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歌曲背景
在臺語流行歌曲之中,有所謂的「四、月、望、雨」,指的便是〈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四首臺語歌謠,這四首臺語歌謠在當初面世之時都曾造成一時轟動,甚至達到大街小巷人人傳唱的地步;即使時間已然經過數十年之久,它們仍然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不時地被記憶著、歌詠著。這幾首臺語歌謠因著它們特殊的創作時空背景,不僅僅成了上一代臺灣人生活在日本嚴格殖民統治之下「一抒胸臆」之心聲寫照,同時也寄託著歷經戰亂之後熱血青年學子懷舊、有所思慕之款款心曲,甚至因為其蘊含有濃厚的臺灣情味而成了當時為數不少為著種種原因,不得已漂泊於異鄉的遊子們聊以慰藉鄉愁之苦的思鄉曲調。
歌詞信息
月色照在三叉路
風吹微微等待的人怎不來
心內真可疑想不出那個人
啊-怨嘆月暝
更深無伴獨相思
秋蟬哀啼月光所照的樹影
加添我傷悲心頭酸眼淚滴
啊-憂愁月暝
但是註定無緣份
所愛的伊因何乎阮放未離
雙屏來分開斷腸詩唱未止
啊無聊月暝
曲作者信息
鄧雨賢,1906年7月21日出生於臺灣省桃園縣龍潭鄉,15歲時進入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就學,1925年畢業;24歲時,遠渡日本,學習作曲。日治時代末期,因實行皇民化運動所有漢語歌曲全遭禁唱。鄧雨賢35歲時,辭去工作,回到老家芎林,在芎林國小任教。39歲時,因病去世。
【視頻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勞煩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