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學簫結緣」簫製作研修班在上海簫韻樂坊圓滿結束

2021-02-19 簫園

竹管樂器很讓人著迷,一根竹管,在上面開幾個孔,就可以吹奏出美麗動人的音樂。好像也只有中國樂器可以把這種形式做到盡善盡美。西方的長笛薩克斯等,零部件很多,看起來也比較複雜。但是簡單也不代表竹管樂器是很容易掌握的,相反,意境的表達其實更難。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笛簫了,這兩種樂器我都很喜歡。笛子演奏技巧很多,但是對於喜歡安靜的我來說,顯得有點「吵「了。一個人在房間裡吹笛子,我自己是不會堅持太長時間的。而簫不同,她的那種聲音很柔美空靈,不燥不吵,彷佛可以和她做很好的朋友,是獨處時很好的一種生活。

一天看到簫園的公眾號發了一則雲臺老師高級調音班的消息,此次研修班由「簫園」主辦,上海「簫韻樂坊」以及「學簫結緣」承辦。我仔細看了一下課程內容,好像在其他的平臺上沒有見過這樣的教學,而且上面註明,毫無保留,這讓人感覺到很過癮,所以非常期待開課。開課前特意問了一下雲臺老師,照常開課否,雲臺老師說,他已經到上海準備了。我立刻決定不能錯過學習,所以第二天也趕到上海簫韻樂坊上課地點報到。見到了雲臺老師,第一印象是老師非常樸實,語調柔和,精氣神也很旺盛。據說老師提前一天到簫韻樂坊,已經是第二次過去指導簫的調音了,昨天已經調了很多簫,似乎是難搞定的簫,到他手裡隨便弄一下,馬上就能煥發光彩。難怪簫韻樂坊的主人林老師稱讚不已,說雲臺老師做簫調簫真的是非常厲害,很有一套。   

林老師一看就是藝人氣質,長長的頭髮,大大的眼睛,我有一種好像看到故人的感覺。幾天的學習中跟林老師學了很多吹奏的經驗,有的地方讓人豁然開朗,我的感想是,林老師在吹奏上絕對是很有功夫的前輩,簫音集中通透,空靈飄逸,讓人很是羨慕,以後去上海一定要去多多請教。  

幾位同學中不乏發超級燒友級別的,重慶的鄭兄是電梯公司老闆,屬於好簫必買型,文松,歐陽的就不用說了,手上都有好多支。這次帶了一支歐陽的供大家賞玩,不亦樂乎。貴州的王兄,本身就是教授工程師,為了研究做簫笛,來學課程前買材料設備就花了近三十萬,這種發燒精神讓我們年輕人能不被激勵乎!

課程開始了,我們邊喝茶邊上課,氛圍輕鬆愉快,偶爾林老師還給大家來一首唱片級標配音樂,當然是現場吹奏的。

聆聽雲臺老師的超級開示,果然幾天下來,真是毫無保留,大家的滿心歡喜,王教授多次感嘆道,怪不得以前怎麼也弄不明白,原來是這樣,來的真是太值了。

做簫環節主要是驗證理論的正確性和可操作性,加深理解。貴州的程兄第一次在老師的指導下做簫,就出了精品,做的這支簫的五度八度都很準確,音色張力也非常好。

笛簫製作師郭新明老師也在此觀摩了兩日,吹了程兄的作品之後,直嘆道,好簫!興致所發,吹了無數首,真是簫不離手,走到電梯了還在手中吹,此等興致真是人生幾回得相逢。

郭新明老師在吹奏學員的作品,用梅花三弄檢測高音

我調的這根,開好音孔後,八度音全是亂的,上把手的幾個孔甚至低了五十幾音分,根據課上講的理論慢慢調整到位後,下把手的音又亂了,讓人抓狂。。在雲臺老師的指導下反覆調整,終於將音準調到位,更高興的是三八度音也是準的!又按老師的方法逐漸調整張力音色,終於我這根細管琴簫出來的聲音,比粗管洞簫還好。

說實話,此等課程,國內行業內早視為機密,有緣學到,當然是相當興奮。如雲臺老師所言,三天的現場學習,只是簫製作研習之路的開始,製作技術的提升,需要長時間的實踐經驗積累。這是一個值得終身相伴的技藝。

雲臺老師是臺灣製作大師花香人的弟子,獲得花香人授與學簫結緣大陸唯一版權,加上自己數年的刻苦鑽研,個性柔和,學養深厚,於製作已然通達。多年推廣制簫秘術,內徑調音,毫無保留,此次學習獲益匪淺,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嘗到寶貴的制簫心法。感恩雲臺老師無私傳授,感恩林老師提供的雅致場地,也感恩簫園為洞簫文化推廣的巨大貢獻。

文:羅健(首期製作研修班學員)

相關焦點

  • 2020首屆常敦明簫笛製作研修班
    2020年10月2~4日,首屆常敦明簫笛製作研修班在江蘇省長鳴樂器廠舉行,活動將邀請中國當代簫笛製作名名家、民族樂器高級工藝師、江蘇省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第一代簫笛製作代表性人物常敦明,與著名簫笛演奏家、江南洞簫代表性人物
  • 新笑傲江湖琴簫怎麼製作 琴簫製作攻略
    18183首頁 新笑傲江湖 新笑傲江湖琴簫怎麼製作 琴簫製作攻略 新笑傲江湖琴簫怎麼製作 琴簫製作攻略 來源:18183
  • 《新笑傲江湖》手遊極品簫怎麼製作 極品簫製作攻略
    導 讀 新笑傲江湖手遊簫這個武器玩家可以自己製作,那麼如何製作出完美的簫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新笑傲江湖極品簫製作方法。
  • 簫傲江湖-李西洞簫專場音樂會
    簫傲江湖  李西洞簫專場音樂會時間 2020.1.5號晚上地址 隋唐百戲城原知音音樂廳主辦單位 洛陽市笛樂藝術研究會
  • 《新笑傲江湖》手遊琴簫怎麼製作 琴簫製作方法介紹
    導 讀 新笑傲江湖手遊琴簫怎麼製作?新笑傲江湖手遊中玩家可以製作獲得琴簫,有了之後就能參加琴簫大賽,該怎麼製作呢?
  • 譚寶碩的「簫」遙遊
    我小時候學音樂、學畫、學書法,都是基本功。東方藝術的基本功在於文化、人性,甚至哲學。可惜到了現代,音樂和繪畫,都是分開的兩門學科了,甚至書法,都和國畫分開了。中國傳統的書畫、詩詞、音樂等,都是相通的藝術,都是表現人生的感悟、生活的情趣,所以當它們融合在一起的時候,就特別容易打動人。
  • 簫的種類有哪些?
    簫的種類有哪些?簫一般為竹製,也有玉制的玉簫和銅製的銅簫等,可你知道蕭有哪些種類嗎?洞簫直徑為2.2釐米左右洞簫,吹孔氣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民間的吹管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製作,亦可用白竹製作。
  • 淺談現代簫的現狀
    本文主要從簫的概述、音樂形態和簫的傳播三個方面來談簫的現狀,希望能對簫藝術的普及起到一定作用。據考證,簫有籥發展演變而來,早起與排簫、笛類統稱為笛。秦漢時期,簫與鼓一起演奏,也與琴瑟演奏,是現代琴簫合奏的雛形,魏晉時,在漢代琴簫合奏的基礎上加入琵琶、鼓等樂器發展成小型樂隊,可為相和歌伴奏。到隋唐時期,簫樂器參與九部樂、十部樂,已經初具模糊的獨立地位。簫樂器已經定型,有現存的唐尺八為證。
  • 人民政協網專訪陳建平:以匠人精神傳承民族樂器制簫是一生的事業
    本篇文章是人民政協網對其的專訪,娓娓道來陳老師與簫結緣的點點滴滴與製作上的感悟和理念,這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簫特有的感染力和魅力!以匠人精神傳承民族樂器陳建平:制簫是我一生不渝的事業人民政協網12月28日電 (記者 黃典)「別來閒吹簫管,憶來佇看殘陽」「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洞簫乃中國傳統八音之一,在古籍中,隨處可見古人吹奏簫的身影。
  • 「面人」簫佔行:從祖傳手藝到非遺傳承人
    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即用麵粉、 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黴的處理,塑造成柔軟的各色形象,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中國民間工藝品。「功夫在詩外」麵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鑲、四滾」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備卻並非易事。
  • 非遺進校園 傳承簫笛文化
    2020年10月26日,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印山民族小學,老師在教學生吹奏簫笛。該縣各中小學開展「簫笛文化進課堂」活動,讓學生們快樂學習的同時傳承簫笛文化。2006年,玉屏簫笛製作技藝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譚寶碩先生論簫(十足乾貨)
    希望愛簫的朋友們能夠記住:簫這個樂器,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品格、精神、審美,乃至對天地的看法…… 很多東西都很直接的包容在這個樂器裡面,雖然它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樂器,但不要小看它。學習洞簫的過程,其實就是修行。如果你把學習洞簫看成是學音樂、學技術,那麼它就只是技術,一切都會變得很膚淺。如果你把它看作是修行,那麼除了得到一件樂器之外,人生也會有所改變。
  • 貴州玉屏:「簫笛之鄉」的喜與憂
    貴州玉屏簫笛省級傳承人吳繼紅在製作簫笛。新華社記者 汪軍 攝新華社貴陽11月17日電(記者汪軍)最近幾天,陸續從廣東、內蒙古、山東來的幾筆簫笛訂單,讓吳繼紅忙得不亦樂乎。走進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的玉屏簫笛廠,記者見到了埋頭雕刻的廠長吳繼紅。
  • 匠心不已 簫管遺音丨丨笛簫製作工藝美術師鄒敘生大師訪談
    1979 年為改進工藝,控制管徑製作了笛簫內徑卡尺(量具),並系統地整理了各種音調的內徑規格和孔位排列。其作品工藝精細,韻味獨特,深受演奏家們的讚賞而蜚聲海內外。1971年他製作的笛子經輕工部審定,參加了法國國際博覽會,1979年和1985年(複評)分別被評為江蘇省和輕工部優質產品,1988 年專業簫又被評為輕工部優質產品。
  • (新手必備)初學簫的兩三事兒
    "姿 勢持簫姿勢原則順人體自然,雙手持簫按孔一般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南管古老方式剛好相反,何者在上獨自練簫無妨,對將學八孔簫或兼吹笛則有關,樂團中習慣相同會方便些。因為八孔簫的最下孔是開在稍側面,換手就需重開孔,吹笛是橫吹,就有左右問題。
  • 名家筆下的貴州|鄧宏順: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
    竹刻藝術真正興盛是明、清時期,並形成幾大藝術流派,主要有南京的金陵派、上海的嘉定派,以及浙派、徽派和湖南寶慶貼黃派等。興盛期的竹刻藝術大家數以百計,有擅刻筆筒者,有擅刻扇骨者,有擅雕人物者,有擅刻插屏者等等。不少大家可專靠竹刻藝術為生,且世代相傳,如朱鶴、朱纓、朱三松,封錫爵、封錫祿、封錫璋等等。
  • 天幻簫音,返璞歸《真》
    《真》作曲&演奏:張維良選自《天幻簫音》專輯《真》選自張維良先生的New Age音樂專輯《天幻簫音
  • 《何以笙簫默》背後的「女主角」
    忍不住化身一條固執的魚逆著洋流獨自遊到底年少時候虔誠發過的誓沉默地沉沒在深海裡周而復始結局還是 失去你……那英演唱的這首《默》,是《何以笙簫默》的主題曲,為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堪稱膾炙人口。比如《杉杉來吃》,小職員薛杉杉因為給大Boss難產的妹妹獻血,得到每天豪華豬肝飯的獎勵,漸漸與總裁封騰結緣。
  • 盤州非遺之大筒簫
    這就是——盤州苗族別具一格的大筒簫。日前,筆者走進大筒簫發源地——盤州英武鎮馬場滑石板村,親眼目睹陶春學以純熟技藝現場製作大筒簫,並演奏傳統曲目,傳遞出大筒簫的神秘色彩與獨特魅力。大筒簫屬於民間竹製樂器直簫的一種,因其形粗、大、長,故而稱為大筒簫。現年44歲的陶春學是滑石板村黨支書記,從上世紀開始涉獵大筒簫,在工作之餘研究、傳承製作和演奏技藝。
  • 《何以笙簫默》經典語錄合集
    -- 何以琛 《何以笙簫默》 ☆如果之前有那個人出現過 那麼其他人都會成為將就 -- 何以琛 《何以笙簫默》 ☆你問問她,等人的滋味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