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光攝影大師王寶國8月16日西安站授課紀實

2021-01-11 我行我攝千山萬水

2018年8月16日,耐司NiSi邀請臺灣著名風光攝影大師在西安進行了題為《風光攝影創作和風光濾鏡的使用》的全天講座,受到了西安攝影愛好者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

王寶國老師在臺灣擁有非常高的人氣和聲望,是臺灣攝影界非常有實力的攝影大師。他善於發現風景拍攝地點、研究拍攝最佳時機、完成拍攝過程。通過今天西安站一天的公益課,每位親臨課堂的愛好者都深感不虛此行,零距離收穫了「寶國大法」裡更多實用風光攝影技能和濾鏡運用技巧。

在上午省圖舉辦的講座開始後,王老師先簡單進行了自我介紹,他幽默的告訴大家,「他的父親是國軍中將,當年撤退到了臺灣。而他自幼頑皮活潑好動,小時候沒少挨父親的打。青年時喜歡上了攝影,可以說找到了自己人生事業的發展方向,隨後他創辦了頑皮攝影院。」而在他的攝影學院裡,是不教後期製作的,對此他解釋道,「這並不是說攝影后期不重要,但在我的攝影理念中,先拍好前期才是重中之重。」

而自從王老師熱愛上這一行後,這一拍就是30多年,漸漸聲名鵲起,憑著多年豐富的攝影實戰經驗積累和個人極其幽默風趣、深入淺出的講座風格,王老師的風光攝影講座也開始走向全球華人的文化交流世界。值得一提的是,聞名國際攝影界的王老師還是索尼世界SWPA國際大型攝影比賽的評審,據他介紹,他一年因此要審80萬張照片,對此他呲牙咧嘴道,「搞死人了!」而這句話也是他的口頭禪,在隨後的講課中常時不時蹦出來,讓大家發出會心的笑聲。

在今天上午省圖的講課中,王老師著重從三大方面與大家分享了他對攝影的理解和認知:第一個就是對器材的熟悉和熟練使用。這裡除了相機與鏡頭,對拍風光者來說,掌握濾鏡的性能和使用技巧也是必須具備的技能。第二個就是風光攝影構圖的細節;第三個就是拍攝時的創作思維。在這過程中,王老師還分別講解了風光濾鏡解析與使用方法,曝光模式的選擇,風光攝影中如何有效快速測光比?環境光比反差控制的重要性等等......

可以說,王老師的講課內容豐富多彩,其攝影知識點和新的理念如水銀瀉地,醍醐灌頂,令每一位到會者大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酣暢淋漓之快感。

以下,本人在這只能結合自身之前的攝影學習之路和今的聽課所思所感,簡單拾取些浪花,與大家交流和分享。

其實,王老師在風光攝影上能有所建樹,他的攝影講座能在全球華人世界如此受歡迎,首先與他不盲從書本、不盲從過往死的經驗,不盲從權威的性格和作風有直接關係。

對此,站在講臺上的他揮起右臂向前舞動,好像要敲醒臺下不少攝影愛好者的思維和學習方式,「我告訴你們,你們學的不少書本上的方法都是錯的!例如在室外拍攝測光時,傳統的經驗和美國一本經典攝影教程上是採用對自己的手背測,作為18度灰的基準,但實戰中大部分時候這樣操作是不準確的,甚至是錯誤的。」大家大吃一驚,為什麼會這樣?王老師闡述道,「如果你站在樹下陰影裡,而你拍攝的景物在樹蔭外,能測光準確麼?」隨後為了進一步表明他的觀點,只見他不慌不忙跳下講臺,走到第一排的一位女士面前,舉起她的一個手臂,翻出她的手背,「這手背白又嫩呀」,然後又惡作劇的舉起旁邊另一位男士的手臂,翻出他的手背,「這手背黝黑呀」......那大家說,「我拿誰的手背來測光呢?我又去哪裡找這18度灰呢?」

他生動形象的現場舉例和幽默的表演,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講課氣氛十分輕鬆、熱烈和歡快。

隨後王老師又寓教於樂,舉了幾個類似的例子,其實他是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攝影實踐之路,在告訴大家一個最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攝影是一個自我實踐性很強的技術活,不能照搬書本,死套過去的經驗,而是要活學活用,在自己不斷的實踐總結中去找到自己的拍攝方法和技巧。如此才會少走彎路。

對此,我是有深有體會,幾年前我也曾買了一堆攝影類叢書,仿佛得到了武林寶典和秘籍,那陣子是埋頭苦讀,想著只要讀完看懂就能成為武林高手。但可惜事與願違,我照著書本上的技法和經驗之談去練,卻是越練越糊塗,越拍越迷瞪,總感覺還是個門外漢,只好一路先黑拍玩吧......直到有一天一位高人無意中的指點,我才頓悟,明白了攝影要從實戰出發,從實際出發,以拍攝的效果來檢驗你的操作技能。不能僅用書本上的定式或經驗去生搬硬套,畢竟書本上只能教最基本的常識,也相對很籠統,但在生活和實踐中,我們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鮮活世界,不是約定俗成的。明白了這些道理,從此我也更懂得了如何去提高攝影水平,那就是要多動腦筋去練,多動腦筋去琢磨和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一通黑練。

言歸正傳,今天值得大加讚揚的是王老師的講課風格可以說充滿動感的特色,很少能見到聽課中有打瞌睡的聽眾。他在講課中活力四射、充滿激情,簡直像個小夥,讓人多少有些吃驚。這幾年,我也參加了不少攝影公益講課,他是我見過講課中肢體語言和表情最豐富、動作最迅捷的……我的手機快門抓拍在會場較暗的光線都追不上他的刀光劍影,只能當時儘量多拍,下來再選相對清晰的照片。

下面就是在我手機隨拍照片中,採集的他在上午第一段的講課中豐富的表情包或動作包吧,請大家一起領略下他那別開生面的場上颱風:

當上午第一段精彩生動的講課結束後,在中場休息時間時,王老師也沒完全歇下來,又與來會的攝影愛好者進行了愉快開心的互動活動。那就是現場萬元禮品抽獎活動,當天上午會場共有3百多名愛好者慕名趕來聽課。

李思謀大師上臺講話並與聽眾互動,並表示9月下旬他將在省圖舉辦個人影展,屆時歡迎大家光臨

中場的互動和李思謀老師的講話完後,風風火火的王老師再次登場,繼續他馬力十足的表演。

在講到第二重點風光攝影構圖細節時,他邊比劃邊笑道,「臺下的你們都知道九宮格構圖,有的還懂得延長線對角線構圖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寫書人為了賣書而編的,」接著他更深一步指點迷津道,「其實我們面對的世界是何等光怪陸離,千變萬幻,不是編書者就能全部概括的完的。面對生動鮮活、千奇百怪的世界,我們構圖應採取的原則是畫面如何平衡,如何和諧好看就行。在手法上完全可以根據現實狀況或表達的需要不拘一格、大膽創新,而不是墨守成規、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這點上,我與王老師有共鳴,因為這正如寫文章一樣,「文無定法」、「自然流淌」才會有上佳之作。

隨後,在講到第三重點攝影的創作思維時,王老師一邊播放近年來他的風光攝影大片,一邊舉例進行了生動精彩的表述,尤其是對濾鏡的使用技巧和場合也做了詳細的說明。

王老師拍攝的極光大片

而在風光攝影的創作思維中,王老師特別講到了他拍攝時的一個劍走偏鋒、出奇兵的愛好——那就是喜歡拍太陽強光下的美景。眾所周知,對我們攝影人來說,對著太陽拍多少有些「大逆不道」的味道,而且強烈的紫外線有可能會損壞到相機的內部元件。但王老師偏偏喜歡向權威挑戰、打破常規或忌諱,笑傲江湖的他理直氣壯的直言,「你們對著太陽拍,誰要是將相機拍壞了,你飛到臺北來找我,我負責給你買套全新的更換。」笑過樂過後,他才告訴大家真理,「短時間對著太陽拍是在安全範圍裡的,而誰又會對著太陽拍上1,2個小時呢?」哈哈哈!

當然,王老師除了「敢射太陽」的勇氣,還有超凡脫俗的攝影技術,能將太陽拍出漂亮的光芒,當然也離不開性能與成像上佳的攝影器材,在大光比下他自然會用到耐司的反向漸變鏡,以確保天空不過曝,而下面的暗部細節也能得到完美的呈現。最終一張別具一格、讓人眼前一亮的風光大片就此面世。

講到攝影觀察和預判能力的重要性,王老師又分享了一段他去新疆拍攝風光的有趣故事。當時是新疆影協的幾個攝影朋友陪他一起去一個景點採風,當大家拍完後,紛紛收拾設備裝包準備打道回府,但王老師卻感覺天氣有變,遠處天空開始發暗,很可能會有暴風雨來臨。預感到會有大片情況出來的他,不僅沒有收設備,反而做好了再次作戰的準備。果然,幾分鐘後,天氣驟變,烏雲翻滾,如一層厚厚散不去的棉被要將大地籠罩......此刻如夢出行的同伴才想起再次拿出設備拍攝,但已經為時已晚,壯觀的景象瞬間就消失無影無蹤,天空已完全黑暗下來,大雨驟降......只能望天興嘆了!對此,王老師不由得現在還得意洋洋,「讓我一個外地人拍到了如此美景,而他們新疆當地的攝友卻一個都沒拍上」,呵呵呵!得意個呀!得意個呀!

接著,王老師還分享了他拍臺灣三仙臺跨海大橋這張風光大片的過程和經驗技巧,當時他帶團趕到這個景點選好機位時,但橋下的前景石頭太多,十分凌亂,無疑幹擾了主題橋的表現。王老師見此就耐心等待,直到河水上漲,淹沒了大部分小石塊,才動手開始拍攝,最終取得他理想中的畫面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追求最佳和盡善盡美的效果,王老師在本片中還採用了美械高級裝備——那就是一臺大功率射燈。這臺攝影燈能照射到距離400米左右的景物上,起到照亮主題的特別效果。他為此自掏腰包花了10萬臺幣,可以說是他最珍愛的武器裝備。當有同行向他借這美國大燈時,他氣急敗壞的告訴在座的,「有沒有搞錯?向我開這口,這燈在我心中的分量甚至比老婆還重,你們說,我能借出去麼?!」

從美國大燈的採購和特效使用上,王老師表示,為了追求美到極致的畫面,有時不得不追求設備上的極致,這樣才能拍出與眾不同、不同凡響的風光大片。此外,在攝影的日常裝備上,王總也喜歡親自設計更便捷和人性化的設備,在這方面也展現出他不俗的設計和動手能力。

王老師設計的攝影包,可裝2機6頭,配套有可拆卸拉杆車,純防水超耐磨麵料製作。不僅美觀大方,而且方便耐用。深受廣大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而在上午內容豐富多彩的講課結束之即,王老師又意氣風發的告訴大家,下午的課將有更精彩的兩大「寶國大法」傳授給到場者,那就是:三秒測光法和一秒曝光法。如果你真正掌握了他的這兩個絕活,就好比會了天龍八部中的神功——吸星大法,從此很可能會將成為風光片拍攝的大內高手,甚至走遍天下也無敵手。

下面就看看上午課堂結束前,王老師的表情包和動作包吧:

由於省圖二樓學術報告廳下午要被佔用,下午2點的講課只好選在了西安音樂學院南側100米路西三樓的至尚嘉華影院。

儘管由於因變故臨時變更會場,主辦方在15日也沒找到更合適更大的下午講課場地。該處確實有些狹小和擁擠,但仍有100多位愛好者為了求知,繼續追隨著身懷絕技王老師的足跡......

而更令我讚嘆的是,王老師有著軍人鐵血般的作風,不知道是否遺傳了他中將父親的血性?只見步入場地的他,表情剛毅而平靜,仿佛對眼前的困難和較差的條件視而不見,二話不說就親自動手來接相機和投影屏的連線,準備上課,令此刻擠得只能坐在課桌邊靠牆消防箱VIP席的我,也不由得上前給王老師幫忙打起下手來。

王老師戰士般迅速的進入角色,也深深感染和帶動了大家。連名牌老師都能克服困難、迅速進入戰場、全力以赴講課……身為學生的我們更不應該太在意課堂的硬體條件。

不久,大家就在王老師聲情並茂的精彩講解中,被引領進他的「寶國大法」——一秒曝光法和三秒測光法的世界中去。由於這兩大武功,要結合相機操作和濾鏡配合使用,在這裡就不詳述了。以下是現場我手機隨拍下午的課堂實景。

期間,由於會場狹小擁擠悶熱,全情投入講課的王老師額頭上不時冒出黃豆般的汗珠,耐司工作人員小馮見狀,趕緊用硬紙殼給王老師在邊上扇風驅熱,以防王老師發生意外,悶熱暈倒。王老師因而向大家解釋到,他有輕微的心臟病史,曾在一次講課中突然暈倒,被直飛臺灣的醫療專機實施遠程救護,好在最終幸運的搶救過來。

聽了他這段插曲,我不由得深深感嘆,在自己的沙場,連生命都曾險些付出的戰士鬥士,又怎麼不可能不取得人生和事業的成功呢?

課後,面對仍求知若渴、不肯離去的幾位攝影發燒友,王老師又馬不停蹄,開始了場下手把手的指教:

美女聽了王老師的課後,也買了一塊濾鏡,準備回去試試

最後當王老師課上課下傾盡全力,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兩大技法傳授完後,他表示希望今天一整天的講座及手把手實際操作的分享內容,能讓大家滿意和有較大的收穫。 他同時更希望能儘快再一次回來西安跟大家再聚首,再次舉辦講課!

(我行我攝千山萬水圖文原創 圖片為本人現場手機隨拍)

附王寶國(臺灣)簡介:

臺灣攝影協會兩岸交流部副主任

臺灣新北市攝影學會常務理事

NiSi濾鏡總顧問

臺灣SONY公司特聘專題攝影指導老師

SWPA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特邀評委

頑皮攝影學院創始人

相關焦點

  • [7月25日活動]耐司NiSi大講堂王寶國專場—曲靖錦泰站
    本期大型攝影交流會特邀嘉賓:王寶國(臺灣)臺灣新北市攝影學會常務理事臺北攝影家協會交流部副主任王寶國,臺灣攝影協會兩岸交流部副主任。憑著多年豐富的攝影經驗、個人極其幽默風趣的講座風格,創立了頑皮攝影班。目前在臺灣擁有非常高的人氣和聲望,是臺灣攝影界非常有實力的攝影大師。
  • IG 映界工作坊 8月 露西大師「肖像」工作坊 桑德羅·米勒與馬克·愛德華·哈裡斯兩位大師共同授課!5天精彩工作坊行程不容錯過!
    近年來,國內攝影人擁有較多參與國際紀實攝影大師工作坊的機會,而對於肖像攝影愛好者和商業攝影師來說,千篇一律的人像模特旅拍,已經模式化的單一時尚攝影教學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而在攝影中頗具重要地位的更廣域概念的「肖像」攝影,我們缺少與國際理念、拍攝方式、工作模式接軌的機會,如何刷新對肖像攝影的理解、迅速提升肖像攝影創意思維及拍攝技術?
  • 紀實攝影的魅力
    有的喜歡人像,有的喜歡風光,有的喜歡生態,相比之下,最考驗攝影師能力、也最具有魅力的,應該算是紀實攝影了吧。紀實攝影的難處,在於更加考驗攝影師的洞察力。出門拍攝之前,誰也不知即將遇到什麼樣的額題材,會產出哪些精彩的作品。在佳能感動典藏攝影大賽(https://pro.photowoo.com/pr)之中,為不同類型的參賽作品進行分組,讓比賽更加公平,也讓紀實攝影的魅力凸顯出來。
  • 大叔詳解手機攝影四種玩法(人像、風光、紀實、微距)
    現在的拍照手機一般都提供如人像、風光、夜景等拍攝模式的選擇,類似於在前的傻瓜相機。今天,大叔給同學們聊一點簡單易學的手機拍照技巧,文中含有大量的案例圖,以及各種場景訓練要點,技巧也是一點就通,上手就能出效果,不多說,看完就練習吧。無論是手機攝影,還是相機攝影,人像的拍攝成功的關鍵在於神態、以及瞬間的把握。
  • 掰哧「掃街」-紀實攝影的班門弄斧
    由於長期愛好文學創作的原因,無意之中攝影生涯是從「掃街」採風開始的。原以為「掃街」是隨手拍著玩,過了許久才知道「掃街」居然歸類於人文紀實。網絡上說人文紀實是攝影比較高的境界,哎,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就想冒昧的掰哧一下,也就是瞎嚷嚷一二,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 攝影技巧 風景篇 野外風光紀實人像攝影實例 拍攝與後期思路教學分享
    到達地點後,並沒有很高的位置可供拍攝,拍攝點只能在沙灘邊上,架好三角架找到機位後,看到一條漁船因為退潮擱淺在沙灘上,突然產生一個想法,用這條擱淺的漁船作為主體,海面上的船作為陪襯,在霞光下形成剪影,表現出北兜的特色畫面。
  • 【攝影大師]】肖像攝影大師:約瑟夫·卡什
    那是1941年12月 30日,英國首相邱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一起來到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參加加拿大總理邀請的眾議院演說。那時,卡什剛滿33歲,已是加拿大相當著名的攝影師了。卡什思索了一下,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對邱吉爾個性的了解,他神速地跑上前去,說了聲「對不起,閣下。」冷不防一把將那支雪茄從邱吉爾嘴邊扯了下來。 邱吉爾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激怒了,一下子瞪大了雙眼,左手叉在腰間。
  • 大師之眼風光攝影大師Peter Lik
    澳大利亞攝影師Peter Lik,風光攝影大師。個人網站:http://www.lik.com/ Peter Lik毫無爭議是一代風光攝影大師。在享譽全球、獲得諸多世界攝影大獎之前,Peter Lik曾經只是一個謙卑的攝影愛好者。 他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後隨父母移民捷克,8歲那年,父母送給他一臺柯達布朗尼相機作為生日禮物。
  • 那些鍾愛35mm鏡頭的攝影大師
    除了街拍紀實攝影之外,風景、人像、食物等題材都可涉獵,是作為一支日常常用鏡頭的不二選擇。相比標準變焦鏡頭(例如:24-70mm F2.8),35mm定焦鏡頭大約300g重量(以F2.0光圈作計算),只是標準變焦鏡頭的1/3左右。更好的光學素質、更優美的散景、更小巧的便捷,怎麼能讓人不愛上35mm定焦鏡頭。
  • 2020年中國臺灣國際攝影巡迴賽(487個大獎) 截稿日期:2020年7月6日
    ,中國臺灣的臺灣攝影學會,中國臺灣的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此次比賽受到美國攝影學會(PSA)、國際影藝聯盟(FIAP)、國際攝影家聯盟(GPU)的共同認證,本屆大賽屬於聯賽,由3個比賽組成,3個攝影學會獨立評分,獨立頒獎,獲獎面寬,性價比高,參加一次相當於參加了3個比賽,總共有487個獎項靜候得主,因此我們推薦影友參加。
  • 世界攝影大師,是如何理解「攝影」的?
    ,讓我們在享受這些美圖的過程中,通過他們的語錄了解一代攝影大師一生感悟,相信對於大家加深對攝影的了解有一定的作用。,還有風光人文後期視頻和素材。,6,攝影金獎:等你來拿!7,50部——商業大片!電影合集(珍藏版)8,《潮騷》50部——片庫電影曝光,後有山口百惠!
  • [攝影運動會NO.4]十月朋友圈風光攝影運動會
    那麼,你是否在芸芸眾生之中有別具匠心的風光照呢?新足跡第四屆攝影運動會,就此拉開帷幕!把你獨具匠心的旅行風光照分享給我們!運動員資格誰能參加攝影運動會?就是你啊!這是全民的攝影運動會~!運動會須知圍繞當月主題!引展無限思維!奇思怪想咱不怕!允許後期創作!放飛天馬行空!加字加框你隨意!不限拍攝器材!相機手機皆可!畫下來算你本事!不拘攝影類別!風光人像紀實!妹子昆蟲怪獸啊!不過!不過!不過!
  • 美國著名風光攝影大師凌嘉偉作品賞析
    上周,尚圖坊攝影大講堂邀請到了美國著名風光攝影大師凌嘉偉老師,為大家呈現了一堂精彩的風光攝影講座。
  • 今日紀實攝影:從前紀實到後紀實(上)
    本文內容根據2020年6月6日影藝堂千聊公益講座整理、改編,主要從三個維度來探討紀實攝影:· 從羅森布拉姆的定義出發·從攝影史出發社會性紀實藝術家的紀實(下期推出)· 從當代攝影的語境中出發(下期推出)今日紀實攝影:從前紀實到後紀實(上)作者 | 胡塗排版 | 夏日未央
  • 「俄羅斯電影大師展」8月21日至30日將在上海舉辦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8月17日消息 由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舉辦的「俄羅斯電影大師展」將於8月21日至30日在上海舉行,期間將上映8位俄羅斯電影大師的9部經典作品。© AFP 2020 / GREG BAKER中國國內電影市場有望在10月份恢復正常行情綜合中國媒體報導,由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舉辦的「俄羅斯電影大師展」 8月21日-30日將在大光明電影院舉行,影展將帶來8位俄羅斯電影大師的
  • 8.7-16 臺灣棒球親子10日夏令營
    臺灣活動名稱:臺灣棒球親子10日夏令營參與對象:7歲以上親子家庭人數限制:20人成團,僅限30人以內去臺灣除了誠品書店4.30-5.8 |槍械、跳傘、駕機,美國「戰術大師」特種訓練4.30-5.7 |貝加爾湖,童話之春5.7-14 |馬爾地夫中部環線,船宿潛水8天7晚17潛!
  • 胡永平——紀實攝影能帶給我們什麼?
    攝影,是捕捉光影的藝術。我們常見的攝影有一種被稱為紀實攝影,以記錄生活現實為主,素材來源於生活和真實,如實反映我們所看到的事物。
  • 【2017麗水攝影節】風光極限 中外大師藏品拍賣展之王石作品推介
    》將於11月15日-18日在浙江麗水蓮都區文化館一樓展出21位國內外知名攝影家的57幅攝影作品,與此同時,19位參展攝影家的30幅精選作品也將於11月17日的《2017麗水攝影節影像拍賣會》上現場拍賣。
  • 紀實攝影竟然如此「接地氣」?
    《Pictures from The Real World》上世紀80年代,融合了傳統紀實攝影與流行文化的「新彩色紀實派」在英國嶄露頭角。攝影師們紛紛拋棄了以往古板的攝影題材,將關注點放在了平淡日常的攝影對象上。
  • 雲上中國生態攝影培訓營社會招募(僅5名) 青海湖鳥島X生態攝影大師
    >>>詳細請點擊閱讀:雲上中國生態自然攝影訓練營開啟,中國最頂尖的自然攝影師都來了這些自然生態攝影大片,你一定沒有見過2016年8月21日-26日8月10日)【時間】2016年8月21日至8月26日(詳細日程見後文)【地點】青海省青海湖鳥島國際重要溼地【名額】5 人(每期僅面向社會招募5名營員)【招募條件】1、有一定攝影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