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型教育機構都設有市場部,像新東方、學而思等都有自己的市場部,為自己的教育事業開疆擴土,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部門,但是粉筆卻宣稱自己不設市場部,原因是什麼?
一、粉絲即為市場
從羅永浩到雷軍,再到張小龍的粉筆,我們可以發現,藉助「網際網路」這股東風,利用一些「風口」、「粉絲文化」、「參與感」等網際網路詞彙,這些企業形成了一種看似很靠譜的「粉絲經濟」。在某種程度上,粉筆之所以宣稱不需要市場部,最大的原因便是他們認為粉絲便是他們的市場人員。粉筆藉助在線培訓,用瘋狂的低價——「一元課程」,把考生一下子吸引過去,再用豐厚的物資——大量的書籍,給考生極大的體驗感,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考生的數據信息,進而推出「680千人課程」等,於是大家奔走相告,粉筆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可是粉筆也會陷入小米目前所面臨的困境,也是「粉絲經濟」帶來的,「成也粉絲,敗也粉絲」,粉絲是健忘的,當時他們用低廉的價格打開了市場,這個時候去大幅度提價對於粉絲是不能接受的,同時粉筆一直宣稱不做線下培訓,卻在17年進入到線下面試培訓當中來,這個時候粉筆自己宣稱的高通過率會受到質疑,畢竟在今年江蘇的線下培訓當中,粉筆有幾個班的通過率為0,所以它必須要拿出真實的通過率數據,才能破掉通過率比較低的事實,而粉筆沒有,它在國考前,發了一封信,大意是雖然你培訓了,但是考試很殘酷,你考不上很正常。筆者以為,這種洗腦式的營銷,大概理智的考生均不會接受。
二、網絡即為戰場
在公務員培訓這個行業,傳統公務員培訓企業如華圖教育一般靠市場進行宣傳,藉助高校宣講等平臺進行宣傳,所以需要大量的市場人員,而粉筆不同,它孕育在網絡,需要網絡這個平臺,只需要花錢去買熱點,買水軍,給自己造勢即可,如果沒有什麼熱點,那在一些大型考試之前,藉助一些與「華圖」的爭議,進行宣傳自己。所以與其說粉筆沒有市場部,不如說粉筆的市場就是整個網際網路。
三、個人即為賣點
張小龍是粉筆的靈魂人物,我們知道,這個靈魂人物聯結著粉筆和考生的信任問題,且張小龍是一個有著極其張揚個性的人,看起來很容易讓人討厭,但是更容易讓人去喜歡,畢竟在這個信仰缺失的年代,找到一個極具有「想法」的人,很容易讓考生找到信仰,至於他脾氣不好,隨時隨地罵人這個習慣,有鐵桿粉絲幫他辯解——「我從來不罵人啊,我罵的,都不是人!」也有一些鐵粉說這是龍哥脾氣不好,智商高而已,可見其影響力。所以粉筆哪能沒有市場,粉筆的市場部一個張小龍足以。現在華圖的前員工——袁東也加入到粉筆,通過與張小龍CP,倒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
不是粉絲傻,是這個時代很多粉絲都好無聊,找點樂趣也是很開心的事情,所以大家也不用過於認真,覺得粉筆真的沒有什麼市場部,他只不過人人皆市場人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