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納塔莉·巴比特的《不老泉》,這是一個很短的故事,一本薄薄的小書只有135頁。書中記錄了發生在一個馬上十一歲的小姑娘溫妮·福斯特漫長一生中的兩天,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悶熱中的八月,短短的兩天,卻改變了溫妮的一生。
本書的作者納塔莉·巴比特從小就喜愛閱讀童話和神話,並且深受母親的影響而熱愛繪畫。曾在斯密斯大學專攻美術。為丈夫創作的童書《第四十九位魔法師》繪製插畫,受到編輯的鼓勵後,開始了自寫自畫,後來還嘗試了小說的寫作,而且一寫就是四十年。
《不老泉》1975年出版後備受讚賞,《紐約時報》評價納塔莉「毫無疑問是我們一位有天賦和抱負的兒童文學作家」。這部經典小說獲獎無數,並於1981年和2002年兩度被改編成電影。
小說講述了一個天真爛漫、充滿好奇心的小女孩溫妮·福斯特的奇遇。八月一天的早上,溫妮百無聊賴的決定離家出走,可是又不知道去哪裡。溜出家門後,就直奔自家的一片林子,而在這裡,她遇到了塔克家的小兒子傑西。看到傑西在自家的林子裡喝著泉水,溫妮也覺得口渴難耐,要去喝那泉水。
可是沒想到,這眼泉水裡卻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那就是,喝了這個泉水之後,你就再也感受不到歲月的流逝,樣貌不會變,甚至不會被任何東西傷害,自此便可以永生於世。
這可能是一個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但卻是塔克一家人守口如瓶保守的秘密。正在傑西不知道要如何阻止溫妮喝那泉水之時,媽媽梅和哥哥邁爾斯出現了,這可真是及時。
三個人沒辦法,只好將溫妮抓上馬,帶回家。可是就在路上,他們卻碰到了昨天徘徊在溫妮家門前的「黃西裝」,梅將不老泉的秘密告訴溫妮的時候,「黃西裝」在不遠處全都聽到了。
「黃西裝」尾隨四人回到了塔克家,然後偷了馬,去溫妮家與溫妮的奶奶和爸爸談條件,他的目的就是那個林子,或者說那眼不老泉,但也因此惹禍上身,最終丟了性命。
看完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雖然這只是一個奇幻的故事,一個充滿了童話色彩的傳說。但是卻讓人不禁去思考,如果世上真的有不老泉,你會選擇去喝嗎?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像溫妮一樣,將傑西留給她的那小瓶泉水倒在了蟾蜍身上。但是,這需要多大的決心才能做到。
世上雖然沒有不老泉,但是卻處處充滿了像不老泉一樣的誘惑,很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它帶給我們的好處。起初一陣子,你可能會非常驚訝,然後就是驚喜。就像發生在塔克一家身上的一樣,傑西從樹上摔了下來……馬被獵人當成鹿開槍射殺……爸爸安格斯被蛇咬……梅切到手……傑西後來吃了毒蘑菇等等,但這一切都沒事,一家人有如神助毫髮無損。
但是慢慢你會發現,身邊的人都會生老病死,而你卻一直活在一個年齡,比如像傑西實際已經一百零四歲了,但樣貌還是十七歲的樣子。他不能結婚不能生子,不能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生怕別人發現他的秘密。這樣的人生每一天都一樣,沒有朋友、沒有鄰居、沒有固定的居所、工作,甚至沒有死亡的那天,那活著到底還有什麼生趣。
其實,那不老泉就是我們的欲望,我們總以為我們得到更多就可以滿足我們的欲望,但是卻不知道,隨著我們擁有的越多,欲望也被不斷地撐大,直到我們再也無法滿足它,最終被它吞噬。
如果你是塔克一家人,你會怎麼做,你會對這個秘密守口如瓶嗎?還是像「黃西裝」一樣,準備販賣泉水,好好的賺上一筆,擁有下輩子都花不完的錢。也許我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到底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最後送給大家一個故事: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漁夫劃著一艘小船靠岸,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美國商人問漁夫多長時間才能抓這麼多?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又問,你為什麼不待久一點,多抓一些魚?漁夫不以為然: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國人繼續問:那你一天剩下的時間都在幹什麼?漁夫解釋: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
美國人不以為然,幫他出主意: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這樣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再買更多船。然後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你還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
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和行銷環節。之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經營你的企業。 十五到二十年後,你就可以宣布公司上市,把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可以賺很多的錢!
漁夫問:然後呢? 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漁夫疑惑的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作者簡介:譯心,一個生活在南京的北京人,一個資深的金融從業者,一個希望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遇見有趣靈魂的人。歡迎@譯心清影,聊聊有趣的事兒,聊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