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去醫院看病的經歷,掛號,問診,做檢查,住院,做手術,慢性病固定問診的醫生,專家,手術主刀,術後恢復期時的護士長。這些事搞得人焦頭爛額,在各個地方,看病送禮已經成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到底看病該不該送禮,我想還是看我們抱著一個怎樣的心態。
給主任送禮的不會讓我們小大夫知道,目測有錢有權的患者,在康復之路上波折更多,估計是因為受到大神的關注多,大神又不是24小時on call,對患者病情的了解不如隨叫隨到的主管大夫了解的詳細,而最了解患者病情的一線主管大夫又沒有充分的發言權。
就醫切忌不走尋常路,受了患者的禮物,大夫總想有點表示,過渡地關注有可能導致過度醫療。我個人認為,對病人摻雜了私人的感情,往往會感情用事,做出不恰當的醫療決定。
醫生在人堆裡摸爬滾打這麼多年,形形色色的人都見識過,有經驗的醫生一眼就能看出他人人品如何,沒有經驗的,基本上短暫交流也能看得出來,是發自內心的感謝,還是別有用心的賄賂,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醫生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能獲得病人和家屬的認可,哪怕是一句話,一杯水,也能暖心好久。
如果覺得自己看病是消費買服務,並不覺得醫護人員有什麼付出,那連感謝的話也不必說的,醫生就是幹的這種迎來送往的營生,如果覺得醫生哪裡做的不滿意,出門左拐就可以去投訴。
曾經一個著名醫院的醫生跟我講的,他們遇見過一個病人,當時病情特別重,主任都參與搶救了,搶救結束已經錯過了飯點,主任累極,餓極,恰好病人家屬遞過來一個漢堡,主任就吃了,後來這個病人家屬大鬧醫院,說大夫吃他們的東西,自此之後,全科達成一致共識,病人家屬送的東西一概不收,硬要送的統統放到病人床邊,待患者出院之時,一個平車推著病人,再一個平車推著病人家屬送來的禮物,一併交還予家屬。
對於大部分醫生,送紅包 貴重物品可能會拒絕的。一來確實不妥,二是有規定 這相當於「紅線」「大忌」,三是「吃人嘴短 拿人手軟」 日後複診若提出一些要求,難辦難看。大部分醫生「喜歡」的是患者送的水果(還不是果籃) 有時候就是一箱蘋果 我們最開心了。一是收下無壓力,二是科室可以共分享 大家齊開心,查完房吃一個水果 很舒心。三是心中確實溫暖,總之感覺很好。
送錦旗表揚信,醫生也很開心,因為這無疑是對醫術和人品的高度肯定。但一般這種情況 多用於重病看好,或是醫務人員花了很多功夫的情況。小問題得到醫治,送錦旗覺得略有些「過」了醫生也是人,得到讚許會開心,人之常情。以上是自己的體會以及從網上收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