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玉屏:「簫笛之鄉」的喜與憂

2021-01-18 新華社新媒體

貴州玉屏簫笛省級傳承人吳繼紅在製作簫笛。新華社記者 汪軍 攝

新華社貴陽11月17日電(記者汪軍)最近幾天,陸續從廣東、內蒙古、山東來的幾筆簫笛訂單,讓吳繼紅忙得不亦樂乎。走進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的玉屏簫笛廠,記者見到了埋頭雕刻的廠長吳繼紅。

「玉屏簫笛的名氣越來越大,訂單接不完,工人忙不停。」吳繼紅說。這兩年線上線下都在銷售,有的直接在網上下單,有的慕名而來,有的顧客雖然不會吹奏,也願意買了留個紀念。

位於貴州和湖南交界的玉屏侗族自治縣,2012年被命名為「中國簫笛之鄉」。縣文廣局副局長王瓊介紹,根據史料記載,玉屏簫笛始制於明代,目前全縣有二三十家企業和作坊生產簫笛。

今年50歲的吳繼紅不僅是廠長,還是貴州省非遺傳承人。從竹子到簫笛,取材、制坯、雕刻、成品等每一道工序,對吳繼紅而言早已爛熟於胸。他向記者講述,簫笛上可以雕龍畫鳳、描繪山水,也可以把詩詞歌賦刻於其上。吳繼紅有一件作品,其上刻了《千字文》。

玉屏簫笛不僅是製作精良的民族樂器,還是工藝精美的藝術品。近兩年,吳繼紅的簫笛廠每年生產6萬件作品,能解決20人就業。

製作完成的的簫笛產品。新華社記者 汪軍 攝

玉屏侗族自治縣文廣局幹部汪珺介紹,隨著簫笛蜚聲海內外,玉屏建立了大約3000平方米的簫笛研發生產基地,集生產、研發為一體,是貴州十大文化產業基地之一。

然而,隨著非遺傳承人漸漸老去,年輕人大多外出,「青黃不接」的現象引人深思。記者在當地一家成立於20世紀50年代的簫笛廠採訪,有著21年工齡的簫笛製作者吳瓊告訴記者,由於是手工製作,特別考驗耐心,現在年輕人很難靜下心來,有的上班一段時間就辭職。

今年72歲的劉澤松是玉屏簫笛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不僅堅持每年帶學徒,還到處講課。只要有人對簫笛感興趣,他都會耐心細緻地把工藝展示出來。然而,像他這樣的國家級傳承人,全縣只有兩名。

吳繼紅的簫笛廠,職工平均年齡40歲以上,廠裡今年招了5名學徒員工,有的幹兩三天就跑了。隨著簫笛廠進入「老齡化時期」,今後要想招聘年輕的學徒員工可能更難,即便招來,最終還是留不住。

老一輩非遺傳承人期待文化幹部、文化能人發揮引領作用,通過開展活動,讓「簫笛之聲」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讓「中國簫笛之鄉」的金字招牌越發閃亮,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相關焦點

  • 名家筆下的貴州|鄧宏順: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
    貴州玉屏簫笛上的竹刻藝術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應是中國竹刻(或稱竹雕)藝術中很有前途的組成部分,但在竹刻藝術的領域中仍未有專門的提及。竹刻藝術淵遠流長。在中國的竹刻藝術中,據目前資料看,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繪龍紋勺是竹刻藝術作品的最早代表作。該作品為竹胎,分鬥和柄兩部分。柄的花紋為三段,有透雕和浮雕再加髹漆。
  • 非遺進校園 傳承簫笛文化
    2020年10月26日,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印山民族小學,老師在教學生吹奏簫笛。該縣各中小學開展「簫笛文化進課堂」活動,讓學生們快樂學習的同時傳承簫笛文化。2006年,玉屏簫笛製作技藝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一蕭一劍走天涯,洞簫、南簫、琴簫和玉屏簫,總有你不知道的?
    小曲最近又喜歡上了簫哦!一蕭一劍走天涯,琴簫、洞簫、南簫和玉屏簫總有你不知道的?快來和小曲一起來看看吧!簫的來源也是傳統的9000多年前的骨哨。屬於吹管氣鳴樂器。在秦漢至唐,簫是多指的都是指編管的排簫。清代以前的簫多指排簫,漢代的陶俑和嘉峪關魏晉墓室碑畫上,已可見到吹洞簫的形象。但單管簫當時多稱「笛」。魏、晉、南北朝時,簫已用於獨奏、合奏,並在伴奏相和歌的樂隊中使用。
  • 2020首屆常敦明簫笛製作研修班
    2020年10月2~4日,首屆常敦明簫笛製作研修班在江蘇省長鳴樂器廠舉行,活動將邀請中國當代簫笛製作名名家、民族樂器高級工藝師、江蘇省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第一代簫笛製作代表性人物常敦明,與著名簫笛演奏家、江南洞簫代表性人物
  • 2020廣州文交會|貴州銅仁市發布「梵淨山杯」文創大賽暨梵淨山抹茶...
    11月23日上午,作為2020廣州文交會系列活動之一,貴州銅仁市「梵淨山杯」文創大賽暨梵淨山抹茶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銅仁市相關部門表示,將緊扣打造「世界抹茶之都」戰略定位和工作目標,把抹茶產業發展作為銅仁茶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和經濟新增長點,進一步延長茶產業鏈條,不斷提升茶產品附加值,全力以赴打造銅仁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發布會還現場啟動了梵淨山抹茶抖音大賽。
  • 砥礪前行,不改初心——記董嘯的簫笛製作及雁飛篪探索之路
    最早期的笛,是用骨頭做的,到了黃帝時期,當時的人們發現了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於是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據《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材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一者竹比骨振動性好,發音清脆;二者竹便於加工。所以,製作笛子的材質有很多種,其中竹子的種類就分很多,如:蘄竹、苦竹、紫竹、白竹、湘妃竹等。
  • 河南的這種樂器似簫非笛,演奏者多為和尚道士,卻鮮有人知
    《道德經》說:"天地之間,其猶橐(du)乎",後人解釋說,這個橐實際上指的是籌,是一種似笛非笛、似簫非簫,音質又介於簫和笛之間的古樂器。籌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管弦類樂器之一,最早出現在原始社會晚期,這也得到地下考古工作者的證實。1986年,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新石器遺址發掘出了隨葬的至少16支骨笛,用鶴類尺骨製成,大多鑽有7孔。
  • 一朝之患與終身之憂
    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什麼是終身之憂?「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在孟子看來,君子的終身之憂,就是如何能夠像舜一樣,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不合於仁的事情不做,不合於禮的事情不做。
  • 貴州兩名幹部被調查,一市政府原市長被逮捕
    1990年8月至2001年9月,先後任鳳岡縣委黨史研究室工作員;縣委辦公室科員;土溪鎮黨委副書記;天橋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書記;蜂巖鎮黨委書記;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任仁懷市委常委、統戰部長;2006年9月至2011年10月,任仁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2011年10月至2012
  • 簫的種類有哪些?
    簫的種類有哪些?簫一般為竹製,也有玉制的玉簫和銅製的銅簫等,可你知道蕭有哪些種類嗎?洞簫直徑為2.2釐米左右洞簫,吹孔氣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民間的吹管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製作,亦可用白竹製作。
  • 能吹百首曲子能制簫笛 這位城市「掃地僧」,藥師都來找他學藝
    在大渡口,就有這樣一位環衛工,不僅會吹奏口琴、簫、笛、嗩吶等樂器,還會製作簫、笛。因為吹奏出來的樂聲美妙,最近,許多人慕名而來,向這位「掃地僧」學藝,他儼然又成了傳藝的「黃藥師」。他叫龔金明,今年46歲。最近,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工作之外,自己最大的愛好就是把弄簫笛,以樂會友,清潔美化城市的同時,也為自己的生活吹奏出樂聲。
  • 首期「學簫結緣」簫製作研修班在上海簫韻樂坊圓滿結束
    而簫不同,她的那種聲音很柔美空靈,不燥不吵,彷佛可以和她做很好的朋友,是獨處時很好的一種生活。一天看到簫園的公眾號發了一則雲臺老師高級調音班的消息,此次研修班由「簫園」主辦,上海「簫韻樂坊」以及「學簫結緣」承辦。我仔細看了一下課程內容,好像在其他的平臺上沒有見過這樣的教學,而且上面註明,毫無保留,這讓人感覺到很過癮,所以非常期待開課。
  • 簫傲江湖-李西洞簫專場音樂會
    簫傲江湖  李西洞簫專場音樂會時間 2020.1.5號晚上地址 隋唐百戲城原知音音樂廳主辦單位 洛陽市笛樂藝術研究會
  • 教你如何自製一支簫
    現在一支音準的簫價格真是不菲,我自己買了很多支,很是痴迷於品簫,然而也花費了巨資,時間更不用說了,每天都會吹上一會兒。以下內容轉自貼吧,並非本人原創,在此免責!採竹:適合造洞簫的竹材範圍甚廣,常用的竹種有桂竹,石竹,孟宗竹,四方竹,紫竹,白竹,玉屏竹等等。好的竹子生長在氣溫較冷及貧瘠的山區,肥沃多水的地方生長的竹子因不夠堅硬,不適宜造洞簫。
  • 遠嫁的喜與憂,看看作者筆下怎麼說,珍姐演唱《遠嫁女之憂喜》,作詞:王家球!
    長大後,逐漸明白,舞臺裡是有故事的,人間的喜悲哀樂,盡在那些唱唱念念之中。讓你笑得前俯後仰,開懷大笑,也能讓你一瞬間淚流滿臉,激發了你愛恨分明,也能讓你充滿英雄鬥志。文生英俊多悲慘,正旦漂亮多憐愛,雜仔雜婆總來牽線,這些都是戲劇最常出現的劇情。雖是如此,但每一本戲都能讓人流連忘返。特別是雜仔,唱念口白,天文歷史人情百態樣樣能,說得你笑也說得你哭,讓你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