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住院看病到底要不要給醫生送禮

2020-12-23 有機合成研究員小劉

每個人都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掛號,問診,做檢查,住院,做手術,慢性病固定問診的醫生,專家,手術主刀,術後恢復期時的護士長。這些事搞得人焦頭爛額,在各個地方,看病送禮已經成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到底看病該不該送禮,我想還是看我們抱著一個怎樣的心態。

圖片來自網絡

給主任送禮的不會讓我們小大夫知道,目測有錢有權的患者,在康復之路上波折更多,估計是因為受到大神的關注多,大神又不是24小時on call,對患者病情的了解不如隨叫隨到的主管大夫了解的詳細,而最了解患者病情的一線主管大夫又沒有充分的發言權。

就醫切忌不走尋常路,受了患者的禮物,大夫總想有點表示,過渡地關注有可能導致過度醫療。我個人認為,對病人摻雜了私人的感情,往往會感情用事,做出不恰當的醫療決定。

醫生在人堆裡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形形色色的人都見識過,有經驗的醫生一眼就能看出他人人品如何,沒有經驗的,基本上短暫交流也能看得出來,是發自內心的感謝,還是別有用心的賄賂,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醫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能獲得病人和家屬的認可,哪怕是一句話,一杯水,也能暖心好久。

如果覺得自己看病是消費買服務,並不覺得醫護人員有什麼付出,那連感謝的話也不必說的,醫生就是幹的這種迎來送往的營生,如果覺得醫生哪裡做的不滿意,出門左拐就可以去投訴。

曾經一個著名醫院的醫生跟我講的,他們遇見過一個病人,當時病情特別重,主任都參與搶救了,搶救結束已經錯過了飯點,主任累極,餓極,恰好病人家屬遞過來一個漢堡,主任就吃了,後來這個病人家屬大鬧醫院,說大夫吃他們的東西,自此之後,全科達成一致共識,病人家屬送的東西一概不收,硬要送的統統放到病人床邊,待患者出院之時,一個平車推著病人,再一個平車推著病人家屬送來的禮物,一併交還予家屬。

對於大部分醫生,送紅包 貴重物品可能會拒絕的。一來確實不妥,二是有規定 這相當於「紅線」「大忌」,三是「吃人嘴短 拿人手軟」 日後複診若提出一些要求,難辦難看。大部分醫生「喜歡」的是患者送的水果(還不是果籃) 有時候就是一箱蘋果 我們最開心了。一是收下無壓力,二是科室可以共分享 大家齊開心,查完房吃一個水果 很舒心。三是心中確實溫暖,總之感覺很好。

送錦旗表揚信,醫生也很開心,因為這無疑是對醫術和人品的高度肯定。但一般這種情況 多用於重病看好,或是醫務人員花了很多功夫的情況。小問題得到醫治,送錦旗覺得略有些「過」了醫生也是人,得到讚許會開心,人之常情。以上是自己的體會以及從網上收集的信息

相關焦點

  • 到醫院看病掛普通醫生號,還是掛副主任醫師號?有什麼區別?
    沒有絕對的好,但相對來說,同一級別,同一醫院的大部分副主任醫師水平,相對要高於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 最簡單的原因就是,副主任大部分行醫時間長,臨床經驗豐富,更知道如何與患者和患者家屬交流。
  • 醫生給病人「送禮」!什麼情況??
    醫生給病人「送禮」!什麼情況??「送禮視頻」衝上熱搜!醫院?「送禮」?到底什麼情況?你可別想歪了這次是醫生給病人送禮!醫生親手製作盲盒為你打氣!緩解焦慮不光有小禮物的「功勞」在廣東順德的一家醫院裡醫護人員還將「跑車」開到了醫院裡在這家醫院裡小患者們可以「開著跑車去做手術」
  • hospital和clinic,看病,住院,出院英語怎麼說
    一般有兩種表達:1, go to hospital去醫院(看病)The child has to go to hospital.你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但美國人也會用go to the hospital表示去醫院(看病):He was feeling chest pain and went to the hospital.他感到胸痛,就去了醫院。
  • 去醫院看病,你會給醫生送紅包嗎?
    遼寧大型醫院巡查工作開始,包括瀋陽多家醫院,重點就是嚴查醫生收紅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病人手術家屬都要給醫生紅包求個心安。作為護士家屬,我在媳婦生孩子手術時也未能免俗。雖然知道這樣助長歪風邪氣,可換誰都想討個心安。
  • 為什麼去醫院看病,醫生總要你抽血?看完解釋,可以理解了
    「為什麼一看病就要抽血?之前我在其他醫院抽過了,來這邊還要讓我抽血!」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去醫院看病,醫生都會讓先去抽血,甚至連一個小感冒都要抽血化驗,抽血到底能檢查什麼?
  • 孩子看病,三甲醫院不排隊的超強攻略
    超出限額部分需要自己付。春雨醫生利用自有的資源,可幫忙預約線下專家門診、安排住院/手術等。平時傷風感冒、小病小傷的,完全不必跑一趟醫院,通過任醫寶找個醫生診斷下,在家等藥送上門即可!(2)節省時間我們大部分城市還沒有完善的分診就醫體系,很多人平時生病發燒這些小病,也要上三家醫院掛個主任號看病。
  • 在集寧盟醫院看病的煩心事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不生災,生了病首先想到的便是找醫生瞧瞧,住在集寧首選的是三甲的烏盟醫院。去盟醫院看病你遇到過堵心的事嗎?我可不止一次遇到過。 那時盟醫院看病很開放,眾人圍著專家盯著自己的單子,看完一個走一個。母女倆坐在韓專家對面,韓專家問道:「你們是看的啥病?」 「胃病,上次配的藥吃完了,韓大夫安頓讓今天來。」 韓專家點點頭:「噢,吃的怎麼樣?見不見效?」 「好像是好點了。」 「那就好,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絲,懂不懂?就是說得病容易去病難,看病不像幹別的,你們不要心急。
  • 看病時的潛規則,醫生根本不會告訴你!第一條你就不知道
    住院第二天,他們偶然聊天間談起治療費用,對比之下其中一人大吃一驚。自己住院兩天就花了一萬元,而另一位才花了四千元。後來Dr.X在查房時,他們忍不住問其中的原因。「你要適度減肥了,你胖那麼多,收費自然高很多。」Dr.X如實說出了緣由。
  • 怎麼看病更有效?去哪個醫院,怎麼掛號,如何跟醫生描述病情?
    上次一個朋友諮詢父親看病的事情,我幫他找了醫生後,發現這病應該看運動損傷科,而不是普通骨科;最好去積水潭醫院或北醫三院,而不是家附近的醫院(病史較長,治療有一定難度)。 我們在生活中,多些醫學常識,總有一天用的上。參考權威內容整理如下。文末推薦了三本醫學常識的書籍,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農村怪象,醫院看病的人少,私人診所人卻很多,咋回事?這5點很現實
    網上有個段子,一個農民去醫院看病,醫生說了實話,農民轉身就走,醫生急忙叫住農民,「不治了嗎」,農民回頭說,「不治我一個人完了,治療我全家都要完」。看似簡單一句話,實則反映了廣大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心聲。
  • 醫生給病人「送禮」,咋回事?
    醫生給病人「送禮」,咋回事? 近日 一段醫院裡的「送禮視頻」 衝上熱搜 等等!醫院?
  • 日本這個「醫院」很奇怪,醫生護士從不給人看病,那她們是幹嘛的
    醫生護士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印象裡就是來看病的,而雖然醫院雖然是救人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這對於醫院還是比較害怕的,一方面是因為醫院充滿了很多人的痛苦,同時另外一方面也充滿了死亡。這是一個生機與死亡共存的地方,所以醫院其實也常常會被當作恐怖元素進行利用。
  • 「住院」真的不要說live in the hospital啊!嚇人!
    大家都知道醫院的英文單詞叫做hospital。Go to hospital,其實就是表示去看病。那本期要說的英文表達是住院。當我們要說到住院這個表達的時候,你第一反應會想到什麼英文單詞呢?01「住院」英語咋說?「住院」真的不要說live in the hospital啊!嚇人!
  • 新加坡看病到底有多貴?
    在新加坡看病到底有多貴?那簡直是..>@小艾「有次去polyclinic看病,拿了號我就要哭了,9點去的,竟然要等到12點!@彩虹Rainbow「每次看病都經歷大型雅思考場,華人醫生有的華語也不好,全是專業英文名詞,連比劃帶查字典,可謂是心很累了。如果不是華人醫生,遇到馬來族醫生什麼的,直接瑟瑟發抖!」
  • 巴彥淖爾市醫院醫生巧退紅包顯醫德
    到醫院看病,尤其是住院的時候,很多患者會猶豫要不要給大夫送紅包,紅包似乎成了患者看病以外的新煩惱,也成為對醫院醫德醫風的一個現實考驗。
  • 女孩手指發癢被老父親送進醫院,看病原因讓網友深思:無知不是病
    一日,他帶著母親去人民醫院看皮膚科,一對父女引起了該網友的注意。老父親看起來有50多歲,女兒25、26歲的樣子。起先該網友以為那對父女和該網友一樣,是孩子帶著老人來看病,結果在看診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是老大叔帶著26歲的女兒來看病。而看病的原因讓該網友驚呆了。
  • 在醫院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到底有什麼區別?原來區別這麼大!
    在有的醫院我們能看到醫生簡介,有的醫生又是主任,又是主任醫師,又是教授;可是到有些醫院,只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等等介紹。 那麼主任和教授到底有什麼區別?
  • 醫院的主任醫師比主治醫師水平一定高嗎?醫生說:未必!
    一、醫生分多少級別?如何來的?醫院醫生簡單的分為四級:1、住院醫生:從醫院畢業後,不論是本科、碩士、博士畢業,都需要在畢業後經過國家執業醫師考試,考試合格後,才會有醫師資格證書,經過某一家具體醫院籤約合同後,才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也就是才能看病。
  •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讓孩子在遊樂中忘記對醫生了恐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讓孩子在遊樂中忘記對醫生了恐懼 近日,湖南長沙,湖南婦女兒童醫院為了舒緩孩子去醫院的抗拒心理,居然把遊樂園搬進了醫院。 原來由於醫院日常接診中孩子是比較多的,為了緩解等待時的枯燥和讓孩子不再害怕醫院才這樣做的。
  • 在法國如何選擇醫院和醫生
    它主要考慮各地區醫生的分布是否均衡,並杜絕有不良行為紀錄的醫生繼續行醫。         醫學院的學生畢業後到醫院工作,被稱作住院醫師(interne) ,職位相當於醫學院的助教,工作性質屬於培訓。工作兩年後,再寫一篇論文並獲得通過,才能由住院醫師升任主治醫師(chef de clinique),相當於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