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句老話無疑道出了大家對牙病的態度——牙疼雖難忍,但並非什麼大病。而事實上,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陳巧華表示,口腔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把齲齒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後應重點防治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
首先我們看下齲齒是如何形成的?
齲齒,俗稱蛀牙、蟲牙,是由於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作用,導致牙齒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它的形成有四個因素:細菌、食物、時間和宿主。
日常飲食中,澱粉類食物較多,在咀嚼的過程中與唾液作用後會變成糖。現在的食物越來越精細,在進食後很容易形成軟垢附著在牙齒表面而且難以清潔。
口腔裡的細菌會在牙齒表面形成菌斑,軟垢中的糖分發酵分解產生的酸性物質慢慢酸蝕牙表面,時間長了就會形成齲齒。
那麼齲齒究竟是怎麼躋身人類三大重點防治疾病的呢?
齲齒成長史
偽裝期
起初只是一個小黑點
看似煙漬、茶漬、咖啡漬,有時卻是偽裝的齲齒,悄悄落腳於你牙齒的窩溝點隙(牙面上點狀或線狀凹陷)。
最初,你肯定不會把這個小黑點放在眼裡,殊不知下面的牙齒早已受到比較嚴重的破壞,只因為沒有到牙本質,所以你感覺不到疼,這也就是口腔科醫生們所謂的「潛藏性齲」。
但若沒注意,那麼,接下來,小黑點變大。
生長期
牙疼起來真要命
①小黑點變小洞(中齲階段):這時候的齲壞已經到達了牙的表層的,一般牙齒表面會有比較大而且深的齲洞。在進食的時候,遇到外界的冷熱酸甜的刺激就會出現疼痛感,直到刺激源褪去之後就會消失疼痛感,沒有了自發性的疼痛。
②小洞變大洞、深洞(深齲):一般表面是黑色的,因為這時候已經是牙齒的深層壞死了,而且顯示出較大而且又深的齲齒,表面的破壞更加嚴重。這時候應對刺激會表現出更為酸痛的感覺。
③繼續深入,侵入牙髓組織。如果演變成了急性牙髓炎,就是非常疼了。因為這時病變侵入牙髓組織,產生炎性滲出液,形成髓腔高壓,引起劇烈疼痛。
④侵襲繼續,侵入牙根。牙齒急性根尖周炎感染可能引起間隙感染,嚴重的會危及生命。接下來,牙冠被全部腐蝕,只剩下殘冠殘根。
危害期
你的牙關乎你的命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礎和關鍵,不僅影響人們的咀嚼、發音等基本功能,而且與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骨質疏鬆、早產和低體重兒出生密切相關。通俗點講,牙齒不健康,疾病全身跑。
自牙髓炎開始,會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膿腫,甚至頜骨骨髓炎,牙齒脫落缺失。牙齒的齲壞、缺失,會影響咀嚼,加重胃腸負擔,進而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