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來月經時,以為得了絕症」 :孩子的月經教育,父母該如何做?

2020-12-24 騰訊網

最近「散裝衛生巾」一事引發熱議,事件起因是某網友在淘寶上發現了便宜到不可思議的衛生巾——無外包裝,無保質期,100片僅售22元。

也就是說,一片衛生巾只要2毛錢。

該網友看到散裝衛生巾網店內有人質問道:「這麼便宜的三無品牌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

而兩位買過的顧客的回答卻讓很多網友震驚了:「生活難」、「我有難處」。

關於「散裝衛生巾」的熱搜評論背後的殘酷,更是刺痛了每個人。

不得不說,許多家庭,在對待孩子發育過程中的這一課上,都缺失了正確的性教育

很多家長都在儘可能地和孩子規避這個話題,導致有許多女孩在面臨初潮的時候,由於對相關知識一無所知,只能手足無措。

貴州師範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夏卉芳對貴陽市16所初級中學1221名初中學生的調查顯示,36.69%的學生對未成年女性懷孕的危害不了解,30.14%的學生對遺精或月經生理及個人衛生知識不了解。

合肥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對初中生的調查顯示,僅有28.0%的青春期女生在月經來潮前獲得了月經相關知識。

事實上,月經從來都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月經的來臨,意味著女性身體上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女孩們也註定要經歷初潮與月經。

那作為父母,在面臨女兒們初潮時,該怎麼做呢?

科普相關知識

當女孩長到10歲左右,家長就可以做好準備,告訴女兒不久後你或許要經歷月經初潮,這樣才能避免真正初潮到來的慌忙與無助。

可以通過講故事、讀繪本、觀看科教片等方式讓孩子了解有關月經的生理知識,讓她們知道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月經來臨以後,也意味著女孩已經具備有生育的能力,作為家長要及時教女兒一些生理結構以及排卵受孕的相關知識,並且一定要告訴女兒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

做好心理安慰

對於月經初潮來臨時間比較早的女孩來講,尤其是班級裡還沒有多少女孩來月經,有些女孩會不知所措甚至感到難以接受。作為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女兒的心理安撫工作

媽媽可以給孩子講講自己第一次來月經的事,告訴孩子們這都是正常的,無需害怕。

女孩的內心大多細膩敏感,到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發生變化,這種敏感更會逐漸加重,作為家長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對孩子格外留意,給與他們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告知注意事項

在初潮後,家長還應該要告訴孩子月經期間的一些注意事項,幫助孩子迎接這一階段的到來。

提醒孩子勤換衛生巾。為了避免量多溢出在褲子上導致的尷尬,在月經量多的時候2小時更換一次,也就是每兩節課去洗手間進行更換。

提醒孩子每天晚上都要用清水清洗陰部,每天更換內褲,保持經期衛生,經期不盆浴,更不能洗冷水澡。

不宜穿緊身褲子,不宜吃辛辣、冰冷的食品。

如果孩子痛經明顯,可在腹部放置熱敷墊或熱水袋,情況特別嚴重的可以去看醫生。

如果孩子的月經血液顏色發黑,很有可能女孩體質偏寒,最好給孩子調理身體。

另外,還要教導孩子計算月經周期,養成記錄的習慣,提前備好衛生巾。

月經教育不止女生

在關於月經問題的爭論上很多都和男性缺乏基本的月經知識有關。在專家看來,對月經和衛生巾的性教育,不應止步於女生。

雖然男生體驗不到月經,但這方面的教育亦有助於他們的人格成長。

不少女性都有月經沾到褲子上的經歷,而在學校開展性教育前,男生之間對此更多是嘲笑,而女生之間更多是迴避和幫助。

「嘲笑和迴避都是來自他們對月經的好奇心和汙名感。」

其實很多男生在經過性教育後,了解了和月經的相關知識後,看到女同學月經沾到褲子上,會給女生遞個紙條提醒她,甚至把校服外套脫下來借給她。

「為什麼性教育是親密關係的整體教育?因為性教育構建了從認識月經到對女性的尊重的過程,我覺得這點對未來親密關係的建立也是非常重要的。」性教育專家王曉斌說道。

「很多人對月經是無知的,甚至對月經是羞恥和汙名的,這也會影響她們看待月經的視角和人格成長。」

在王曉斌看來,性教育不僅僅是教授與月經和衛生巾有關的生理知識,實踐中也要去掉社會對月經的羞恥感和汙名感,強化女性正面的自我評價。

「月經教育是一種性別平等、女性價值感提升的教育。性教育不單單是性生理知識的教育,也更多是人格成長和親密關係的教育。」王曉斌說。

性教育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個渠道共同解決這一問題。

學校性教育更多從知識理論層面入手,而家庭性教育可以更多從主觀意識層面施加影響。

博主大樹君TreeMan曾發布過一條社會實驗視頻,主題是「當一位青春期少女初次面臨月經卻渾然不知,發現異常的路人會怎麼做呢?」

視頻中,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女孩身穿一條被染色的白色牛仔褲,在街上漫無目的隨意的走著。

許多人看到這一幕,並沒有一走了之,而是走上前溫柔地詢問小女孩。

「小朋友你是不是來身上了?」

「你知道月經這回事嗎?」

「你沒有感覺肚子疼嗎?」

……

知道女孩是初潮以後,有阿姨給她拍下照片,並給她介紹什麼是月經;有女生脫下自己的外套,幫小女孩圍上;還有人帶女孩去便利店買了衛生巾……

並且都以相同的溫暖安慰、叮囑著有些害怕的女孩,教她在這種時候要學會保護自己:

「有點流血是很正常的,知道嗎?」

「小姑娘長大都會這樣子的,不要害怕~」

「而且今天不能吃涼的東西了,以後來月經的時候都不能吃的」

「這兩天多照顧好自己,多喝熱水,洗手洗臉都用溫水」

......

無論是從言語還是從行動上,大家都給了女孩最大的善意。視頻的最後,博主表達了自己的祝願:「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關愛中成長」。

如果家庭能夠正確的引導,一定有利於孩子更好地認識和保護自己,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認識到性教育的重要性,米坨也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關愛中成長。

米坨表情包已經上線啦!!!

打開微信的表情商店

輸入「可愛小米坨」進行搜索

就可以用可愛的米坨

和大家聊天啦!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來月經時,以為得了絕症」:孩子的初潮教育,引導很重要
    教育的確是父母關注的重點,但在中國很多父母卻忽視了孩子的性教育,例如女孩子的初潮教育等,父母總是認為時機到了孩子自然就會明白,沒有必要去教育,但現實告訴我們,孩子的初潮教育很重要,需要家長引導。有的父母沒有提前進行初潮教育,導致許多女孩子在初潮出現時受到驚嚇,甚至有的孩子表示"第一次來月經時,以為得了絕症"。其實這不是少數,而是大多數女孩子的心聲,在來初潮的時候,女孩肯定很害怕、以為自己生病了,所以,家長不要不在意,孩子的初潮教育,需要家長的積極引導。
  • 來月經流血會死?小學女廁因月經牌上熱搜,我看到了X教育的缺失
    不僅如此,學校的醫務室裡還配有全套的衛生巾、一次性內褲、紅糖薑茶、暖寶寶、熱水袋……裝備齊全,只為了防止孩子月經初潮時不知道如何處理,需要幫助。其實,月經初潮這個事情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早就描寫過,比如前幾年大熱的《羋月傳》中,我們清楚的記得小羋月第一次來月經的場面。先是肚子疼,把黃歇嚇個半死,然後一手血。還以為小羋月受傷了。
  • 有一種無奈叫:女孩第一次來初潮以為自己得了絕症,真實又尷尬
    對孩子造成的這種困惑,在大人眼裡,可能覺得並沒有什麼,但是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影響極大的。之前聽朋友講過一個自己的故事,她當初在青春期第一次月經的時候,是在一天的早上,而那時候自己的父母已經上班去了,家裡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一床的鮮血,她感到十分的絕望。
  • 女孩第一次來月經,若早於這個年齡,身高可能會停滯在一米五幾
    例如女孩到了一定的年紀會來月經。剛開始很多女孩對月經初潮的到來都會表現得十分茫然,甚至會因為"出血"以為自己得了什麼不治之症而驚慌失措。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意味著她們的身體結構逐漸走向成熟。一般而言,媽媽在女孩月經初潮的這段時間往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要教會她們如何使用衛生棉,還要記住初潮的時間。
  • 12歲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學校這一做法竟被90萬網友點讚:性教育,永遠...
    前幾天,皮皮媽刷微博看到一則熱搜新聞,內容是這樣的:杭州時代小學六年級的一位女生家長說,女兒在學校上課時忽然來了月經。她原以為女兒會很慌,沒想到女兒很熟練地找校醫求助。女兒說,學校老師在這方面提前都講過了,廁所裡還貼有粉色提示牌,「特殊時期需要幫助請到醫務室噢!」
  • 「媽,我流血了」,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媽媽需要告訴孩子3句話
    孩子在媽媽的怒火下一下子哭了出來,小聲地在媽媽耳邊說"媽媽,我流血了",聽到這媽媽還有點疑惑,直到看到孩子捂著肚子,她才明白,原來是自己的小姑娘長大了。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身體上屬於女性的特徵就會逐漸顯現出來,而中國的教育對性教育的接觸少之又少,大部分的父母對於性也是避而不談。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孩子不知道"流血了"是怎麼回事,就會給孩子內心造成恐慌,一些不正當的行為也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 一小學女廁現月經提示牌,網友直呼暖心,還記得你的初潮嗎?
    但是因為長期以來的性教育缺失,很多女孩都不知道什麼是月經初潮,更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月經初潮。所以很多女孩月經初潮來臨的時候,都會產生一種很特別的想法,那就是「我是不是得了什麼絕症?」在你看來這可能是一個笑話,但是實際情況就是這個樣子的。而且更可怕的是,很多女孩來月經初潮的時候,都不知道應該去找誰。
  • 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多少歲最正常?第一次來月經通常是幾天?
    每個女人都會來月經,一般來說,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是發生在青春期。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的情況也會有所不同,那么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多少歲最正常?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通常是幾天?女孩子第一次來月經多少歲最正常?
  • 月經提示牌進小學,性教育就要這樣坦蕩
    「特殊時期」即指女性生理上的循環周期——月經,時代小學的校醫務室為遇到月經卻不知如何處置的孩子們備有全棉衛生巾、一次性內褲、紅糖薑茶、暖寶寶、熱水袋等,以緩解女孩們的「經期恐慌」。有網友回憶起自己的初潮,有說以為自己得了絕症,哭著給媽媽打電話的,有說以為是被同桌用內力攻擊,受了什麼內傷的……這些看似搞笑荒誕的經歷卻恰恰反映出性教育的缺位。
  • 女兒第一次來月經,把弄髒的床單塞到床底,媽媽的做法很暖心
    其中一位網友的分享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初中一年級的時候首次來月經,弄髒了褲子,心裡又緊張又慌張,回家的時候和媽媽說,媽媽只是冷漠地說了一句:「弄髒的衣服自己洗乾淨」,然後就不再管我了。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但我對當時的情景仍然是記憶猶新,導致我和媽媽本來就不親近的關係越來越糟糕。
  • 第一次來月經前的徵兆 第一次來月經前的徵兆有哪些
    第一次月經前兆有哪些我們常常會聽到女性說腰酸背痛,但並沒有幹什麼是身體疲倦的活動,很可能這就是月經來臨的前兆,在月經期間腰酸背痛月經的一大表現,會導致女性身體疲勞,不想動,那麼來月經腰酸正常嗎。
  • 「爸,我來月經了」譚松韻一句話揭開中國「性羞恥」的謊言
    來月經的時候媽媽會比平常虛弱,需要你們更多的關愛哦!」表妹到了10歲後,舅媽就正式地向她科普月經相關知識,並告訴她如果在學校來月經了,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而我知道表妹來月經這件事,還是表妹發微信告訴我的,她那得意的語氣,也讓我覺得分外可愛。
  • 「媽,為什麼來月經會流血?」青春期教育,是他們最為缺失的一課
    「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為什麼會流血」「有時候不知道它(月經)自己就來了」「來月經的時候,肚子很疼」「來姨媽的時候,不喜歡和別人說話」「很討厭班上一個男同學,他有時候還會(因為月經)笑話我」孩子們渴望獨立的意識越來越強,因此對父母的管教會感到不耐煩。「不準玩手機,不準熬夜,不準不吃飯,我覺得我媽挺煩的」也有的女孩開始變得敏感多思,覺得自己沒有小時候那麼容易開心快樂了,卻不知道為什麼。同時,對異性的關注也讓她們變得小心翼翼,該怎麼和異性相處?
  • 初來月經前的徵兆 初來月經的前兆是什麼症狀
    乳房痛可以在月經前出現,亦有在經後出現的。乳房內有小結節,觸之疼痛,行經後輕鬆,但下次來月經前又重新出現脹痛。4、月經來之前的症狀主要有:在經期來之前白帶有明顯變化,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白帶增多。來月經之前盆腔充血,宮頸和陰道的血流量增加,所以分泌出的白帶也比平時多。5、接近來經時可帶點粉紅色,以後逐漸變為血液,就是月經。月經乾淨後,子宮與陰道的血流量恢復原狀,白帶也減少。
  • 母狗來月經了!!!
    近期很多狗友來問我「MM來月經了該怎麼辦」「是否讓它交配」「以及來月經該注意什麼」
  • 被忽視的月經帳:衛生巾單片成本按毛算全球5億女性仍在經歷「月經...
    「月經貧困」的女性,靠省一杯奶茶就能省出「衛生巾自由」嗎?到底該不該給衛生巾降稅?  3毛錢背後的隱藏成本  其實,衛生巾進入中國市場不過短短40年,而根據智研諮詢的報告數據,目前衛生巾在我國的市場滲透率已基本達到100%。
  • 生完小孩後多久來月經 產後如何調理月經
    導讀:大家都知道女性懷孕後就暫時不會來月經了,但是生產完後會再次來月經。那麼生完小孩後多久來月經呢?產後如何調理月經呢?想要了解更多的話,請往下看。  大家都知道,女性生產後月經又會準時來報到,這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然而由於體質的不同,月經到來的時間也不同。早的人可能在滿月即來月經,晚的人則要一年後才來月經。那么女性生完小孩後多久來月經呢?產後如何調理月經呢?接下來將一一為大家介紹,供大家參考。
  • 小學女廁出現粉色月經提示牌,網友:給校長點讚
    記者聯繫了該學校的校長,提到廁所裡的提示牌,校長說這是學校9月份開學的時候貼的,當時學校老師開會時注意到女孩子一般在6年級左右會來月經,擔心孩子在這方面沒經驗,如果在學校遇到這個情況可能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就設置了這麼一個綠色通道,讓孩子能夠及時的得到幫助。
  • 青春期第一次來月經,媽媽要告訴女兒這些事,影響孩子一生
    家有女兒,在孩子十歲左右,要對孩子進行這些教育大多數女孩會在14歲左右來月經,但是來月經之前女孩的身體也會發生了變化,比如說胸部慢慢變大,體毛開始增加。這些變化,如果孩子不懂的話,可能會感覺到恐慌。媽媽,這時候可以買一本青春期女孩教育的書籍給孩子看。
  • 以家人之名譚松韻高一來大姨媽懷疑得了病,月經不調不是你以為
    最近,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第二集中,譚松韻飾演的高中生李尖尖在來月經的第一天,在飯桌上對著爸爸、叔叔、哥哥四個男人光榮地宣布了這一好消息。尖尖說,初中的時候很多女同學就來月經了,唯獨她自己沒來,還以為自己身體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