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如何躋身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的?

2020-12-22 高級營養師周老師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句老話無疑道出了大家對牙病的態度——牙疼雖難忍,但並非什麼大病。而事實上,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陳巧華表示,口腔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把齲齒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後應重點防治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

首先我們看下齲齒是如何形成的?

齲齒,俗稱蛀牙、蟲牙,是由於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作用,導致牙齒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它的形成有四個因素:細菌、食物、時間和宿主。

日常飲食中,澱粉類食物較多,在咀嚼的過程中與唾液作用後會變成糖。現在的食物越來越精細,在進食後很容易形成軟垢附著在牙齒表面而且難以清潔。

口腔裡的細菌會在牙齒表面形成菌斑,軟垢中的糖分發酵分解產生的酸性物質慢慢酸蝕牙表面,時間長了就會形成齲齒。

那麼齲齒究竟是怎麼躋身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的呢?

齲齒成長史

偽裝期

起初只是一個小黑點

看似煙漬、茶漬、咖啡漬,有時卻是偽裝的齲齒,悄悄落腳於你牙齒的窩溝點隙(牙面上點狀或線狀凹陷)。

最初,你肯定不會把這個小黑點放在眼裡,殊不知下面的牙齒早已受到比較嚴重的破壞,只因為沒有到牙本質,所以你感覺不到疼,這也就是口腔科醫生們所謂的「潛藏性齲」。

但若沒注意,那麼,接下來,小黑點變大。

生長期

牙疼起來真要命

①小黑點變小洞(中齲階段):這時候的齲壞已經到達了牙的表層的,一般牙齒表面會有比較大而且深的齲洞。在進食的時候,遇到外界的冷熱酸甜的刺激就會出現疼痛感,直到刺激源褪去之後就會消失疼痛感,沒有了自發性的疼痛。

②小洞變大洞、深洞(深齲):一般表面是黑色的,因為這時候已經是牙齒的深層壞死了,而且顯示出較大而且又深的齲齒,表面的破壞更加嚴重。這時候應對刺激會表現出更為酸痛的感覺。

③繼續深入,侵入牙髓組織。如果演變成了急性牙髓炎,就是非常疼了。因為這時病變侵入牙髓組織,產生炎性滲出液,形成髓腔高壓,引起劇烈疼痛。

④侵襲繼續,侵入牙根。牙齒急性根尖周炎感染可能引起間隙感染,嚴重的會危及生命。接下來,牙冠被全部腐蝕,只剩下殘冠殘根。

危害期

你的牙關乎你的命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礎和關鍵,不僅影響人們的咀嚼、發音等基本功能,而且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骨質疏鬆、早產和低體重兒出生密切相關。通俗點講,牙齒不健康,疾病全身跑。

自牙髓炎開始,會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膿腫,甚至頜骨骨髓炎,牙齒脫落缺失。牙齒的齲壞、缺失,會影響咀嚼,加重胃腸負擔,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幼兒牙痛不一定是蟲牙還有可能是齲齒 醫生支招如何防治
    家長要注意孩子出現齲齒。網絡圖片。  華龍網9月6日17時10分訊(記者 林楠)寶寶牙痛可不一定是蟲牙。日前,3歲的小虎被牙痛折磨地連飯都吃不了,父母以為是有了蟲牙。經檢查,兒童醫院口腔科李立醫生告訴小虎的爸爸媽媽,小虎的大牙和門牙已經出現了齲齒。後來李立醫生了解到,原來平時小虎喜歡含著奶瓶睡覺,使牙齒長期泡在營養豐富的奶液中,受到酸的侵蝕而出現了齲齒。  李立介紹,齲齒俗稱蟲牙,是牙齒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發生脫鈣,有機質分解,從而造成牙體組織缺損的一種疾病。
  • 兒童齲齒應如何防治?
    長大後,因小時候愛吃糖而導致的「牙洞」困擾不已:牙齒變黃、吃冷熱酸甜的食物時牙齒感到酸痛,嚴重還會引起牙髓炎等疾病。 這就是齲齒病,也是我們俗稱的「蟲牙」、「蛀牙」。據相關調查,我國有超過6成的兒童患有齲齒,除此之外,乳牙滯留、牙齒錯位咬合、恆牙萌生困難、鵝口瘡等也是很常見的兒童口腔疾患,很多家長和孩子深受其擾。
  • 齲齒惡化不簡單,但如何辨別發現齲齒症狀很重要
    在說齲齒前,先說一個典故《扁鵲見蔡桓公》,這則寓言故事講的是蔡桓公生病了,找來了神醫扁鵲,但是神醫扁鵲的一席話卻沒有引起蔡桓公足夠的重視,結果可想而知——蔡桓公掛掉了。不過寓言內容說的貌似是皮膚上的病,但是牙齒疾病也有「不治將恐深」的危險,那就是——齲齒。
  • 齲齒惡化不簡單,但如何辨別發現齲齒很重要
    不過寓言內容說的貌似是皮膚上的病,但是牙齒疾病也有「不治將恐深」的危險,那就是——齲齒。 今天的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講到齲齒的惡化、併發症、不同位置以及如何治療和預防,希望大家能夠有則補之,深則治之,無則預防之。
  • 淄博傳染病防治春夏宣傳季啟動,手足口病、麻疹等仍是防治重點
    3月24日,由淄博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主辦的淄博市「傳染病防治春夏宣傳季」活動在張店正式啟動,活動首日,共設一個主會場和淄博商廈,義烏小商品城、新瑪特購物廣場三個分會場。啟動儀式上,市衛健委對開展傳染病防治春夏宣傳季系列宣傳活動進行了部署。
  • 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成立
    為進一步加強各國互學互鑑、共商共享,發揮傳統醫學在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中的特殊作用,經中國中醫科學院聯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中藥協會向全球發起倡議,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12月21日在京成立。
  • 三個認為的母乳「奶瓶齲」,兩個都不是真齲齒!真實原因讓人唏噓!
    罷了,今天就把男姐有話說兩篇文章拿來綜合一下,說說這幾天好多媽媽問的寶寶齲齒問題吧。準確的說,近期三個母乳寶寶諮詢「齲齒」的問題,結果三個都不是齲齒,兩個是牙釉質剝脫,一個是牙菌斑(這不是壞事)。把這樣的錯誤安在母乳頭上,實在是冤枉、委屈!
  • 大於胎齡兒可能與孕婦的齲齒有關 而齲齒與早產和子癇前期無關
    總體來講,患有齲齒的女性的肥胖症患病率高於沒有齲齒的女性。以齲齒是否治療為基礎對患齲齒的婦女進行分類時,患齲齒但未經治療的女性肥胖症患病率更高。未經治療的患齲女性的BMI、腰圍、血壓和空腹血糖水平也高於經過治療的患齲齒女性。
  • 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夏瑾)愛滋病、SARS、甲型H1N1流感以及如今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各類重大感染性疾病給人類健康安全和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為進一步發揮傳統醫學在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國中醫科學院聯合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世界針灸聯合會、中國中醫藥協會向全球發起成立「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的倡議。目前已有來自六大洲30個國家和地區的60餘家機構、70餘位專家加入聯盟。
  • 殼寡糖防治骨關節疾病有明顯效果
    本報訊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海洋特徵寡糖與骨關節——中科院寡糖工程新成果專家研討會」上獲悉,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殼寡糖研究中心與復旦大學醫學院等單位開展的聯合研究中,科研人員已證實殼寡糖在防治骨關節疾病方面具有明顯效果。
  • 「新聞資訊」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成立
    為進一步加強各國互學互鑑、共商共享,發揮傳統醫學在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中的特殊作用,經中國中醫科學院聯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中藥協會向全球發起倡議,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12月21日在北京成立。
  • 齲齒危害別小覷 刷牙+塗氟防蛀牙
    齲齒危害兒童健康,乳牙患齲不能放任不治齲齒俗稱蛀牙,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牙齒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發生脫鈣、有機質分解,從而造成牙體組織缺損的一種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
  • 本年度兒童齲齒填充和窩溝封閉項目展開
    隨著中小學生健康體檢工作的推進,近日,我市不少小學的三年級學生陸續收到一張「2020年宜興市兒童齲齒填充和窩溝封閉免費服務券」,標誌我市本年度的兒童齲齒填充和窩溝封閉服務項目已正式展開。記者近日從市牙病防治所了解到,收到服務券的學生,可在規定時間內,到定點醫療機構免費接受「六齡齒」防齲幹預。兒童是齲齒的高發人群,市牙病防治所關於恆牙患齲率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市9歲兒童的恆牙患齲率為12.73%,初中生為27.88%,高中生為31.36%,且60%以上的恆牙齲發生於「六齡齒」(即第一恆磨牙)。
  • 戰疫史話: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回顧人類是如何把這個「絕症」拉下馬的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 (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錘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 今天是3月22日,再過兩天,也就是3月24日,我們有個特殊的紀念日,這就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 蛀牙齲齒導致疼痛,可能是牙齒根尖周炎,你了解多少?如何避免?
    一般都是因為齲齒,或者其他牙齒組織的疾病,感染了我們的牙神經,導致牙神經壞死了。那麼壞死的神經,它通常就會引起牙根尖周圍外邊的那些組織發炎,我們就叫做根尖周炎。二、根尖周炎有什麼症狀?根尖周炎的症狀,最主要的還是感覺到牙齒疼痛。比如咬合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牙齒的疼痛。
  • 世界血栓日:三大心血管疾病病理基礎,是造成人類死亡重要原因
    血栓形成及血栓栓塞引起的疾病被稱為血栓性疾病,血栓形成是目前全球三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腦卒中、靜脈血栓栓塞症)共同的病理基礎,其中靜脈血栓栓塞症又分為深靜脈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
  • 天寒地凍,大豬多怕喘,豬場呼吸道疾病該如何防控好?
    「小怕拉,大怕喘,母豬就怕不生產」,這是我們養殖戶比較熟知的一句諺語,今天就重點和大家說說「大怕喘」的相關事宜。而呼吸道疾病,又多像人的氣管炎一樣,用藥好些,不用藥又開始復發,一直以來都是困擾豬場的一大難題,得不到有效的徹底治療,就此,豬之事帶大家了解下老生常談的豬呼吸道疾病該如何防治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