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茲海默病日。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稱「老年性痴呆」,是一種起病隱匿,發生於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
一旦得了阿爾茲海默病,無藥可醫。疾病會慢慢吞噬患者的記憶、意識、活動能力……直到一切。時至今日都沒有一個阻止病情進展有效的治療手段。
因此,不僅很多老年或即將步入老年的人群,甚至年輕人都會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得「老年痴呆」。人們迫切想知道,究竟有沒有一種檢測方法,就像癌症基因檢測一樣,可以早期甚至發病之前十幾年就能預測到自己會不會得病?
科學家一直在努力。最近,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可以通過驗血檢測一種與AD有關的微量蛋白——217號蘇氨酸磷酸化的tau蛋白(p-tau217)來預測阿爾茨海默氏症,準確率達96%,該研究結果發表在JAMA上。
tau是一種含有352-441個胺基酸的微管相關蛋白,它的生理功能是促進細胞微管組裝和維持微管的穩定性。但它的異常聚集被認為是AD發病的重要因素。
AD與早期診斷
如果根據症狀診斷為阿爾茲海默症後再幹預,往往為時已晚。
2011年美國國立老化研究院 - 阿爾茨海默協會(NIA-AA)把AD 的發生發展過程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臨床前期、輕度認知損害期與AD 痴呆期。
在臨床前期,患者雖然沒有明顯症狀,腦部已經出現了病理生理改變。等到發病,腦內已經積累了太多破壞性蛋白質,這也可能是無數臨床試驗失敗的關鍵原因。
因此,早期診斷、及時幹預不僅有效延緩疾病進展,還能讓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好準備,可以參與更多的臨床試驗。
隨著研究的進展,科學家們發現了各種與AD發病有關的生物標誌物,它們早在臨床症狀出現前就可以被檢測,讓AD診斷不斷提前,為及時幹預爭取了有效時間窗,因此被納入了AD的最新診斷標準中。
AD核心生物標誌物
通過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或腦脊髓液(CSF)來識別生物標誌物是目前主要的兩種方法。 然而這兩種方法由於成本高和具有侵入性,在全球大範圍推廣有難度。
如果能夠輕輕鬆鬆抽管血來檢測這些生物標誌物該有多好!但問題是,驗血靠譜嗎?
抽血提早20年驗AD
在這個研究中,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通過檢查人體血液p-tau217水平的方法效果可以跟 PET 掃描一樣好。
該橫斷面研究納入了三個隊列,共1,402名受試者。
隊列1:亞利桑那州的神經病理學隊列
包括34名AD患者和47名支持人,他們參加了臨床評估,並在生命最後幾年提供了血液樣本,在他們去世後研究人員進行了神經病理學評估。
隊列2:瑞典BioFINDER-2隊列
共699名受試者,包括:
無認知障礙的參與者(n = 301)
臨床診斷為輕度認知障礙(MCI)(n = 178)
AD痴呆(n = 121)
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 n = 99)
進行了臨床、腦成像、腦脊液(CSF)和基於血液的生物標誌物評估。
隊列3:哥倫比亞的常染色體顯性AD 家族隊列
包括365個PSEN1 E280A突變攜帶者和257個非攜帶者
主要研究結果為P-tau217作為診斷AD生物標誌物的準確性。次要結果是與tau相關的病理學表現。
主要研究結果
在隊列1中,血漿P-tau217將神經病理學定義的AD與非AD區別開來,其準確性明顯高於血漿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 P
在隊列2中,血漿P-tau217對臨床AD痴呆與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判別準確性顯著高於血漿P-tau181,血漿NfL和MRI測量(P
在隊列3中,與非攜帶者相比, PSEN1變異攜帶者從25歲起血漿P-tau217水平顯著高於非攜帶者,這估計是突變攜帶者中MCI發作的20年前。
也就是說,血漿P-tau217不僅可以將AD與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區分開,而且其準確度明顯高於其他基於血漿和MRI的生物標誌物,性能與用CSF或PET檢測關鍵指標沒有顯著差異。
這個方法目前仍在試驗階段,如果想要用於臨床還需要在更廣的人群中進行驗證。但無論如何,這對阿爾茲海默的潛在患者甚至普通人都是個好消息!未來值得期待。
口服小分子藥物初顯療效
最近,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消息。一種名叫sumifilam的藥物,在治療AD 的2b期臨床研究(NCT04079803)中顯示出了積極的結果。
Sumifilam是一種小分子藥物,可修復纖維蛋白A(FLNA)(一種支架蛋白)的正常形狀和功能。
試驗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接受兩組治療劑量(50mg;100mg)的患者均在疾病病理、神經退行性病變和神經炎症的生物標誌物上均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改善。
這項2b期研究包括64位年齡在50至85歲之間的輕度至中度AD患者,每天隨機兩次按1:1:1分別服用50mgsumifilam、100mgsumifilam及安慰劑,並持續28天。
50 mg和100 mg組患者的核心標誌物(包括總tau)分別降低了15%和18%(P8%,100 mg組患者的P-tau降低11%(Pβ-42(Aβ42)在50mg和100mg患者中,分別升高了17%和14%(P
這項研究的後續,一項大型的三期預計在2021年底開展。期待真正能夠治療AD的藥物能早日問世,讓這種疾病不再會擦除我們生命中的美好。
參考文獻
1.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53583553
2.Palmqvist S, Janelidze S, Quiroz YT, et al. Discriminative Accuracy of Plasma Phospho-tau217 for Alzheimer Disease vs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JAMA.2020;324(8):772–781. doi:10.1001/jama.2020.12134
3.https://www.neurologylive.com/view/sumifilam-improves-multiple-alzheimer-disease-biomarkers-in-phase-2b-study
4.https://www.neurologylive.com/view/sumifilam-improves-multiple-alzheimer-disease-biomarkers-in-phase-2b-study
5.https://www.alzwisc.org/learn-more/alzheimers-and-dementia-basics/early-dia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