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時】簫與交響樂《月夜愁》編曲&簫獨奏:詹永明

2021-02-21 玉笛飛聲藝術中心

原曲作者:鄧雨賢 

協奏·伴奏:中國中央樂團交響樂隊

指揮:楊春林·黃曉飛 

編曲&簫獨奏:詹永明

樂曲採用了傳統的三段體變奏手法,以洞簫與弦樂及鋼琴的演奏形式,在優美動人而富有情感的旋律襯託下,描繪出年輕女子望月思情郎的哀愁心情。

《月夜愁》是閩南語歌曲之中「四月望雨」之中的一首。「四月望雨」指的便是《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它們至今仍然在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不時地被記憶著、歌詠著。

《月夜愁》創作於1933年,當時它的詞作者周添旺24歲,正值「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當時的臺北,人少車稀,幽靜的三線路常是情人相約散步的好地方,尤其在月光下更加浪漫繾綣。然而這樣羅曼蒂克的氣氛,在傷心人眼裡看來更是點滴在心頭。年少已感的周添旺便以「怨嘆月暝」「憂愁月暝」「無聊月暝」,層層訴說對月的憂愁,真切表達失戀人無聊的心情。

這首曲子的譜曲很特別,它一共有17個小節,不合音樂常理的要求。而且還有了3個五音階之外的fa音,但是淡淡的哀愁,卻透過旋律,自然地宣洩出來。 「四月望雨」這些充滿臺灣特有情調、讓人一聽便難以忘懷的悠悠旋律,全都出自於一人之手——作曲家鄧雨賢。他在創作上的卓越才華令人為之驚嘆,被尊為「臺灣民謠之父」。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的作品總能在巧妙運用西方音樂理論及技術之餘,又帶有誠摯而樸素的臺灣民謠風味,此種中西融合的特有情味,最令後人讚頌不已。(文:朝夕)

明月如霜,中秋快樂。

(上海笛子沙龍王玉書老師書法)

【演奏家百科】


詹永明教授

詹永明、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管樂教研室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副會長、趙松庭笛子藝術研究會榮譽會長,新加坡華樂總會理事,新加坡笛子學會會長,新加坡國立大學藝術中心華樂分級考試編委(笛子教材主編),南洋藝術學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特聘教授等職。

詹永明在八十年代初在中國文化部舉辦的民族器樂獨奏比賽中名列榜首(笛子組第一名)而蜚聲樂壇。幾十年來在國際國內的音樂比賽中頻頻獲獎,從事笛子教育工作以來為國內外培養了一大批笛子優秀人才成績顯著;在學術與科研上對中華笛文化系列研究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並在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及講學;足跡遍及亞非歐羙各國和地區,被人們譽為「神奇的魔笛」,更被《華盛頓郵報》稱為「當今傑出的演奏家」。

詹永明是當今笛壇傑出代表人物之一。1988年被首批評定為中國國家一級演奏員;1991年享受中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移居新加坡並任教於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2004年應聘任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2013年他的《中國竹笛專業主幹課》被上海市教委評選為重點項目課程與上海音樂學院精品課程。他的事跡被收錄在《中國當代文藝名人錄》、《中國音樂家辭典》、《世界當代名人錄》。

⊙素材整理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相關焦點

  • 思鄉曲調丨簫版《月夜愁》
    ▲洞簫:詹永明作曲:鄧雨賢伴奏:中國中央樂團交響樂隊表面平靜實際上內心如翻騰的海水
  • 淺談現代簫的現狀
    本文主要從簫的概述、音樂形態和簫的傳播三個方面來談簫的現狀,希望能對簫藝術的普及起到一定作用。據考證,簫有籥發展演變而來,早起與排簫、笛類統稱為笛。秦漢時期,簫與鼓一起演奏,也與琴瑟演奏,是現代琴簫合奏的雛形,魏晉時,在漢代琴簫合奏的基礎上加入琵琶、鼓等樂器發展成小型樂隊,可為相和歌伴奏。到隋唐時期,簫樂器參與九部樂、十部樂,已經初具模糊的獨立地位。簫樂器已經定型,有現存的唐尺八為證。
  • 一蕭一劍走天涯,洞簫、南簫、琴簫和玉屏簫,總有你不知道的?
    小曲最近又喜歡上了簫哦!一蕭一劍走天涯,琴簫、洞簫、南簫和玉屏簫總有你不知道的?快來和小曲一起來看看吧!簫的來源也是傳統的9000多年前的骨哨。屬於吹管氣鳴樂器。在秦漢至唐,簫是多指的都是指編管的排簫。清代以前的簫多指排簫,漢代的陶俑和嘉峪關魏晉墓室碑畫上,已可見到吹洞簫的形象。但單管簫當時多稱「笛」。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 譚寶碩的「簫」遙遊
    更令人讚嘆的是,譚寶碩和張瑩在音樂會合作一曲《春江花月夜》,譚氏以他標誌性洞簫加入合奏,在曲目進行期間,還即席揮毫,以張若虛原詩配合琵琶曲入畫,畫完之後,又繼續吹起洞簫,與琵琶一起演奏樂曲尾聲。這是譚寶碩和張瑩首次以洞簫、琵琶及作畫的形式演繹的特別版《春江花月夜》,直讓觀眾如痴如醉。
  • 琴園國樂團《說書人音樂劇場——大唐盛世•李謩傳奇》精彩亮相上海音樂學院校慶九十周年 陸春齡大師、詹永明教授呈獻驚喜
    著名笛子演奏家詹永明教授劇中獻藝竹琴三韻(竹琴與樂隊)臺灣民謠 羅正楎編曲三. 胡旋曲(笙與樂隊) 西班牙民間樂曲四. 吾妻の曲(尺八獨奏)琴古流本曲五. 關山月(古琴與簫) 梅庵琴譜六. 放驢(管子獨奏)河北民間樂曲 楊元亨傳譜第二幕 微服出巡中秋節微服出巡,太平年鑼鼓喧天,樓外樓李謩吹笛,唐玄宗下旨傳宣。一.
  • 演出預告 | 《天涯共此時》,與君賞良宵
    本場音樂會不僅在曲目上精心設計,同時邀請業界知名演奏家擔任獨奏,期待他們與北京民族樂團碰撞出如元宵節燦爛燈火般的火花~著名胡琴表演藝術家、教育家、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職於中央民族樂團、中國音樂學院。現任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表演藝術委員會主任、二胡學會會長。
  • 初學者想學習簫,各位有什麼建議?
    答|百度派 @謙謙君子潔潔愛簫,分為洞簫和琴簫,皆為單管、豎吹,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中國古代吹奏樂器。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幽靜典雅,適於獨奏和重奏。說到簫我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小時候都十分嚮往自己可以向武俠小說裡面的場景一樣,一手持簫,一手持劍仗劍走天涯,有想過學習吹簫,也確確實實了解過怎樣學習簫這門樂器,想要繼承我國的傳統樂器,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聊一下如何學習吹簫吧。
  • 簫的種類有哪些?
    簫的種類有哪些?簫一般為竹製,也有玉制的玉簫和銅製的銅簫等,可你知道蕭有哪些種類嗎?洞簫直徑為2.2釐米左右洞簫,吹孔氣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民間的吹管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製作,亦可用白竹製作。
  • 麒麟才子,江左梅郎 ·《琅琊榜》主題簫曲
    國簫館(簫笛逸家)集簫笛製作、教學、鑑賞、演奏於一體傳承中國簫笛文化平臺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雖然中秋有時候是一種千迴百轉的愁,讓人感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時候中秋是那濃濃的思念,讓我們嚮往著,「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讓我們有無限的思緒。心中的月亮是掛在天邊的思念,月色無盡的痴纏,也是綿綿不斷的想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沐浴在月光裡,盡情地享受著中秋月夜的靜美和幸福的團圓。
  • 2020首屆常敦明簫笛製作研修班
    2020年10月2~4日,首屆常敦明簫笛製作研修班在江蘇省長鳴樂器廠舉行,活動將邀請中國當代簫笛製作名名家、民族樂器高級工藝師、江蘇省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第一代簫笛製作代表性人物常敦明,與著名簫笛演奏家、江南洞簫代表性人物
  • 絲海簫韻——陳特超南簫專場音樂會將於11月29日在泉州上演
    2015年成功舉行個人南簫專場獨奏音樂會。現任福建省南簫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泉州市南音樂團的青年笛簫演奏家,曾受泉州師院特聘老師。導師:陳強岑陳強岑(別名:阿四)著名簫笛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1978年考入福建省歌舞劇院, 1981年進中國音樂學院深造,師承北派竹笛大師馮子存和南派竹笛大師趙松庭。
  • 琴簫 |《江湖秘語》縹緲空靈,浪漫柔情
    古琴的演奏悠遠而又寧靜,簫的吹奏給音樂朦上了神秘的紗,聽後給人以飄渺、空靈的感受。同時從音樂中可以透視出柔腸百轉的兒女情緣以及盪氣迴腸的忠骨俠義。這種類型的音樂就好比一壇陳年佳釀,需要「品」,慢慢的從中便會品嘗出陳酒中那特有的馨香。此曲作曲人趙季平先生說:「由於此片(2001版笑傲江湖)沒有涉及到任何地域的特點。所以只能用最能代表中國音樂特色的樂器——古琴、簫作為主要樂器使用。
  • 笛簫的起源與發展概述,進一步探索傳奇色彩的簫樂器
    簫,也稱洞簫,但也泛指簫類,是豎吹以空氣振動,單管多音孔樂器。簫源於遠古時期的骨笛,歷史上亦稱為笛,唐以後方專指豎吹之笛。簫在「八音」分類法中,屬於竹類樂器,常用於獨奏和琴簫合奏或演奏傳統絲竹樂曲。簫歷史悠久,音色圓潤輕柔,擁有一種雅致的氣質和恬靜的神韻,有著一種飄逸的性格和超凡的形態。
  • 關於思鄉的古詩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徐再思《水仙子·夜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____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交親望歸騎,幾處擁年華。
  • 黃曉明《何以笙簫默》電影主題曲高清MV上線歌詞介紹
    《何以笙簫默》是改編自顧漫同名小說《何以笙簫默》的愛情電影,由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楊文軍、黃斌執導,黃曉明、楊冪、佟大為、angelababy、謝依霖、何穗、黃子韜等主演。  該片主要講述何以琛和趙默笙通過一段年少時的愛戀牽出一生的糾纏,一個執著於等待和相愛的故事。
  • 首期「學簫結緣」簫製作研修班在上海簫韻樂坊圓滿結束
    而簫不同,她的那種聲音很柔美空靈,不燥不吵,彷佛可以和她做很好的朋友,是獨處時很好的一種生活。一天看到簫園的公眾號發了一則雲臺老師高級調音班的消息,此次研修班由「簫園」主辦,上海「簫韻樂坊」以及「學簫結緣」承辦。我仔細看了一下課程內容,好像在其他的平臺上沒有見過這樣的教學,而且上面註明,毫無保留,這讓人感覺到很過癮,所以非常期待開課。
  • 9月12日中秋共賞|《天涯共此時》
    皓月當空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樂:《良宵》民族管弦樂:《月光變奏曲、船歌》 明月四海民族管弦樂:《平湖秋月》柳琴演奏:唐一雯(特邀)男聲與樂隊:《在那銀色的月光下》《今夜無人入睡》演唱:仇韜兀 月圓情浮女聲與樂隊:《明月幾時有》演唱:莫娟娟二胡與大提琴:《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民族管弦樂:《在那遙遠的地方》 天涯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