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傳真道堅持在人道上的全美,在人道全美上力行天道。
人道的頭一件事情就是孝敬父母,因為老人有三個心:一個是多心,一個是疑心,一個是煩心。所以你就要以平安吉慶的語言來使他在多心的時候安心,疑心的時候放心,在煩心的時候使他的心裡快樂,是悅心。所以在對待孝敬裡邊不是給老人一點吃的就行,而且是在語言上、在精神上、在他的三個心上都必須要給予治療,那麼對老人的孝順才會全美。以最好的善待來解除三種對老人的傷害,那麼你就做到了孝敬父母。
提醒:疼慈孤兒,接緒骨肉和接緒你的近親,與人為善,這些是在一個善待上,如果你能善待這些,你已經做到了。
在人道上全美的話你才能夠承領天道,因為我們聖人ﷺ說:「在真主御前最受喜愛的僕民是對人類最有益的人」,所以怎麼樣才能對人類有益,不要有害,「最尊貴的功修是使信士的心快樂、歡樂的人」,所以不要說憂愁的話讓信士的心裡憂愁,更不要說話讓別人感到恐懼,感到失望悲觀。這些做法是錯的,所以最尊貴的功修是使信士的心歡樂。
如果你能夠解除一個信士的飢餓的話,解除他的憂愁,為他賠償債務,為穆斯林的需求去奔波,那麼你就如同是封了齋月的齋,而且坐了靜,誰幫助了受虧的人而去奔波,那麼在眾人跌倒的時候,真主穩定他的雙腳,使他堅定在仙橋上,能夠順利地過仙橋,誰要是阻擋了虧傷人的人發怒的話,真主就掩蓋他的羞體,使他在今生後世不出醜。的確,最惡劣的性情就是破壞伊瑪尼的性情,就好像是醋破壞蜂蜜一般,這是在索哈哈聖訓裡邊所強調的事。
聖傳真道的人要經常提醒死亡
因為聖人ﷺ說:「在所有的勸化裡邊,只要有一個死字就足之夠矣。」所以,隨時提醒死亡就隨時都有一個勸化,因為在《古蘭經》3章85節說:「凡是有生命的都要嘗死亡的滋味。」所以,任何一個生命都逃不了死亡這一關口,遲早都要來。為什麼這麼說呢?時間你不能抵住,但大限都有一定,所以必竟有一天死亡要到來。在中國的一些學者說了,主麻聚禮是一個尺子,你的壽歲是一個布,那每一個主麻聚禮量一次,總有一個主麻它就量光了,他就歸主了。所以在這個主麻聚禮在一起禮拜的人,到了下一個主麻聚禮還能不能在一起禮拜,很難說。今年爾德還活著的人,到明年的爾德還在不在這個世界上,也是很難說。所以提醒這個對任何一個人都有好處。
當你們牢記死亡的時候,那死亡的判斷,你們就接受了。接受這個判斷了以後,所有的享受和歡樂以及所有的這一些東西都要被割斷,所以你就應當記想死亡,而且為死亡之後做一些準備。
我們聖人ﷺ說:「勸化到只要有一個死字就夠了。」只要有一個「死」就足夠了,就是這個意思。
凡是真正記想了死亡的人,那麼他已經得到了這種勸化,那今生的享受就已經不是他的妄(望)想,而是成了他的憂愁。在今生享受,那遲早有一天這種享受要丟了,阻止了他對未來的一些妄想,甚至一些不切實際的、一些錯誤的想法。對於記想死亡的人,他的夢想已經不再是貪圖今生的人,就是他的夢想裡已不再會是貪圖今生了。昏潰的心要醒來,他就需要用舌頭來勸化,許多的勸化,而且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只要提到死亡的事,那麼他就很容易的接受了這個勸化,所以說有理智的人啊,你們要經常提醒死亡,用死亡來勸化就足之夠矣了。
誰要是牢記了死亡,那麼他在今生會朽壞的院子裡邊就產生了焦慮,死亡是從一個院子遷到另一個院子裡邊去,從一個暫存而且是幻境裡邊的院子遷到一個永遠存在的真境的院子裡邊去。正確的看待死亡,那麼死亡不是消失,也絕對不是朽壞,是靈魂離開了身體,是從活的情況成為了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我們說的:從一個肉體和靈魂結合的生命分開了肉體,但靈魂並沒有消失,並沒有結束。
我們聖人ﷺ說:「有一些穆民他們不會死,他們只是遷居,對於一般的人,死亡卻是最大的災難。」
真主說:死亡的災難降臨於你們的時候。
既然死亡是最大的災難,那比死亡更大的災難是什麼呢?就是忘記死亡,疏忽了死亡,正因為忘記了死亡、疏忽了死亡,他就很少記想真主,很少想到有復生的日子的還報。今生是暫存的,而後世是永恆的,那麼在暫存裡邊沒有買下天堂,丟了最永久的恩典,那麼在死亡裡,的確是對人類一種教誨。
你們要知道,死亡的到來有兩種,一種是有顯跡的死亡,那他在死亡之前有了顯跡,這種死亡他可以有準備,但更多的死亡是突然降臨,說來就來。為什麼說:生死路上無老少。在街上走的人被車撞死了,而在病床上搶救的人活回來了,所以說生死路上無老少。任何年齡,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都會突然降臨死亡,所以在一些可知的顯跡還沒有出現時候,它是防不勝防。
什麼人害怕死亡?就是貪圖今生的人害怕死亡,什麼人不害怕死亡呢?就是已經為死亡做了準備的人,以及確信了復生日的人,他不害怕死亡,而是節省的過他的今生,節省的把今生費用在真主的道路上。提到這一點就講到,認為今生是漫長的人都是迷誤的人。必定他喜愛今生,他認為今生很漫長,其實今生是非常短暫的,中國話裡面有:愁愁愁,三歲孩兒白了頭。當年還是三歲的孩子,一晃兒頭就白了。還有就是說:人生就算你活100歲也才36500天,更何況人活七十古來稀。那麼像這些東西就提醒人們不要把今生看的非常漫長,也不要把虛假的今生、短暫的今生當成是你永久的居住地,而是看成是你的客旅,就像是做客旅遊一樣,遲早有一天自己要回到自己的家,這個家就是天堂。
喜愛今生的心,就是把虛假的東西作為你的皇王,來指揮你的所有的行動;貪圖的心來依戀今生,就使你迷惑在忘記了死亡,忘記了後世,忘記了天堂。所以提醒遵行聖傳真道的人上,為什麼要經常提醒死亡!就是一個勸化。任何人迴避不了死亡,你不想死,你還得死,你害怕死,你也得死,但是聖人ﷺ說:「在戰場上戰死的人比在病床上病死的人要更容易的多。」
提醒:人在歸主的時候,才來想到他的路費,想到他的這一些,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就要提前對他的死亡做準備,這樣的人,他就遵行了聖傳真道所提醒的事。
最後講幾個小的故事。有一個年老的漁夫,他靠打魚為生,用打魚來維持他一家的生活。有一天,他好不容易打到了一條大魚,他非常高興,這時來了一個無賴,無賴不由分說的搶了他的大魚,他就不服這個理:你憑什麼搶我的魚。他說理,就被無賴打倒在地,他就哭著向真主求祈說:「主啊,求你給一個公道。」當這個無賴回到家裡,要把這條魚做成一頓美餐,去洗這個魚,把手伸到這個魚的嘴裡的時候,想不到竟被這條魚把他的手指緊緊的咬住不放,他怎麼掙也掙不脫,非常的疼痛,痛的他在地上打滾,他的手背就好像被爬了很多的螞蝗叮咬的一般,冷汗從頭上出來,手就像是斷了一樣,他昏倒在地。在昏倒以後做了個夢,就聽見有人對他說:善惡都有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欺負別人絕對不會有好下場,你應當趕快去把這個魚還給人家,求得人家的恕過你,你才有開解。他醒過來以後,去還了這條魚,然後用了一萬個銀幣做為他的罰贖,請這個人原諒他。於是疼痛止了,手也逐漸地好了,以後他和這個漁夫做了朋友。從此後改惡從善,不再做壞事。
聖人ﷺ說:「誰看見受虧的人向他求救,而沒有幫助他的人在墳墓裡面要被打100下火鞭。」提醒當有求救的人,那麼應該幫助他,提醒一下。
那麼,再講一個哈桑找對象的故事。在百塞裡這個地方,他來見一個女外哩,這個女外哩叫萊比婭,萊比婭的意思是:第四個,她是第四個女兒。她是一位外哩,哈桑向他求婚。同時來的還有哈桑的幾個朋友,跟著一塊來了,哈桑就說:「萊比婭,你從我們中間選一個人做你的丈夫吧,因為婚姻是所有一切聖人的道路啊。」這位女外哩就說:「有些問題我提出來,只要誰能答覆我,我就嫁給他。」她接著問了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真主說:一伙人進天堂,一伙人下火獄。我是屬於哪一伙人?」哈桑答不出來,說:「我不知道。」第二個問題說:「在母親的肚子裡成形以後,天仙說我是薄福的人還是幸福的人?」他說:「我不知道。」第三個問題:「天仙對一伙人說:你們不要害怕,不要憂愁,又對另外一伙人說:你們沒有喜慶。我屬於那一伙人。」哈桑說:「我不知道。」第四個問題說:「墳墓是天堂中的一座花園,墳墓是火獄中的一座火坑,我的墳墓中的情況是怎麼樣?」哈桑說:「我不知道,我的確不知道。」那麼第五個問題是:「到了後世,一些人的臉變成白的,一些人的臉變成黑的,這個時候呢我的臉是變白的還是變黑的。」哈桑說:「我不知道。」那三個人也說不出什麼東西來,最後,他們非常羞愧,沒有談成這個婚姻那麼,這個萊比婭就嫁給了別的男人。不久,她那個丈夫就死了。死了以後,哈桑還是去向他求婚,就是等了一段時間以後,她也沒有再出嫁,哈桑又來到她的面前,對這個萊比婭就說:「那麼長是時間你沒有了丈夫,你應當結婚,你為什麼還沒有結婚呢?」萊比婭就對他的同伴說:「我的丈夫雖然歸主多年了,但我找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那麼哈桑又再次向她求婚,他說你能回答我四個問題,誰能回答我,我就嫁給他。哈桑就說:「如果真主襄助的的話,我就一定能回答你。」然後她就說了:「如果我歸主了,我是有伊瑪尼的歸主還是沒有伊瑪尼的死?」哈桑就說了:「這是未見的事,只有真主知道,我不知道。」第二個問題:「到了後世的時候,我是用左手接過還是用右手接過功過簿。」哈桑說:「這是未見的事,只有真主知道,我不知道。」第三件事就是:「天仙呼喊一伙人進天堂,一伙人下火獄,說我是那一夥?」哈桑說:「這是未見,只有真主知道,我不知道。」第四個問題提出來,她就說:「有這四種憂愁的人,她怎麼能結婚呢?」然後就提出第四個問題:「真主造化的理智是幾份?」哈桑說:「十份,九份給了男人,一份給了女人。」說:「真主造化的私慾是多少?」哈桑說:「十份,一份給了男人。九份給了女人。」這個萊比婭就說了:「哈桑老人家啊!我一個女人憑著真主給我的一份理智就控制了我的九份私慾,你能不能用你的九份理智控制你的一份私慾呢?」哈桑又羞愧的離開萊比婭了,這就是歷史的故事。
你們就分析一下,她把今生和後世看的非常清楚,一個外哩的品級的人是怎麼看待今生和後世的,你們去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