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在瓊辦學,未來這些研究生專業可在海南就讀

2020-12-28 澎湃新聞

12月24日,教育部與省政府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舉行部省會商暨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工作推進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蹄疾步穩。2018年4月13日以來,全省累計籤約引進31所國內外知名高校、51所國內外知名中小學校落地辦學,累計籤約教育項目110個,累計開工項目400個,總投資約300億元。

推進會上,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4所知名高校負責人分別介紹在瓊辦學情況,同時展望「十四五」期間在海南辦學計劃,為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描繪未來藍圖。

中國海洋大學校

爭取10個專業招生

研究生在學規模1300人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介紹,2019年5月,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正式註冊成立。2020年3月起,中國海洋大學在三亞崖州灣科教城組織完成研究生招生,主要面向海洋科學、水產等優勢學科,高度契合海南高層次人才需求。2020年9月,173名專業學位研究生入駐三亞。截至11月底,學校共選派120名優秀教師和幹部到海南,已建設48門跨學科的「共享」課程。

於志剛介紹,「十四五」期間,三亞海洋研究院將完成「兩重點、一基地」建設,分步驟、有重點建設產業技術研發平臺,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基本建成一流的熱帶深海研究中心和海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

基於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實施「研究院——知名企業」聯合培養計劃,聯合攻關產業核心技術瓶頸,打造具有引領示範效應的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特色平臺,爭取實現10個學科專業招生和研究生本地化培養,研究生在學規模13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0人);加強中泰海洋和水產中心建設,依託國際涉海大學聯盟(IAMRI),開展面向海上絲路沿線國家的高端培訓項目,打造區域性國際人才教育培訓中心。

浙江大學

「浙大+海南」

訂單式人才培育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介紹,該校針對海南急需的儲備人才試點推行專題專項培養模式,大力增加面向國際教育創新島的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等招生資源,在熱帶海洋、農業發展等領域啟動了專項招生,2020年共招收129名研究生。

同時,該校以開放視野構建「浙大+海南」的跨地域聯合培養模式,將浙大特質與海南特色深度融入育人全過程,構建了「第一年在浙大學習、剩餘周期在海南培養」新育人方式,新一批100餘名研究生即將入駐海南開展科研學習。

另外,對接國際教育創新島發展需要開展訂單式培育,將拔尖創新創造人才精準輸送到海洋工程、生物醫藥等急需領域,近三年到海南幹事創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佔比達73.3%。

中國傳媒大學

布局信息傳播學院等

將辦未來影像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率先謀劃布局海南國際化辦學。」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介紹,該校專門成立海南國際學院建設領導小組和海南國際學院籌備處,並在此基礎上於今年正式設立海南國際學院。

該校在瓊一期已完成考文垂學院、信息傳播學院、數字娛樂學院、音樂學院、視覺藝術學院的規劃布局,圍繞「數字創意與信息技術」,設置了交叉融合,結構合理的專業群。同時,與境外高校對接有序推進。

此外,校園規劃建設進展順利。綜合教學樓、學生公寓、教師公寓、食堂、體育場等項目已開工建設,考文垂學院樓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批覆,即將開工。其餘學院以及未來媒體中心、創新創業中心等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在抓緊編制,預計2021年開工,2022年秋季開學前投入使用。

在學科專業創新上,該校將立足國家戰略與海南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圍繞「數字創意+信息技術」的前沿發展,在一期建設基礎上,二期將開辦未來影像學院、智能媒體與技術學院、網際網路信息學院,設立實時互動虛擬仿真與電競、智能傳播、智能影像內容製作、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網絡空間安全等專業。

上海交通大學

支持建設中外合作辦學醫院

上海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介紹,2019年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上海交通大學與三亞市籤署合作備忘錄,共建上海交通大學三亞崖州灣深海科技研究院;聯合海南省、英國愛丁堡大學共同支持建設海南中外合作辦學醫院和海南全健康國際研究院。

吳旦介紹,在人才培養方面,將在未來五年穩步提高招生數量,培育一批深海科技等領域高端人才,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同時,建設海南中外合作辦學醫學院,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海南分院為起步,逐步發展為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十四五」期間實現研究生招生,和外方高校共同探索一流的醫學教育理念和教學體系,成為我國教育對外開放和醫學教育國際化的新標杆。

上海交通大學將與海南省積極籌備共建國家區塊鏈試驗區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把國家區塊鏈試驗區打造成區塊鏈技術創新、人才創新和產業創新新高地。

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

2018年4月13日以來

籤約教育項目110個

總投資約300億元

海南境外高水平大學獨立辦學政策取得突破性進展。

德國比勒費爾德應用科技大學是中國大陸首個境外高水平大學獨立辦學項目。今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與該校線上簽約,辦學方案已報德國教育部門,力爭明年秋季開學。同時,引進酒店管理專業世界知名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在海南獨立辦學,12月13日正式籤約,正按明年秋季開學的目標加快推進。

一批教育對外開放重大平臺在瓊全面啟動。

英國考文垂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以及南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15所國內外名校首批籤約入駐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園區40萬平方米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動工,計劃明年實現首批招生。截至目前,已有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8所國內知名高校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教城,其中5所於今年9月正式開學。引進國際組織二級機構總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繫學校網絡國際中心」落戶三亞。

大力引進「一市(縣)兩校一園」。

哈羅公學、人大附小、北師大附中、華東師大附中附小、上外附中等一大批優質教育資源落戶海南。隨著項目落地,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團隊1.6萬餘人。

原標題:

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海南辦學計劃——

研究生擴招這些專業可在海南讀

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黃婷 實習生:王春迎

值班主任:戎海

值班總監:張毅

原標題:《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在瓊辦學,未來這些研究生專業可在海南就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籤約教育項目110個 總投資約300億元 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蹄疾...
    一批教育對外開放重大平臺在瓊全面啟動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是以教育對外開放為核心使命的教育園區,主要圍繞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引進相關優勢學科高校獨立辦學或中外合作辦學,英國考文垂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以及南開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15所國內外名校首批籤約入駐,園區40萬平米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動工,
  • 西南交大這個專業絕對有實力
    學校辦學底蘊十足,專業水平高,屬於我國頂尖211(非985)大學之一。學校曾一度有著「「東方康奈爾」的美譽,在先後經歷兩次院系調整以及一系列的改名之後,終於在1972年正式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並於1989年將辦學主體遷至成都。因此,西南交大可謂是底蘊深厚,且算是名副其實的百年名校。
  • 哈嘍,哈羅,「海南速度」迎來450歲的國際名校
    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一所歷史悠久的英國名校緣何選擇海南作為在中國的第4個辦學地?一座佔地面積達145畝的全新校區又是如何能在短短兩年完成籤約、選址、建設的?一所歷史悠久的英國名校,緣何選擇海南作為在中國的第4個辦學地?一座佔地面積達145畝的全新校區,又是如何能在短短兩年完成籤約、選址、建設的?海南日報記者將帶您了解這段關於擔當和奮鬥的故事。
  • 徐莉佳:上海交大「明星班」的真學霸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日前專門在徐莉佳母校——上海交通大學採訪了她在交大就讀期間的班主任和老師。記者發現,不僅在奧運賽場上,她「少考一門還是第一」,在這所名校裡,她同樣也是學霸一樣地存在於上海交大的「體育明星班」。上海交大是全國最早一批實行「體教結合」模式的學校之一。
  • 視頻|上海交大,你家招生廣告可以再不正經些嗎?
    視頻|上海交大,你家招生廣告可以再不正經些嗎? 上海交大,你家招生廣告可以再不正經些嗎?
  • 海南籍港商樂助家鄉辦學 貧困孩子接受優質教育
    迄今,海南共建起25所「思源學校」,提供學位5萬多個。  位於海南中部的屯昌縣「思源學校」90%以上的學生來自邊遠貧困、少數民族地區。該校校長程時貴介紹,這些學生包括特困戶、低保戶、扶貧戶的子女和孤兒。「思源學校」面向全國招聘校長和學科帶頭人,讓這些學生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畢業於寧夏大學的殷治忠,便是因此「南下」到海南定安縣「思源學校」任教。
  • 這些美國大學的課程在國內就能讀啦!有你pick的嗎
    而現在,你的夢想無需延期,因為這些實力院校可以助你逆風翻盤,擁有國內名校的美式教學體驗。 目前,很多實力院校考慮到當前情況給赴美留學生帶來的困擾,都開拓了自己在國內的合作大學,可以讓學生在國內有線上/線下全英教學體驗的同時,享受國內名校的校園生活。
  • 西安交大中馬陽光學校簡介
    迅速崛起的西安交大中馬陽光學校   01辦學主體   西安交大中馬陽光學校是廣西自貿區欽州港片區一所具有國際化、科學化、精品化、個性化高品質的12年一貫制學校。主要來自於欽州、柳州、玉林、梧州、南寧、北海等地名校,來自於江蘇及其他省市佔15%左右。   100%大學本科畢業,其中碩士研究生佔20%。   25年以上教齡老教師佔19.2%,10年左右教齡中青年教師佔58.6%,應屆畢業生佔22.2%。
  • 突然,上海放大招:除清北外,復旦交大同濟華師本科畢業,可直接落戶!
    如今,只要復旦、交大、同濟和華師大的本科應屆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就可以直接落戶上海!今天該消息刷屏了,引發網友熱議。在畢業學校上,第一類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第二類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的畢業生分別得15分、12分、8分,最高學歷階段在上海就讀,可加2分。
  • 這些美國大學的課程在國內就能讀啦!
    而現在,你的夢想無需延期,因為這些實力院校可以助你逆風翻盤,擁有國內名校的美式教學體驗。目前,很多實力院校考慮到當前情況給赴美留學生帶來的困擾,都開拓了自己在國內的合作大學,可以讓學生在國內有線上/線下全英教學體驗的同時,享受國內名校的校園生活。
  • 無錫交大校友會《中醫健康管理基地》在易可中醫院揭牌!
    本著為無錫交大校友們、特別是中老年校友的健康保駕護航的精神,由我院領導朱煒和校友會會長陸鋒合議,經認真籌備,無錫交大校友會《中醫健康管理基地》在易可中醫院正式揭牌成立!     現場歡欣鼓舞,未來易可中醫將為交大校友提供更多便利、全面的健康管理,讓交大校友、尤其是老年校友能擁有一個健康無痛的晚年生活!
  • 上海交大,你家的招生廣告可以再不正經些嗎?
    其中畫風最清奇的當屬阿拉上海的老牌名校——上海交通大學然後畫風一轉頓時正經起來「老牌名校,源於1896年,123年辦學經驗」正經不到5秒鐘,畫面中突然出現「美容美髮、廚師、汽修、挖掘機」這些全球「熱門專業」的畫面...
  • 上海大學國際本科4+0(中外合作辦學)怎麼樣?
    開設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前兩年不分專業,第三年專業分流)1、四年後畢業後獲得雪梨科技大學學士(本科)學位,畢業生可選擇國外大學經濟、管理、金融、會計等十幾個研究生專業繼續深造(即 4+1 本碩直通)2、兩年後可選擇前往國外完成學士學位,有國外大學經濟
  • 權威| 上海交大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發布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並在報名現場確認截止日期前,向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提交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第Ⅱ條: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 上海交大49歲宿管阿姨和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
    除了上海交大的宿管阿姨,她今年又多了一個身份:她將和兒子成為同級的碩士研究生。去年開始,原夢園決定和兒子一起考研。今年,兒子擬錄取為復旦大學研究生。原夢園也被擬錄取為廣西大學的在職研究生。原夢園曾是河南新鄉的一名銀行職員,2011年來到上海「全職」陪兒子讀書。因為酷愛文學,兒子上大學後,原夢園參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
  • 「高校交流」上海交大安泰MBA老師蒞臨江蘇眾凱深度交流!
    7月10日,交大安泰MBA林老師到訪蘇州眾凱!雙方就研究生培養的工作進行了熱切的交流。林老師給我們詳細的介紹了交大安泰MBA最新的招生政策和項目內容。>2020 QS 學科排名上海交通大學與經管相關的四項學科排名均進入QS全球百強交大安泰MBA項目國內排名交大安泰MBA項目設置全日制:30.8
  • 「雙一流高校」排名新轉變,上海交大位居第六,中山大學表現亮眼
    上海交大排第六名,中科大排於第八名2020高校排名中,上海交大卻跌出了前五的行列,位居於第六名。全國高校之中,除了眾人所知的清華、北大之外,當屬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之後便是華科大和中科大了,對於中科大排於第八名,大眾充滿了異議。事實上,居於前十的院校,教學方面自然不用多提。由於審核重點在於科研項目,而這一方面中科大處於劣勢,排名自然落後了。
  • 中國物理學專業十大高校,清華大學非第一,上海交通大學才第五
    高考中,物理專業並不是熱門專業,但仍然是很多學霸熱衷報考的專業。馬哥的初中同學就讀的就是清華大學物理專業的本碩博專業,現在一家科研單位供職,更是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 物理學的就業前景其實非常好,一般的可以進入中學擔任老師,有遠見的可以攻讀研究生,然後從事物理科研工作。
  • 高校2020年經費預算排行榜出爐,浙大排在第二,看看你學校排第幾
    高校2020年經費預算排行榜出爐復旦交大無緣前三、浙大穩居第二這份榜單出來之前,很多人都以為清華北大一定穩坐榜單第二名的位置。但今年,北大並未排在第二,第二變成了浙大。之所以浙大可以超越北大,是因為北京大學雖為綜合性大學,但整體而言還是偏文科。而浙大是綜合性的大學,綜合性強的情況下理科類專業會稍突出一點。
  • 交大這15位博士畢業生給你答案!
    2020年,學校進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獎助體系改革,推出博士生高水平學術就業支持計劃,制定優秀博士畢業生發展獎學金實施細則及工作方案,開展了2020年優秀博士畢業生發展獎學金(春夏學期)評審工作。最終15名博士畢業生通過學校終評,獲得優秀博士畢業生發展獎學金。他們的選擇也將引領未來新一批的交大學子走上追求學術、潛心科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