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為什麼來月經會流血?」青春期教育,是他們最為缺失的一課

2020-12-22 益美傳媒

「青春期」三個字

對很多女孩來說

是一個神秘又充滿期待的字眼。

但你知道青春期是什麼嗎?

01 青春期煩惱知多少

在一些孩子眼裡,青春期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語。

「我只聽過這個詞,但不知道意思」

「意味著我們要長大了」

「可以談戀愛了」

「上中學的人就是青春期」

「當胸部開始發育,並且每月都會來月經,就是青春期」

青春期,對於大部分女孩來說,就像雲霧裡的星星,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躲在雲裡它們真實的樣子。 小時候總是渴望長大,可是當真正向成年人過渡的時候,一切都那麼措手不及。

當身體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時,女孩們更多的是懵懂和緊張。

「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為什麼會流血」

「有時候不知道它(月經)自己就來了」

「來月經的時候,肚子很疼」

「來姨媽的時候,不喜歡和別人說話」

「很討厭班上一個男同學,他有時候還會(因為月經)笑話我」

「之前喜歡一個人我會非常緊張」

青春期,不僅會帶來生理上的改變;在心理上,女孩們也面臨著一場拉鋸戰。孩子們渴望獨立的意識越來越強,因此對父母的管教會感到不耐煩。

「不準玩手機,不準熬夜,不準不吃飯,我覺得我媽挺煩的」

也有的女孩開始變得敏感多思,覺得自己沒有小時候那麼容易開心快樂了,卻不知道為什麼。

同時,對異性的關注也讓她們變得小心翼翼,該怎麼和異性相處?為什麼大人說不能隨便和男孩子在一起玩了?

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大部分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面對身體與心理的極速雙重變化,往往既困惑,又慌張。

但是另一面,面對孩子們的變化,家長和老師們也在面臨考驗。

面對漸漸長大的孩子,家長也有自己的困惑。

「為什麼以前的貼心小棉襖,現在變成了火藥桶,動不動就發脾氣?」

「孩子什麼都不跟我說了,每天回家吃完飯就窩在房裡寫日記,日記還上了鎖……」

老師們則發現,孩子們自尊心變強,容易叛逆,不聽老師的管教……

青春期,不管對於孩子,還是家長、老師,都是一道考驗。

這個時期的孩子就像獨自在狂風驟雨的海面上飄搖的小船,既找不到方向,又要獨自面對前方未知的恐懼。

家長和老師們,雖然內心想為這艘小船保駕護航,但又不知道該如何伸手。

02 青春期到底是什麼?

從身體變化上看,這是每個人從孩童跨越到青少年時期的關鍵階段。

處於這個階段的女孩,第二性徵逐漸趨於成熟;女孩們的乳房開始發育,月經初潮也將如期而至。

月經初潮是女孩青春期來臨和性成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女孩性發育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從心理上看,孩子們的變化同樣十分迅速。

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讓她們渴望獲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不想再被當做小孩子對待,自尊心變強,表現出一定的逆反心理。

同時,青春期身心上的巨大變化可能會讓她們產生一種自己也說不清的壓力、孤獨和寂寞。

湖南衛視一檔名為《少年說》的節目,也記錄了處於青春期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

不少孩子在天台上大聲吶喊出了自己心底的所思所想。

一些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導致孩子在青春期階段最需要溫暖的時候,親人的愛卻有些缺席。

女兒在天台上望著父親的眼睛,用請求的語氣問,「爸爸,今天晚上,陪我回家好嗎?」

深愛著女兒卻難以正確表達感情的父親,只能將自己對女兒的憐愛化成淚水。

而另一位女孩,則使出渾身力氣去問母親,「媽媽,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擊中了萬千觀眾,霎時間引起了孩子與家長的共鳴。

青春,是活力、美好、陽光的代名詞;可是另一面,它可能意味著許多成長的陣痛。

03 我們能為女孩做什麼?

當女孩們像一葉孤舟在大海上漂流時,我們又能做些什麼來為這些孩子指引方向?

2019年,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了「春蕾計劃」青春期教育項目,旨在打造系統、科學、專業的青春期教育知識體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青春期教育協同體系,促進廣大青春期女童的全面發展。

「春蕾計劃」青春期教育項目面向青少年、家庭、學校這三個主體,打造了一套完整的青春期教育知識體系。

面向青少年,專家委員會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開發出兒童少年感興趣的青春期宣教故事書 ,並打造宣傳資料包,向受益人群進行捐贈。

項目也通過科普動畫、多格漫畫等輕鬆有趣的形式讓孩子們能及時了解到與青春期相關的知識,減少對於青春期的恐懼與困惑。

面向教育工作者,項目製作了青春期教育課程的實用教育課件,讓老師能用更專業的知識去為孩子答疑解惑。

面向家長,項目打造了適合親子教育的青春期科普內容,向適齡兒童家長傳遞科學教育知識 ,讓家長真正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

項目截止2020年11月底,已在全國9個省(市)設立590所青春期教育基地學校,發放了20.3萬本青春期科普知識故事書、5.5萬個物資守護包,舉辦了專家公開課、主題徵文、專家研討會等多場活動,直接惠及了20.3萬女童及家庭。

相關焦點

  • 「媽,我流血了」,女孩第一次來月經,媽媽需要告訴孩子3句話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身體上屬於女性的特徵就會逐漸顯現出來,而中國的教育對性教育的接觸少之又少,大部分的父母對於性也是避而不談。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孩子不知道"流血了"是怎麼回事,就會給孩子內心造成恐慌,一些不正當的行為也會傷害孩子的身體。
  • 「我第一次來月經時,以為得了絕症」 :孩子的月經教育,父母該如何做?
    不得不說,許多家庭,在對待孩子發育過程中的這一課上,都缺失了正確的性教育。 很多家長都在儘可能地和孩子規避這個話題,導致有許多女孩在面臨初潮的時候,由於對相關知識一無所知,只能手足無措。
  • 青春期月經過早到來正常嗎?
    青春期女性有何生理特點?女性青春期是指從月經來潮到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這一段時期,一 般在13~18歲之間。這個時期的生理特點是身體及生殖器官發育很快,第二性徵形成,開始出現月經。(1) 全身發育: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全身生長迅速,逐步向成熟過渡。
  • 來月經流血會死?小學女廁因月經牌上熱搜,我看到了X教育的缺失
    其實,月經初潮這個事情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早就描寫過,比如前幾年大熱的《羋月傳》中,我們清楚的記得小羋月第一次來月經的場面。先是肚子疼,把黃歇嚇個半死,然後一手血。還以為小羋月受傷了。女孩子在第一次來月經時,可能會多少有點不知所措。有小說電視劇看多了,腦洞無比大的。有冷靜對待,穩中出亂的。還有啥都不懂,以為是吃的喝的用的出了問題。
  • 陰道流血怎麼辨別是來月經還是流產?流產後多久來月經?
    小產又稱為自然流產,月經則是女性懷孕之前每個月都會來一次的生理周期。很多女性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來月經了還是出現了小產,想能夠清晰的了解一下小產和來月經之間的區別。
  • 明明懷孕了,為什麼還會來月經?
    昨天有一個朋友問我,為什麼我懷孕了還能來大姨媽?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是見血都是大姨媽。大姨媽,是我們對女性月經的一種諱稱。以前都不好意思直接說月經,就用來事、例假、大姨媽等代替。月經是定期的子宮出血,這個和女性的內分泌系統的生理周期、生殖系統的生理結構有關。
  • 青春期第一次來月經,媽媽要告訴女兒這些事,影響孩子一生
    有些孩子跟媽媽說自己流血了,媽媽很耐煩的說,怎麼這麼早就來了?真麻煩!會讓孩子覺得月經是一件不好的東西。家有女兒,在孩子十歲左右,要對孩子進行這些教育大多數女孩會在14歲左右來月經,但是來月經之前女孩的身體也會發生了變化,比如說胸部慢慢變大,體毛開始增加。這些變化,如果孩子不懂的話,可能會感覺到恐慌。媽媽,這時候可以買一本青春期女孩教育的書籍給孩子看。
  • 女性為什麼會來月經,一個月經周期會經歷什麼?來月經有何好處
    導語:女性來月經是天經地義的,到了青春期就該來,那為什麼會來月經呢?一個月經周期會經歷什麼呢?因為每次來大姨媽,讓痛經的女性真是痛不欲生。沒有痛感的月經真是爽啊,不過也不喜歡墊著衛生巾的感覺,為什麼非得來月經呢?還得跟女性的生理特點聯繫起來。
  • 「媽媽我流血了」,女孩第一次來「例假」,媽媽這樣回答很有智慧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第一次」,尤其是在進入不同階段會迎來不同的變化而這些第一次的變化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不同的第一次會讓他們措手不及,這個時候家長的引導對孩子的性格和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
  • 女生給男生講遺精,男生給女生講月經,這所學校的青春期教育絕了
    正式上課前,王弘琦做了一場「青春期那些事兒」的講座,讓同學們認識了青春期教育的真正目的:如何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如何珍愛生命。然後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小組學習的任務:全班按學號依次分成4個小組,事先收集相關材料,製作思維導圖,屆時上課分享。按照研究方向,4個小組分別是青春痘組、乳房組、遺精組和月經組。
  • 為什麼有的孕早期媽媽會有「月經」?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我們都知道懷孕之後月經會停止,那麼孕期卵巢還會排卵嗎?為什麼有的孕媽媽孕早期會有「月經」?相信很多孕媽媽是有疑惑的吧?一起來看看答案!
  • 青春期教育無禁忌
    青春期:9-16歲男孩女孩專屬讀本》 [英]埃莉諾·格林伍德、亞歷山大·考克斯著 田科武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7月版「哎呀,我想我已經開始來月經了。」「我為什麼控制不了陰莖的勃起?」「我總是情不自禁地想他。」……這些困擾著青春期孩子的問題,在英國作家格林伍德和考克斯編著的《嗨!青春期》一書中,都能找到答案。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中至關重要的內容。
  • 女人懷孕之後還會來月經嗎?
    懷孕了還會來月經嗎;懷孕後會來月經嗎?都說停經是懷孕的主要徵兆,那麼是不是表明,懷孕之後就一定會停經呢?關於這個問題,專家為我們作了詳細解答。  正確的說,一旦確定懷孕之後,就不會再來月經了。為什麼有些人在懷孕初期會有來月經的現象呢,其實那不是月經,那是陰道出血。在懷孕前三個月,有少量出血均屬正常現象。
  • 「爸爸,我來月經了…」隨後一幕撕開「性羞恥」謊言
    在李尖尖眼裡,來月經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但在她身邊這四個男人眼裡,月經是會讓他們感到尷尬的東西。不知道來月經的年齡是否跟身體健康有關係,也不知道月經量多少屬於正常範圍。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流血了,長大了,跟媽媽一樣了。我們不僅在性教育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在生理常識方面,同樣缺失。
  • 女性為什麼會來月經?每月按時來月經,能給女性帶來哪些益處?
    月經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現象。其實不光人類,有生育能力的哺乳動物,比如豬、狗、羊等,都會來月經。正常女性從13歲左右開始來月經,每隔28天左右會來一次月經。月經會持續35年左右,女性大約在49歲時會停經。來月經並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不少女性會很厭煩,會發出「下輩子一定要當男人」、「為什么女人會來月經」,的抱怨。那麼,女性到底為什麼會來月經?女性為什麼會來月經?女性之所以會來月經,是子宮和卵巢這兩個器官協力合作的結果。
  • 初中女生來月經弄髒板凳,被人取笑,真的好難過
    女生來大姨媽不小心把裙子弄髒,就會變成同學們取笑的對象。如果我們只是把它當作一個普通的生活劇情來看的時候,大家好像也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只不過是同學之間的一個惡作劇罷了。但是當我們把它當作一個青少年的教育問題來看的話,似乎可以發現,我們對青少年的性別教育是不是缺失了什麼呢?
  • 懷孕了還會來月經嗎?懷孕後來月經怎麼辦?
    懷孕了會來月經嗎?一般來說,懷孕了就不會來月經了,來了月經就肯定沒有懷孕。然而有不少朋友發現了懷孕後竟然來例假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多懷孕初期的女性會發現,有那麼幾天就像是來月經一樣,有少量流血,其實這不叫月經,這叫出血。
  • 懷孕初期會不會來月經
    你好,我是孫醫生,有不少網友問我,懷孕初期會不會來月經?我下面跟大家探討一下。一般情況下,我們說如果你真的受孕成功了,就不會來月經了,就是說懷孕首先出現的症狀就是月經的推遲,也就是說你到了該來月經的時間沒有來,月經推遲尤其是推遲一周以上的話,另外慢慢出現了噁心嘔吐,厭油膩等這些反應,首先要考慮有沒有懷孕的可能性?
  • 懷孕之後還會來月經嗎 懷孕來月經正常嗎
    一個平常月經周期規律的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女子,一旦月經延期,就應想到懷孕的可能。但這並不是絕對真理的。先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月經,再做判斷吧。  一、月經周期  女孩子出生後,卵巢裡就有許多原始卵泡。進入青春期後,一般每個月有一個卵泡發育成熟並被排出卵巢。排卵的日子大體在兩次月經中間,即下次月經的前14天左右。
  • 懷孕會來月經嗎 孕期還有可能來月經嗎
    孕後還來月經,是孕卵著床後所發生的孕卵植入性出血。妊娠初期,當卵子受精植入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開始在尿中出現,妊娠第8周達到高峰。  第三點  一般說來,孕後出現的陰道流血不影響胎兒發育和母體健康,故不需特殊治療。要注意的是,當月經周期或月經量發生變化時,最好到醫院檢查,以明確變化的原因。  懷孕了還有可能來月經  假如卵子受精,人體就會調節激素的分泌,維持子宮內膜不脫落,因而表現為停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