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 八七會議:歷史在江城轉折

2021-02-26 太僕寺旗宣傳

八七會議(油畫) 沈堯伊繪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畫典》

  武漢本來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2020年,這句話振奮國人,響徹寰宇。

    千百年來,一首首英雄史詩鐫刻在江漢朝宗之畔。漫步在漢口歷史風貌區,片瓦塊磚無不述說著這座城市、這個國家的屈辱與抗爭、苦難與輝煌。在鄱陽街邊一棟有著百年歷史的怡和新房裡,拾級而上,二樓左轉即到一個房間,三屜桌、方凳、圓凳、長凳和靠背椅,錯落安放,顯得有些侷促。這裡便是八七會議會址。

    1927年8月7日,瞿秋白、毛澤東、鄧中夏等21位革命志士,以及共產國際代表及兩位俄國同志和中央政治秘書鄧小平,冒著生命危險在這裡召開緊急會議,審查和糾正中國共產黨在大革命後期的嚴重錯誤,決定新的路線和政策。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八七會議會址與毗鄰的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群,時時在感召人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召開緊急會議 挽狂瀾於既倒

  1927年,曾經的「赤都」武漢,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因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中共中央機關各部門相繼遷移辦公地點,中央領導人和身份公開了的共產黨員陸續更換住所,黨的活動迅速轉入地下狀態。

  翻開1927年8月7日的《民國日報》,從一篇題為《漢口陷於恐怖狀態 偽政府猶力事粉飾》的報導中,足以窺見當時武漢局勢險惡的冰山一角。

  鑑於當時的革命形勢,共產國際、中國共產黨決定召開中央緊急會議。會議原定於7月28日舉行,因為形勢緊張,交通困難,被一再推遲。等到8月7日,不得已只能盡在武漢的中央執監委員、青年團中央委員及湖北、湖南、上海的負責同志開會。

  八七會議地點選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現鄱陽街139號)二樓,是經過仔細考量的。那裡曾是蘇聯駐國民政府農民顧問拉祖莫夫的住所,前後有樓梯,後門通小巷,屋頂涼臺與鄰居涼臺相通,便於發生意外情況時撤離。

  此次會議有三項議程:一是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作報告,指出黨在此前的錯誤及今後的工作路線;二是瞿秋白代表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作關於黨在今後工作方針的報告;三是改組中央政治局。

  八七會議以後,中國共產黨人按照會議精神,在黑暗中高舉起革命的旗幟,以血與火的抗爭,回答國民黨的屠殺政策,領導秋收起義、黃麻起義、廣州起義等一系列武裝起義,逐步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八七會議雖然會期只有一天,但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絕處逢生。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1921—1949)評價說,在中國革命處於嚴重危機的情況下,八七會議的及時召開,並制定出繼續進行革命鬥爭的正確方針,使全黨沒有為極其嚴重的白色恐怖而驚慌失措,重新鼓起同國民黨反動派鬥爭的勇氣,從而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講好「八七」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有人說,「八七」是一個與「七一」「八一」同樣深深鐫刻進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日子。

  「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身著長衫、操著湖南口音的毛澤東激昂地說。這是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偉大的歷史轉折——八七會議歷史陳列》利用幻影成像再現的一個會議場景。「風雲突變」「力挽狂瀾」「星火燎原」,陳列謳歌著中國共產黨不畏艱險,挽救中國革命於危難。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裡,紀念館也迎來了一批批以生命赴使命的特殊觀眾: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漢醫療隊、北京醫院援漢醫療隊、中日友好醫院援漢醫療隊……他們跨越數千裡,白衣執甲,逆行而上,只因他們心裡認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1978年建館開放以來,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堅持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不斷豐富完善展陳內容、創新展覽形式,開展文化惠民和特色主題活動。2016年,紀念館被評為「我最嚮往的黨史紀念地」。2020年,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接待陣地觀眾逾八萬人次,線上直播活動觀眾約1065萬人次,未成年人(含線上「雲課程」)四萬人次。

  紀念館宣教部負責人介紹,紀念館堅持以陣地為主,把觀眾吸引到館內來,常年與共建單位攜手開展入黨、入團、入隊宣誓和重溫入黨誓詞以及過黨、團組織生活等活動。

  為引導青少年形成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意識,紀念館與共青團、教育、關工委、少工委等聯合開展「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志願服務項目活動,拍攝「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帶你雲遊江岸」系列宣傳片《扭轉歷史的關鍵時刻——八七會議》。2014年,時值八七會議召開87周年之際,紀念館牽頭拍攝了首部由大學生主演的紅色微電影——《八七87》,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啟動全國巡演。該片獲得中國(武漢)微電影大賽「十佳城市形象宣傳片」榮譽稱號。

  此外,紀念館積極「走出去」,到大中小學校義務開辦專題講座,作專題報告,作晨會講話,舉辦各類小型圖片展覽,送到學校、部隊、企業和社區巡展,使紀念館的教育功能得以延伸。

  2020年5月以來,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專屬抖音、快手、百家號等線上新媒體平臺陸續上線,各類直播接踵推出,觀眾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雲遊覽」「雲參觀」。

掃描下載「魅力太旗」客戶端

了解更多資訊

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掃黑除惡和網絡犯罪舉報電話:110或0479-5227110

不良信息和網絡謠言舉報電話:0479-5238660

掃黃打非舉報電話:0479-2265700,0479-5239915

相關焦點

  • 偉大的歷史上的轉折:八七會議,是中國革命前進的新步伐
    在歷史上一九二七年,有一場革命黨員的大災難,來自於國民黨的反革命政變, 阻擋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當時的蔣介石帶領著其國民黨,在革命一開始的時候,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與統治,隨後就是大家曾經聽說過的中山艦事件,"清黨","分共",這些字眼進入大家的視野,也給本就水深火熱的人民,帶來了更深的苦難,中國革命的偉大進程也受到了巨大的創傷。
  • 八七會議會址見證信念如磐
    原標題:八七會議會址見證信念如磐 1927年8月7日,漢口,悶熱的「火爐」。 一棟俄式公寓二樓,門窗緊閉。20餘名共產黨人秘密開會。 2019年6月26日,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一樓展廳,3D幻影成像重現當日情景。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 | 百年「紅樓」正青春
    倘若身處1918年的北大紅樓,你或許能聽到學生在談論魯迅的《狂人日記》,這是當時發表於《新青年》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也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宣言」。而對《新青年》呼籲政治改革不太「感冒」的新潮社成員或正熱烈討論《新潮》月刊的創辦,他們主張宣傳文藝思想、人道主義,並將該刊物的英文譯名定為「The Renaissance」(註:文藝復興),足可見這些年輕人的「雄心」與「壯志」。走到一層的圖書館主任辦公室,你或能看到青年學生正在和29歲的李大釗討論十月革命的勝利,而在當時,談論馬克思主義還是很「摩登」的事情。
  • 央視新聞頻道《【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重點報導陳列館內容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講解員 夏文玲:在壁龕中,我們看到的是毛主席當年當選為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當選通知書、代表當選證書和毛主席親筆起草的開幕詞手稿。 在浙江杭州「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講解員正在向參觀者講述60多年前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背後的故事。
  • 【黑水時評】啟航新徵程 揚帆再出發
    【黑水時評】啟航新徵程 揚帆再出發 2020-12-18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立群:新奮鬥成就新偉業,新作為開啟新徵程
    新奮鬥成就新偉業,新作為開啟新徵程。 極不平凡的2020年已經過去,中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等一系列重要會議的召開,直面新發展階段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為2021年各項工作掌舵定向,吹響了奮鬥的號角。 「十四五」開局之際,本版推出「『十四五』 新徵程」系列策劃,廣邀專家學者解讀黨中央決策部署,展望新徵程發展前景。
  • 《黨建》雜誌評論員:匯聚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的強大力量
    匯聚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的強大力量《黨建》雜誌評論員  金秋燦燦,錦繡中華。這次全會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並代表中央政治局就抓好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作了重要講話。
  • 辛湘平:吹響新號角 邁向新徵程
    在「十三五」將要收官、「十四五」時期即將啟航之際,中共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湖南中長期發展藍圖進行戰略擘畫,鮮明提出要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這為湖南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明確了前進方向。
  • 百川歸海再啟航!中國寶武「重走鋼鐵長徵路」上海片區活動舉行
    從1890年到2020年,從江南製造局煉鋼廠、漢陽鐵廠到中國寶武,130年的蛻變重生,見證的是一個民族砥礪奮進的光輝歲月,記錄的是中國鋼鐵工業執著的追夢徵程。近年來,中國寶武海納百川、拓土開疆,產業布局不斷優化,高質量鋼鐵生態圈生機蓬勃。中國寶武讓世界看到不一樣的中國力量。百年以來,寶武人始終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書寫著鋼鐵報國的壯美華章。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鄧中夏重建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
    會議通過了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章程,選舉了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執行委員會,於樹德任書記部主任。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執行委員會成立以後,以天津工餘補習學校為陣地,廣泛聯繫工人群眾,積極開展宣傳和組織工作。通過「政治講話」課的形式向工人闡明受剝削受壓迫的原因,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
  • 青平:不忘來時路 奮鬥新徵程
    總書記的新年賀詞,聲聲入耳、句句入心,全面回顧過去一年的奮鬥歷程與歷史成就,激勵我們展望新時代,奮鬥新徵程。奮鬥新徵程,要在鄉村振興上勇擔新使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承接脫貧攻堅的接力棒,更加需要匯聚強大合力,推動產業發展。要通過鄉鎮黨委和村「兩委」班子換屆,著力選優配強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江姐的青春迴響
    對這段歷史,過去一些川大學生並不知曉。不過近年來,隨著學校在史料方面的挖掘和對英烈精神的傳播,有關江姐的動態多次成為校園的熱點話題。其中一次是話劇《待放》的上演,還有一次是更早前的有關江姐在川大讀書期間史料的發現。
  • 【地評線】凝心聚力擘畫第二個百年奮鬥藍圖
    這是在「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之際召開的重要會議,將為中國和世界發展注入更強大的信心。  時間丈量著發展的進度,也標示出攀登的高度。在這5年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前景光明,中華民族迎來新的歷史巨變。  站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交匯點,有不錯的成績值得驕傲,有不俗的改革成效深入人心。
  • 中共太谷銘賢小組:星火燎原 百年傳承
    記錄歷史偉業,展現百年風華。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已經開啟。從今天起,本臺晉中新聞聯播欄目推出《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專欄,全面展現百年大黨的夢想與追求、情懷與擔當,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 解放軍報社論:為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砥礪奮進
    為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砥礪奮進  ——元旦獻詞  百年交匯點,留下奮鬥者閃光的足跡;開啟新徵程,帶給開拓者無限的憧憬。揮別2020、迎來2021,嶄新的一年開始了。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
  • 【社科網評】在持續奮鬥中書寫新時代中國發展傳奇
    同時,我們的科技創新不斷邁上新臺階,「奮鬥者」號創造中國載人深潛10909米新紀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成功構建,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北鬥三號成功組網……回顧這一年,徵途充滿艱辛,奮鬥成果顯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取得重大成果。
  • 解碼新徵程,創造新奇蹟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由此順理成章地演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就具有了全新的意蘊和旨歸,並把中國現代化建設推向新的歷史高度。  ●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壯麗篇章,中國人民的新實踐將繼續向世人昭示:中國的現代化是一條通向現代化的新路,必將為人類文明進步和人類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燕趙論壇|在新徵程上繼續艱苦奮鬥
    攀登無止境,奮鬥無窮期。16日至18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經過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鬥,我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繼續艱苦奮鬥。這番話,讓人感動、讓人振奮,必將點燃我們在新徵程上奮力前行的磅礴激情,激勵我們繼續用奮鬥開闢美好未來、靠實幹創造幸福生活。嫦娥五號九天雲外攬月回,5G和AI正在變得觸手可及;駱駝灣舊貌換新顏,德勝村脫貧攻堅「得勝」,雄安新區工地上塔吊林立、夜光如晝……一個個難忘瞬間,見證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堅定身影;一個個嶄新變化,展現著燕趙大地的勃勃生機。
  • 等過了這一段,約一場櫻花樹下的相遇,看一看千年歷史的江城
    看一看,這座千年歷史的江城。看一看,這座大氣大勢的大武漢。看一看,這座實力強大的東方芝加哥。曇華林這裡有百年老街曇華林,中西風格並存的老建築、文藝小店。它是文青們的新寵,無論是拍照,還是閒逛,十分別具一格。
  • 「人民日報社論」在新時代偉大徵程上奮勇前進
    經受風雨洗禮,新中國站上新的時間節點;滿懷信心豪情,億萬人民闊步走在新時代偉大徵程上。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英雄的中國人民不懼風雨、無畏險阻。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億萬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奪取了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創造了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我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顯示了我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卓越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