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剛 原上有集市之吳村廟和前衛集市

2021-01-17 在藍田

原上有集市之吳村廟和前衛集市


圖文 王小剛


(古老的吳村廟集市廟會)

在東王莊的木頭市消失沒落後,有一度木頭市攆到了吳村廟集市上來,給吳村廟古老的集市增加了人氣,更加熱鬧了。


吳村廟最早叫無村廟,就是只有廟沒有村,後來人口越來越多,人口聚居有村了,廟卻沒有了,再後來就改叫吳村廟了。從古至今,吳村廟集市都是一條窄小的街道,賣菜的,賣豆腐的,賣水果的,賣糕點,炸油糕油餅的,賣餄絡涼皮的,賣神仙粉的,都一街兩行各自佔地自由買賣。街道上最有名氣的是樊家的坨坨饃和肉夾饃,位於街道北頭和法院挨著,樊老先生早已故去好多年,如今子承父業依然做著廚師的行當,要是逢集夫妻倆在街道上,自家的門面房還是打坨坨饃,還是賣肉夾饃餄絡涼皮,雖然打坨坨饃依然是傳統古法木炭烤制,可是現在回去上集時,偶爾興致來了品嘗一下,卻吃不出兒時的味道。不是人家做的不好,可能是真的沒有兒時的那種飢餓感,吃什麼也不覺得香甜可口。這樣的話不敢讓媽媽聽見,要是聽見了必然要嘮叨嘮叨:「白生生的油饃還談嫌!要是遭年經你們都要被餓死滴!都是吃滴聶瓜子滿了!」


平日裡村裡要是有人家裡過事就請他去做菜,在農村這樣有手藝人的日子,過的要比僅靠種地謀生的人要寬裕一些。記得小時候,在街道東排的中間有一家「國營企業」的農業合作社,模糊的記得主要是收購農產品和出售緊缺的物資,現在早已沒落更換了門頭。東排的南頭還有一家,好像也是國營企業的藥店,在缺醫少藥的年代,藥店的重要性就不容置疑了,藥店的營業員鄉性非常好,待人熱情耐心負責任,醫藥和藥理知識也非常豐富,大多時候她都充當著醫生的角色。鄉裡人雖然皮實,也免不了頭痛腦熱,到藥店給她一說,她就照方抓藥,經常也是藥到病除。我去買藥不用我說,只是問我給誰抓藥,因為她知道爺爺有咳嗽的老毛病,也知道媽媽有胳膊腿疼的毛病。後來好像是國家退出後,她自己還承包了好多年,最後由於年紀大了就關門歇業,給孩子看娃養老去了。當年最紅火的就是藥店對門的獸醫站,不管是生產隊,還是村裡人養的豬羊牛馬,有了毛病都牽到獸醫站讓獸醫瞧瞧,豬娃子撕心的一陣又一陣的嚎叫,大馬在圈裡前蹄使勁的蹬,後蹄瘋狂的亂踢,只有牛和羊默默地流著淚,忍受著治療或手術的疼痛。人們都知道獸醫下手都非常重,有時讓人不忍直視只能埋過臉去。

吳村廟集市上每到過年的初上到十五時,街道就要增加賣燈籠的,這是陝西的一種風俗,出嫁的姑娘要領著姑爺抱著孩子回娘家,舅舅要在十五以前給孩子送燈籠。原上也有像城裡三兆一樣的燈籠村,就是安村的王高頭村,據說燈籠的手藝也是從三兆傳過來的。說是有一個三兆的姑娘嫁到了王高頭村,自然就把做燈籠的手藝帶到了村裡,農村人醇厚樸實,傳幫接帶式的村裡就有七八戶,心靈手巧的人家手工學做燈籠,男人和小夥子就用自行車帶到縣裡,前衛和吳村廟集市上賣燈籠。


過罷正月十五,年就算過完了。春回大地,冬季的積雪悄悄融化,厚厚的棉襖漸漸退去,原上的冬麥被微微的春風吹醒悄然起身,要是恰好下兩場春雨,起身的冬麥就蹭蹭的夜夜生發拔節。春天來了,過了二月二藥王洞的廟會,就迎來了農曆的三月二十八,吳村廟每年一度最大的古廟會,不知道這個廟會起始於那一年,反正人老幾輩都記得有廟會。其實這個廟會就是麥子快要成熟的農忙會,原上就有「三月二十八麥子豌豆亂揚花」的農諺。這時候正是麥子豌豆揚花出漿飽漿最關鍵的時期,這幾天太陽要是能好好曬曬,今年的麥子就又要豐收了。


每年的三月二十八,這天是吳村廟集市最隆重的節日,也是街道最熱鬧的日子,趕會的攤點會從古老狹窄的街道一直延伸到四隊大場,趕會的商戶都提前一天就到達,要預約佔好位置,有賣農具的,有賣大小掃把的,各樣吃貨有普華的蕎面餄絡,灞塬的洋芋餈粑,秦鎮的米皮也來趕會,焦岱的爛牛肉,香村的高莊蒸饃,楊木寨的神仙粉,前衛街道的老婆婆也把自己熬夜精心做的神仙粉,挑著擔推著車趕到吳村廟集會上來擺攤售賣。就是這神仙粉最讓人牽腸掛肚,中國再大的地界就只我們藍田有,而且命名叫「神仙粉!」軟綿細滑,澆上辣子蒜汁醋水酸辣爽口,灑上點綠綠的韭菜花,吃起來稍稍有點苦味那是她特有的味道,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最重要的是神仙粉具有勝似藥物的養生保健功能。吃一碗神仙粉清肺火,解肝腎百毒,調五臟陰陽平衡,上會先吸一碗神仙粉開開胃,再去轉轉,轉累了就吃半斤焦岱爛牛肉喝二兩小酒,舒服囊活滴給個縣長都不當。

每年廟會還會請秦腔劇團唱大戲,這幾年還有歌舞團助興。那幾天周圍方圓的人,老人小孩,姑娘媳婦,在省城工作的,甚至在外地工作的人,也都趕回來上會。早上急急的趕去看熱鬧,順便採購一些生活必須的東西物件,逛累了就在街道上吃美食喝小酒,午後在戲樓前看唱大戲,晚上看歌舞。三月二十八正是春還未完,夏還沒來的時候,雨雖然非常珍貴,可是老天爺卻保不準,有時說來就來,記得那一年的三月二十八吳村廟的廟會,叫一場大雨給臧了。不僅給方圓村民少了一回逛熱鬧的興頭,品一回美食的口福,也給趕集的商戶少了一次賺錢的機會。不過不要緊,再過十天就是四月八前衛的古廟會。

(古老的前衛集市廟會)

前衛集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都是原上最大的集市了,平日裡只有逢二五八才有集,賣貓賣狗賣雞賣鴿子,販羊販豬娃子的都在前衛中學路口一帶集中買賣。刺耳的豬娃子的叫聲,對前衛中學上課的學生是最大的吸引,也告訴娃們滴今天前衛有集。父母要是拉豬娃子上集來,賣了豬娃子的家長就免不了要給孩子犒勞犒勞,能吃到父母買的餄絡肉夾饃,今天就不用排隊吃學生大灶上的囔囔面了,吃不上的同學那怕聽一下,看一下也是幸福的。可如今豬娃子不管如何嚎叫也沒有娃能聽到了,因為前衛中學已經被合併撤銷了,南原規模最大,資歷最高的中學也適時了退出了教育的歷史舞臺,作為在前衛中學上過學的學子來說,感覺很是不解和疑惑,好好的學校為什麼說撤就撤了。


前衛街道上賣什麼的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的東西。即便是平時前衛街道上的超市,菸酒商店,菜店,服裝店,鞋店,電器專賣店,賣摩託的,賣電動車的都開門迎客。要是逢二五八有集的時候,他們就把物品支個架子擺到路邊賣,鍋碗瓢盆油鹽醬醋,鐵絲鐵釘直管彎管土產五金,襯衣棉襖,毛衣外套鞋襪要啥有啥。遊鄉的商販就在街道各自圍地支傢伙擺攤做買賣。有現炸的油餅油糕,有現烙的蔥花大餅,有自己做的豆腐腦,有現炸的韭菜盒子,普華的蕎面餄絡,還有老婆婆或巧媳婦製作的神仙粉,涼皮米線等等,各式各樣的藍田小吃應有盡有,各種的生活用具五花八門,各樣的農具樣樣不缺,已經到了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好多人買東西也是買個興頭,家裡可能不缺的物件高興了就再買一件,拿回家也是閒置在角落。


如果購買收麥曬麥的農具,錯過了吳村廟三月二十八的集會,那就不能再錯過前衛四月八的古廟會了。前衛四月八的古廟會和吳村廟的古廟會大同小異,只是規模要比吳村廟的更大,一直從北邊的前衛中學開始,沿街道擺到了新公路的大亮村邊邊。唱大戲請的劇團名氣更大明角更多,請的歌舞團人氣更高,吼的更美更瘋,逛會看戲看歌舞的人會更多,趕會來做買賣的小商小販也更多,他們的生意也是一家比一家好。四月八那幾天前衛街道上,從早到晚到處都是呼朋喚友,人山人海,人們談笑風生,臉上露著滿足的笑。除了本來就待在農村的鄉親從四面八方趕來上會,還有從縣裡趕回來上會的,也有從西安趕回來上會的,給公司領導說:我老家過會呢,回起逛會呀!這不像請假只是在打招呼,你允許也好,不允許也罷,反正我回去上會呀!當然要是正好逢周末那是最好不過了,不用擔心不用糾結直接回,上會!


街道上見這個人對那個熟人說,看我買的板凳咋樣,全木頭手工做的,結實耐用,坐個十年八年肯定壞不了,如今這手藝都快失傳了,那塑料凳子就招不住,兩年就坐實塔咧。


雖然現在已經過了農耕時代,都是聯合收割機就直接把麥粒收到門口,只等晾曬入倉。可是還是需要一些農具的,只是需求沒有早些年那麼多了。集市上除了吃貨,還是少不了簸萁,蒲鑾,兩米多長的大掃帚,木掀木爬木棍,木凳木椅子,鐮刀鐮床。已經看不到的木頭的犟子,鐵製的犁滑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可以進入農業博物館了。

歷史變遷時代更迭,農村已經被時代所遺忘,人們都在往城裡擠,想賺更多一點錢,想過更好一些的生活,想讓孩子上更好一點的學校。只有像到了三月二十八,四月八這樣的大型古廟會時,在城裡縣裡打工上班的人,才會不約而同的回去上集逛會,順便看看留守家裡的老人和孩子,陪他們逛逛街道,吃些當地的美食,給老人買點孝份,給孩子買點時興的新式玩具,給家裡也買點必須的物件,逛了會又急匆匆回城裡上班去了。


每次集會過完,回家的回家,回城的回城,街道又恢復到往日的冷清,鄉村也恢復到往日的平靜,老人小孩相依為命,互相陪伴,繼續過著平和安靜的日子。

相關焦點

  • 古代的集市:除了廟市、茶市、馬市、鬼市等,還有很多種叫法
    所以當時的人民,默認一個時間,大家聚在一起「易物」,就算形成了「集市」。《周易》:「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02.非季節性的集市稱呼:這種集市一般比較固定,是「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擁有的,通常是綜合性的,換句話說,那就是什麼東西都賣,當然還是老百姓生活用品為主。菜市和米市:現代也有「菜市和米市」,只不過現在都更加綜合了,一個「市場」上什麼都混在一起賣,沒有細分。
  • 2021年的第一天路過鄉村集市,發現不一樣場景,集市未來會消失嗎
    冬天是農民農閒的時間,每當集市的時候,村民們有事沒事都喜歡到集市上湊熱鬧,即便是不買東西,也願去趟集市,碰上幾個熟人,在那裡嘮家常,孩子們為了能夠讓大人給買點好吃的,每次大人趕集哭鬧著也要去,所以在集市的這一天,總是人聲鼎沸的樣子。
  • 傳統文化氣息濃厚的集市廟會小吃
    由於廟會在物質、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包含集市並且文化積澱遠遠高於集市,本文就以廟會為例。廟會在我國歷史悠久,是民間習俗中的一種很特殊的類型。上蔡縣白圭廟會歷史悠久,相傳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始祖伏羲氏(太昊)曾畫八卦於蔡水之濱的蓍草圃上,或謂此為造文字之先,創中華民族文明之始。
  • 社區集市助農又惠民
    二道河的豆腐、黃合少的貝貝南瓜、綠聯合作社的果蔬……社區集市集合了賽罕區榆林鎮、黃合少鎮、金河鎮3個鎮的農副產品,開設了14個攤位,來自不同村子和農業合作社的幾十餘種農副產品在這裡進行展銷,有瓜果蔬菜、米麵糧油……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採購。
  • 早在明代潮汕就有國際性集市了
    俗話說,北有趕集,南有趁墟,也就是現代人所謂的逛街之地。 嶺南謂村市為虛。……蓋市之所在,有人則滿,無人則虛,而嶺南村市,滿時少,虛時多,謂之為虛。 ——宋 吳處厚《青箱雜記》 潮汕地區自古就有濃厚的營商氛圍,說起市集文化也是「有段古」。
  • 農村集市上都有哪些騙局?
    可是在這些農村集市的地攤上,卻有著許多不被發現的「騙局」,特別是家裡的一些留守老人,非常容易進入這些商販的套路。甚至有一些商販的說法還比較高明,讓一些老人連家人的話都不聽,認為這些商家說的才有道理,買到的東西也都是「貨真價實」的。其實不然,這些人之所以看準過年這段時間的回鄉季擺攤售賣,有兩個主要原因。
  • 這兩個地方,入選四川文創集市
    近日,全國文化和旅遊創意產品開發推進活動暨首屆四川省文創大會正式啟幕,天府新區麓山文創小鎮,鹿溪智谷·館裡入選「四川省首批文創集市」,天府新區《蓉城之美》系列飾品設計獲得創意設計大賽銅獎。因館內裝修風格前衛時尚,常有大型活動在此舉辦,也帶動了周邊商店的經濟。
  • 郟縣「掌上集市」幫農民增收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寧建鵬)6月30日早上,郟縣安良鎮段溝村貧困戶張庭順和張付祥分別在山坡地裡採摘了10捆野生莧菜,兩人隨後來到村部,打算讓村裡的「掌上集市」把這些莧菜賣出去。
  • 這個集市,擺攤的都是大學生
    大一女生劉君子正忙著銷售攤位上的鮮花,她告訴記者,為了參加此次集市,團隊的成員今天一大早就去進貨,還配了花瓶一起售賣。「集市為我們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機會。」這個攤位上展示的蠟染手工藝品、擺件等,出自藝術系學生夏雨之手,他說,自己的團隊對文創產品有濃厚的興趣,所以設計製作這批文創產品。
  • 老北京的「皇家集市」都在哪兒?
    市場名目繁多各有講究除皇城四門外「一環」商圈外,明代北京的市場還有內市、外市、燈市、曉市、廟市等專門集市。內市設在皇城之內,是明代才有的一個特殊集市。每月逢四在紫禁城玄武門外開市。內市即特許在皇城之內為宮廷和宦官服務的交易市場。由此可見,內市交易的貨物,規格檔次都很高,薈萃了大量傳世奇珍異寶、文物、古董,外人難得一見。
  • 聖彼得堡:今年的聖誕集市上無演出
    受疫情影響,今年聖誕集市上不設有演出節目,市民被要求保持社交距離感受節日氣氛。 新華社發(莫京娜 攝)新華社照片,聖彼得堡,2020年12月21日 (國際疫情)(2)聖彼得堡:今年的聖誕集市上無演出 這是12月20日拍攝的俄羅斯聖彼得堡聖誕集市上的新年樅樹。 聖彼得堡聖誕集市於12月19日至1月10日對公眾開放。
  • 斯卡布羅集市(英國民謠) - 莎拉·布萊曼
    英國的最西南角的波斯科諾(Porthcurno)漁村小鎮上的米奈克劇場(The Minack Theatre), 2000年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在德國電影《Zeit der Erkenntnis》扮演Sarah Brightman,在米奈克劇場(The Minack Theatre) 錄製了英國民歌斯卡布羅集市(Scarborough
  • 《斯卡布羅集市》
    斯卡布羅集市 斯卡布羅集市這首歌的歌詞至少追溯到十三世紀的英格蘭,至於曲調則更早,產生於蘇格蘭,很有可能受到了維京人和另一支蠻族凱爾特人的影響。
  • 把《斯卡布羅集市》改成五律,天籟之音,悽美故事
    我轉頭一看,原來是有人點了一首英文歌《斯卡布羅集市》。我看到音樂視頻中:歌唱會在一個美麗的海邊小鎮上舉行,四面是有西歐中世紀風格的建築。音樂的開頭伴有海鷗的鳴叫聲,海浪的拍岸聲……樂曲的伴奏團隊,默契地彈琴、吹笛、敲音……人們跟隨著悠遠的樂曲,仿佛走進了久遠的歲月裡。站在臺上的莎拉·布萊曼,身子和手臂隨著音樂的旋律輕舞,她面露微笑,明眸善睞,嗓音清澈,歌聲如汩汩的清泉緩緩而流。
  • 節慶期間上茶街創意集市熱鬧非凡
    喝醇茶、賞青瓷、選購產品……12月9日至12日,作為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子活動之一,「BEAUTY LIFE·上茶街造物創意集」大型集市活動在龍泉市上茶街熱鬧開展。  該集市以「天下龍泉、匠心開物」為主題,集結了景德鎮陶溪川與龍泉本土的200名優質商戶,為龍泉和景德鎮兩地的文創、手工、農特產品、生活創意品提供了一個銷售展示的優質平臺。
  • 消失的斯卡布羅集市
    圖/視覺中國文/曹然斯卡布羅已經沒有集市,但這裡有英格蘭海濱最震撼的風光。從火車站向東,走過寬闊的長街才能看到小鎮濱海的一角:一邊是古堡的殘垣斷壁佇立在山頭,一邊是遠方朦朧間的北海與懸崖。描述起來總是英格蘭東北海岸的常見風光,但斯卡布羅的景象遠比他處壯美。或許這與小鎮的位置有關:街巷位居海灘背後的山崖上,而城堡又比街巷高出許多。錯落間,如巨幅畫卷緩緩展開。
  • 李玉剛《斯卡波羅集市》美醉了
    Scarborough Fair(斯卡堡集市,也譯作「斯卡波羅集市」),是一首旋律優美的經典英文歌曲。李玉剛演繹的版本,曲調悽美婉轉,給人以心靈深處的觸動。李玉剛《斯卡布羅集市》Are you going to Scarborough Fair?你要去斯卡布羅集市嗎?
  • 西安最有「煙火氣息」的集市,一周開放2次,任何小商品都能買到
    提起西安最火爆的集市,很多西安本地人都會想到西倉花鳥市場,雖然名為花鳥市場,但是西倉集市區是一個綜合性的地攤集市,任何小商品都能在這裡看到。在西安當地人把西倉叫做檔子,這裡每周開市2次,因為店難找,很多本地人都只是聽說過西倉的大名,卻從沒有去過。
  • 斯卡布羅集市的故事
    Scaborough fair(斯卡布羅集市)毫無疑問是人類歷史上最優美的歌曲之一,同時也是被誤解最深的一首歌,它其實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不知道是誰創作的,當然也無所謂誰是原唱。但可以確定的是,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被愛情拋棄的男人。
  • 愛上曼谷的集市
    但是最接地氣,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曼谷大大小小的集市。曼谷的集市種類繁多,有水上集市、鐵道市場、以及最為知名的夜市,特別有人氣,充滿了現代與傳統的碰撞,讓人流連忘返。我們全家在曼谷是自駕遊,所以去到各處都比較方便。安帕瓦是我心中的曼谷必去景點,也是最有趣的水上市場,這裡河水不乾淨,然而水面上摩肩接踵,載著五彩斑斕的熱帶水果和琳琅滿目的泰式小吃的獨木船卻使這裡一下子生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