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倉健的「有終之美」

2021-02-19 壹嘉出版

「如今只按實際需要而動作的男人越來越少,誇張動作的男人越來越多」,「我被認為是「不器用」和「無愛想」的,但實際上力量並不取決於話語的多少或聲音的大小,難以言傳的東西是傳達不出的,還是靜默更能表達自己」。

第一次見到高倉健,是九九年十二月,在東京品川的酒店,他要了一間會客廳,從一點半談到近五點。那天他說起他的父親,一位曾在中國東北煤礦工作的技術員,說「人到了這個年紀,就會想要做些讓父親在那個世界覺得欣慰的事,我把《鐵道員》的中國上映權買下來了,等你翻譯好了,我就送到中國,我要專門放給宋大使看」,宋大使是八十年代初的中國駐日大使宋之光,他非常敬重宋大使。

這是一個老鐵道員和他的小站在時代大潮下消逝的故事,最終卻透出悲壯的美。我告訴他:這不僅是日本的往昔,也是今日中國的一幕。中國也有許多同樣的父親,我想翻譯得讓人逐漸忘記這是一個日本的電影。

第二天中午,收到他前晚寄出的快遞:「今天成了一個不會忘卻的日子,預感將看到新的夢想…」。

2006年高倉健把片子帶到北京去,親自為坐著輪椅來的宋大使放了一場,然後在北京電影學院放了兩場。回國後他在信裡對我說:「事前聽說學生們看片子時常常失去興趣中途退場,但這次有不少人流淚,最後響起了掌聲…具體的感想,等見面時再告訴你」。

這部片子後來並未在中國上映。

高倉健感到悵然,他把拷貝留在中國,把在中國的放映版權贈送給了張藝謀,他不期待票房收入,只期盼這部片子能在中國上映。

《鐵道員》海報

   

如今想來,《鐵道員》的確是高倉健的最愛,他的電影美學,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集大成的體現。能如此成功,也與他的兩位老合作者密切相關。

一位是前東映東京攝影所所長,《鐵道員》和《螢火蟲》的製作人坂上順。一位是導演降旗康男。如今他們也都已年屆八十。坂上五十年代進東映,從現場助理一直做到東映東京攝影所所長。降旗康男從高倉健早期的《新網走番外地》一直拍到《冬之華》、《車站》、《夜叉》、《居酒屋兆志》、《鐵道員》、《螢火蟲》和最後的《只為了你》,高倉健最後十五年的電影裡,除了張藝謀的《千裡走單騎》,都是由他導演。

  

七十年代末,任俠黑幫系列日漸寥落,高倉健也與東映分道揚鑣。此後,高倉健憑山田洋次的《幸福的黃手帕》和《遠山的呼喚》走出任俠形象,曾和高倉健一起打造過日本電影黃金時代的老員工們,卻日薄西山。坂上暗下決心, 「總有一天要讓高倉重回東映」, 

一九九七年,坂上讀到了淺田次郎的《鐵道員》,他非常喜歡這個故事的氛圍,在他看來,這種「不迎合時代的倔強和最後一任站長的悲壯」既會使高倉健形象走進新的境界,也會勾起同代人的共鳴。於是,多年不和高倉健來往的坂上給高倉健寫了一封信,寄去了小說。

高倉健去世不久的11月20日晚上,在一間高倉健生前度過無數時光的屋子裡,我問坂上先生:「高倉健最初怎麼答覆的?「他看著高倉健的遺像說:「他從來不一次答應,但我不死心,繼續一封封信地跟他講這個故事的意義,告訴他一代老東映們都在等他,他們也都是『鐵道員』,他心動了」。

我又問:「後來呢?」,坂上笑著說:「他想了幾天,然後開車去降旗康男家,問降旗:『這會是個什麼樣的電影?』降旗答:「就像被一場五月的雨打溼了身子。」

接下來的,我從高倉健寄來的隨筆《在旅途中》裡讀到了:「那天從降旗家出來,我一面開車一面回想著他的話,什麼叫被五月的雨淋溼?不清楚,東大出來的傢伙說話太雅。不過從那時起,我已經一步跨進了《鐵道員》」,於是他答覆坂上和降旗:「雖然還不明白什麼是五月的雨,且一塊兒來淋一次吧」。

坂上說,我高興得幾乎落淚,立即打電話回廠告訴老東映們:健要回來了!

高倉健重返東映那天,二百多名東映員工肅立迎候,一俟他下車,全體鞠躬喊道「健さん、お帰りなさい!」(健桑,您回來啦!)高倉健在隨筆中說:「那一刻只覺得渾身發熱」。

接著,坂上陪他去了當年他的服裝間,他看到,屋子裡依舊一摸一樣,那個神龕,也一如當年地放在那裡,沒有一絲蒙塵。

這一切都是坂上的安排,就像在劇中為高倉健設計場面一樣。

坂上說:「高倉健的故事,多是一個被動寡語的男人,默默地感動對方,最後自己也意外地被黃手帕感動」。

另一個最了解高倉健的,就是導演降旗康男。

在現場,高倉健話少,降旗話更少。幾十年來,一直如此。乃至不少初到現場的人都以為大嗓門的攝影木村大作是導演,降旗是助理。

高倉健說過:「每次拍之前,我都在心裡把這段戲過一二十遍」,同時他也定下了這個鏡頭裡自己的視線表情語調語氣。一到現場,人人靜氣屏息,試走一遍後,降旗問:「可以了嗎?」,高倉健點點頭,降旗輕輕一聲「開始」。他們就是這樣高度默契,降旗不在現場對高倉健作任何導演闡述。

高倉健幾乎所有鏡頭都是一次拍成,降旗說:「三臺機子從三個角度一起拍,一次成功,張藝謀拍《千裡走單騎》前問我高倉健在現場怎樣,我告訴他都是一次OK,他說這可真有點難,因為他電影裡群眾演員太多,經常一個鏡頭要拍三十次,我對他說,那你就得先告訴高倉健,說對不起都是普通群眾所以一次拍不下來能不能配合一下,據說後來張藝謀在這點上很是小心」。

「健桑要什麼,降旗最知道」,坂上說「這幾年我也給高倉健推薦過其它導演,他都一口拒絕,在日本,除降旗以外,他誰也不要」。

這些天來,日本電視臺一面播映《鐵道員》和《只為了你》,一面紛紛分析高倉健形象魅力的秘密,許多名人在電視上發揮闡述,但是坂上和降旗始終沉默不語。

其實,高倉健後四十年銀幕美學的背後,有一位他深愛的日本作家:山本周五郎。

   

2003年6月15日,我收到高倉健一封信,信裡說:

「隨信附上的這本書,是在為拍《南極物語》而遠赴南極時,在行李重量限制下我帶去的唯一一本。身邊有許多想要讀這本書的朋友,可惜已經絕版,我特別重印了200冊,寄去一冊作為紀念,請笑納」。

這本書,就是木村久邇的《作為男人——山本周五郎筆下的英雄們》。

第二天,我打電話謝他,他說:「我塑造形象時,深受山本周五郎的影響,我非常喜歡他筆下的人物」。

他曾經這樣形容山本周五郎的短篇小說《晚秋》:「這就是所謂硬骨吧······雖然他寫的是武家社會,但表現了現代人正在失去的東西。聽說黑澤明生前也是一旦一籌莫展就讀山本周五郎」。

山本周五郎筆下的英雄,大都伏激情於靜默。

高倉健早年的任俠電影,已有剛毅的武士風貌,也少不了揮刀對決的動作場面,但從《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開始,他開始擺脫任俠形象,既保留原有的剛毅堅忍,又融入了日常的沉默。

隨後,藉山本周五郎的文學,他的人格美學逐漸清晰,且在表現上也有意識地由動變靜,力求用沉默表現內心。他在隨筆裡說:「如今只按實際需要而動作的男人越來越少,誇張動作的男人越來越多」,「我被認為是「不器用」和「無愛想」的,但實際上力量並不取決於話語的多少或聲音的大小,難以言傳的東西是傳達不出的,還是靜默更能表達自己」。日語「不器用」即中文所謂不聰敏、不靈活,而「無愛想」則近於無表情或冷漠。他在這種木訥和冷峻的底下,蘊蓄強烈的張力和激情。

如果說,日本人的思維定式中既有富於計算的實用主義,也有不計得失的美學主義,那麼他所塑造的人物,就都是後者。他喜歡山本周五郎的這句話:「活在這世上,不必計算得失,人生不長,還是走自己想走的路為好」 。

他曾經演過很多血刃對決的任俠或臥薪嘗膽的死囚,但這些年,尤其是《鐵道員》和《只為了你》,他通過老鐵道員,老技工這樣的底層人物,表現堅守職業靜默終生的美學和深藏至愛於內心的人格。

他後期的影片,都是他從劇本初稿開始,傾注一兩年時間,和製作、導演一筆筆創作出來的。《鐵道員》開拍前,他和坂上的所有書信來往,幾乎都是在修改劇本和臺詞,他就是這樣精心在人物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句臺詞和每一個表情反應上寄託自己的人格美學。

他通過電影表達自己的人格美學,也在自己的人生中實踐這種美學。

他不赴社交聚會,不與政要過往,不作豪遊,愛去衝繩西表島住簡樸民宿。那年陳逸飛來東京,歡談之餘,我給他手機打了一個電話,想約他一起見面,聽聽陳逸飛的電影構想,電話裡他悄悄說「很想見,可這會兒正在西表島的民宿裡呢,現在這一身可真是見不了人啊」。

這是人後的他,一旦走到人前,一舉手一投足,從語調到表情就都要是「高倉健」。

去世前兩個月,他被一位堅持無農藥種植的社長的來信感動,從醫院出來拍了一個廣告,那天,誰也沒看出他癌症已擴至淋巴,他依舊壓低帽簷,穿著他喜歡的牛仔褲,很高倉健地走在林間和田野,十個小時的現場,他始終不肯坐下,這是他在現場的一貫,也是他的美學。

如今,那句「不用農藥,就靠汗水」成了他生涯最後的臺詞。他走後,醫院依照他遺囑,只告知了他生涯中最親密的幾位友人。三天後,這幾位為他舉行了火化密葬。整整一周,他們都堅守著他的遺願,未作一絲透露。

   

他生活中最親密的朋友有兩位:一位是東京品川京急酒店地下一層理髮店的師傅佐藤,這幾十年,他大約每周給高倉健理一次髮,不理髮不拍戲的時候,高倉健常在理髮店裡間一杯咖啡一本書地坐半天。佐藤為他安了一臺傳真,有什麼事,高倉健事務所就發個傳真來。高倉健沒有家人,最後時刻,陪伴左右的是佐藤,去世三天後遵囑為他密葬火化的,也是佐藤。直到現在,佐藤還未對媒體說過一句話。

另一位是東京麻布十番中國餐館「富麗華」的主人徐富造,他夜裡常去富造兄家閒坐聊天,銀幕上寡言少語的他,在富造面前暢所欲言。張藝謀導演和與高倉健有過交往的中國電影人,都知道徐富造。演《千裡走單騎》時,天天要在餐館裡照應的富造,放下餐館隨高倉健遠赴雲南日日陪伴左右。連日來,日本電視上有許多名人敘說與高倉健的點滴交往,從一張賀卡到一次握手。但是,富造依舊什麼也沒說。

他們都追隨高倉健的人格美學,繼續與他靜默相守。

美的確與距離有關,高倉健終生保持與世間的距離,使人們只能根據影片中的他來想像實際的他,最終將二者一體化,於是他在生前就已成為一個偉大的傳說。

儘管實生活中的他並不同影片中的他,但他始終在人們視線所及的每一處都保持自律和沉靜,對他接觸過的每一個普通人都報以敬意和親切。
     他以對人的敬意體悟自身尊嚴,將對職業的不苟視為至高鐵則,在影片和生活中,他都堅守這種美學直至最後。
     一如武士的「有終之美」。

相關焦點

  • 悲情高倉健:終其一生,都在為不圓滿的愛情贖罪
    江利智惠美驚訝得目瞪口呆,此後提起這件事也依舊心存芥蒂。婚後的第三年,江利智惠美懷孕,這個消息讓高倉健興奮不已。但不久後江利智惠美又被診斷為嚴重的妊娠中毒症,流產手術後,醫生建議她此後也不要再懷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小生命的逝去使得兩人的感情出現隔閡。
  • 銀幕內外,高倉健追姑娘都有一套
    輪廓冷峻,擁有大批擁躉的高倉健的感情史中過客不多,與上世紀50年代日本紅極一時的歌手江利智惠美長達12年的婚姻是他唯一的感情經歷。離婚後高倉健孤身一人沒有再婚,江利智惠美離世後他堅持掃墓,更一直帶著她留給自己的兔子護身符。雖然兩人婚姻因流產等原因無疾而終,女方的早逝更留下遺憾,而江利智惠美終究成為唯一在他現實生活的愛情中留下過痕跡的女人。
  • 高倉健的殘缺之愛
    我喜歡的高倉健,他的輝煌的電影時代,以及他那悽楚的愛情故事激蕩著我的心。如果沒有七八十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那段甜蜜歲月,如果不是《追捕》被引進中國大陸,高倉健在日本也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國人通過高倉健,領略和知曉了一個男人能有如此的「味道」,能如此地討人歡心,能如此地動人心魄。
  • 45歲的江利智惠美醉酒去世後,高倉健終身未再娶,一輩子贖罪
    這一年,高倉健28歲,江利智惠美22歲。但不久後江利智惠美又被診斷為嚴重的妊娠中毒症,流產手術後,醫生建議她此後也不要再懷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小生命的逝去使得兩人的感情出現隔閡。高倉健還好,他有演藝事業可以寄託。有戲拍的時候他在外面接連幾個月地工作,沒戲拍的時候他在家琢磨劇本,經常鑽進書房幾個小時也不出來。
  • 【970·電影】孤獨的硬漢高倉健:此情可待成追憶
    高倉健冷酷的面容、剛毅的性格,讓那個時代的中國觀眾第一次有了偶像的概念。電影《追捕》經典回顧1977年高倉健出演《幸福的黃手帕》,他憑藉精湛演技和不斷飆升的人氣,包攬了當年日本各大電影獎項中所有的最佳男主角獎。1980年上映的《遠山的呼喚》,高倉健搖身一變,成為了樸實的牧場工人。
  • 日本名演員高倉健的一世絕戀
    相戀3年,兩人終成眷屬。1959年2月16日,江利智惠美和高倉健如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這件事轟動日本,各大電視臺也紛紛轉播。兩人倍感欣喜,高倉健還為此放下了手中所有的工作,不在乎事業高低。可是江利智惠美這時候妊娠反應強烈,診斷後患上了妊娠中毒症,不得不做流產手術。而且醫生還建議此後江利智惠美不能再懷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不能擁有自己的孩子,這件事猶如晴天霹靂,讓兩人慘遭打擊,憂心忡忡。也直接導致了夫妻之間的感情矛盾直線升級,一觸就破。
  • 日本黑道之王:長相酷似杜月笙,捧紅高倉健、美空雲雀
    田岡一雄是山口組的幹部,他娶了山口登之女山口文子,1946年順理成章出任第三代組長。圖為田岡一雄家庭合影。田岡一雄可不是單純憑藉老丈人上位的,他為人心狠手辣,兇悍絕倫,武鬥時的絕招是挖眼睛,曾多次赤手空拳把對手眼珠子挖出來,有個外號叫「熊人」。當時他的威名之大,令很多對手望風披靡,無數店鋪乖乖交保護費。
  • 【逝者】高倉健,那個最酷的男人走了.讀懂高倉健,只看6本書
    》1999年:憑《鐵道員》獲最佳男演員1982年:前妻江利智惠美自殺終生未再婚1976年:因電影《追捕》成為中國大陸一代偶像1965年:逐漸成為熒幕巨星1959年:與當紅歌星江利智惠美終成眷屬1956年:主演《電光空手道》開始嶄露頭角1954年:畢業於明治大學商學院1931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代表作品:《追捕
  • 高倉健鮮為人知的情史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千裡走單騎》講述的是一段感人的父子情,影片中的主角是日本電影界殿堂級的人物高倉健,他憑藉一部《追捕》而被中國電影觀眾所熟知,但他銀幕下的生活卻鮮為人知。妻子曾是日本紅歌星高倉健為何多年來沒有緋聞?
  • 高倉健鮮為人知的情史|田納西華爾茲|日本電影|日本_娛樂|高倉健|...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千裡走單騎》講述的是一段感人的父子情,影片中的主角是日本電影界殿堂級的人物高倉健,他憑藉一部《追捕》而被中國電影觀眾所熟知,但他銀幕下的生活卻鮮為人知。妻子曾是日本紅歌星高倉健為何多年來沒有緋聞?
  • 前妻酗酒去世後,高倉健深感自責,終生未娶,一生無兒無女
    戀愛之初,總是最甜蜜的日子,高倉健時常製造浪漫和驚喜,還找來雷鳥運動車,接著愛汽車的她到處玩兒。每次約會的時候,高倉健總是提前到達約會地點,然後送她回家,要等她屋裡的燈光暗去才離開。有時還會整一架小飛機,從天而降製造驚喜。高倉健無微不至的體貼和關心,給了江利智惠美一種強烈的歸宿感。
  • 柔情硬漢 高倉健
    高倉健憑藉該影片正式踏入日本電影圈1 9 5 6高倉健與歌手江利智惠美相遇兩人頓時墜入愛河江利智惠美1 9 5 92月16日,也正是高倉健的28歲生日他終於和相戀多年的智惠美結成眷屬在共度十二年的風風雨雨後高倉健和江利智惠美的婚姻在1971年終於走到了終點高倉健與江利智惠美離婚後,一直未娶1 9 7 2
  • 與高倉健跳一曲「田納西華爾茲」
    《田納西華爾茲》是上世紀50年代美國流行金曲,也是高倉健的妻子江利智惠美的成名作。我特意找來江利智惠美演唱的《田納西華爾茲》視頻觀賞,發現嬌小玲瓏的江利智惠美,一笑一顰像極了我們的甜歌皇后鄧麗君。她們去世的年齡以及方式也類似。很多人說《鐵道員》才是高倉健的最佳代表作,因為他幾乎是以本色出演了佐藤乙松這個角色。
  • 高倉健的深情,讓我感到悲傷
    就這樣,小田剛一開啟了自己的演員之旅。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有了一個藝名「高倉健」。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他想叫「忍島勇作」的。可是,公司單方面否決了他的想法。在抗拒當中,高倉健的演員之旅如約而至。在去到劇組的時候,這個大男生居然羞紅了臉,因為這個劇的女主角竟然是他的偶像江利智惠美。要知道,當時的智惠美人氣有多高,聲音有多動聽。在留聲機還不是所有家庭的標配的時候,她的成名曲《田納西華爾茲》竟然賣出了40萬張之多。
  • 高倉健經典電影回顧
    整部影片情節波瀾起伏,而男女主人公(高倉健和中野良子)至死不渝的愛情更加讓人感動,影片中中野良子飾演的真由美那句大膽熱烈的臺詞 「我愛你」更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校園掀起不小的影響力。在精神世界比較貧乏的八十年代,《追捕》帶給中國觀眾的,不僅是轟動,還有對未來的快樂和期待。
  • 逝者高倉健:一語道儘是遺憾
    年輕時的高倉健英氣逼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和偶像,現已步入中老年的媽媽們當年對高倉健的迷戀程度,絲毫不亞於現在年輕姑娘們對都教授等一眾「大長腿偶吧」的崇拜。用現在的話講,高倉健是一位當之無愧的「男神」。
  • 《追捕》高倉健:1980年代的男神
    故事講的是年輕的檢察官杜丘為人正直,卻莫名其妙被人誣告犯有搶劫、強姦的罪名。為了洗清自己的罪名,杜丘一邊躲避警察的追捕,一邊堅持查找事情的真相。在逃亡中,他在北海道山中冒險救下了牧場主的女兒真由美,並和她產生了愛情。在真由美和她的父親的幫助下,杜丘撥開重重迷霧,衝破重重險阻,在一家精神病院找到了線索。為了弄清真相,杜丘裝病住進了這家醫院,而被隱藏起來的巨大陰謀也隨之浮出水面。
  • 風光一生的高倉健,親手埋葬了婚姻,卻獨身為愛情孤守二十八年
    今天我要說的這個人,我不是很熟悉,但是看了他的故事我真的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他是一個日本的演員,名字叫做高倉健。他這一生生為大眾偶像卻一輩子無兒無女,親手埋葬了婚姻卻在愛情的墳墓旁守了整整三十八年。
  • 高倉健生前情路坎坷
    前妻早亡一生無子女高倉健妻子江利智惠美據日媒11月18日消息稱,國人非常熟悉的日本著名男演員高倉健11月10日凌晨3點49分因惡性淋巴癌去世,享年83歲。他去世的消息在國內也引起轟動,他的家庭也受到關注,他是同學眼中開朗善良的好男人,是業界心目中重情重義的好男兒,但是這樣的高倉健卻一生坎坷,曾經有過一段婚姻卻沒有留下子女。  高倉健:眾人心目中的好男人 情路坎坷  1931年,高倉健出生於日本福岡縣,1955年他作為東映NEWFACE第二期學生進入東映,儘管完全沒有演戲經驗,第二年他就亮相大銀幕主演了電影《電光空手道》。
  • 致永遠可敬的偶像—高倉健
    二、至情至聖有責任心的高倉健。高倉健的大男子主義和他從小生活的日本九州島氛圍有關係,他的妻子當時是非常有名的歌星,為他放棄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婚後前期,兩人始終恩愛有加。後來江利智惠美懷孕,但因患上了妊娠中毒症,不得不做流產手術。而且醫生還建議此後江利智惠美不能再懷孕,否則會有生命危險。不能擁有自己的孩子,這件事猶如晴天霹靂,讓兩人慘遭打擊,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