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我:王若琳能唱什麼歌?
我覺得這道題的回答應該是:
王若琳什麼歌不能唱?
王若琳其實挺分裂的,
有人說她就是一個中二少女,
卻多少因為作品,
被人誤解成了爵士女伶,
甚至是女文青。
王若琳的翻唱是一絕,
沒有鬼馬少女一般的叛逆跳脫,
盤旋在喉頭的顫音裡,
滿是沉穩靜謐。
今天的兩首歌,
都是新鮮發行,
王若琳的聲音鄧麗君的歌。
emmmmm……就還蠻妙的。
如果沒有遇見你 我將是會在哪裡
日子過得怎麼樣 人生是否要珍惜
也許認識某一人 過著平凡的日子
不知道會不會 也有愛情甜如蜜
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
人生幾何 能夠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 別讓我離開你
除了你 我不能感到一絲絲情意
如果有那麼一天 你說即將要離去
我會迷失我自己 走入無邊人海裡
不要什麼諾言 只要天天在一起
我不能只依靠 片片回憶活下去
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
人生幾何 能夠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 別讓我離開你
除了你 我不能感到一絲絲情意
任時光匆匆流去 我只在乎你
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
人生幾何 能夠得到知己
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所以我求求你 別讓我離開你
除了你 我不能感到一絲絲情意
第一首歌,《愛人》,10月8號發行,到現在已經在網易雲999+了。很難想像,這樣一首來自1984年的歌,還能在2019年如此受歡迎。
當年,鄧麗君為了重返日本歌壇,發行第二張日文單曲。這首由荒木豐久作詞,三木剛作曲的《愛人》橫空出世,一年後的3個月時間裡,在日本當地獲盡殊榮。
鄧麗君的版本熱切、糾結、渴求,這種來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溫柔甜美直到現在依然能在頃刻間佔領耳朵。鄧麗君很適合唱這種略帶島國風情的歌,音符之間的跳躍感剛好和她招牌式的轉音相得益彰,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大家都是買帳的。
王若琳的版本不一樣。
重新編曲之後的《愛人》沒有了原曲裡鮮明的島國元素,反而是在旋律的行進中多了幾分劇場感。就很像你打開電視,屏幕上像是萬花筒一樣地一直蹦出畫中畫,然後畫中畫中畫,每一個畫面都是一個故事。新鮮,迷人。只需要一耳朵,就再也關不掉了。
第二首歌,《我只在乎你》,8月14號發行。講真,剛看到歌名的時候,我覺得王若琳此舉有些冒險。畢竟這首歌鄧麗君唱得太深入人心了,這麼多年,流水一樣的歌手翻唱過這首歌,卻從沒有一個人留下過哪怕一點點印記。
王若琳偏偏不信這個邪。
據說王若琳翻唱這首歌的時候,是自己先用吉他彈出的DEMO,然後才是請製作人和編曲人照著這個DEMO做的編曲。正如你聽到的,淡化了原版的伴奏,間或用哼唱填補旋律結構上的空白,清清淡淡。半秒上頭,半秒入心。
王若琳說,這種編制的編曲讓歌聲聽起來更親密、更細膩,希望能給聽者溫暖的感覺。emmmm……做減法的改編,考究。我的偶像魏如萱女士在電臺放這首歌的時候說,王若琳唱得是真的好,這樣的歌,一聽,就是一身的雞皮疙瘩。
王若琳是早幾年就翻唱過鄧麗君的,《償還》,收錄在她2011年發行的專輯《為愛做的一切》。我最喜歡的一首鄧麗君的歌。
纏綿情歌被她這麼一改編,馬上就變得有血有肉有脾氣。如果說原版裡唱的是:你不要再讓我傷心了。那王若琳的這版就應該是:你敢再讓我傷心試試?一種刀架脖子的來勢洶洶,誰與爭鋒。
也不知道王若琳小小的身軀裡哪裡來得那麼多塵封已久的老氣情懷,唱起鄧麗君的歌,一點兒沒有違和感。有人說她的聲音裡藏的都是秘密,像是牛奶裡融著細沙,紅酒裡浸著玫瑰花。
所以她的翻唱才能這麼經聽,不管是纏纏綿綿百轉千回的鄧麗君,還是《花樣年華》《夜上海》《當年情》,到了王若琳這裡,都如春風細雨。
我覺得在翻唱這件事上,最聰明的做法就是,不打翻它,只是把它的既定感覺做一個順延和展開。王若琳唱自己的歌,是瀟灑跳脫的,是鬼馬的,但她唱別人的歌,卻是端莊優雅的,是高級的。
從今年9月開始,王若琳就展開了她的「愛的呼喚」巡迴演唱會,在演唱會上,她唱鄧麗君,唱梅豔芳,唱陳淑樺、蔡琴。從60年代唱到90年代,唱國語、英語,也唱粵語。
有人說王若琳唱了這麼多歌,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她?但其實,她最妙的就是,唱了這麼多歌,每一首都是一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