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實體商業、新興品牌、投資風口,創新創業......這些都當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的關鍵詞,在商品和服務之外,趣味、顏值成為時下消費者的最愛。面對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消費升級如今已成為實體商業共識。
隨著70、80後這批主流消費者不再以價格為導向,轉而更加注重環境、服務、設計、包裝、體驗等軟實力;而即將成為主流消費者的90後、00後,也變得更加追求放飛自我、價值認同以及特立獨行。面對這樣的消費環境,如何滿足主流消費群體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已經成為實體商業應對消費升級的關鍵。同時,隨著購物中心的競爭加劇,品牌同質化嚴重,購物中心都在積極引入各種新興有潛力的品牌,且催生了一大批發展勢頭迅猛的人氣新興品牌,新興品牌成為購物中心眼中的「香餑餑」。
那麼,品牌同質化嚴重背景下,購物中心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力?購物中心與品牌如何聯合打造商業消費「生態共同體」?新零售/泛娛樂等趨勢之下,網紅、跨界、體驗等諸多商業元素,如何與購物中心共贏?
2018年9月11日,以「深耕細分市場 新興品牌的大能量」為主題的贏商網城市沙龍《渝城論道》第40期於成都圓滿舉行。
本期沙龍由重慶市浙江商會副會長、贏商網川渝公司總經理 周旭先生擔任主持嘉賓,並吸引了13位資深商業人士代表:坎城印象項目總經理 周旭,成都碧桂園川北公司商業總經理 陳昱韜,成都遠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合伙人/總經理 莊川寧,成都置富天鄉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餘鵬,成都卓錦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軍,Hoowgood創始人 張軼凡、黃子鑑,鍾書三食六集總經理 張曉陽,Painting Tower 成都區域總監 高雪嬌,驪作創始團隊成員 李鵬程,TaDah突然間聯合創始人 付小瀟,冰人創藝影戲館創始人 王浩斐, 造物圈聯合創始人/品牌活動負責人 袁璐。(註:排名不分先後)。
重慶市浙江商會副會長、贏商網川渝公司總經理 周旭
此次渝城論道城市沙龍活動是由贏商網四川分站主辦並開展的線下活動,活動內容主要圍繞「新興品牌」進行觀點闡述和研討。活動當天,贏商網四川站邀請了開發商、品牌商與行業精英等嘉賓進行線下交流。希望參會嘉賓在經過討論後,碰撞出行業新銳觀點,為行業發展共同出謀獻策。沙龍現場,周總分享了《成都商業地產發展報告》,涵蓋商業項目供應分析、業態創新分析、品牌創新分析,及成都商業地產下半年發展趨勢分析等一系列乾貨。
嘉賓觀點速遞
成都碧桂園川北公司商業總經理 陳昱韜
就購物中心如何保持核心競爭力這個問題,我認為可以概括為:需要為目標的主力客群創造更加舒適的消費環境。
第二個問題,關於網紅品牌如何與購物中心共贏。首先我來理解一下,什麼是網紅品牌呢?個人認為網紅品牌是:傳統的有競爭力的品牌升級,同時根據市場需求所打造的一種概念。第一,擁有很強的傳播性;第二,擁有很強的創新性;第三,完善的運營體系。
那麼同時,購物中心需要做的:第一,創造主題,通過主題創造以達到更長的消費時間。第二,為品牌方提供更好的宣傳渠道。第三,做一個極致完美的產品把品牌串聯起來。
成都遠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項目合伙人/總經理 莊川寧
關於本次議題,個人認為,目前購物中心的產品線正在發生變化,且需要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有新鮮的事物進來,同理購物中心要不斷的迭代更新。對於購物中心,更看重的是品牌如何給購物中心提供唯一獨一性。那麼在此時,對於購物中心,如何為品牌提供更好的服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TaDah 突然間聯合創始人付小瀟
個人認為購物中心細節很關鍵。比如大悅城,洗手間同時有賓客飲水機和寵物飲水器,一提到大悅城首先想到的是寵物隨便進,有了標籤 就有了差異性和記憶點。對於購物中心與品牌的共贏,個人認為核心是彼此能創造怎樣的價值。就TaDah 突然間來講,2016年12月成立於北京,在消費者中迅速積累口碑,創始初期以線上運營與銷售為主,除品牌官方淘寶極有家企業店鋪及京東旗艦店外,上架了包括小紅書、好好住、在家、山茶花、ENJOY等多個電商平臺,獲英國《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推薦。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成都均入駐多個實體家居買手店及書店,並與萬豪、麗思卡爾頓、皇冠假日和榛悅隆堡酒店合作推出限量版下午茶。
經營理念:打造適合城市年輕人的有設計感的家居生活方式品牌,以有趣味、有創意的原創設計結合優質產品,線上線下聯動,布局新零售市場。
定位:以城市年輕人為主要客群的生活方式品牌。
拓店要求:目前線上平臺基本已布局完成,開啟線下布局階段,未來一到兩年內計劃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地開設線下體驗空間。
坎城印象項目總經理 周旭
今天的「生態共同體」的話題我覺得特別好。生物圈就有生物鏈,但是生物鏈中不是任何生物都可以進入的。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1.定位是否準確。2.招商遇到困難時是否堅持。3. 針對客群各不相同的購物中心,與品牌是否真正的匹配。在這裡要思考的是:引流與客流能否有效轉化?高人氣能為商家帶來實質性的銷售額?那麼我在思考,現在的購物中心可以用一個詞概括的有幾個呢?我們每一個購物中心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的符號之後商家自然有群聚效應。
關於網紅品牌,我拋出一個問題,網紅品牌只是網上品牌嗎?大家都在談產品的網紅,我一直在想,營銷有無網紅手段呢?我個人把網紅定位為新生業態。其實新生業態一直存在,只是近些年通過網絡傳播出去。這時,品牌進購物中心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品牌定位,購物中心與自己是否相匹配。如果產品不是太突出,但是盈利模式夠突出,也是可以生存下去的。新品牌剛誕生,甲方該當協助進行大力的廣告宣傳與扶持,同時,結合新品牌的特點,要幫助新品牌與其他品牌進行聯合互動營銷,而不是進行單一的促銷,做好聯動促銷經營,利用甲方已有資源和渠道,幫助新品牌進行宣傳。同時,在營運方面,要多進行人貨場的管理與幫助,促使其更快地適應購物中心的管理,縮短磨合期。
成都置富天鄉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餘鵬
剛剛周總說到生態共同體,我來分享一個「命運共同體」,那麼這裡就要提到「差異化定位」問題。新興品牌,顧名思義是指:新興的,新奇的品牌。購物中心與品牌商一旦牽手,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在這裡,開發商講究的就是一個回報問題,共同成長與共享收益的問題。
差異化定位,嚴格選商,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等等,項目方需要選擇到擁有共同理念的商家形成生態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成都卓錦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軍
說到同質化,其實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排斥同質化,同質化不可怕,關鍵是適不適合產品。如果客群不符合自己的定位,你差異化便是意味著失敗。我們不排斥同質化,也不盲目差異化。客群與理念是否一致,一致便可以1+1>2,反之則不然。另外我特別想請教對面的品牌,有沒有可能進到傳統的社區商業,想聽一下新興品牌對社區商業的看法。
驪作創始團隊成員 李鵬程:
很幸運的是我不只是品牌方,曾經的媒體經驗使得對商業地產有一定的見解。我首先回答一下劉總的問題,對於社區商業,個人認為對於文創手作行業,我們的客群跨度是很大的,曾經統計過,店內大概有超過80%的客戶不是做給自己的,大部分為到達性消費。這種情況下,就此而言,社區商業可能不是我們的直接受眾,驪作屬於小眾品牌,承租能力是我們考慮的第一要素。目前驪作來講,不會選擇社區商業。
就商業地產,個人認為與上海北京等新一線城市差距還是比較大。消費者更習慣於前赴市中心消費,對於品牌來講,如何讓消費者不遠萬裡前去消費,要麼是吃的,要麼是唯一的。我們未來的拓店計劃,會優先考慮二線比較前的城市的區域中心。
驪作這個品牌來說,第一點,造血功能。設計、產品、連續的受關注度,更多的選擇遊牧性的跨界合作。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一個優秀的品牌。第二點,對於品牌來講,更多的還是要靠品牌增強自己的運營能力。
造物圈聯合創始人 袁璐
集合木工,皮具,金工,拼布,陶藝等諸多手工藝為一體的綜合性實體平臺。C2M全新商業模式,從用戶需求+私人定製+個性手作,用戶到手作坊之間的無縫對接。會考慮進入購物中心或商業街區,根據商業模式以及營業時間進行篩選。造物圈為2017年3月正式開始,同年11月南門店建立,2018年8月西安店落地,年底目標全國省級城市開啟10家門店,2019年開啟50家門店。由於南門店已入駐建發鷺洲裡,並不排斥社區商業,未來入駐更多的會考慮甲方商業模式與營業時間這些方面。
Painting Tower 成都區域總監 高雪嬌
成都地區目前有四家門店,太古裡目前是做的最好的一家。購物中心如何做到核心競爭力這個問題,品牌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很重要的。品牌本身來講,並不排斥社區店,除了體驗感,同時延續性也很強。我們有獨立的門店,也有自己的運營方向,品牌的選址,更多的意向為地標性項目,很願意與各位達成合作。
鍾書三食六集 總經理 張曉陽
剛剛有數據說到,每年的創新品牌第一年死掉的佔比約27%,由此說明作為甲方或者乙方都是不容易的。就鍾書閣來講,連鎖而不複製,並沒有特別明確的拓店計劃。那麼,我們創新是什麼?不是做一個從來沒有出現的東西,而是一個本來就有的東西重新組合。三食六集怎麼來做?首先組合上的創新。第二要不斷變化,不斷有新鮮感。第三,線上線下相結合。什麼品牌足夠引流?餐飲。所以這也是三食六集為什麼一定要引入美食的原因,在三食六集中,只做小吃,專做四川小吃,尋找民間守藝人。三食六集計劃明年在成都開兩到三家店,2020年之前不考慮走向全國,三食六集更多的是在做一件好玩的事兒。對於進駐的購物中心,我們都可以選擇店面定製,不做同質化店面複製。
Hoowgood 創始人 黃子鑑
由於在臺灣長大,小時候逛百貨,再後來商圈出現了。漸漸的大家習慣不為了買品牌而買品牌,更願意注重產品的設計理念及產品價值。所以來成都之後,我們代理的很多臺灣的文創品牌,現階段很多年輕人加入萬眾創業的隊伍並更多的追求小而美的生活。非常多的小眾品牌其實有非常好的設計師及產品結構,只是可能沒有太大的承租力,而喪失了很好的機會。同時我們辦了幾屆線下的「理享生活節」也得出很多經驗,充分解決了小品牌的不確定性與痛點。目前在做Hoowgoog mini-mart產品,為小而美的小眾品牌提供一個平臺,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Hoowgood 創始人 張軼凡
Hoowgood目前在做的有兩大部分:策劃策展與零售。我們集結上百家小而美的品牌,打造「理享生活節」IP及一系列線下活動,讓Hoowgood與近萬名成都「樂活族」建立品牌連結。高品質、高性價比選品,優質配套活動讓合作的「小而美」品牌及C端客戶都黏性很高。而目前推出的【Hoowgood mini-mart】項目,就是架起商業項目與小而美獨立品牌的橋梁,著力集結新興獨立設計師品牌的力量,輸出強內容及大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