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轉載自單向街書店的好姐妹,微在 公眾號(ID:wezeit-daily)。
前幾天,朝鮮前太子、金正恩大將軍的長兄金正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被兩名越南籍女特工用劇毒物暗殺,一時間朝野轟動。
網上一片沸騰,仿佛大家都知道幕後主使是……
via @NoPingWest / weibo
還順便火了一件 2017 年春夏系列刺客單品。
這起撲朔迷離的事件讓一種經久不衰、暗流奔湧的政治恐怖行動再次浮上水面——刺殺。這種殘忍而古老的手段一直在真實的政治領域裡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多少叱吒風雲的帝王將相,英雄領袖,最終都倒在了刺殺者的兇器之下,所謂「血濺五步,天下縞素」。
軍事智庫西點反恐中心(Combating Terrorism Centre at West Point)在 2015 年 2 月發表了一篇題為《政治暗殺的原理》(The Rationale of Political Assassinations)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1945 至 2013 年間發生的政治暗殺事件共計 758 宗,導致 954 人死亡。其中 17% 是針對國家元首、18% 針對反對派領袖、21% 針對國會議員、14% 是各類部長、10% 針對外交官、5% 是地方政客(如州長、市長一類)、3% 是政府副元首。1945 至 1969 年間,每年平均有 5 人遭到暗殺。但在 1970 至 2013 年間,每年平均被殺人數飆升至 15 人,當中大部分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俄羅斯和東歐發生。
根據前古巴傳奇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本人的說法,他一生中遭遇了至少 80 次暗殺,其中大多數來自於美國,這些刺殺方案千奇百怪,但最終無一成功。「刺殺卡斯楚」幾乎是中情局幾十年來的「保留項目」。
2006 年英國拍攝了一部政治紀錄片,給了一個更嚇人的數字,片名叫《刺殺卡斯楚的 638 種方法》。
via 豆瓣電影
刺殺是一種有著漫長歷史的古老鬥爭手段。什麼人最容易遭到政治暗殺?一個人的政治權利和影響力越大,被暗殺的可能性越高,議會官員、政治運動領袖和國家元首通常首當其衝。衝鋒鎗和手槍是使用最多的刺殺工具。
近代中國,汪精衛行刺攝政王載灃、蔣介石刺殺陶成章之類刺殺事件不勝枚舉。世界範圍裡,聖雄甘地、韓國的樸正熙、瑞典的帕爾梅、巴基斯坦的貝·布託……曾經都是一國之最高領袖,但都死於政治刺殺。
其實並不是每個刺客都有殫精竭慮的謀劃,也不是每樁謀殺背後都有深不見底的陰謀,但或多或少,歷史從此開始悄悄轉向。
公元前 227 年的中國,荊軻帶著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告別時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鹹陽宮召見了他。荊軻獻圖,圖窮匕見,但最終行刺失敗,被秦王所殺。六年後,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
秦始皇雖然逃過了刺殺,秦二世胡亥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他僅僅執政了 3 年,就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年僅 24 歲。
兩千多年前,公元前 44 年的 3 月 5 日,凱撒大帝在元老院遭遇 40 人組成的刺殺團的行刺,連中 23 刀後氣絕身亡。這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政治刺殺事件之一,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當時的歷史進程。如果凱撒沒有被殺死,羅馬共和國可能會變成羅馬帝國,東部的達西亞可能會早一百多年被羅馬徵服,羅馬的版圖還會繼續擴張……凱撒死後,他所建立的集權國度再次陷入混亂,後繼者們彼此鬥爭,並給羅馬帶來了長年的內戰,凱撒所作出的許多超前改革,也徹底中斷了。
他是伊斯蘭教歷史上的第四任哈裡發(656 年—661年在位),先知穆罕默德的養子、女婿,是遜尼派和什葉派所承認的最後一位正統的哈裡發。哈裡發 (Khalifah) 是穆罕默德去世以後,伊斯蘭阿拉伯政權元首的稱謂,也是阿拉伯帝國最高政治、宗教的統治者。
公元 661 年 1 月 24 日清晨,阿里在返回庫法清真寺途中被人用帶毒的軍刀刺殺身亡。阿里被刺後,與阿里敵對的伍麥葉家族建立了伊斯蘭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王朝——伍麥葉王朝,導致伊斯蘭世界被分裂為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陣營,從此開始延綿數年的權力鬥爭。
2014 年 6 月 29 日,「伊斯蘭國 ISIS 」領袖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自立為哈裡發,但沒有受到大部分穆斯林的承認。
建國不過兩百多年的美國,至少 9 位總統遭遇暗殺,4 位總統遇刺身亡。林肯是第一位死於暗殺的總統。
林肯遇刺 5 天之前,他所統領的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北方政府)終於在內戰之中取得了全面勝利,南方籤署了投降條約,分裂的美國重歸統一,黑奴制度土崩瓦解。4 月 14 日,林肯夫婦在福特劇院看戲時,一個名叫約翰·布斯的白人至上主義者(也是一個失去僱主的南方間諜兼戲劇演員)偷偷靠近總統包廂,趁保鏢不注意時,用手槍射中了林肯的後腦。
對於兇手而言,他的所作所為僅僅因為憤怒。但他沒有想到,這起刺殺不僅沒有起到他期待的作用,反而把林肯的聲譽推上新高。林肯遇刺後,全美國進行了深刻的哀悼,南方的殘餘勢力更加臭名昭著。總統繼任者安德魯·詹森繼承了林肯的遺志,更加積極地推進南方改革和黑奴解放事業。林肯至今都被認為是美國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伊藤博文是日本近代政治家,甲午中日戰爭發動者,可以說伊藤博文是日本的 CPU ,國之柱石,上可溝通天皇,中可制約軍部,下可團結民眾,他以一己之力把日本的國力發揮到淋漓盡致,使日本成為了東亞頭號強國。
10 月 26 日,朝鮮義士安重根穿上舊西服外套,頭戴鴨舌帽,把手槍踹在右側內兜裡,打扮成日本人的模樣。凌晨時分,安重根檢查了白朗寧手槍,信奉天主教的他將 7 發子彈頭都刻了十字,祈求上帝保佑並上了膛。上午 7 點,安重根坐馬車來到哈爾濱站,俄國官兵以為他是日本人,他成功進入了列車站臺。
身材矮小的伊藤博文走下火車
9 點 20 分,伊藤博文從列車上走下來檢閱俄國儀仗隊,安重根在距伊藤博文只有 5 米左右的時候拔出手槍,從俄國儀仗隊的間隙裡向伊藤博文連射三槍。伊藤只來得及說了句「什麼人?」就被打倒在地。
「亞洲第一義士「安重根
只有在報紙上見過伊藤照片的安重根生怕打錯人,又向伊藤博文的隨行人員連開三槍,頓時車站一片大亂。安重根當場被俄國憲兵拘捕,伊藤博文也在當天身亡。
伊藤博文的死對中國影響巨大,如果按照他的部署策略,日本進行穩健擴張,先穩步經營臺灣,聯合朝鮮,然後再緩緩蠶食東三省,逐步形成「大東亞共榮圈」,日本整體國力就會大幅度增長,有可能成為和美國一較短長的強大帝國。安重根成功刺殺伊藤博文,可以說影響了整個亞洲乃至世界的歷史。
via 豆瓣電影 韓國還拍過一部電影暢想了一個伊藤博文沒被殺死的平行世界。
1914 年,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遇刺身亡,37 天后,歐洲陷入了一場世界大戰,開啟了 20 世紀的悲劇,結束了歐洲的百年和平與繁榮。斐迪南大公也成為世界史上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1914 年 6 月 28 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前往波赫省首府塞拉耶佛檢閱軍隊,以顯示帝國權威,鎮壓當地民族主義情緒。7 個當地民族主義黑手黨的刺客潛伏進了人群,在斐迪南大公途徑拉丁大橋時,年輕的刺客普林西普開槍打死了大公夫婦。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立即以此為藉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 年至 1918 年間,15 億人口捲入戰爭,超過 880 萬名軍人和 249 萬名平民死亡,戰爭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當時的 2700 億美元,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全部崩潰……這場戰爭徹底改寫了歐洲和世界的歷史格局,並且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為此後的國際秩序和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重要的伏筆,而這一切,早就與那些熱血沸騰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無關了。
歷史學家反思:「塞拉耶佛的行刺事件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真正讓這些國家走向戰爭的是人們對這次事件的利用。」
1925 年 8 月 20 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委員、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被刺殺於廣州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外。
由於廖仲愷是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和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歷史學家籠統地認為,廖仲愷遭到了國民黨右派勢力的刺殺。廖仲愷遇刺案的直接後果是孫中山的主要助手胡漢民、許崇智的失勢,汪精衛得以整合國民黨的派系,而蔣介石從此躋身權力中心。
孫中山與何應欽、蔣介石、廖仲愷在黃埔
此案成為中華民國史上一宗撲朔迷離、並且在一定程度影響並改變了歷史走向的突發事件。因歷史原因以及當時的社會狀況,這起案件過去了 80 多年,許多謎團或疑點至今未能破解。
甘迺迪被殺前
1963 年 11 月 22 日,時任第 35 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副總統詹森陪同下到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訪問。12 時 30 分,甘迺迪乘坐一輛敞蓬汽車遊街拜會市民,行至一個拐彎處時,埋伏的槍手向他開了槍,子彈命中了甘迺迪的頸部和頭部,隨即他倒在妻子傑奎琳懷裡,送往醫院後很快不治而亡。
刺殺甘迺迪
暗殺事件後,槍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被捕,但兩天後,他在從警局押往監獄途中被一個酒館老闆傑克·魯比槍殺。隨後美國政府得出一致結論:刺殺甘迺迪是槍手奧斯瓦爾德的個人行動。
保鏢試圖保護甘迺迪
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在過去 40 年裡,關於甘迺迪遇刺的內幕至少有 36 種不同的版本。種種跡象表明,真正的幕後黑手是繼任者林登·貝恩斯·詹森。按照法律,總統在任期內意外死亡由副總統接任。詹森總統對資料的掩蓋和銷毀以及對事件極為馬虎的草草調查更讓人懷疑。
槍手奧斯瓦爾德被捕
在甘迺迪遇刺後的短短三年中,18 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從 1963 年至 1993 年,115 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事件中自殺或被謀殺,更是讓整個案件蒙上陰謀論的陰影。更奇怪的是,美國政府遲遲不肯公開有關這場刺殺的全部文件,更加令公眾相信政府隱瞞著一些不可告人的骯髒交易。
按照一些歷史研究的結論,這次事件也許改變了越戰的結局,改變了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的軌跡,甚至改變了美國政府對中國研發核武器的態度。按照美國小說家查爾斯·麥卡裡的說法,達拉斯發生的這次暗殺事件給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創傷」。
政治是一個冷峻、幽默、殘酷又充滿魅力的玩意兒,讓無數人為之癲狂。我們還不清楚 2017 年 2 月 17 日金正男的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只知道蝴蝶又一次扇動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