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1年02月08日 12:46:44
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標誌著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面系統地建立起來,通過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為此奠定了根本法律依據。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溫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真正實現當家作主的歷程。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講解員 夏文玲:在壁龕中,我們看到的是毛主席當年當選為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當選通知書、代表當選證書和毛主席親筆起草的開幕詞手稿。
在浙江杭州「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講解員正在向參觀者講述60多年前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背後的故事。陳列館開館四年來,已經有120多萬人到這裡參觀。1954年9月,這部由毛澤東在杭州主持起草的憲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全票通過,成為這次會議的重要成果。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標誌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式建立。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發言人 金晴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鮮明特點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毛澤東主席在會議開幕詞中說,這次會議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副館長 王永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的制度保障,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召開,可以說是見證也實現了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初心和使命。這部憲法也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人民當家作主」來之不易,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流血犧牲、奮力求索,一次次的失敗說明,只有紮根中國土壤、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模式,才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民族振興。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民主的不懈探索,從中央蘇區到抗戰時期,再到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初期,逐漸發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 韓旭:建立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民當家作主,這兩個方面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國共產黨100年來不斷革命、建設發展的一條主線,和整個中華民族的集體的訴求是高度吻合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這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不光是對於我們國家,應該說是前所未有的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重要實踐。
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越發成熟,作用更加凸顯。浙江籍全國人大代表周忠蓮在農村基層工作了27年,她正在為準備參加今年的全國人代會調研走訪,她關注的重點是如何把美麗風景進一步轉化為美麗經濟。
全國人大代表、桐廬縣江南鎮環溪村黨總支副書記 周忠蓮:通過這幾年的履職,把建議提到頂層以後落到了實處,老百姓真正有了獲得感、幸福感,實現了村莊秀美,山水優美,人文醇美,生活和美,村容潔美,經濟富美。
如今,260多萬各級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地方各級人大已建成22.8萬個代表聯絡站和代表之家,為代表履職搭建了立足基層、貼近群眾、覆蓋城鄉的工作平臺。
桐廬縣富春江鎮蘆茨村村民 方術生:這個聯絡站建得非常好,很好地聽到了民聲,解決了老百姓的實際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桐廬縣江南鎮環溪村黨總支副書記 周忠蓮:隨著新時代改革開放發展的格局的變化,我們履職的能力要不斷地提高,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電,我們為人民服務的履職的初心和使命不變。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人大制度和人大代表在立法、監督、社會治理等方面,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發言人 金晴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落實好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各項要求。
(總臺央視記者 焦健 永毅 文利 亞峰 浙江臺 桐廬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