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鏡頭毫無怵意、淡定自如...是我們對明星這個職業最直觀的感受,但凡事都有第一次,明星們在剛入行第一次試鏡、第一次拍戲時,和我們普通人一樣,都會不知所措,都會緊張,比如說朱一龍。
2018年一部《鎮魂》沈巍一角帶火了朱一龍,緊接著《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飾演的齊衡又讓朱一龍的國民度迅速飆升,當時連媽媽輩都整天「小公爺,小公爺」的叫著,大傢伙紛紛被朱一龍精湛的演技所折服。然而,朱一龍在談到自己第一次正式拍戲時的感覺時,他用8個字描述:天崩地裂式的懵了。
去年朱一龍接受《人物》採訪,曾回憶他第一次正式拍戲,是和周潤發合作。那時候朱一龍還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上學,有個同學介紹他去周潤發主演的《孔子》裡客串一個角色,飾演在城門前迎接孔子及弟子的衛國特使,整部戲裡,朱一龍只有一句臺詞:「本使受衛國國君和君夫人之託,歡迎孔夫子一行來我衛國」。
為了表現好,朱一龍做了很多功課,就那麼一句臺詞,他使勁捋順這句話的邏輯,摳字眼,標重音,設計好斷句...做了他在學校裡學到的一切前期準備工作。然而真正到了片場,朱一龍說自己懵了,而且是天崩地裂式的懵了。他化好妝,反反覆覆的背那一句臺詞「本使受衛國國君和君夫人之託,歡迎孔夫子一行來我衛國」。
然而當對手演員、攝影師、燈光師、現場副導演、各個部門都準備好,正式開拍的時候,他連第一個字都想不起來了。
「等我從城門裡走出來,周潤發演的孔子帶著弟子們,千軍萬馬地就來了。我站在門口等他,他一下馬車,就帶著所有學生開始給你跪拜,發哥站起來說了一句詞之後就該我說話了,可我就卡住了,抻了很久之後,突然想起來了第一個字,我就趕緊說,但嘴跟不上腦子,就打磕巴了。」
朱一龍也不明白,那麼熟悉的一句臺詞為什麼就說不出來了。周潤發一遍一遍的陪他演,膠片拍了七八條還是不行,副導演說要不然換一個人吧。第一次正式拍戲的朱一龍說他當時沒有任何感覺、任何情緒,因為整個人都是懵的。這樣的感受,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同身受,畢竟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經歷過各種「被人注視」的第一次。
當時幸虧胡玫導演的耐心和激勵,給了他沒有退路的一個信心,那場戲反覆拍了13條後,朱一龍硬著頭皮把臺詞說下來了。《孔子》的拍戲經歷讓他很多時候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失去了自信,這場夢魘持續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在那之後拍戲,朱一龍說每天必須把詞背到不用想也可以很順利地說出來的程度,不把臺詞變成生理記憶,他都不敢去現場。而努力終獲成功,在演了10年戲之後,三十而立的朱一龍終於火了,算是大器晚成型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