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是《玩具總動員》上映整整25周年。
這天,皮克斯放出了影片很多早期的概念圖和演員配音照。
我們先把時間撥回到1979年,一個最普通的工作日,剛剛匯報完工作的約翰·拉塞特接到一通電話,他被迪士尼解僱了。
在過去的8個月裡,拉塞特一門心思地投入到電腦技術的研發裡,剛剛有一點眉目,就聽到了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
不能說迪士尼對他不滿意,而是迪士尼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技術上的「激進分子」。
當年的迪士尼更希望求穩而非求變,因為變化總是意味著更多金錢的投入。從另一個角度講,作為動畫界的龍頭老大,迪士尼從未受到過挑戰。
手繪畫室的空氣中,害怕電腦取代畫師的恐懼因子壓過了追求創新的激情。
他們無法想像這個「離經叛道」的小夥子,能用電腦做出什麼鬼。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16年後的1995年,扔掉了鉛筆的拉塞特因為一部3D動畫電影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先鋒。
這部3D動畫電影,就是《玩具總動員》。
20多年後,時過境遷,那個曾經意氣風發、後來成為皮克斯動畫領軍人物的約翰·拉塞特,被曝出騷擾女性而再次被迪士尼掃地出門;
儘管人們曾不斷懷疑沒有了約翰·拉塞特的《玩具總動員》還會是《玩具總動員》嗎?
儘管人們也曾不斷懷疑更換編劇後的《玩具總動員》還會保持高質量嗎?
但當2019年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部作品《玩具總動員4》終於與大家見面時,它依然是那個贏得滿堂彩的動畫電影。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玩具總動員》這部經典的動畫作品究竟是如何煉成的呢?
一
30分鐘的聖誕電視節目
1979年離開迪士尼不久後,拉塞特加入了盧卡斯影業的電腦動畫部,成為那裡的第一位動畫師。
1986年這個部門又被史蒂夫·賈伯斯收購,成立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為了支持短片製作,發展動畫技術,早期的皮克斯一直處於燒錢的狀態。
領導著一群摩拳擦掌搞創新的瘋子的賈伯斯,面對持續不斷的財政赤字,給予了最大的寬容。然而運營一個工作室,只靠做夢是不可能的,除了向其他公司出售自己開發的軟體,工作室把重心從製作短片轉移到了商業廣告上,按照皮克斯董事長埃德溫·卡姆爾的計劃,皮克斯下一步應該移步電視專題片,然後才進軍動畫長片。
皮克斯大步流星直接跳過了電視環節,卻把一部未完成的聖誕節目當做了與迪士尼談判的籌碼。
在尋求與迪士尼合作動畫長片的討論會上,皮克斯的團隊帶去了一個想法,根據之前大受好評的《錫鐵小兵》拍一部30分鐘的特別節目《錫鐵玩具聖誕節》,其影響大於幾十秒的廣告,還可以藉此展示他們的核心技術。
《錫鐵玩具聖誕節》
在皮克斯的預想中,這部動畫片的主人公就是那個會演奏音樂的小錫人,有一天,他突然活了……這就是《玩具總動員》最早的故事藍本。
二
2個哥們
除了「玩具復活」的緣起,《玩具總動員》最初的故事和最終上映的版本幾乎沒有半毛錢關係。
主角從小錫兵泰尼,變成了約翰·拉塞特兒時的最愛——美國大兵G.I.Joe,又變成了一個來自60年代的太空人,也就是巴斯光年。
它的對手從會發聲的布袋玩偶演變到背後有拉線控制的填充牛仔娃娃,「胡迪」的名字來源於伍迪·施洛德,一位出演過多部西部片的黑人演員。
不過,有一點始終沒有變,約翰·拉塞特堅持這是一部以哥們為主題的電影。此前並沒有太多實戰經驗的故事小組觀摩了一個長長的片單,《末路狂花》、《午夜狂奔》、《逃獄驚魂》、《單身公寓》都是他們學習的電影,那些角色的魅力和幽默來源於哥們間的對立,之前的動畫從沒這樣做過。
拉塞特和另一位編劇彼得·道格特還專程去參加了羅伯特·麥基的劇作研討會。在那裡,他們學到的創作基本原理也成為了皮克斯日後的動畫守則——衝突讓故事更加有趣,抉擇讓人物更加真實。
在《玩具總動員》中,兩個主角一「新」一「舊」充滿了衝突性,小朋友的喜新厭舊強化了他們之間的對抗。
三
2個品牌
劇本創作最初階段,拉塞特就明確了皮克斯與迪士尼的區別,不過這兩家公司的作品從源頭上就有著本質的差異。
迪士尼喜歡說:「在很久很久從前……」而皮克斯總是從「如果……」出發。
即使如此,拉塞特還是特別注意避免任何形式上的迪士尼化,特別是音樂的使用,說著說著就唱起來堅決被排除在皮克斯電影之外。但皮克斯還是請了蘭迪·紐曼為電影配樂,畢竟音樂一樣可以烘託胡迪和巴斯光年的感情。
四
8種玩具
皮克斯請來的編劇,還包括當時正在做「劇本醫生」的喬斯·韋登(《復仇者聯盟》)。
他花了四個月修改劇本,還在其中增加了一個新的玩具——短手恐龍雷克斯——這讓《玩具總動員》中出現的主要玩具達到了8種。
在韋登的構想裡,芭比娃娃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她是一個莎拉·康納(《終結者》)式的女英雄,當胡迪和巴斯光年被困在西德房間裡時,是她跑出來營救了他們。這樣的設計在當時非常少見。韋登的計劃最終沒有成形,倒不是因為迪士尼的阻礙,持有芭比娃娃版權的美泰公司認為這是一部賠錢貨,所以拒絕授予使用權。
五
700個關節
在《玩具總動員》上映之前,活躍在大銀幕上的動畫主人公大多是人或者動物,而皮克斯把目光對準了一群「塑料」。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皮克斯的CG技術更在乎真實空間感的塑造。在展示的第一條樣片裡,聰明的拉塞特就掏出了點不一樣的東西。製作團隊為玩具們的房間安上了百葉窗,室內呈現出陰影斑駁的光線,而站在柜子上的胡迪穿上了格子襯衫。這些效果,傳統的手繪動畫都無法做到。
皮克斯早期開發的建模軟體已經可以用線性框架代表角色的體型,還可以360度立體旋轉,全方位觀看。
《玩具總動員》的每一個角色、布景都由拉爾夫·艾格斯頓領導的藝術部設計好,再交給建模小組做成三維模型。模型師給每個模型添加上若干個點,動畫師操控它們,就可以使模型活動肢體或者變換表情。這些點就好像模型身上的關節。匹薩車有了「關節」才可以開關門。胡迪和巴斯光年身上的關節,都在700個以上,單單是胡迪的嘴就有58個。
六
12倍效益
1995年的感恩節屬於皮克斯。《玩具總動員》11月22日上映,兩周之後成為史上第一部首周票房2000萬美元的電影。最終,它的全球票房達到3.6億美元,如果刨去宣發費用,是製作成本3000萬美元的12倍。
電影的火熱帶動了胡迪和巴斯光年玩具的火爆銷售,掌握土豆先生版權的孩之寶也經歷了一場「土豆荒」。曾經讓史蒂夫·賈伯斯連續倒貼五年的皮克斯終於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玩具總動員》的成功遠遠不止收益與讚譽。它更像一本最優秀的作業簿,被全行業的學徒們瞻仰——這就是動畫的未來。
這一點老大哥迪士尼也不得不承認,雖然迪士尼在《美女與野獸》、《獅子王》裡曾經使用過數碼色彩系統或電腦技術製作場景,但是《玩具總動員》向迪士尼展示了電腦作為製作工具帶來的更多可能性。
無論迪士尼承認與否,這場關於動畫技術的革命已經拉開了序幕,而且當年的迪士尼處於下風。在這之前,觀眾走進電影院看動畫電影,迪士尼出品無疑是首選,《玩具總動員》的出現顛覆了一切。2000年左右,更多動畫公司推出了用電腦製作的動畫電影,正是《玩具總動員》的成功證明了電腦技術可以製作出讓觀眾喜歡的動畫。
七
10年後
1996年,約翰·拉塞特被奧斯卡授予特別成就獎,表彰他帶領團隊創造出第一部電腦動畫長片。十年之後的2006年,曾經被迪士尼驅逐,不斷向迪士尼說「NO」的拉塞特用一種最體面的方式回到了迪士尼。
2006年,迪士尼用74億美元收購皮克斯,拉塞特成為了兩個工作室共同的首席創意官。他不僅推動著皮克斯,也拯救了深陷創意泥沼的迪士尼。
《華盛頓郵報》曾評價說,給《玩具總動員》多麼高的評價都是合適的,甚至是必須的。事實上,要回到1939年才能找到可以與之比擬的電影,那就是讓全世界為之瘋狂的《綠野仙蹤》。
及時發布熱點影事
有態度的原創影評
貼心的觀影指南
與微信用戶實時有獎互動
2020年第11期《環球銀幕》
快速購買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