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變臉》是吳宇森的巔峰之作,沒有之一。
在電影文化裡,提到「暴力美學」四個字,很多人會想到昆汀·塔倫蒂諾(代表作《殺死比爾》),北野武(代表作《花火》)以及吳宇森。
吳宇森,香港導演,也是世界級別的中國導演。1986年,由他擔任導演,徐克擔任監製的警匪動作片《英雄本色》橫空出世。這部電影,上映後不僅以3465萬港幣的票房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還囊括金馬金像多個重量級大獎。也是從《英雄本色》開始,吳宇森的電影真正奠定了自己獨特的暴力美學風格。在這之後,他繼續在香港指導了《縱橫四海》《喋血雙雄》等經典電影,依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暴力美學槍戰電影,成為了香港黃金時代的一大標誌。「教堂白鴿,風衣雙槍,槍聲與鴿子齊飛,火藥與鮮血一色」等電影畫面也成為許多人難以忘懷的回憶。
1993年,吳宇森正式赴美國好萊塢發展,直到2006年才回歸中國影壇。在這整整的十幾年間,吳宇森在好萊塢拍了很多電影,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獲得全球電影年度票房冠軍的《碟中諜2》,也有險些拖垮米高梅公司的《風語者》。但是,這些作品都不是吳宇森的好萊塢代表作。他真正的好萊塢代表作,無疑是充滿個人風格卻又所突破的《變臉》。
《變臉》,英文名Face/Off,講述了FBI探員肖恩費勁心思抓住殺子仇人恐怖分子凱斯後,為了從凱斯弟弟那裡套出安放在城市的毒氣炸彈,跟昏迷中的凱斯換了臉。結果凱斯從昏迷中醒來,殺死了這件事所有知情人,頂替探員肖恩的身份開始生活。肖恩為了奪回自己的真正身份,與凱斯展開了一場正邪大戰。
這部電影由奧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凱奇和《低俗小說》男主角約翰·特拉沃爾塔聯袂出演,兩人在影片中的表演可圈可點,並雙雙在24屆美國土星獎獲得最佳男演員提名。於此同時,吳宇森也憑藉此電影獲得土星獎最佳導演,也是唯一一位獲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現在,請跟隨我一起走進吳宇森的暴力美學世界,看看這位電影大師,如何在好萊塢的商業大片中,給觀影者留下思考的火苗。
在吳宇森的經典影片中,永遠少不了雙雄對峙。《變臉》也毫不意外。
肖恩,美國FBI探長,為人嚴肅刻板,幾年前兒子被凱斯殺害,多年來一直在追捕凱斯,導致工作繁忙,無心照顧家庭。在影片中,這個人物是一個失敗的丈夫和父親,並且不被下屬喜歡。
凱斯,恐怖分子,為人心狠手辣,幾年前為狙殺肖恩,誤殺掉肖恩的兒子。這個人物性格浪蕩不羈,很有魅力,他還很愛自己的弟弟。
這樣兩個身份對立,性格迥然的人物運用高科技「變臉」(所有外貌特徵進行互換)進行身份對換,使得劇情充滿荒謬感和趣味感。在互相換臉之後,肖恩面對鏡子裡仇人的臉,歇斯底裡地砸鏡子,充滿了痛苦;而凱斯卻坦然接受,甚至還跑到監獄去嘲諷肖恩。這一巨大對比,不僅刻畫出主角兩人性格的巨大差異,還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復仇者,往往比施暴者更痛苦。
變臉過後,兩個人過上了不同的生活。肖恩頂替了凱斯,成為罪犯在監獄裡無止境地坐牢;凱斯以肖恩的探長身份救出了監獄中的弟弟,拆掉自己安裝的毒氣炸彈成為國民英雄,登上美國時代周刊,並且擁有了肖恩的家庭。值得諷刺的是,凱斯不僅擁有了肖恩的一切,甚至比肖恩擁有的更多。肖恩的下屬和家裡人,更加喜歡這個性格迥異的凱斯。
影片中,為了奪回自己的身份,肖恩一共與凱斯進行了多次交鋒。在這多次交鋒裡,導演吳宇森又利用「變臉」的身份錯位,讓劇情充滿了張力。
肖恩逃獄後,利用凱斯的身份召集了一票黑道朋友幫忙,準備潛入自己家對凱斯實施控制;而凱斯則是召集起FBI特警,對肖恩和自己的朋友發起進攻。在最後決戰,凱斯的女朋友幫肖恩擋搶身亡,而肖恩的女兒,也為了凱斯射了自己爸爸一槍。
明明是在看激烈的槍戰,我卻品出了一絲鬧劇的荒誕。
影片的最後,邪不勝正,肖恩殺死了凱斯,取回了自己的臉。值得一提的是,最後結局肖恩領養了凱斯的兒子。這裡體現了導演吳宇森的細膩情感:以仇恨開頭,以寬恕結尾,互相缺失的愛,竟在仇人身上得到了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