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指尖新寧"免費關注
爆料加微信號:zjxn7777 商務合作:18907392058
農村人情味越來越淡,這點是不容爭議的事實。作為一個農村人,這點我深有體會,也有發言權。
先說遠點
七八十年代吧,父輩他們四五代的兄弟情誼仍很濃,與親兄弟一般。叫比父親大的叫「伯伯」,小的叫「叔叔」,那可不只是禮貌,而是真的當成伯伯叔叔。叫起來甜得很,很親切,一點也不覺生份或不好意思。
那會過年都要請年飯,一直吃到十五出節,每天排得滿滿的。可現在,親兄弟都沒請年飯的習慣了。
清明節時,掃墓的一大家族幾十個,掃完你家的祖墳又掃他家的,沒一整天做不到,還要吃清明飯,很熱鬧的。而今天呢,各掃各家的,個把小時搞定。
再說近的,記得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去廣東打工,廠沒進到廠,但深深地感受了鄉情的溫暖與偉大。在深圳寶安折騰了兩三個月,沒找到事,可吃住不成問題,全靠一個村的兄弟姐妹幫忙,吃飯沒掏一分錢,每餐都有人招呼,經常兩三個來喊,甚至發展到輪流,真的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更讓我一輩子忘不了的是二秀姐,我在她那住了差不多一個月,她上夜班,白天還煮給我吃,從未見過她有什麼厭煩情緒,整天笑呵呵的。後來有次因為沒暫住證給抓去看守所了,由於是在路上被抓的,壪裡人根本不知道,以為出不來了。誰知關了一整天后,就被小華與小紅兩位兄弟領出來了,也記不起交給看守所的幾百塊錢有沒有還他們,要知道他們當時一月的工資也不過兩百塊。
那個時候,鄉情真的是很濃的,瀰漫身上每一個細胞,幫助人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沒一點做作。這種情景講給九零後的兒子聽,被稱為是吹牛不可能,除了親戚哪有這麼好?
以前誰家裡裝窯蓋房子,除了大工之外,小工全是免費幫忙的,只要吭一聲,十幾二十個就來了,只管生活就行了,到你家也一樣。
若是到了插秧雙忙時節,缺個勞力什麼的,一句話就搞定,用現在的話說,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可進入到兩千年之後,尤其是近些年,這一切都變了,人情變得越來越淡薄,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我認為是兩個字:經濟!四個字,再加個利益!因為這兩種或者說這一種東西,致使道德喪失人面冷落親情淪陷,「錢面第七,人面第一」成了堂皇的屁話,「這社會誰求誰,有錢是老大!」
下面,先說經濟!
現在整個社會向錢看,玩命地追逐經濟。當然,追求經濟沒錯,國家沒這個東西還不能強大。人人都奔忙在外,年頭到年尾回來那麼一次,甚至兩三年不回家的也很多,許多壪裡人都不認得,哪還有什麼情誼?至於家裡遇到大小事需請人幫忙,都得付工錢,這已是心知肚明的規矩,請人給錢不欠人情也無可厚非。
不要說建房砌屋,就是連喪葬這樣的義務事,也要錢字說話,幹啥都要封個包或發包煙,要不指使不了,抬個棺更得好好伺候,少包煙就滿是牢騷,弄得守個夜湊牌桌除了親戚也很少有同村人了,都以明天要幹活推辭,甚至還見到孝子把母親擱家裡趕去為別人家哭喪賺錢的,何況旁人。
很難想到在農村還有什麼不要錢就能幫忙的,當然,也無可指責,耽誤一天便少一天的收入,輪你家也一樣,可久而久之,之間的鄉情就慢慢消亡殆盡一文不值了。
再說利益!
本來利益與經濟是一回事,但有必要分開說,這個利益也無非是權勢名譽,說到底是為了更大的更多的經濟。
說到這,就繞不開農村選舉這個話題,雖然選舉是人民心須的民主權利,可不客氣地講,選舉是農村之殤!說白了,選舉就是宗親家族之爭,這之中什麼公正能者人心統統見鬼去吧,幾乎是赤身肉搏,甚至兄弟相殘!於是人人緊張,你看我眼紅我看你不順,至於所謂的親情鄉誼誰還會在乎?幾年的一選,又重演一輪,長相以往,鄉情能有嗎?為了什麼項目之爭承包之鬧,互相攻擊互相欺騙,這個時候,誰會想到鄉情兩個字?
因為鄉情越來越淡,大家也不像以前那樣相互串門了,如新聞網絡上講的某某死在家裡幾天都沒人發現,這就是對世人最大的諷刺與嘲笑!或許有人會說,當今社會各人靠各人,誰也不能靠誰,談鄉情簡直是可笑。可試想一下,在艱苦打拼的間隙,有親情關心鄉誼問候一下,是不是件很溫馨的事?
當然,農村比之城市「跌倒不敢扶」還是有人情味的,但也離此不遠了!
◆ ◆ ◆
來源:網絡
▼閱讀原文,報名新寧寶寶大賽,十萬元大獎等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