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生看病總愛抽血?

2020-12-24 中國數字科技館

人體血液遍布全身,有運輸、參與體液調節、維持內環境穩定以及防禦等多種重要生理功能。血液中除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以外,還含有氧氣、二氧化碳、無機鹽、激素、酶、抗體、細胞代謝產物等多種物質。

運輸——由肺吸入的氧氣以及消化道吸收的營養物質都需要通過血液運輸到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供其使用;同時血液又將各組織器官產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帶走,運送至排洩器官,排出體外。

參與體液調節——激素、酶等物質依靠血液傳遞才能發揮其生理作用。

維持內環境穩定——血液對於維持內環境溫度、PH值、滲透壓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防禦——血液中的白細胞可以吞噬病毒、細菌等,各種抗體也具有免疫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功能。

機體的生理變化和病理變化往往會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可以說血液當中存儲著人體的健康信息,所以很多疾病都需要驗血,對血液成分進行檢測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血常規可以幫助醫生診斷感冒類型、貧血類型、腹瀉原因等。通過血液檢查還可以了解人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等是否正常,還可以進行免疫檢測、腫瘤篩查等。

為什麼大多時候抽血要空腹?

很多時候醫生都要求病人早晨空腹來抽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看過驗血單的人都知道,一般情況下每種化驗結果後面都會有一個正常值參考範圍,這個參考範圍一般都是在空腹條件下採集大量健康人的血液進行檢測得出的。前面我們講過,血液有運輸營養物質的功能,進食後食物中的成分進入血液後會對某些成分的濃度造成影響,從而使化驗結果出現偏差。此外,進食後食物經過消化形成的乳糜微粒被吸收到血液中,血液容易變得渾濁,幹擾血液的分析化驗,也會造成驗血結果不準確。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驗血項目都一定要空腹進行,比如血常規就可以不空腹。國家衛健委2020年3月26日發布的《靜脈血液標本採集指南》(2020年10月1日正式實施)中指出,需要空腹採血的檢測項目包括(不限於):

(1)糖代謝: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空腹C肽等;

(2)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 A1、載脂蛋白B、脂蛋白a、載脂蛋白E、游離脂肪酸等;

(3)血液流變學(血粘度);

(4)骨代謝標誌物:骨鈣素、I型膠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骨鹼性硫酸酶等;

(5)血小板聚集率(比濁法)。

除了上述幾種檢測外,還有一些檢測也往往建議在空腹條件下進行。一般情況下需要空腹採血的項目在檢查單上都會明確寫出,醫生也會明確提醒。

《靜脈血液標本採集指南》中還明確的空腹的標準:

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h,以12h~14h為宜,但不宜超過16h。宜安排在上午7:00~9:00採血。空腹期間可少量飲水。

抽血部位也有講究?

大部分時候抽血,都是從手肘處抽取靜脈血,但偶爾也有從指尖抽血的時候,甚至還有從手腕抽血的情況。不同部位抽血有什麼講究呢?

人體內的血管可以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從不同部位採的血相應也有動脈血、靜脈血和末梢血之分。

肘靜脈是最常用的抽血部位,這裡靜脈較粗,且位於淺表位置,容易操作。血常規、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甲狀腺功能等生化及免疫檢查一般都從肘靜脈抽血。

與靜脈相比,動脈的位置一般較深,而且血管壁厚,採血疼痛感也強。動脈血最常用的採血部位是手腕處的橈動脈,此處動脈位置相對較淺。動脈採血一般用於血氣分析,即通過血氣分析儀對血液中的氫離子濃度(pH值)、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分壓等進行檢測,以了解人體內的酸鹼平衡狀態和呼吸功能。

末梢血則往往在指尖抽取,有時候也會在耳垂抽取。末梢血可以用來做血常規、血型檢測等抽血量比較少的檢查。需要的血量較多時,一般還是用靜脈血。

參考材料:

[1]十萬個為什麼:醫學(第六版).P105

[2]靜脈血液標本採集指南(WS/T 661—2020)

[3]醫學微視:血氣分析是查什麼的?主要指標是什麼?(https://www.mvyxws.com/vod/play/id/21344)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去醫院看病,醫生總要你抽血?看完解釋,可以理解了
    「為什麼一看病就要抽血?之前我在其他醫院抽過了,來這邊還要讓我抽血!」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去醫院看病,醫生都會讓先去抽血,甚至連一個小感冒都要抽血化驗,抽血到底能檢查什麼?
  • 為什麼去看病時醫生總是要抽血?抽出來的血,最後去了哪裡?
    為什麼去看病時醫生總是要抽血?抽出來的血,最後去了哪裡?要說一年四季,無淡季的行業,那麼絕對是醫院了。因為我國人口眾多,每天生病的大有人在,而醫院每天要接待的病人,也就源源不斷。排除一些較小的感冒以外,很多時候我們去醫院看病,醫生都會給我們抽血。這時候就有兩個問題了,為什麼醫院總要抽血?抽出來的血,最後去了哪裡?
  • 為什麼看病時總要抽血?抽出的血最後都去哪了,「另作他用」嗎?
    日常生活中總有一些物質在無聲無息中影響到我們身體的健康,或者是自己的不良習慣影響到了,這時就需要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在此過程中,總會要抽血,甚至還要抽好幾次。很多人都會疑惑:為什麼每次去看總是要這樣做呢?抽出來的血都幹什麼去了,最後又去了哪裡?不會越抽越少嗎?
  • 在醫院為什麼醫生反覆給我抽血?為什麼不抽一次不抽一管解決問題
    上午不是抽過血了,為啥又抽血?上周剛抽過血,為啥又給我抽血?類似這樣的問題一大堆!在這句話背後,不少人肯定有一個邏輯:醫生、醫院為了賺錢,為了賺黑心錢,多次抽血、反覆重複抽血。今天告訴大家,上述各種疑問,都能平和的給您解釋,不管是我給大家科普簡單的回答,還是當時抽血的時候,您完全可以問問醫生,絕對會給您一個滿意的答案。上述邏輯,一方面確實是很多人不了解內容,所以會誤解;可如果本身了解內情,或本身就是患者,醫生也給您解釋過,反過來這樣質疑,那只能說唯恐天下不亂,內心明白裝糊塗。
  • 為什麼一到醫院就要抽血?醫生坦白:抽出來的血,都去了哪裡?
    ,為什麼到了醫院裡面不管是什麼樣的問題都需要先抽血呢?其實我們在檢查血液裡面的這種血小板就可以幫助我們診斷,因為如果說這種血小板在不斷的升高時,在醫學上來說很有可能會存在惡性腫瘤的現象,當然如果說這種情況懷疑是癌症的現象,那麼我們也會通過抽血來檢查一些這種體內的腫瘤標誌物,這也就是說通過血常規的檢查可以預示身體可能會存在病變的行為,如果想要確診,那就需要再繼續配合醫生。
  • 在醫院,本來一管血可以檢測多項指標,為何總是每天重複抽血?
    很多患者不理解為什麼住院第一件事就是抽血,一抽還抽好幾管,甚至有些貧血的病人看到被抽血就「破口大罵」:「什麼黑心醫生,我都貧血了你還給我抽血!」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作為醫生就感到很委屈。●去醫院看病,就好比去菜市場買菜。查血就好比你親自看一下菜的色澤、賣相、質量好不好,壞沒壞,如果菜農看都不讓你看直接用黑塑膠袋讓你拿回去,想必買菜的你也不願意,一旦到家發現菜是壞的,那就為時已晚。為什麼同一種血需要反覆抽?
  • 狼瘡患者為什麼要「不停」地抽血?-狼瘡病情活動度評分
    門診上經常有狼瘡患者問,醫生醫生我能不能不抽血啊?醫生我上個月剛剛抽血了為什麼這次又要抽啊?醫生為什麼其他人可以一次性多拿幾個月的藥我就要每個月回來報到啊?
  • 為什麼抽血都要空腹?喝水算不算空腹?
    自詡為「萬物靈長」的人類,我們是不是應當讓這個世界充滿愛?來源丨檢驗星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手機看病醫生端
    手機看病醫生端 生活工具 大小: 16.17M
  • 為什麼抽血一抽好幾管?抽出的血很黑?剩下的會怎麼處理?
    在各項體檢中,抽血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項目,通常在抽血之前,醫生都會建議尤其是在檢測肝臟功能、血糖、血脂等,都會要求患者不吃不喝。這麼做的目的其實都是為了最終結果的準確性,一旦患者不聽話私自進食,還會直接影響最後的判斷。
  • 吃早餐為什麼會影響體檢結果?「空腹抽血」目的是什麼?
    但是現在醫院的很多檢查都是需要空腹抽血的,因為抽血化驗需要在空腹的情況下才能得到更為準確的結果。今天就為大家普及一下,為什麼抽血檢查的時候要空腹。難道抽血檢查的時候,吃早餐會對數據有影響嗎?吃早餐為什麼會影響檢查?你需要了解一般來說,吃了早餐會影響肝膽脾彩色超聲、肝功的檢查結果,此外還會影響血液檢查。因為血液檢查中的的項目會涉及血糖值、中性脂肪值。
  • 做試管多次抽血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試管嬰兒治療過程當中有促排卵這個環節,而這個環節當中需要多次抽血進行化驗,如果你看過試管嬰兒「過來人」的化驗結果會發現,相同項目的抽血化驗單,會有很多張,為什麼總抽血?為什麼抽血總查那幾項?測它們到底是為什麼?下面的內容裡給你揭曉答案。
  • 怎麼看病更有效?去哪個醫院,怎麼掛號,如何跟醫生描述病情?
    上次一個朋友諮詢父親看病的事情,我幫他找了醫生後,發現這病應該看運動損傷科,而不是普通骨科;最好去積水潭醫院或北醫三院,而不是家附近的醫院(病史較長,治療有一定難度)。 我們在生活中,多些醫學常識,總有一天用的上。參考權威內容整理如下。文末推薦了三本醫學常識的書籍,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抽血前能喝水嗎,抽血注意這7件事,避免發生意外
    抽血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做的一項檢查,通過這項檢查人們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對於醫生診斷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幫助,所以人們必須要認真對待抽血檢查。由於很多人對抽血缺乏了解,所以很多人想知道抽血前有什麼注意事項,喝水會不會影響檢查結果。
  •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讓孩子在遊樂中忘記對醫生了恐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讓孩子在遊樂中忘記對醫生了恐懼 近日,湖南長沙,湖南婦女兒童醫院為了舒緩孩子去醫院的抗拒心理,居然把遊樂園搬進了醫院。 原來由於醫院日常接診中孩子是比較多的,為了緩解等待時的枯燥和讓孩子不再害怕醫院才這樣做的。
  • 在醫院住院看病到底要不要給醫生送禮
    每個人都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掛號,問診,做檢查,住院,做手術,慢性病固定問診的醫生,專家,手術主刀,術後恢復期時的護士長。這些事搞得人焦頭爛額,在各個地方,看病送禮已經成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到底看病該不該送禮,我想還是看我們抱著一個怎樣的心態。
  • 空腹抽血前可以喝水吃藥嗎?醫生這麼說
    空腹抽血到底可不可以喝水,可不可以吃藥呢?Q1為什麼要空腹抽血?空腹抽血是指在禁食8小時後空腹採取的標本,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抽血。這種情況下可以統一空腹,一次抽血。Q3空腹抽血前能不能喝水?抽血前如果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導致檢測結果出現誤差。但這並不代表一點兒水也不能喝。一般喝50毫升~100毫升白開水沒有問題,但不要喝飲料、茶水、咖啡等。
  • 在荷蘭帶孩子看病的一段經歷|媽媽投稿
    說實話我初來乍到荷蘭,還不是很懂這裡醫生的套路,不過好在我這次遇到的幾個家庭醫生(家庭醫生似乎有輪班,我看到的並不都是我在診所登記的家庭醫生)都還比較靠譜。這天的醫生給孩子全面查體了以後,告訴我孩子除了發熱,喉頭略紅,沒有其他異常,這個結論和之後醫院的兒科醫生給我的查體結果是一致的。
  • 做個小手術,為什麼要查愛滋病、B肝,抽血的錢比手術費還貴
    他去醫院,醫生告訴他,做手術之前要抽血查B肝、愛滋病、C肝等指標。他覺得很不理解,不就是做一個小手術嗎?為什麼要查這些東西呢?而且,他發現做手術的費用還沒有抽血的費用貴。今天曾醫生來科普一下,為什麼做一個小手術,需要抽血化驗傳染病的指標。
  • 農村鎮醫院看病的人少,然而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為什麼?
    前幾天,我和老婆去鎮醫院看病,門診大廳敞開著,掛號處有7、8個人在排隊,我在那裡排了一下隊,本來天氣就冷,冷風吹進門診廳,讓人冷的發抖,而掛號室,藥房,和醫生辦公室都有空調,他們為什麼不在門診大廳裝個空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