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來,《聶小倩》被翻拍了30多次,只有王祖賢最「鮮活」嗎?

2020-08-27 讀書分享與推薦

如果你問,《聊齋志異》中哪一個故事被改編為影視劇的次數最多?那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是《聶小倩》——從電視劇到電影,大大小小三十餘部

如果你再問,在所有改編成的影視劇中,哪一個聶小倩最讓人難忘?那我也能肯定的告訴你,是1987年王祖賢的聶小倩。

一、徐克決定翻拍,王祖賢毛遂自薦

1986年,徐克決定要翻拍1960年李翰祥導演的《倩女幽魂》,他首先找到了曾經有過合作的武術指導程小東,兩人一拍即合:由徐克監製,程小東執導。

1960年的《倩女幽魂》,取材自《聊齋志異·聶小倩》,是最早把聶小倩的故事電影化的作品。

李翰祥導演的《倩女幽魂》獨具特色,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加工,保留了前半段故事,刪去了原著中的結局,並增加了很多細節,這部影片,生動有趣,上映後好評如潮。

徐克決定翻拍的《倩女幽魂》,可以說直接來自於李翰祥導演的同名作品,而不是原著《聊齋志異·聶小倩》。

當徐克費盡口舌說服了「哥哥」出演寧採臣這一角色之後,對聶小倩的人選,卻沒能一下便定下來。

徐克先後找了兩位他心目中的「聶小倩」,但是多次溝通後都被婉拒。

當時的王祖賢才21歲,還沒有什麼名氣,她找到了徐克家的電話,毛遂自薦。而在試鏡之後,徐克覺得非常滿意,於是聶小倩這一人選才最終定了下來。

而這一定格,造就了87版最經典的聶小倩。

二、王祖賢版小倩成絕唱,後來再無超越者

王祖賢版本的聶小倩,顧盼流姿,一舉手一投足之間,盡顯誘惑,美麗的臉龐下,帶著三分被逼迫作惡的無奈和怨憤,白衣飄飄,秋波流轉,當真是動人之極。

王祖賢版聶小倩

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最符合聶小倩形象的人,原著《聊齋志異·聶小倩》中蒲松齡用了正側面兩種手法來突出聶小倩的美,「肌映流霞,足翹細筍,白晝端相,嬌豔尤絕」,這是證明寫其美,「端好是畫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攝魂去」,這是側面烘託其美。

王祖賢的聶小倩,就是這種感覺。

當真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太美、太形象了,我相信即便蒲松齡在世,也不會對這個小倩有任何不滿。

由於演員選角形象,製作精良,故事情節又非常吸引人,所以,1987年的《倩女幽魂》上映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評,直到現在,王祖賢的聶小倩,依然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唯一。

王祖賢憑藉聶小倩的這一形象,不僅贏得了事業的高峰,之後影片邀約不斷,而且造就了最經典的聶小倩形象。直到現在——33年過去了,即便聶小倩的故事以各種形式和版本被翻拍了無數次,但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王祖賢的聶小倩才是最經典的,是廣大網友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小倩。

甚至,連最初1960版的經典聶小倩也被比了下去。

1960年的電影《倩女幽魂》中,聶小倩的扮演者是樂蒂。

這一版的《倩女幽魂》,儘管當時的特效水平達不到,但是無論是演員還是道具、服裝,臺詞,都充滿了古韻,非常用心。劇中有詩有詞,極盡古典之美。

如,聶小倩的詞《虞美人》:「夜深人靜天如水,閒把欄杆倚;微風暗暗送幽香,妒煞白蓮花底嬉鴛鴦;朱樓畫閣年年在,惆悵花容改;中天明月又團圓,似笑單衾孤枕難成眠」。寧採臣和聶小倩題於一幅畫上的一首詩為:「十裡平湖綠滿天,玉簪暗暗惜華年。若教雨蓋長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這首詩,在87版中也有,但是卻改了一下,為:十裡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

樂蒂版的聶小倩,是大家閨秀,所以雖然為鬼,但是氣質高雅,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是才女。

她先是用琴聲吸引寧採臣,之後又和他論詩,後來又「迷惑」寧採臣……怎麼看都是《聊齋志異》慣常的寫法,但是不同的是,寧採臣拒絕了。

樂蒂版聶小倩

這一版的聶小倩很經典,但是知名度,也比不上王祖賢的聶小倩,我想原因:第一是樂蒂確實不如王祖賢漂亮;第二是當時能看電影的畢竟是少數,傳播範圍上自然影響力達不到。

再後來,聶小倩的形象,大大小小也有二、三十個,可是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王祖賢的版本。

之前,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也演過聶小倩,但因為是話劇,所以影響力有限,如果是影視劇,或許也能成為比較經典的聶小倩形象吧,因為林黛玉的那種才女氣質和神態,與聶小倩有類似的地方。

劉敏濤版聶小倩

2000年電視劇《人鬼情緣》中,劉敏濤飾演聶小倩。

但是,這一版的聶小倩,因為服裝造型,被吐槽的不少,但是,這一版的劇情還是不錯的,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的拓展,原著中應有的故事,這版中幾乎都保留了下來,當然是有所改編和增刪的。

徐熙媛版聶小倩

2003年在電視劇《倩女幽魂》中徐熙媛也飾演過聶小倩。但是,這一部電視劇,改動極大,幾乎和《聊齋志異》中聶小倩的故事沒啥關係了,就是取其名字,而且,聶小倩也不再是鬼,而是狐妖,完全就是一個古裝偶像劇而已。

楊冪版聶小倩

2005年,楊冪在《新聊齋志異》中扮演聶小倩,這一版的聶小倩,活潑可愛,這個電視劇,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裡面選取了幾個《聊齋志異》的典型愛情故事,重新進行了演繹。

劉亦菲版聶小倩

2011年,電影《倩女幽魂》再次被改編上映,由美女劉亦菲飾演聶小倩。不過這一電影,也幾乎和聶小倩的原版故事沒什麼關係了,劇情有點糟,劉亦菲飾演的聶小倩也不是女鬼,而是狐妖,天真爛漫,完全是一個懵懂少女。

今年5月1號,《倩女幽魂》再次上映,新上映的《倩女幽魂:人間情》由李凱馨扮演聶小倩。陳星旭扮演寧採臣,老戲骨元華和徐少強分別扮演燕赤霞和姥姥。

李凱馨版聶小倩

這一版的《倩女幽魂》是直接改編自1987版,可以說是向經典致敬,看完電影,確實能夠看到1987版的影子,有創新,也有顛覆,把寧採臣和聶小倩的故事內核進行了全新的演繹,當然,缺點也是有的,比如兩人的感情線不突出,有點莫名其妙。但總體而言,我個人是持欣賞態度的,然而網上大家似乎褒貶不一。

於我,我覺得,大家可能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所謂「情懷」在裡面,所以對後來者,一般都不太友好,除非驚豔到讓人沒話說,不然就是「爛片」,不自覺的就會放大缺點,忽略優點,不能公正客觀的去評價。

雖然我也覺得這一版沒有顛覆87的經典版,但是也不能全盤否定,優缺點各有,並不是一無是處的所謂的「商業爛片」。

相關焦點

  • 33年了!張國榮、王祖賢版《倩女幽魂》,為何至今都不曾被超越?
    33年了!張國榮、王祖賢版《倩女幽魂》,為何至今都不曾被超越?「倩女幽魂」的故事眾所周知,「倩女幽魂」的故事,來自蒲松齡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聶小倩》一節。自從1987年,程小東帶著初出茅廬的張國榮和當年只有20歲的王祖賢拍了奇幻愛情電影《倩女幽魂》後,這個故事就成了一個大IP。此後,不僅程小東領著原班人馬拍了兩部續集,構成了「倩女幽魂」三部曲,其他電影人也陸陸續續加入了改編「倩女幽魂」故事的潮流。
  • 聶小倩美了30年,終不及王祖賢美了一輩子
    恰如王祖賢,她來過,便是見之不忘。50歲生日之際,這個似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凌晨1點50分在微博曬出自己的一組美照。身穿黑色休閒服,賣萌玩修圖,看著狀態不錯。蒲松齡關於聶小倩美貌的描寫, 「言未已,有十七八女子來,仿佛豔絕」。「仿佛豔絕」四字,前二字似有若無間帶著朦朦朧朧,飄飄乎不止美豔,更是到了「絕」的程度。
  • 《倩女幽魂》:同樣是20歲出演聶小倩,李凱馨比王祖賢差在哪?
    《倩女幽魂》是由蒲松齡《聊齋志異》中《倩女》的故事改編而來,講述了書生寧採臣與女鬼聶小倩動人的愛情故事,曾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搬上熒幕,是《聊齋》中最受歡迎的故事之一。在眾多版本中,最貼近原著的是1960版的《倩女幽魂》,但最經典的卻是1987年王祖賢版的《倩女幽魂》。
  • 盤點飾演過聶小倩的演員,王祖賢經典劉亦菲太仙,她最受爭議
    在每一個影迷心中,那些經典的影視劇不論怎麼翻拍,都很難超越原版了。像是王祖賢等同於聶小倩,朱茵等同於紫霞,林青霞就是東方不敗,提到小龍女就是李若彤了,而黃蓉就是翁美玲,這些劇無論怎麼翻拍,新女主只能是模仿,無法超越了。
  • 時隔33年,張國榮版《倩女幽魂》被翻拍,能否超越經典?
    時隔33年,張國榮版《倩女幽魂》被翻拍,能否超越經典?受疫情的影響,各地的電影院遲遲不開,網絡電影抓住了這次機會,迎來了一波小高潮。在三大視頻平臺上播出的網絡電影就有30多部,像是《二郎神之怒天神將》《新包青天南俠謎案》《青蛇之萬獸城》《封神之人魚傳說》《蜀山2劍魔篇》等等。前段時間熱播網劇潘粵明主演的《龍嶺迷窟》,也在同時期播出一部網絡電影《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結果卻天差地別,豆瓣評分一部8.2分,一部2.9分。 就連張國榮版的經典電影《倩女幽魂》也推出了翻拍版《倩女幽魂:人間情》。
  • 最醜聶小倩,裝傻充愣寧採臣,新倩女幽魂能看的只有燕赤霞跟姥姥
    1987年,由張國榮和王祖賢領銜主演的《倩女幽魂》上映,譜寫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佳話,並塑造了"寧採臣"和"聶小倩"兩大經典人物形象。而王祖賢也憑藉著"聶小倩"一角,奠定了自己在華人女星中第一美女的地位。
  • 2020年四大小說翻拍劇來襲,張一山飾演韋小寶,鄭爽附身聶小倩
    「翻拍」似乎成了現在常用的詞彙,因為現在翻拍的電視劇實在是太多了,而且獲得的反響都不是太好。而在2020年又有許多電視劇進入翻拍階段,下面咱們就來看看,那些翻拍的電視劇究竟如何。第一部:《新神鵰俠侶》每每說起這部電視劇,大家在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裡面的小龍女。
  • 影視劇各版本聶小倩!張國榮版最經典,王祖賢之後世間再無聶小倩
    《倩女幽魂》由於純美的愛情和特殊的題材,所以也是一直在翻拍。在別的故事中也會穿插著聶小倩的故事。1982年陳曉旭在話劇版的《聶小倩》中飾演聶小倩,在劇中無論是形象還是氣質各方面,都是極其符合的,她出演實在是最適合不過了。
  • 「史上最醜聶小倩」?其實你該學的是劉亦菲,而不是王祖賢
    看之前預期不高,翻拍經典的87版《倩女幽魂》風險太大,一不小心就會被毒舌網友們噴成篩子。果然不出所料,新版只是對經典的一次拙劣模仿。目前豆瓣評分才5.0,搞不好還會更低。別說越級碰瓷最經典的王祖賢了,連後來的劉亦菲和鍾楚曦等幾個版本的聶小倩都比不上。可是,飾演聶小倩的女演員真的很醜麼?
  • 有一種美叫聶小倩,亦稱,王祖賢
    從1960年由樂蒂飾演的古裝版《倩女幽魂》到2016年由陳庭妮飾演的穿越版《聶小倩》,可以說這樣一個經典的愛情故事在一次又一次的電影、電視劇翻拍下,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美豔絕倫的「聶小倩」。最經典「聶小倩」
  • 成就王祖賢的《倩女幽魂》,讓香港多了個哥哥和聶小倩
    徐克是新藝城最有創造力的大師,之後他導演的《黃飛鴻》系列,使他成為一代武俠片大師,而在此之前,他各種類型的電影都有嘗試,在1987年香港電影百花齊放的時候,他監製了《倩女幽魂》這樣一部,以浪漫愛情為主題的鬼片。《倩女幽魂》由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張國榮王祖賢、午馬劉兆銘等主演,於1987年7月18日上映。
  • 《倩女幽魂》被翻拍,網友:王祖賢之後再無聶小倩,張國榮之後再寧採臣
    近兩年來,國內的翻拍作屢見不鮮,《新白娘子傳奇》、《倚天屠龍記》、《新笑傲江湖》等經典之作一一被翻拍,但大多數翻拍都以失敗告終。    翻拍87版《倩女幽魂》的《倩女幽魂:人間情》同樣也不例外,再次證實了「翻拍即毀經典」的觀點。
  • 《倩女幽魂》王祖賢多次被拒聶小倩一角,原第一人選是日本女藝人
    今天跟大家說的是《倩女幽魂》中聶小倩第一人選,竟是日本女藝人,王祖賢自薦,卻因運動員身份被拒多次!說起來,1987年的《倩女幽魂》一經上映,便火遍亞洲,可以說是造就了很多經典。而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更是獲得最美女鬼的稱號。一顰一笑唇齒留情,抬眼舉眸間都是溫柔。
  • 張國榮之後再無寧採臣,王祖賢之後再無聶小倩
    說到翻拍,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在我腦海中浮現的就兩個字「撲街」。近兩年來,國內的翻拍作屢見不鮮,《新白娘子傳奇》、《倚天屠龍記》、《新笑傲江湖》等經典之作一一被翻拍,但大多數翻拍都以失敗告終。這部作品儘管過去了33年,但如今依舊經久不衰,在豆瓣Top250仍舊佔有一席之地。
  • 竟出現了比王祖賢更美的聶小倩!
    今年《倩女幽魂》又翻拍了。聶小倩是李凱馨飾演的,身高造型都跟王祖賢相仿。但氣質卻不同。王祖賢清冷絕豔,李凱馨大眼睛包子臉更顯清純些。雖然不少網友認為並未能超越王祖賢的經典版本,但作者認為也是非常美的,而且更青春動人!
  • 被騙出演的張國榮,主動送上門的王祖賢,他倆合作33年無人超越
    如今影視圈開始翻拍越來越多的經典電影,許多影迷因為情懷前去觀看。《倩女幽魂》是一部改編自《聊齋志異》的影片,因為其劇情設計巧妙,人物刻畫鮮明,成為當時高票房佳作之作。33年後的今天,《倩女幽魂》翻拍被重新搬上熒幕。引起了很多人的回憶殺,當年被騙出演的張國榮,主動送上門的王祖賢,他倆的合作33年無人超越。在拍攝《倩女幽魂》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 倩女幽魂--女鬼聶小倩,人間王祖賢.
    「言未已,有十七八女子來,仿佛豔絕。」     這是蒲松齡對蘭若寺裡的女鬼聶小倩貌美的描寫。「仿佛豔絕」四個字真是美到讓人心裡痒痒,這四個字,妙就妙在「仿佛」二字,中國古典美學中,總是傾向於一種朦朧的美,看不清楚的總是比一清二楚的更美,更引人遐想。
  • 《倩女幽魂》再出新版,距離經典「聶小倩」還差了十個王祖賢
    《倩女幽魂》最經典的版本當屬87版張國榮和王祖賢的那一段人鬼情未了,聶小倩從窗口飄過的驚鴻一瞥成了很多人很多年的意難忘……之後的續集也好翻拍也罷,再也難現又清純又妖冶又無辜又魅惑的「聶小倩」。》,哪一版最有「聶小倩」的神韻呢?
  • 寧採臣聶小倩已經轉世33年了
    經典重啟,寧採臣聶小倩已經轉世了!對於70後和80後來說,1987王祖賢張國榮中的《倩女幽魂》版本絕對是經典,一段悽美的愛情衝破重重障礙,讚美愛情的純真與踏實。既然是經典,就得有人再翻拍一次,喚起觀眾的記憶和共鳴,由於所謂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相隔作為《倩女幽魂》的唯一授權改編版,《倩女幽魂:人間情》於正式發行。該片由新一代演員陳星旭和李凱馨主演,表演了一段哀傷愛情故事。那麼,為什麼一部大型在線電影會得到如此多的關注和期待?
  • 始祖版《倩女幽魂》,樂蒂飾演聶小倩,王祖賢版只是翻拍該影片
    改編自蒲松齡《聊齋志異》中聶小倩這篇文章的影視劇、遊戲、網文不計其數,是聊齋中大家最熟悉的故事之一,現在大家公認的最經典的是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其源自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的《倩女幽魂》影片,但殊不知,這部電影是翻拍自1960年邵氏出品的同名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