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年半沒有發片的王若琳,現在積攢的能量連發兩張。《博尼大冒險》在日本發行是歸類在children’s music的範疇中,帶著奇幻的敘事性唱片,但其實Joanna的這張唱片一點都不「童趣」,是帶著暗黑的成人童話,也正符合了兩年前她的巡迴演唱的主題「Adult story book」。
《博尼大冒險》封面。
(文/河伯)王若琳的出現實際上是填補了華語的一個空白,在華語爵士樂領域,要不就是沒有一副天生沙啞的爵士嗓,要不就是沒有足夠的文化背景來真正詮釋爵士音樂。王若琳的西洋背景加上不可多得的一副煙燻嗓子,可說是她在華語爵士一枝獨大。有兩年半沒有發片的王若琳,現在積攢的能量連發兩張。發行在華語圈的自選集是她不斷重複自己的爵士音樂,而發行在日本的原創專輯則讓大眾顛覆了對王若琳以前所有的印象。
這張《博尼大冒險》在日本發行是歸類在children’s music的範疇中,帶著奇幻的敘事性唱片,但其實Joanna的這張唱片一點都不「童趣」,是帶著暗黑的成人童話,也正符合了兩年前她的巡迴演唱的主題「Adult story book」。這張唱片雖然共有13首歌,但每首歌大部分都在2分鐘左右,簡短濃縮,就好像一部電影的原聲配樂。從《The Adventures Of Bernie The Schoolboy》到《The Adventure comes to an end》正好完成了一個故事的講述。在比較了原創專輯和自選集,Joanna原有的受眾群很大一部分表示難以接受,在擺脫了以往爵士女伶的印象,這張唱片其實更接近Joanna內心即黑暗又童稚的不可調和的部分。在唱片沒有發行之前,Joanna通過網絡事先發布了每一首創作的demo視頻,用最簡單的吉他伴奏,完成了跳躍的旋律,不僅讓人擔心怎麼用爵士的唱法來演繹,所幸歌曲出來的時候與爵士是背道而馳的。這張唱片做成了巴洛克風格,實在是明智之舉,巴洛克風格強調的豐富想像力正符合了唱片瑰麗的幻想風格,為了完成這種風格,通篇是用古鋼琴打底,管風琴和弦樂來表現輕快的高音階旋律,中間是王若琳的和聲。王若琳擯棄了她慣用的慵懶爵士唱腔,採用了詠嘆調唱法,甚至在幾段中用了唱詩班音樂(在《Chitterchat》中有最為明顯的宗教音樂)。當然運用了管風琴,就帶有強烈的宗教音樂的色彩,巴洛克風格最讓人詬病的是運用矯飾過的音,堆砌大量華麗複雜的編曲來表現浪漫主義(這也是宗教音樂的特點),試想整張唱片表現的過於歡快,風格高調的統一,營造的又是童話般的遊樂場氛圍,勢必會失去原有的爵士聽眾。然而作為敘事性唱片,整張唱片對於故事性實在過於薄弱,每一首歌的長度完成不了故事的講述,唯一一首《The Revenge of the Farm Animals》編排的百老匯風格,運用多重聲部,形成了戲劇張力。
唱片公司很有自知之明,這張唱片拿到日本發行,是因為日本有成熟的唱片市場,能夠消化這樣的一張巴洛克音樂唱片。她的自選集明顯是play safe,「討好」華語市場,但其實假以時日,原創專輯和自選集孰好孰壞,便會水落石出見分曉。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