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稱吉林農業大學與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聯合辦學招收空乘專業,學費10萬卻上不了飛機,引發熱議。12月21日,吉林農業大學對此進行回應,詳細做出了關於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吉林農業大學教學基地的相關情況說明,並表示已經成立專項工作組,與辦學主體召開視頻會議,將敦促辦學的主體——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妥善處理學員的相關訴求。
「空乘專業10萬(學費)卻上不了飛機」
12月20日上午,網絡上出現一段疑似家長會的視頻,視頻中稱,「吉林農大與北聯航聯合辦學,空乘專業10萬(學費)卻不能上飛機。」視頻中雙方言語都比較激動,家長要求退還學費。
吉林農業大學發布相關情況說明
12月21日下午,吉林農業大學發布了情況說明:
吉林農業大學於1960年設立成人函授部,承擔成人學歷教育。1988年10月改名為「成人教育部」,1998年8月成立「成人教育學院」,2006年學校將「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職教基地辦公室)劃歸「成人教育學院」合署辦公,2010年3月更名為「繼續教育學院」。學院(職教基地辦公室)現有函授本科專業25個,專科專業4個,在籍函授生5000餘名,近5年來共畢業函授生12000餘名。
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吉林農業大學教學基地是2018年教育部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計劃的項目之一,旨在利用公司的行業優勢和學校的場地資源,培養有志於航空服務事業的人才。雙方先後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書》《校企合作協議書補充協議》,約定吉林農業大學提供必要的教學場地及後勤保障服務,對學員在校學習期間的生活學習過程監督指導。北聯航公司負責學員招錄、教學、實訓、推薦就業等工作,自主運營並承擔全部責任。
其中協議條款六特別約定中的4明確:「甲方(北聯航)要及時解決與學員因招生、日常管理、收退費、就業等發生的一切糾紛,乙方(吉林農業大學)不負任何連帶責任,一旦因此影響到乙方的安全穩定工作,造成的一切後果全部由甲方承擔。」
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吉林農業大學教學基地的學員入校培訓前學歷報考說明中明確界定:本項目屬於吉林農業大學與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合作的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項目,學員在職業技能培訓期間根據自身需要依據「自願報考、自主選擇、自行付費、業餘學習」的原則,自行報考成人高等教育或網絡教育學歷考試,由成人高等教育或網絡教育錄取,取得學籍並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取得畢業證書。
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吉林農業大學教學基地的學員入學培訓前,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與學員本人籤署「畢業生就業安置協議書」。
已成立專項工作組敦促辦學主體妥善處理
對於目前引起的爭議,吉林農業大學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在責權利非常明確的情況下,敦促辦學的主體—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妥善處理學員的相關訴求。12月21日上午學校領導會同相關部門人員,與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負責人員召開了視頻會議,就處理該事件,明確表達了以下幾點意見:
1. 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要及時梳理家長及學員訴求,要有明確具體的處理方案;
2.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要抽調工作人員補充到一線,加快問題處理進程;
3.北京民用聯合航空有限公司要進一步明確合作雙方責任,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處理解決問題的情況進展。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