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上朝,聽邵總繼續給你們講故事」
古代皇帝,基本上都是後宮佳麗三千,有的甚至上萬,就比如那位坐羊車隨機臨幸妃子的司馬炎,人家後宮何止萬人啊。
現在電視上的宮鬥劇太多了,像什麼羋月傳、步步驚心、甄嬛傳等等,裡面的妃子,為了爭寵,那可是爭的死去活來啊,都爭著服侍皇帝,得寵的女人在後宮,可謂一手遮天。那麼問題來了,要是皇帝想臨幸自己的時候,例假來了怎麼辦?
受到封建迷信的影響,古人們認為女子的月事是不潔之物,普通的男人都接受不了,認為那是晦氣,會倒黴的。而在皇宮之中講究就會更多,就更看重這些,一旦讓皇上見紅,那麼可能就是欺君之罪,輕一點的會被冷落,以後就別想靠近皇上了,上位之路從此斷送!而重一點的懲罰可能就是滿門抄斬了。
那來例假的妃子該怎麼辦呢?
在唐朝之前,侍寢這件事,還沒那麼複雜,就是皇帝晚上想上哪去上哪去,直奔妃子的宮殿。如果此時正好妃子例假來了,這位妃子便從自己收下的宮女當中,挑一位最漂亮的來伺候皇上,也算是用自己人來拉攏皇上。
到了唐朝時期,就「先進」了許多,後宮會給每位妃子,發放一個金戒指,如果來了例假就將金戒指戴上,意思就是告訴皇上,自己這幾天特殊時期,不便伺候皇上,皇上看到也就明白了,還有種就是代替戒指的方法,找根紅繩綁在胳膊上,也代表同一個意思!
到了明朝,明朝後宮的妃子如果來了例假,就會在額頭上點上硃砂作為標記。不過這種點硃砂之法後來慢慢的變成了女子化妝的一種手段。同時他們也效仿古人、妃子、宮女們手上也會佩戴有金鐲子,「金子」就包含了「禁止」男女接觸的意思,這也是例假來臨時的一種暗示!
到清朝時期,皇帝們非常聰明,他們採用翻牌子的方式來決定皇帝在眾多妃子中隨機挑選一個人來侍寢。每當到皇帝吃完晚飯,敬事房的太監們便會帶著牌子來到皇帝的身邊,那些來例假的妃子,敬事房的太監們就會用綠色的頭牌來證明妃子有特殊情況,讓皇帝另選他人。同時如果正好趕上嬪妃們自己來例假的時候,他們也往往都會給敬事房的太監們提前說一聲,這樣就不會安排到自己。
題外話,我覺得翻牌子也不太公平,妃子會給敬事房的太監一些錢財,讓自己的牌子離皇帝近一點,或者出現的次數多一點等等,後宮的辦法多的不要不要的。看過宮鬥劇的都知道,那妃子們的智商可不要太高。
每天更新,茶餘飯後娛樂一下,希望大家多關注、點讚,「邵總」在這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