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統一老師。
上篇文章結尾,大家呼喚「只看美劇,幹翻英語」系列的更新,併集滿了千贊!
好,那我就兌現諾言,更新一篇。
一.為啥你看劇學不到英語?
其實,不光你看劇學不到英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看劇也學不到英語。
大二的那年寒假,我看了人生的第一部美劇 -《越獄》。
在看之前,我想的特別美好:一邊看美劇,一邊記單詞,練聽力,跟讀口語,為下一次四六級考試刷分做準備。
4天之後,我看完了整整四季79集的《越獄》外加一個特別篇。走出宿舍門的那一刻,明媚的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時間仿佛停滯了。
原來,世界上有一種劇叫美劇,而且它真TM的好看。
就在我感嘆神劇的偉大之時,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誒?當時不是說好的要一邊看美劇,一邊學英語的嗎?但是看了四天美劇,我好像啥英文都沒學到啊~
不過使勁兒想了半天后,我發現我還是記住了一個單詞的:
「retard」,是獄警Belick罵T-bag用的一個髒話,意思是智障。
除此之外,我還記住了一句話:
「previously on prison break」
然後就沒別的什麼了。
沒錯,我當初打算的記單詞,練聽力,跟讀口語的宏偉計劃,最後只完成了一個單詞,和一個句子。我深刻反省了一下,感覺是因為我看的時候注意力全放在劇情上了,沒騰出時間記單詞,也沒有逐句練聽力,更沒有跟讀口語。
所以我馬上改變了策略,又一次打開了《越獄》的第一集,遮住字幕開始聽。
然後我就懵逼了:沒了字幕,根本連毛都聽不懂啊,怎麼訓練聽力?
於是我再次改變策略,在看劇的時候,把注意力放在英文字幕上,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記憶。一集40分鐘的劇被我看成了3個小時,生詞記了幾百個下來。
然後我就想,再單獨記憶這幾百個生詞嗎?這和背單詞書有什麼區別呢?
終於,在掙扎了兩天後,我放棄了。
我相信,上面我描述的問題,很多自己嘗試過「看劇學英語」的同學,也肯定遇到過:
1.要麼光顧著看劇,顧不上學英語
2.要麼太注重學英語,看劇樂趣沒了
光顧著看劇,會導致你根本學不到東西。比如我看了四天的越獄,只記住了一個單詞和一句話。這時候有人可能會說,我聽了那麼多小時的英文,這對聽力就是一種提高啊,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泛聽嗎?是不是泛聽對語感也有一定的鍛鍊呢?
唉~ 沒錯,只要你在聽英文,肯定比不聽強一些,但是這個效果是非常非常不明顯的。我就認識一些看了十幾年美劇但英語沒有一絲長進的朋友。所以說,如果你光顧著看劇,注意力不在英語上,那不論你花多長時間,都不會看到效果。
到這裡,我們似乎找到了你看劇學不到英語的原因:
1.光顧著看劇 → 看不到效果
2.光顧著學英語 → 堅持不下來
而這,恰恰也是傳統英語學習方式失敗的原因。
二、為啥傳統方式學英語會失敗?
很多同學在學英語時,都有過類似這樣的苦惱:
我已經堅持背了兩個星期的單詞,為什麼託福閱讀還是看不懂?
我過去3個星期每天起來聽VOA新聞,剛做了一套四級聽力題,為什麼錯的比3周前還多?
為什麼我花幾萬塊報了線下的英語培訓班,學了1年後,還是沒法和老外對話?
這類問題無疑是最令人痛心的,也是最打擊人們自信心的。因為你努力了,卻依然看不到效果。而當你看不到效果的時候,無法堅持就太TM正常了,因為你看不到堅持下去的意義。
為啥健身房到處都是鏡子,角落還有一個體重秤?因為來鍛鍊的人需要隨時看到自己的肌肉更強健了,體重更輕了。只有看到這一絲一毫的效果,他們才有可能堅持下去。
看不到效果,會直接導致你無法堅持。
反過來,當你本人毅力不足,無法長期堅持的時候,又會導致你看不到效果。
比如說練聽力,可能你咬咬牙,堅持練到第30天時,就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提高。但是你毅力不足啊,堅持到第7天就放棄了,最後結果就是看不到效果。
所以說,不光是針對看美劇學英語,所有學英語方式的失敗,都是「看不到效果」和「無法堅持」兩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知道兩個病因是什麼了,那下面我們試著各個擊破。
三、嘗試解決「看不到效果」
和「無法堅持」
1.先來看「無法堅持」這個因素。
有沒有哪種方法,能讓我們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呢?
大家想像一下,自己從小到大的英語老師是不是整天都在說:「你一定要堅持啊,單詞一定要背,閱讀一定要多讀,聽力一定要多聽。
但是你聽老師的話了嗎?沒有啊。為啥?因為你就是堅持不下來,你就是沒有毅力的人,老師說的話都沒有任何卵用。
所以說,我覺得,一個人的毅力和一個人的相貌一樣,都屬於天賦。天賦在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
也許你聽過很多勵志演講,李陽、俞敏洪、羅永浩、馬雲,你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些英語老師,講述自己的人生是如何通過學英語改變的。聽完後你渾身熱血沸騰,晚上激動地睡不著覺。
老子一定要把英語學好!
老娘一定要把英文學好!
英語學不好我就不活啦!
然後你開始買單詞書、買聽力書、買閱讀書,並且制定了一個為期6個月的學習計劃,
我每天背50個單詞,3個月就是9000個單詞;
我每天聽2個小時聽力,6個月就是360小時的聽力攝入;
我每天做5篇閱讀,6個月就是900篇閱讀。
我靠,這麼一算,幹翻英語指日可待啊!甚至有很多人會把自己的學習計劃發朋友圈裝逼,以為朋友的監督可以讓自己堅持下去。但是在騙到幾十個贊之後,你的計劃堅持了幾天呢?2天?3天?撐死1個星期吧。我怎麼敢這麼確定呢?
因為前面那個把學習計劃發朋友圈裝逼的人,就是我啊~
我就是在大一時參加了一個學長學姐經驗分享會,被一個學長的勵志故事觸動,才想到要發奮學英語的。
但是我堅持了幾天呢?
3天。
第四天的時候,因為要和同學出去玩兒,就停了一天。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為什麼我沒能堅持下來?因為一個人的毅力屬於天賦,而天賦在短期內是無法改變的。所以說,想直接攻克「無法堅持」這個難題,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換個思路。
2.再來看一下「看不到效果」這個問題。
它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嗎?很遺憾,這也是一個無解難題。因為你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必須在足夠長的練習時間後才能有可以感知的提高,前面咱也說了,大多數人根本堅持不了那麼久。因此,「看不到效果」這個問題,看來也沒法攻克。
這樣看來,「無法堅持」和「看不到效果」兩大病因都沒法解決,所有路都堵死了。
難道?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了嗎?
像這種沒有思路的時候,我的經驗是,先跳出對細節的思考,再抬頭看看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的目標是:
找到一種方法
能堅持並有效地幹翻英語
剛才我們一直局限在英語這個領域思考,如果我們把「英語」蓋住,想想看,世界上有沒有其他東西,需要堅持並有效地學,而且很多人都能學好呢?
沒錯,就是遊戲。
大家肯定都玩過遊戲,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沉迷過遊戲。人們打遊戲的時候可以三天三夜不吃飯、不睡覺。
但是你很少見到有人學英語這麼廢寢忘食的吧。為啥呢?因為英語難、遊戲簡單嗎?很多遊戲也是超難的~ 玩家為了達到頂尖水平,花費上萬小時,就是為了練習操作手法。
我看到過一個數據,截止到2012年,所有玩家在網遊《魔獸世界》上總共用掉的時間已經達到593萬年,相當於人類物種演化的時間。
遊戲究竟有什麼魔力,能讓那麼多人堅持玩兒下來呢?
英語學習能不能借鑑一些遊戲設計的元素,讓學習過程更容易堅持,甚至上癮呢?
下面,我就來說說這些年來,我結合遊戲機制總結出來的學英語的指導理論,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打怪升級理論》,我希望這個理論,能從根本上扭轉你對英語學習的觀念。
四、《打怪升級理論》
什麼是打怪升級理論?
學英語就好像玩遊戲,不斷打怪、攢經驗、升級。
打怪是什麼?
背單詞,聽VOA,寫閱讀題,所有和英語相關的行為,都是打怪。
攢經驗是什麼?
你每記住一個單詞,每聽完一段新聞,每讀完一篇文章,你英語能力的經驗值都會漲。
升級是什麼?
理論上說,只要你能把任何一種學習方式堅持下去,最後都能積攢到足夠的經驗,完成英語能力的升級。升級越多,能力提升效果就越明顯。
事實上,當你從「打怪升級」的角度理解英語學習時,你會發現自己之前想不明白的難題都能解釋了。
比如,為什麼市面上有那麼多的英語學習流派,為什麼英語大牛用的方法都五花八門?
因為打怪的方式有很多種,不管用哪種方法,你都在攢經驗,攢夠了經驗就能升級。
再比如,為啥你小學初中時英語還不錯,但是到了高中大學,英語就越來越差了呢?
因為小學初中時的英語知識,都是垃圾小怪,很容易就打死了。而且那時你本人升一級所需的經驗也很少,今天學個apple banana,老師就獎勵一朵小紅花,明天學個good morning, fuck you,詞彙量就翻倍了。
但是隨著你年齡的增加,學的英語內容也越來越難,就好像你遊戲裡等級越高,打的怪越來越牛逼了。那些成長不夠快的人,沒有能力打牛逼的怪,也就不再打怪,或者只會打一些簡單的小怪,因此經驗的積攢速度大大放緩,最後不再升級。
所以現在,當我們從打怪升級的角度看待英語學習時,我們的目標就從之前的:「找到一種能堅持並有效果地學好英語的方式。」變成了:
找到一種能持續快速地
獲得經驗的打怪方式
我們先看看萬惡的遊戲是怎麼讓你一直打怪的。
首先,遊戲本身的各種元素就很有吸引力。血腥、暴力、色情,全是對人類最本源欲望的呼喚。所以你會主動去玩兒遊戲,玩兒的時候會很爽。
而且你每打一次怪,都能得到反饋。你會得到裝備,經驗,錢,還有噌,譁啦譁啦的一個音效,每一次打怪,就有一個小反饋,每打夠一定時間,就會升級,有一個大反饋。這些反饋,就是我們看到的效果,當你看到效果的時候,你就很容易堅持下去了。
所以說,總結一下遊戲的秘訣就是:
1.有趣上癮 解決 堅持不下來
2.即時反饋 解決 看不到效果
有趣上癮+即時反饋,只要哪個英語學習方法能做到這兩點,那我們就能像沉迷遊戲一樣,沉迷學英語了。
所以說,我一直認為,「看美劇學英語」是我所遇到的最靠譜的學習方法。
因為美劇本身,就是一個十分有趣、讓你上癮的東西。第一點條件已經滿足。
看美劇的朋友肯定都體會過,一些劇你一旦開始看,根本停不下來。像我就經常能把一整季二十多集的美劇在一天內刷完。這個過程十分耗時,但是你堅持下來了。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詳細解釋了「堅持」的概念,給大家提供了堅持學英語的三大法寶:
1.賦予學英語巨大的意義
2.找人監督
3.金錢刺激
我當時說:「看美劇學英語」本身自帶第四大法寶。
這個第四大法寶,就是美劇本身的有趣性。
當它本身有趣的時候,你就會很容易主動去做,如果這時候再加上前三大法寶:「巨大的意義」、「找人監督」、「金錢刺激」,你把「看美劇學英語」這件事堅持下來的概率,會大幅提高。
但是,這只是部分解決「堅持」的問題。
別忘了,我們依然沒有解決看不到效果的問題,也就是類似遊戲的「即時反饋」機制。
如果沒有這種「反饋機制」,我們將看不到自己的進步,最後依然導致放棄。
但這種反饋機制,真的存在嗎?
以前不存在,現在,我創了一個出來。
這個反饋機制,也是我整個「看美劇學英語」套路的最核心部分。
我們以後會講到。
五、總結
今天這篇文章,我解釋了你「看劇學不到英語」的兩點原因:
1.看不到效果
2.堅持不下去
這兩點原因,恰恰也是傳統英語學習方式失效的原因。
後來我類比遊戲設計,提出了《打怪升級理論》,作為看美劇學英語的指導思想。
指出了美劇和遊戲本身的相似性:有趣上癮,再次強調了看美劇學英語的可行性。
最後留下一個問題:我設計的「看美劇學英語」的即時反饋機制是什麼?
這個坑,我下一篇再填...
系列相關閱讀:
▶ 第一篇:只看美劇,幹翻英語可能嗎?
▶ 第二篇:從三分鐘熱度到1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