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很多網友在線當爸,幾句話說哭數人:缺失的父愛要用一生治癒

2020-12-25 積木寶貝青島中心

最近,有一位美國大叔在網絡上火了。

他叫Rob Kenney,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創建了一個名為「Dad, how do I?(爸爸,我該怎麼做?)」的帳號,剛開通一個月,就有超過127萬粉絲訂閱。

這位大叔不炫富不炫技,上傳的視頻都是他在詳細講解著:一個孩子在成長中需要的各種生活技能。

比如,怎麼打好一條領帶,他會一步一步演示,吩咐注意細節:

比如,示範新手如何又好又快的刮鬍子又不會傷到自己。講解完之後Rob還會貼心提醒,剃完鬍子要記得清潔水池,不然會給其他人添麻煩。

比如,怎麼把襯衣熨燙得平整、好看:

比如,如何清理、疏通水槽,工具該怎麼使用:

Rob的每一條視頻底下,都有大量網友留言,並在線喊「爸爸」:

正如留言中有人說的:作為一個從來沒有父親的人,我完全理解你為什麼要做這些,真的太有幫助了!

其實Rob也是一個被父親拋棄的孩子。

在Rob 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父親拿到了監護權。

但面對家裡需要養育的8個孩子,父親顯然有些力不從心。他常常在家裡存好一些食物,然後就去外地工作,一走就是好幾個星期,孩子們只能自力更生。

更糟糕的是,兩年之後,他們的父親留下一句「我不想要你們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之後的人生,便是Rob和兄弟姐妹互相拉扯著長大。

成年之後,他遇到了愛情結了婚,和妻子育有一兒一女。

兒童時期的悲痛經歷,讓Rob暗暗發誓:絕不會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他說,做一個好父親,就是他的夢想。

「我從未想過要富裕,也沒有想過一定要成功。我人生的目標,就是培養出優秀的成年人。因為我的童年很殘酷。」

他成功做到了,兩個孩子在他養育之下,一個成為了教師,一個成為工程師,都是獨立且優秀的人。

弗洛伊德說,人的一生總在彌補童年的缺失。

儘管Rob遭遇過不幸的童年,但他卻從不吝嗇去付出愛。正如他在「Dad, how do I?(爸爸,我該怎麼做?)」這個帳號裡做的,他希望那些跟他一樣缺失父愛的人,也能有人教會他們本該由父親教授的生活技能。

他還在視頻中鼓勵更多人:

「我希望你可以學會原諒別人,我知道這很難,我懂的……但是你要學會放下……」

有些人被雨淋過,就總想著為他人撐一把傘。

原生家庭帶來的痛,Rob正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在治癒自己,同時也治癒了其他人。

克裡斯·加德納是另一位治癒系父親。

說起克裡斯·加德納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誰,但《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你一定知道。

實際上,這部電影就是根據克裡斯·加德納的個人自傳改編而成。

加德納出生貧寒,從小就經歷不少坎坷。3歲時父母離異,母親帶著他改嫁,但繼父經常毒打他。8歲時被繼父送進收容所,遭遇性侵。

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但當加德納有了自己的孩子時,卻想拼盡全力去愛他。這時,他28歲,是一位骨密度掃描儀的推銷員。

工作不順利,妻子打兩份工卻依舊難以維持生活,最終離開了加德納和兒子。有一次,當兒子問加德納:「媽媽是因為我離開的嗎?」加德納回答說:「媽媽離開是因為媽媽自己。而你跟這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因為儀器推銷不出去,沒有收入的加德納被趕出了租住的公寓,他只好帶著兒子奔波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棲息,有時候在收容所,有時候在地鐵過道,有時候在公共廁所裡。

這天,加德納帶著兒子來到地鐵準備過夜。年紀尚幼的兒子不明白為什麼不能回家住,於是,加德納想到了一個時光機的遊戲。他告訴兒子,骨密度掃描儀其實是一個時間旅行裝置,現在他只要啟動這個機器,就能把他們帶回恐龍時代。

兒子一聽立刻高興地配合起來,和父親一起躲避恐龍的追擊。他們左閃右躲,好不容易才從霸王龍的口中逃進了一個「山洞」——公共廁所,他們要在裡面住一晚,等待恐龍離開……

在廁所裡,加德納摟著熟睡的兒子,用腳把門關上,而此時有人敲門上廁所,他多希望那敲門聲停止,不要驚擾兒子的美夢。

那一刻,他終於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但身為父親的責任感,卻讓他抗下了一切。

還有一次,在籃球場上,加德納發現兒子因為投籃的事情垂頭喪氣,便安慰道:「你會在很多事情上出類拔萃,但不是籃球。」

兒子聽到父親這樣講,更加失落。這時加德納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向兒子道歉,並鼓勵他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永遠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包括我也不行。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才會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但如果你有理想,就要去努力實現!」

英國著名文學家哈伯特曾說過:「一個父親勝過100個校長。」

林依輪是娛樂圈中出了名的學霸家長,兩個兒子十分優秀:大兒子被哈佛的帕森斯錄取,並獲得每個季度的1.2美金的獎學金;小兒子考取了美國西海岸名校柴契爾中學,並且他是當年柴契爾在中國招收的唯一男生。

當人詢問他有何秘訣時,林依輪坦言:尊重和陪伴。

歐巴馬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未必是一個好總統,但我一定是一個好爸爸。

作為妻子的米歇爾,對丈夫的盡職盡責總是不吝誇讚,她在多次演講中提到,她的丈夫歐巴馬每天晚上都會和女兒們共進晚餐,並且耐心地回答孩子們的問題。

好的父親,都是這個樣子的吧!在外撐起一片天,回家則把溫暖納入胸膛。

曾和一位朋友聊起父親這個話題,他說:「很多童年時的記憶都淡忘得差不多了,唯獨有一件事總是在我腦海裡浮現,情境裡爸爸的笑容和我的歡叫聲就像昨天才剛剛發生那樣……」

令這位朋友印象深刻的「唯獨的一件事」,是他5歲的時候和父親去海灘玩耍,不小心摔了跤,心情變得不美麗。父親就拉著他在海灘的沙子上撒歡兒——跳躍、翻滾、追逐,開始他認為父親的行為愚蠢,不為所動,後來,父親的快樂情緒感染到了他,他也「愚蠢」地和父親一起躺在沙子上,讓沙子鑽進頭髮、落入衣服。

他說,那是跟父親玩得最開心的一次,回家的路上,也感覺跟父親更親密了。可惜的是,不到10歲,父親就因病去世了。但這些美好的記憶卻讓他終身受用。

現在他也成為了一位父親,最常說的話就是:「把自己也當成孩子一樣的去陪伴孩子。」

我想,和孩子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他內心那個10歲的小孩也被治癒了吧。

太多的研究證實,那些得到父愛滋養的孩子,會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情緒穩定、人格獨立,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人。

而那些父愛缺失的孩子呢?他們大多容易產生情感障礙,焦慮、自尊心低下、自制力弱、生活習慣不好。心理學者們把這類兒童表現出來的抑鬱、孤獨、任性與依賴行為稱為「缺乏父愛症候群」。

曾經轟動一時的「12歲男孩弒母案」,有心理學家分析,從男孩出生開始,父親一直處於缺席狀態,這也是男孩有這樣一個「恐怖行為」的主要原因。

一個人從小孩成長為大人,他需要從父親的身上,觀察到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同時會思考什麼是獨立和勇敢。

也許,工作的繁忙讓很多父親疏忽了陪伴孩子,但其實,關於陪伴,並不一定局限於形式,而是在於內容。

梁啓超是個很熱愛工作的人,同時也很忙。但他也沒有忘記要和孩子們溝通。

見面的時間比較少,梁啓超就用寫信的方式參與孩子們的成長,他給每一個孩子都起了一個暱稱,讓他們覺得自己在父親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是被愛著的;當孩子詢問他的意見時,他會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性格特點來給予不同的答案;他會關心孩子穿什麼衣服;他會在他們生病時去照料……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我想不出,比獲得父親的保護,更強烈的兒童需要。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溫柔和細心不能少,父親的堅韌和有力也不可或缺。

正如《爸爸去哪兒》在宣傳片中說的:「長大是一場冒險,別害怕,你只管往前,你的身後永遠有我。」

相關焦點

  • 羨慕黃子韜的父子情,別讓孩子用一生來治癒童年缺失的父愛
    文字雖質樸簡單,讀起來卻情真意切,讓人頗為感動。可是年少時讀此文,我們並不能真切體會其中的深意,因為我們不懂,不懂得作為父親是如何表達愛,父愛到底是什麼?父愛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不可缺失的。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很多人都認為,教育一個孩子媽媽主要負責就夠了,而且很多的家庭父親為了生計長期在外工作,孩子總處於一個父愛缺失的狀態,又或者性格強勢的媽媽直接把父親的角色給轉化了。反而真正的成長中,父親的缺失會出現大問題。
  • 如何不讓孩子成為羅志祥那樣:父愛缺失,母愛錯位的「受害者」?
    事件爆出了羅混亂的私生活,和「多人運動」、撩妹、開黃腔,以及在演唱會,30秒抖胯126下,等等不雅行徑都讓網友挖了出來,曬到了網上。羅志祥最後,對周清揚和眾多女性發文道歉。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羅志祥再想像以前那樣,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從整個事件來看,有許多網友罵羅志祥是「渣男」的,也有評說羅志祥母親的,等等。要是從我的角度看,羅志祥也是一個「受害者」。
  • 袁弘發萬字帶娃日記,像極大頭兒子動畫:父愛如山,能治癒你一生
    不少網友都被袁弘的父愛爆棚跟用心帶娃所感動,在網上紛紛留言點讚,在網上評論道「太有愛了、太幸福了」。袁弘是模範男人,也是模範丈夫,但他帶娃同樣做得那麼好,讓人意外。不得不說,父愛到位只是一個家庭的基礎,父愛滿滿才是一個家庭的幸運,而父愛如山不僅是家庭的美滿,更加是孩子一生的幸運,當然也是妻子的好福氣。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相信袁弘會做得越來越好。
  • 父愛缺失?
    某網友評論洛麗塔情緣?Sugar Daddy?父愛缺失?事情另有隱情。。。案件會反轉?不,此事件不管真相如何,都決不會反轉!不管怎麼洗白,鮑某都一定是那個掛在恥辱柱上的人。作為一個年過40,閱歷豐富的高知分子不會是個愣頭青。若自身沒有問題即使真被迷惑也會做出正確的判斷,畢竟對方是個14的少女啊。即使女孩主動或有所謂做局,也和劉某某,高某某的案件不可等同!身而為人,若有良心,遇到無知少女偏頗行為,不幫忙引導矯正也應該拒而遠之,而不是從之隨之!
  • :父愛,是女兒一生的宿命
    多留言可增加抽到的概率哦~趕緊叫上朋友一起來參加吧!前兩天,微博上一個視頻火了。在結婚那天,新郎抱著新娘準備上婚車,在抱新娘的途中,新郎堅持不下去了,想放下新娘,歇一歇再繼續。誰知,旁邊的新娘爸爸一把將新娘抱起,健步如飛地繼續往前走。
  • 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月亮天蠍的偏執和佔有,都因從未擁有
    有句話說:幸運的人用童年來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的確是如此,這個同事說因為小時候自己的父母很忙,忙到根本沒時間去管自己。 兒時的日子,總是一個人數著天上的星辰,一個人孤單的作伴,習慣了獨當一面不過是沒有依靠。他如今自己有了孩子,他說他想讓自己孩子的童年是充滿了愛和保護的。
  • 朱茵戚薇女兒同框的背後:缺失的父愛,是對孩子一輩子的虧欠
    很多人都說父愛是深沉的,需要子女用心去領悟。然而這樣沉默的父愛,會讓很多孩子陷入糾結,他們不知道父親到底是怎麼想的,總以為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不會得到父親的認可。有兩位爸爸雖然來了,卻連孩子讀幾班都不知道。
  • 宋慧喬「濫情」的背後,是父愛的缺失
    原來她8歲父親就離開了,而她8歲時她的父親也就才26歲,一個年輕任性的父親,對女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他的離開徹底讓一個小女孩失去了父愛。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父愛的缺失會一直給孩子的內心留下一塊空缺。
  • 家人:李爸溫暖子秋,尖尖治癒凌霄,各有所補才是這劇最好的結局
    01子秋缺失的溫暖只有李爸能給予一、在我們眼中,賀子秋的命運太過悲慘。還沒生下來,就已經註定必然缺失的父愛。但是,李爸卻一眼看穿了他的懂事兒,將肉肉不斷的往他的碗裡夾。在賀子秋眼裡,那一刻,李爸夾的哪裡是肉肉,而滿滿的全是父愛啊!
  • 張栢芝哭訴要不是趙薇,兒子也不會缺失父愛!網友:出乎意料
    張栢芝哭訴要不是趙薇, 兒子也不會缺失父愛!網友:出乎意料儘管張栢芝、謝霆鋒、王菲三人的結局已成定局,但網友們仍不時將三人聯繫起來!然而,讓很多網友不能接受的是,謝霆鋒剛跟張栢芝離婚,轉身就跟王菲複合!
  • 夫妻吵架也要注意措辭,這幾句話說了就覆水難收
    許多人在談戀愛的時候可能會有所收斂,但在結婚之後就暴露了本性,開始肆無忌憚起來。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會覺得結了婚就是一家人,所以怎麼爭吵也無所謂,因為家人是吵不散的。但是吵不散的家人是有血脈聯繫的家人,夫妻也只是有情感的維繫而已。因此,夫妻之間吵架也要注意措辭,這幾句話說了就覆水難收,不要再將那些傷人的話掛在嘴邊,否則受傷害的是你自己。
  • 從小缺失父愛,對女生的成長有什麼改觀?
    其實父愛的缺失分為兩種:一種是缺席,即父親去世或離異;另一種則是父親在身邊很少交流或工作繁忙。無論哪種都是從小缺失父愛,那麼缺失父愛對女生的戀愛觀影響多大?01.從小缺失父愛會導致不願與人相處,甚至可以說不知道如何與別人相處,尤其是異性。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父愛缺失,直接關係女孩的「情感觀」
    在許多中國的傳統家庭裡面,許多人都會認為,一個家庭養育孩子是母親的責任,而父親只負責賺錢養家,所以在中國的許多家庭當中,許多子女跟父親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所以導致他們經常處於一種父愛缺失的情況,然而對於一個孩子甚至是一個女孩兒,父愛的缺失很容易引起較大的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需要的不僅僅是來自於母親的愛,同時也需要父親的愛,
  • 呂雉只有一個女兒魯元公主,奈何一生坎坷,還嚴重缺失父愛
    ,才讓漢朝得以繁榮昌盛下去,但是劉邦這個人一生都是流氓氣質嚴重,這一點也是我們無法忽略的。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看魯元公主的結局,就可以明白很多事情。貫高等人的計劃,沒有得到張傲的支持,原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算了,誰曾想幾人居然暗中繼續策劃。等到第二年劉邦再次經過趙國的時候,貫高等人一切準備就緒,但是劉邦又連夜離開趙國,因此貫高等人的計劃破產,後來還被自己仇人舉報,把他們想要刺殺劉邦的計劃告知劉邦,劉邦一聽火冒三丈,將張傲以及貫高等人全部抓起來。
  • 從小失去父母,現在是百萬人的「雲爸爸」,Rob用愛治癒了世界
    而事實上,父愛在某種程度上的缺失,也確實會給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從「被喪偶式育兒帶大的孩子」,到「從小被父親無故打罵的孩子」,再到「從小就失去了父親的孩子」。他們一生的經歷可能磕磕絆絆,甚至步入歧途。
  • 這種爸爸,將毀掉孩子一生!再忙也要看看
    深以為然。在不少家庭裡,父親似乎是一個缺失或隱形的角色。就像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松子有一個從小臥病在床的妹妹,父親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妹妹。說起設計「日地月三球儀」的初衷,竟然是因為孩子的一個問題:「為什麼冬天比夏天黑得早?」媽媽發現,費力解釋了半天,孩子依然聽得不是很明白。無奈之下只得求助爸爸。
  • 楊迪爸爸父愛如山,楊子姍表情微妙,從小缺失親情,心態被讀懂
    《做家務的男人》溫馨繼續,楊迪爸爸父愛如山,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兒子,隻言片語就能讓人莫名感動,一家人其樂融融很有愛。迪爸很平靜地說道:我在網上只關注你。老爸的一句話,瞬間戳中楊迪的淚點,就連朱丹也被老人家感動了。
  • 幸福的人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治癒童年
    馬爾克斯說過,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我國通常把12歲之前稱為童年,基本就是中學之前的階段,也是人一生中性格塑造最重要的一個階段,這時候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影響非常大。那麼如何給孩子創造出一個好的家庭環境,要注意哪些?
  •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受原生家庭影響的性格特徵#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至少這個孩子的性格就不會太偏激異常,他就會正常地生長。原生家庭會影響人的選擇,但這個影響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心理學和社會學對於這個觀點都有著很多詳實的實驗數據作為科學依據。
  • 【看劇學育兒】《以家人之名》:這一捧缺失的母愛,該在何處被治癒?
    不少觀眾把「凌霄的媽媽陳婷太氣人」頂上熱搜,也引發觀眾針對家庭教育中媽媽「缺位」的熱議與思考。 02.缺失母愛的成長,該用什麼來彌補? 如果他得到了母親的關懷和愛撫,生理需要就得到了滿足,就會感到安全,從而對周圍的人也就有了信任感。 但是如果母親的關愛不夠,甚至沒有,孩子就會對人、對世界產生恐懼,充滿不信任,可見母愛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而缺失母愛的孩子,在以後的成長中也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