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惡化不簡單,但如何辨別發現齲齒很重要

2020-12-22 騰訊網

昨天說了要拔掉的阻生智齒,那麼今天說要修復的齲齒。雖然天天說齲齒,但是還是防不勝防啊,那麼這篇文章將較為全面的把齲齒剖析一下。

在說齲齒前,先說一個典故《扁鵲見蔡桓公》,這則寓言故事講的是蔡桓公生病了,找來了神醫扁鵲,但是神醫扁鵲的一席話卻沒有引起蔡桓公足夠的重視,結果可想而知——蔡桓公掛掉了。不過寓言內容說的貌似是皮膚上的病,但是牙齒疾病也有「不治將恐深」的危險,那就是——齲齒。

今天的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講到齲齒的惡化、併發症、不同位置以及如何治療和預防,希望大家能夠有則補之,深則治之,無則預防之。

第一講——老生常談說齲齒

齲齒絕對是每一位口腔科大夫老生常談的事,不僅是因為齲齒是一生要預防的慢性細菌性口腔疾病,而且齲齒誘發的併發症可以從牙髓炎、根尖周炎,發展惡化到牙槽骨、頜骨炎症,直至全身上下。

那麼展開說就是齲齒的病發是多方面的,但主因還是日常口腔衛生環境太差。

成年患者發病多是因為口腔日常刷牙的方式方法不得當,牙線沒有配合使用剔除牙間隙食物殘屑;如果患者年紀尚在哺乳嬰兒階段那一般是在家長哺乳過程中的錯誤習慣,預防措施不得當造成的;如果患者年紀在學齡期那除了日常口腔衛生習慣外,還包括家長沒有做好日常的防齲工作,或者患者的牙列畸形擁擠等;如果患者年紀是老人家,那麼一部分原因還包括牙齦萎縮。

第二講——齲齒的惡化過程

說到齲齒的惡化,咱們就可以借鑑上文的古文說一說——不治將恐深、不治將益深。

第一步——君有齲在釉質,不治將恐深:

這一句說的是什麼階段呢?

牙齒脫礦(看圖)!牙齒脫礦嚴重啦,一定會發生齲齒。所謂牙齒脫礦也叫牙齒白斑,牙齒脫礦的根本問題在沒有做好日常的口腔衛生清理工作!

牙齒脫礦有沒有危害?

有嘛!牙齒脫礦不嚴重的,醫生還能做醫學上的修護處理,來抑制脫礦情況,而牙齒也能恢復健康。那麼嚴重的就叫「齲齒」了,就需要修復了。

牙齒脫礦能預防嗎?

能,肯定能。學會三個辦法就可以,第一個辦法就是成人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第二個辦法就是使用護牙素(沒有掌握刷牙技巧的嬰幼兒和孕期的女性都可以使用,但重點是牛奶蛋白過敏的人群不能用);第三個辦法就是牙齒塗氟,這個辦法主要可以針對3歲以上的兒童或者正畸期間的患者。

第二步——君有齲在釉質,不治將益深:

這一句又代表了哪個階段呢?

淺齲(看圖)!

淺齲是指齲壞的位置在牙體組織的牙釉質部位,這個階段在臨床檢查過程中可呈現小黑點或牙冠面黑線。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即使患者看到了也沒什麼感覺,往往就忽視了,這是因為牙釉質本身沒有神經存在。

淺齲怎麼治療?

治療方法上並不難,在治療費用和時間的花費上很少,只需要做藥物治療和填充治療就可以遏制住牙體組織的齲壞。如果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定期檢查,那就沒有再惡化齲壞的可能。

第三步——君有疾在本質,不治將恐深:

這一句代表的問題就相對嚴重了點!

中齲(看圖),圖中可見這個時候的齲齒已經告訴我們,最外層的牙釉質已經被徹底齲壞穿透了。這種齲壞程度的患者一般在病情主訴中已經有了牙齒敏感的現象,而且臨床檢查可見明顯的齲坑。患者的牙齒敏感主要來自於牙本質,因為牙本質有眾多神經小管是通向牙髓神經的,患者在進食刺激食物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酸痛」,但是這種「酸痛」感也會因為刺激的消失而消失。因此這個階段也容易被患者忽視掉。

中齲怎麼治療?

在中齲的治療上也不是很難,花費的財力人力也不是很巨大,需要做齲壞部位的填充治療,而且可能還存在需要檢查調整咬合關係。修復後的患牙要求患者在日後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定期檢查,且補牙後的24個小時內,不要使用補牙側咀嚼硬物,防止填充組織脫落或刺激到牙體組織。

第四步——君有疾在本質,不治將益深:

這一句可就到了比較嚴重的齲壞地步了!

深齲(看圖),深齲說明牙齒齲壞到了牙本質深層或臨界於牙髓神經。這種齲壞程度在患者病情主訴是是「疼痛」,而且疼痛感不會隨著患者吃食物時的刺激消失而消失。區別於牙齒敏感症狀的「中齲」,患者的患牙在檢查過程中可見明顯齲洞,而且一旦觸碰到就會有痛感。

深齲要怎麼補救?

深齲的補救雖然類似於中齲,但補救後的效果不一定好於中齲,尤其是一些已經齲壞到牙本質深層臨界牙髓神經的人群,可能會出現補完牙齒有幾天的不適症狀,這個時候可能還需要重新選擇填充材料。但是深齲如果再不進行治療,牙髓神經就會被細菌感染,到那個時候不僅患者會承受更大的痛苦,而且要接受更加繁瑣的治療。

第三講——齲齒的齲壞位置

齲齒因為位置不同得到的命名也就不同,當然發現時間和治療的手段也就不同。就齲齒的位置我們常見的有:窩溝齲、鄰面齲、根面齲等。這三種齲齒也可以像上文那樣出現淺中深的惡化,但又有所不同。

一說窩溝齲:

窩溝齲在原來的文章中有過介紹——窩溝齲是一種常見的齲齒類型之一,因其病發位置位於磨牙的窩溝故得此名。窩溝齲僅限於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的咬合面、頰面溝和上頜前牙舌面的齲損。患有窩溝齲的患者在主訴病情時多有牙齒敏感現象的發生。在臨床檢查時患牙不僅有咬合面明顯的黑線存在,而且很容易卡出探針,部分窩溝齲患者的齲壞在發現時已經基本到了牙本質,這是因為窩溝底部的深度接近牙體組織的牙本質和牙釉質臨界點。

窩溝齲的治療不嚴重的可以採用藥物填充,但嚴重的就需要修復材料補牙。對於窩溝齲我們提倡預防是關鍵,而且國內有相關有效的預防辦法——窩溝封閉。窩溝封閉可以預防3~13歲期間兒童的乳磨牙和恆磨牙的齲壞,當然如果您是成年人,也有窩溝較深的,也可以選擇窩溝封閉來預防窩溝齲的發生。

二說鄰面齲:

鄰面齲的齲壞位置在兩個鄰牙之間的相鄰部位故得此名,是臨床常見的齲齒類型。

說到鄰面齲我們就要先介紹下牙齒,牙齒分為咬合面、舌側面、頰側面還有兩個鄰面。而我們日常能夠通過刷牙清潔到的三個面就是咬合、舌側、頰側三個面,而往往忽視了兩個鄰面,這就導致我們日常吃飯殘留的食物會嵌塞在兩個牙齒鄰面的位置,久而久之如果不清理就會因為細菌分解出現齲壞。

而且鄰面齲不像咬合面的窩溝齲那樣容易發現,需要X光牙片才能確診發現,而往往人們對口腔的健康意識不高,待發現鄰面齲的時候,患者基本都已經出現了牙齒敏感現象即中齲,更嚴重的患者也出現了牙髓炎根尖周炎的情況。

那麼如何預防鄰面齲就是關鍵:常規的刷牙肯定是不行的,那麼使用牙線、牙線棒、牙間隙刷或者衝牙器是可以有效清理牙齒間隙裡殘留的食物殘屑,而且對於預防鄰面齲也有很大的幫助。

這裡就說說正確使用牙線的關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圖)

1、取出一段長約30釐米的牙線,將兩頭的牙線纏繞在兩隻手的食指第一節位置,中間的長度位置以兩顆大拇指長度為好;

2、在清潔上前牙或下前牙時,可將其中一根纏有牙線的食指伸入口中,另一根食指在外,這樣可以確保牙線在鄰牙間緊貼鄰牙面;

3、在清潔上下頜的左右後牙時,也需要將纏有牙線的食指伸入口中,並使用拇指撐開面頰;

4、注意事項:牙線在經過鄰牙接觸點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傷及牙齦,造成牙齦損傷萎縮。

三說根面齲:

說到根面齲就希望,看到這裡的成年人給家裡的老人說一說。

根面齲也叫根齲,是中老年人齲齒中比較常見的。說到誘發原因除了口腔衛生這個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還包括因為刷牙不當引起的牙齦萎縮和楔狀缺損誘發的根面齲,當然隨著人體組織的老化,牙齦也會出現生理性萎縮,那麼大部分的中老年人就會出現牙根外露。

根面齲的發生如果單純不說口腔衛生這麼一個大的綜合元素,那麼第二個誘因就是牙周病牙齦萎縮、第三個誘因就是牙根面的釉質較薄。大部分的中老年人都患有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牙周病,那麼牙周病導致的牙齦萎縮會致使牙根暴露,而牙根面的牙釉質又相對較薄,再加上刷牙方式不對導致的楔狀缺損和口腔衛生環境問題。四大因素就導致了根面齲。

根面齲的危害遠高於窩溝齲和鄰面齲,因為根面齲一旦出現明顯的疼痛,基本是深齲或牙髓炎,而且根面齲最終會導致牙齒脫落這樣的問題。

預防根面齲最好的辦法除了日常維護,就是「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齦上潔治可早期預防牙周牙齦炎、預防牙齦萎縮;齦下刮治可治療已知的牙周炎預防惡化,預防牙齒脫落。

第四講——齲齒的併發症

齲齒一旦進入到深齲階段,那麼惡化的結果就是最常見的「牙髓炎」、「根尖周炎」。

先說牙髓炎:

牙髓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牙髓炎的表現往往是在牙齒靜止狀態下,突然性的自發性劇痛並且陣痛感覺會加劇,患者無法辨別出到底是哪一顆牙齒在痛;慢性牙髓炎雖沒有急性牙髓炎那樣瞬間劇烈的痛,但是慢性牙髓炎往往會朝著根尖周炎惡化。而且牙髓一旦感染可通過牙根尖孔引起牙根尖的逆行感染,而且疼痛是不定時的疼痛,一般止痛藥沒有明顯效果。

牙髓炎患者在主訴病情時都有陣發性疼痛、冷熱刺激痛和夜間痛三個特點。而且牙髓炎的危害不僅僅局限於影響患者休息這麼簡單,如果患者是患有基礎病的中老年,可能還會導致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血壓忽然升高、突發性腦溢血等一系列的併發症。

那麼治療牙髓炎的辦法和時間就顯得很重要:一定要快!一旦發生牙髓炎立刻就醫採用開髓減壓、衝洗局部止痛的辦法減輕患者疼痛。如果患牙後期牙髓徹底壞死,那麼治療就只有根管治療。

再說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是牙髓炎繼續惡化的結果,這個時候的牙髓神經基本或者徹底壞死,且有細菌感染現象。根尖周炎的病發位置還包括牙根尖的牙骨質和牙周膜、牙槽骨。

這時患者在主訴病情時主要體現為咬合痛、牙齒鬆動、牙根周組織紅腫等。根尖周炎同樣有急性和慢性只分,但差別就在於兩者之間會互相切換,治療根尖周炎可選擇根管治療,但一定要快速就醫。

這是因為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不但要小心病變發展造成的牙槽骨破壞,而且一旦拖延那麼患牙很有可能就只能做拔除處理做種植牙修復。特別提醒患有基礎病的根尖周炎患者要當心急性根尖周炎誘發的血壓瞬間升高和心臟絞痛問題等。

後說頜骨骨髓炎:

頜骨骨髓炎也是根尖周炎惡化後引起的一種嚴重口腔疾病。頜骨骨髓炎同樣有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頜骨骨髓炎的臨床發病具有發病迅速,全身症狀明顯等特點。患者的患牙區會出現多顆牙齒的鬆動,且患牙牙周處有膿液溢出。如果是病發在下頜位置,那麼還有咀嚼肌受損、張口困難、下牙槽神經受損問題。

如果急性頜骨骨髓炎治療不徹底就會誘發慢性頜骨骨髓炎,那麼患者會出現局部組織增生、腫脹、患處長時間溢膿液等症狀,如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

在治療急性頜骨骨髓炎時要首先拔除病原所在的牙齒在進行局部藥物控制,如果是慢性的可能還需要刮除病灶摘除壞死骨頭。

歷史文章: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於阻生智齒怎麼辦?

啥是個窩溝齲?有辦法預防嗎?

關公刮骨療毒和牙齒根管治療都是醫者技術的體現!

不要把不疼不癢時期的淺齲不當回事!

相關焦點

  • 齲齒惡化不簡單,但如何辨別發現齲齒症狀很重要
    今天的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講到齲齒的惡化、併發症、不同位置以及如何治療和預防,希望大家能夠有則補之,深則治之,無則預防之。第二講——齲齒的惡化過程說到齲齒的惡化,咱們就可以借鑑上文的古文說一說——不治將恐深、不治將益深。第一步——君有齲在釉質,不治將恐深:這一句說的是什麼階段呢?
  • 不是所有的齲齒症狀都可以充填修復解決?
    其實很多患有齲齒的患者在前期都是本著能不補就不花那個錢的想法,結果到了「痛」的實在受不了的時候才來治療。其中這些患者中也有個別直接上來就要求大夫直接給補牙的!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你是冷熱刺激痛、夜間痛、咬合痛等的牙痛患者,在接受檢查診斷後會發現根管治療才是比補牙更好的修複方式!
  • 大於胎齡兒可能與孕婦的齲齒有關 而齲齒與早產和子癇前期無關
    之前一些研究發現母體齲齒和不良妊娠的結局,包括子癇前期,早產呈正相關,然而這項研究卻挑戰了這一結果。齲齒與早產或子癇前期無關,而與大於胎齡兒有關。與這些因素有關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與沒有齲齒的女性女相比,患有齲齒的女性分娩大於胎齡兒的風險會顯著增加。但是這裡面的潛在機制是什麼?這可能與患有齲齒的女性的個人體質特徵、生活習慣等有關係。比如久坐的生活方式和不良飲食習慣導致超重和口腔健康問題。
  • 乳牙齲齒不治療,等著換新牙? 大錯特錯!
    三歲娃長了20顆「蟲牙」 乳牙齲齒不治療,等著換新牙? 大錯特錯 華聲在線10月10日訊 「前些日子孩子牙痛,疼得打滾,到了晚上睡不著……」10月9日下午,長沙市民陳先生帶著孩子來長沙市第三醫院複查,3歲半的女兒珍珍從小喜歡吃甜食,近段時間頻繁牙疼,夜裡更是痛得睡不著覺。
  • 兒童齲齒應如何防治?
    據相關調查,我國有超過6成的兒童患有齲齒,除此之外,乳牙滯留、牙齒錯位咬合、恆牙萌生困難、鵝口瘡等也是很常見的兒童口腔疾患,很多家長和孩子深受其擾。 為什麼兒童容易患齲齒? 在眾多口腔問題中,兒童齲齒恐怕是排首位的。
  • 齲齒如何躋身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的?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陳巧華表示,口腔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把齲齒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後應重點防治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首先我們看下齲齒是如何形成的?齲齒,俗稱蛀牙、蟲牙,是由於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作用,導致牙齒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它的形成有四個因素:細菌、食物、時間和宿主。日常飲食中,澱粉類食物較多,在咀嚼的過程中與唾液作用後會變成糖。現在的食物越來越精細,在進食後很容易形成軟垢附著在牙齒表面而且難以清潔。
  • 齲齒出現疼痛症狀再補牙,對嗎?
    「大夫,我的牙不疼就不用補牙了吧?」、「大夫,我最近蟲牙疼您看能補牙不?」這一般都是面臨補牙的患者經常問到的事。到底是疼了再補,還是不疼不補,還是疼不疼都要補?這個完全取決於牙體組織情況決定,有的牙即使沒有痛感也要補,有的牙有了劇痛感還不一定能補。
  • 【齲齒】牙齒上的「小黑點」,不痛不癢就真的能置之不理嗎?
    較真要點: 牙齒上的小黑點可能是吃食物後的色素沉積,也可能是蛀牙,需儘早診治,以免惡化。 很多盆友就算發現自己的牙齒上有「小黑點」 但是因為它本身不太具有存在感 不痛也不癢,僅僅是無法清除 就一直沒有把它放在心上
  • 幼兒牙痛不一定是蟲牙還有可能是齲齒 醫生支招如何防治
    家長要注意孩子出現齲齒。網絡圖片。  華龍網9月6日17時10分訊(記者 林楠)寶寶牙痛可不一定是蟲牙。日前,3歲的小虎被牙痛折磨地連飯都吃不了,父母以為是有了蟲牙。經檢查,兒童醫院口腔科李立醫生告訴小虎的爸爸媽媽,小虎的大牙和門牙已經出現了齲齒。後來李立醫生了解到,原來平時小虎喜歡含著奶瓶睡覺,使牙齒長期泡在營養豐富的奶液中,受到酸的侵蝕而出現了齲齒。  李立介紹,齲齒俗稱蟲牙,是牙齒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發生脫鈣,有機質分解,從而造成牙體組織缺損的一種疾病。
  • 牙周炎,齲齒『久拖不治』或難逃牙齒脫落的命運!
    牙周炎牙周炎簡單理解就是牙床發炎,是一個非惡性相應溫和的健康殺手,平均發病年齡在36歲以後,牙周炎因為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容易被人忽略。它對牙齒的健康雖然不能要命,卻能讓很多的人的後半生生活質量直線下降。
  • 孩子得了嚴重齲齒怎麼辦?
    恩,一般來說,它們會經歷長牙、換牙、爛牙——咦,等等,好像哪裡不太對…….它們會經歷長牙、換牙、爛牙,and,嚴重爛牙——也就是齲齒。言歸正傳。對於孩子們而言,牙齒是他們的另一個玩具:長牙的時候它怪怪的熱熱脹脹的,換牙時候它鬆動,而爛牙……恩?
  • 孩子不喊疼就不看牙?3個齲齒真相寶媽必看
    華聲在線9月11日訊(通訊員 易婷)寶寶只要不吃糖,就不會長蛀牙?牙齒變「髒」了,不用瞎花錢治療?孩子乳牙反正會掉,齲齒也不用管?寶媽們,清醒點,這些都是謠言!乳牙的好壞與將萌出的恆牙密切相關,但很多家長認為乳牙遲早要換的,孩子不喊疼就不看牙,忽視乳牙健康,超8成兒童齲齒治療不及時。
  • 蛀牙齲齒導致疼痛,可能是牙齒根尖周炎,你了解多少?如何避免?
    一般都是因為齲齒,或者其他牙齒組織的疾病,感染了我們的牙神經,導致牙神經壞死了。那麼壞死的神經,它通常就會引起牙根尖周圍外邊的那些組織發炎,我們就叫做根尖周炎。二、根尖周炎有什麼症狀?根尖周炎的症狀,最主要的還是感覺到牙齒疼痛。比如咬合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牙齒的疼痛。
  • 正畸期間如何預防齲齒
    但是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牙齒正畸不光是為了美觀,更主要的是預防可能因為牙列不齊導致的牙周問題、牙列擁擠導致的齲齒問題、咬合不齊導致的顳下頜關節問題等等。
  • 4顆乳牙全壞,3次束縛治療,我犯過的錯警示大家:寶寶齲齒別輕視
    如果寶寶吃完輔食以後,沒有認真清潔牙齒,食物殘渣就會附著在牙齒上,再和細菌反應生成酸,齲齒會很快出現。再加上這個階段沒有戒除的奶睡或者夜奶,夜間唾液分泌減少,更容易加速齲齒的惡化。總體來說,引起齲齒發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寶寶牙齒的清潔工作,因為我們無法避免寶寶不攝入含糖的食物,也沒有辦法快速解決和夜奶的問題。
  • 刷滿三分鐘、減少糖的攝入...預防兒童齲齒,這幾點不容忽視
    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5歲兒童乳牙齲齒率為70.9%,12歲兒童齲齒率為34.5%,齲齒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患者人數也是成倍增長,尤其是學生兒童,應該如何科學有效的預防齲齒呢?   據了解,醫院口腔科每天接診關於齲齒及相關病症的患者大約有100例,涵蓋了各個年齡階段,其中3-6歲的學齡前兒童、11、2歲的小學生佔了一半之多。
  • 寶寶乳牙的呵護手冊:無論是否母乳餵養都有可能得齲齒
    如果一歲左右還沒出牙,不一定代表絕對有問題,可能是遺傳影響的出牙時間。實在擔憂可以帶去看醫生檢查。 當孩子開始長牙後,他們遇到的第一個牙齒問題就是齲齒。將近1/10的2歲孩子有1顆甚至多顆齲齒;到3歲時候,這個比例是28%;到5歲的時候,這個比例接近50%。
  • 齲齒、鬧夜、睡眠差,是「鍋」還是罪?夜奶的愛恨情仇,值得細品
    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在與同事和朋友的日常交流中可以感受到,正在經歷夜奶餵養的寶媽都對「夜奶」有著理不清、道不明的複雜情緒。「想斷夜奶,可孩子哭得那麼可憐,狠不下心又讓孩子喝了。」①引發齲齒夜奶和齲齒間的具體聯繫是比較複雜的,僅用「夜奶會引發齲齒」這一簡單結果就論定未免有些粗暴。母乳餵養和配方奶餵養引發齲齒的風險不盡相同。
  • 患齲齒的年輕媽媽心衰又失明,原因竟然是……
    原標題:患齲齒的年輕媽媽心衰又失明,原因竟然是……而經檢查,齲齒竟有可能是導致她患病的罪魁禍首。今年26歲的陳曉(化名)是濰坊人,是一位兩歲孩子的媽媽,今年元旦期間,小陳得了一次重感冒,之後,她覺得身體素質一直在下降,經常感到虛弱無力,時而會胸悶憋氣。直到3月份,小陳到當地一家醫院檢查,確診為感染性心內膜炎。
  • 齲齒危害別小覷 刷牙+塗氟防蛀牙
    齲齒危害兒童健康,乳牙患齲不能放任不治齲齒俗稱蛀牙,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牙齒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發生脫鈣、有機質分解,從而造成牙體組織缺損的一種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