了病蟲害,需要及時防治。」劉美霞指著一棵香榧樹說,「我到時聯繫一下香榧專家,讓他們看看,用什麼辦法治理病蟲害。」  這是東陽民革幫扶結對廟後村的一個工作縮影。
  • 臘月到了,為什麼農民說守村不守有廟村,其中有什麼含義?
    老鄉親們常說「屠夫不殺五趾豬,守村不守廟村」,這是什麼意思?首先大家看一下,這頭五趾豬的來歷,針對在農村,屠夫的生意還是很不錯的,除開年底屠夫比較累成狗,其他時間屠夫也比較累成狗,畢竟屠夫的活兒幹得不好,而且屠夫的活兒不是傳家寶的,因為屠夫覺得自己的活兒不好,每天都要殺生,所以說她們覺得自己罪孽深重,而且自己的後代也要免受傷害,因此說自己在村裡基本上是一個人,自己的子孫不容易參與。
  • 西部企業家商會收購疙瘩廟村1600斤土蜂蜜 解決當地蜂農銷售難題
    在藍田縣藍橋鎮疙瘩廟村,土蜂蜜是這裡的特色產業,眼下正值產蜜高峰季節,當地養蜂家庭每戶一天可收穫20桶蜂蜜,大約1.5噸。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村裡的蜂蜜正面臨著滯銷難題。8月3日,西部企業家商會與西安市工商聯一行到訪疙瘩廟村,專為解決這個難題而來。
  • 重慶市南川區廟壩村——產業興旺引客來
    重慶市南川區廟壩村——產業興旺引客來人民日報  作者:劉新吾 常碧羅  2020-10-10 綠林密布,清溪潺潺。雨霧中,幾幢小樓若隱若現。「來來來,喝碗蜂蜜水。」見有人來,重慶市南川區廟壩村村民夏春學笑著從自家小樓裡搬出兩條長凳。人勤客來。
  • 走進永州古村落|石下古村:敬義堂·栢府·豐登廟
    豐登廟現狀從江華縣城沱江鎮沿瀟賀古道南行約6公裡,有一座居住著清一色歐陽姓氏的古村落——大路鋪鎮石下村。村西側有觀音山、鳳凰山南北相對,東側是瀟水河的支流西河,形成「前有照,後有靠」的宜居地理格局。因村後石山像鳳形,曾名鳳山村,又因居石山下,得名石下村。歐陽氏經800多年繁衍,至今發展成為一個1500多人的村莊,並逐漸分枝到本縣附近小麥塘、花地灣、香山營、田衝口、下軍田、萬石洞、小洛坪等村,遠至本省寧遠、廣西富川、灌陽等地,成為遠近一大家族。
  • 伊川縣路廟村:「歸雁創客」顯身手 返鄉創業姊妹花
    昨日,一走進河南省伊川縣酒後鎮路廟村路氏精品葡萄觀光園,濃鬱的葡萄酒香就撲面而來,沁人心脾。葡萄架下,一串串葡萄晶瑩剔透,飽滿誘人。  昨日,一走進河南省伊川縣酒後鎮路廟村路氏精品葡萄觀光園,濃鬱的葡萄酒香就撲面而來,沁人心脾。葡萄架下,一串串葡萄晶瑩剔透,飽滿誘人。  這個葡萄園的主人就是返鄉創業的路素琴。
  • 洋縣黃安鎮廟埡村:文明實踐助力村史館開館
    理論政策宣講「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故事。這些年,我們廟埡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環境變美了,村民變富了,全村脫貧了,我們建這個村史館,就是希望把村子的發展變化記錄下來,喚醒村民的鄉愁記憶。」村黨支部書記馮世榮在揭牌儀式上激動地說道。
  • 農村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啥意思?
    聽農村老人說,之所以大家不要小廟周邊的宅基地,是因為農村有「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的說法,那麼這是為啥呢?有道理嗎?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農村的廟宇一般所在的位置離農村都比較遠,但是這幾年由於蓋新房的人越來越多,原來農村的宅基地已經不夠人們使用,所以很多新的宅基地都在農村外圍。
  • 精準脫貧在安化丨八角茶業一家三代扶貧情
    目前,八角茶業累計投入1160萬元,對口幫扶的6個村621戶2217人已經脫貧。近日,紅網記者跟隨2020「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記者團,走進安化雲臺山八角茶業,探訪三代茶人的扶貧故事。年過八旬的龔壽松在茶園中唱起了採茶歌。一代:一戶茶香滲進千萬家今年80歲的龔壽松滿頭銀髮,走在茶山裡仍然精神十足、步履矯健。
  • 2020甘南十大景點:五廟,三草原,二城
    這兒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成群奔跑的牛羊,不知名的鮮花在角落綻放,好客的藏民與你打著招呼,宏偉的寺廟裡瀰漫著青松味兒和酥油燈味兒,廟口那長長的路上蜿蜒曲折是一道由不停五體投地叩拜大禮的藏民組成的朝聖之路。選擇去甘南旅遊,自然要知道該去玩的2020甘南十大景點:五廟,三草原,二城。
  • 其實你對八角社區一無所知,不信你自己看!
    黃甲街道八角社區得名於境內一口八角塘、一口八角龍眼井和一座八角拱橋,由原八角村和原大田村合併而成。 ╱八角社區的由來╱ 清雍正年間,緊鄰八角村的王家場全部建在一條恰似鯉脊的山埂上
  • 千年高蹺之村,莆田五大宮廟之一坐落於此!
    美 荔 之 城—澄瀛村莆田的千年高蹺之村,五大宮廟之一坐落於此!宮門外的兩棵老榕樹北辰宮為莆田五大宮廟之一,其主祀的北極玄天上帝,簡稱上帝爺,為莆田七大爺之一。百年歷史的三廂房古厝歷經幾代人努力,澄瀛村日新月異。但在歲月變遷中,依舊保留下不少歷史感。
  • 河南鎮平五龍廟村第一書記侯磊:讓黨旗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河南鎮平五龍廟村第一書記侯磊:讓黨旗飄揚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2020-03-01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散文百家|| 胡琴【去八角買雪棗(外一篇)】
    八角村,八角雪棗有名,我去年才知道,可見我孤陋寡聞,可見我漫不經心,可見我不是真正的吃貨,也可見產品宣傳不是很到位。             據說,八角的雪棗只在新糯米出來後才開始做,只做一季,賣完了這一年就沒有了,得等來年。缺貨的商品總是讓人期待。
  • 農村俗語:「寧睡孤墳,不進廟門」,「廟門」為何不能進呢?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廟」和「寺」是不一樣的,寺院屬於佛教,裡面是有和尚居住的,而廟宇是屬於道教,裡面只有泥胎雕塑。因此在以前,大多都是先有寺院後有村莊,最後才有廟宇。當一個地方有了寺院之後,寺院裡的和尚就會開墾土地,因此在很多曾經有寺院的村莊,以前的土地都是屬於寺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