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關於愛情的諺語:「黃金豈如愛情重,黃金哪有愛情久」。雖然愛比黃金更有價值,但當父親扭曲的陳舊思想和價值觀與女兒的自由和愛發生衝突時,他們應該如何選擇?
蒙古國電影《黃金寶藏》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在陳舊思想的壓迫下被父母撫養成男孩,以保護她父親執念和家族的尊嚴。隨著長大之後自我意識的覺醒和長大之後遭遇心愛的人,她鼓起了擺脫命運枷鎖的勇氣,在與父親執念的激烈鬥爭中,她終於獲得了自由,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部電影的豆瓣得分達到了8.4分,影片沒有英雄主義、人文地理和壯麗的草原風光,而是在有限的場景中描寫了蒙古族牧區在「男尊女卑」思想下的社會問題。那麼,憑什麼這樣一部具有批判性的電影呢?在我看來,根深蒂固的愛只是他的表面,打破陳舊的思想,實現自我是成功的核心。
本文從女主角泰平「自我認知、意識覺醒、拯救與反抗」三個階段出發,闡釋女主角泰平如何打破陳舊思想,獲得真正的自由,走向新生活。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將談談這部電影對女性的價值和蒙古國以及對女性價值意識的一些實踐思考。
1自我意識的形成階段:從童年思想灌輸、家族生存環境和個人意志來看,女主角泰平壓抑克制的本質和自我意識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
在心理學中,自我認知是自我意識系統的基礎,也是一種高級的認知能力,他與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思想發展有很大關係。此外,受教育程度也會影響自我認知的形成。
在一個封閉的幾乎沒有教育的環境中,女主角泰平《黃金寶藏》中的「男子漢」在其他人的眼中似乎是「男子漢」,除了體弱多病,她還擅長訓練馬、抽菸袋和做農活。為什麼在她的認知中,她是「兒子」沒有任何抵抗?這取決於她的成長經歷、環境和意志。
① 女兒身體,男人的生活,從小的思想灌輸,導致自我認知錯位
在泰平中有三個姐姐,她從出生起就被父親宣傳為兒子。成長過程中,她被母親的女性特徵刻意隱藏,留下短髮、裹胸、抽菸袋、粗心大意的樣子,讓她努力向男孩的身份發展。在這個童年開始灌輸,她的身份認同產生了錯位。
② 他的父親「霸王」身份榮耀使他無法從虛榮心和陳舊思想中解脫出來
父親正在摔跤「雄獅」,連續十個頭銜是「霸王」。然而正是榮耀和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得父親在「無子」面前選擇讓小女兒泰平「假裝」兒子來恢復家族嘲笑的尊嚴。
③ 為了保護家族的尊嚴,不再受到責難,母親不得不選擇妥協
母親並不是天生的啞巴,她不能生兒子的事實和她父親的暴力使她不再說話。這位父親執念很深沉,從每次進門都微笑著親吻兒子,到為兒子驕傲的人們的表情。作為一個明智的女主角泰平明白父母,她不願不願家族失去了尊嚴,除了妥協和追求完美別無選擇。
從她的成長經歷、環境和意志,不難發現封建思想對她的影響很大,即使她父親有執念,她也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正確。片中有讀筆記、想數字的場景,說明她的教育水平也很差,從這些因素來看,泰平不可避免地壓抑了她天生的忍耐力和辭職的自覺性。
2自我意識覺醒階段:在支持男人的形象下,成年後身心感受的變化無法掩蓋,對愛情的渴望加劇了主觀思想與客觀身份的衝突
心理認知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調整的過程,當經驗在社會現實中越來越豐富時,價值觀和觀念也就更加成熟。對過去的認知會有新的判斷,並在心理上逐步調整。
隨著三個姐姐結婚並與好朋友雅安相處,她的泰平的人生經歷豐富了她的情感。雖然沒有動搖父親兒子的身份,但女孩的細心思考開始變得越來越敏感。
① 成年後身體的變化使泰平渴望成為女兒
泰平的自我體驗隨著她的身體成長而改變,她開始潛入秘密山洞「對鏡貼花黃」,看著鏡子裡美麗的自己,她的心很高興。雖然想到自己在山洞外的現實生活中的無助,她很難過,但這種無助並沒有阻止女兒喚醒自我意識。
② 強勢外表下的無力感刺激需要依靠的柔軟心靈
在幾次與「仇家」兒子杭凱的衝突中,除了中泰在馬匹訓練中被擊敗外,只要身體對抗不是意外,就輸給了人高馬大的杭凱。她不想家族被別人看不起,在挑釁面前反抗,然而由於女兒的硬實力完全不同,她感到身心疲憊,這種無力感激發了她需要依靠的柔軟的心。
③ 期待愛情,越來越不滿足於自我體驗和自卑
在好朋友雅安的引導下,潛意識泰平對愛情產生了一種迷茫的感覺,在抵制杭凱的同時,他也非常關注自己的觀點。當女兒泰平與山洞中的客觀人泰平交談時,她對愛情的渴望、迷茫和自卑情結被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在泰平自我意識覺醒階段,影片表現出她客觀的自省和反省空間不大,甚至有些情節發展有點模糊。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們對泰平在自我認同體驗中不滿的理解,一旦這種內在的情感需要改善,積極改變的種子就已經在我們的心中播下了。
3自我反抗與救贖階段:在美好愛情與幸福的現實矛盾下,通過衝破命運枷鎖的勇氣和愛情力量的支撐,最終父親和女兒得以解脫,獲得自由與重生
自我意識覺醒後的行為將受到思維變化的監控,符合當前形勢認知的行為會產生強烈的欲望,而不符合的行為會產生牴觸和對抗。然而這個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而是外力、環境和個體的結合,逐步完成自我實現的結果。
即使隨著女兒身體意識的不斷發展,也需要身份的改變,但這些並不能直接促進她自我救贖。她最終意識到自己的原因是她被英雄杭凱發現了,但是僅有你的愛不足以讓她父親放開執念。泰平在這個自我反抗和拯救的階段是如何實現的?
① 在經歷了美好的愛情之後,強化了對客觀身份的內在反抗
當泰平女兒的身份被發現時,迎接她的是美麗愛情的到來。他們只能選擇偷偷過去,而在別人面前的泰平仍然是一個男孩的身份,他們甚至無法在行為上接近男朋友杭凱。這種沉浸在愛情中的幸福感與現實身份的在一起交織在一起,強化了泰平反抗客觀身份的內在意志。
② 在四個謠言的壓力下,執念的幻滅之父將世俗偏見推向了極端
隨著曾經好朋友雅安的嫉妒,泰平男男女女的謠言開始傳播。這個泰平曾經是表現非常沮喪,在他的父親被嘲笑多年之後,他對表現極度失控,他把馬鞭交給他的母親,泰平母親表達了他的反抗。儘管她有勇氣打破陳舊思想,但在大男子主義盛行的現實中,她的抵抗力似乎很弱。
③ 男朋友的堅持和她母親的理解是支持她最終實現自我的力量
在與命運的鬥爭中,男朋友杭凱選擇愛的堅持和母親對愛的理解是支持泰平度過黑暗地窖日子的力量。從影片中講述故事的時間和過程來看,泰平實現自由的結果實際上是通過愛和家庭權力的自我救贖,而不是父親在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放棄執念。
在這個自我救贖和反抗的階段,泰平的勇氣和努力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他們與自我意識覺醒後的行為所引起的環境變化是分不開的,這種變化促進了自我反抗的出現。當然,更不可分割的是人類情感的偉大,他改變了泰平的生活。在影片的結尾,靈魂的白馬再次出現,這意味著生命的自由。當人們最終停止壓抑自己的本性時,他們可以擁抱希望和美麗。
4結合我個人的觀影經歷,談談這部電影對女性的價值和蒙古國以及對女性價值意識的一些實踐性思考
在民族電影的國際化戰略中,他們自己的「國粹」往往被視為賣點,中國的功夫和印度的歌舞都是一樣的,在近年的合資電影潮流中,民族英雄也是蒙古國的首選主題。然而這部電影並不是一個文化符號運動世界,他高舉民族英雄文化,相反,他揭示了民族中嚴重的父權思想及其對人性的迫害。
在國內市場,這部電影並不受歡迎,但很少有人看到並不意味著他一文不值。相反,我認為這部電影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不僅諷刺了封建的陳舊思想,讚美愛情之美,而且具有更深刻的批判價值。
① 對於被壓迫女性而言,其價值在於表現出認知偏差對人生價值觀和定位的負面影響
從這部影片可以看出蒙古國中重男輕女的現狀,他不是一個人或家族的概念,就像影片一開始輸給摔跤比賽一樣,卻嘲笑對方沒有兒子的現實。即使在她女兒長大成人之後十多年,仍然沒有變化。
在電影中,女主角泰平沒有什麼文化,但是英雄杭凱會寫作。這一方面反映了傳統觀念下對女性教育的輕視,另一方面也通過杭凱文化表現了他的思想觀念與與時俱進。
文化基礎對自我意識的影響和灌輸的扭曲價值觀的形成不僅破壞了自我同一性的選擇,也破壞了追求幸福的自由。。通過這些信息的傳遞,影片告訴被壓迫的女性要有勇氣掙脫思想的桎梏,找到真正的自我。
因此對於受壓迫的女性來說,電影片名「黃金寶藏」可以理解為泰平,在自助過程中,父親執念可以釋懷並找到彼此的真實「黃金寶藏」。
② 就民族發展而言,他的價值在於:打破固有的思維,釋放自然和創造力,是民族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黃金寶藏》電影中,我們可以發現蒙古國的想法並不頑固,很多電影細節也表現出了豁達的一面,比如窺視他人的享樂,以及對自由戀愛等場景的描寫。
然而影片的結尾告訴我們重男輕女的問題非常嚴重。我們都知道故事來源於生活,影片在敘述和表現上都非常細膩,但在表現結尾有點突兀。父親的突然私奔,不是第一次彌補父親的突然覺醒,而是自我覺醒。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在蒙古國的嚴重程度上改變一些舊觀念並不容易。
隨著當前蒙古國擁抱國際社會,草原文化的英雄主義和浪漫情懷正在逐漸消解,在大局之下,必須反思和改變固有思想的消極影響。只有平等對待性別差異和生命尊嚴,才能推動思想進步,促進國家發展。
因此就蒙古國而言,導演傳達的深意可以理解為:打破固有思維,釋放自然和創造力,是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這部電影是蒙古國國家的「黃金寶藏」。
③ 現代女性應該自我完善,從成熟的自我意識開始,尋找方向來實現價值
男尊女卑的觀念不僅存在於蒙古國中,而且在許多國家也存在。反映在當前的社會現實中,雖然不同國家的重要性不同,但表現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例如,在女主內的家庭角色中,即使女性去工作,家務和照顧孩子仍然是她們生活中的關鍵內容。
在工作場所,女性有許多缺點和實際問題,比如分娩對職場工作的影響,有的人離開工作崗位兩三年,然後重新開始工作。這與男人在工作場所能努力工作是不同的,女性要想提高自己,就需要解決更多的問題。
因此現代女性要提高自我,就必須把社會環境、自我意識和教育結合起來。
給予女性足夠的尊重,平等的成長和發展環境創造,讓女性不僅可以支持「半邊天」,而且可以輸出更多的創造力。婦女的經濟獨立性可以給她們更多的發言權和選擇權,他們不應該因為錯誤或扭曲的價值觀而讓他們的依附於男人活下來。我們要認識到,教育不僅是學習知識,而且要對思想認識產生積極影響,女孩還需要高質量、長期的教育投資,才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婦女在父權社會中的被動地位是許多民族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其中一些已經逐漸發生了變化,但其影響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認識,只有突破外力與環境的結合,才能打破禁錮的桎梏,實現自我認知的成熟與自由,找到自我的正確價值。
總而言之:
電影《黃金寶藏》反映了蒙古國的社會現實,愛與偏見的衝突導致女主角長期壓抑他的本性,父親不愛他的女兒,但他的兒子執念使他迷失方向,囚禁了女兒的幸福。隨著現代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主動擁抱愛與真正自我的泰平在反抗與救贖中重生。
這部電影可以榮獲15蒙古奧斯卡提名,這顯示了他在蒙古和影響力中的聲譽。通過男女主人公之間動人而純真的愛情,他向人們展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黃金寶藏」,是泰平給了父親情感上的安慰,泰平走向新生活,國家寶藏呼籲男女平等和正確的價值觀。
本文從女主角泰平自我認知形成、意識覺醒、反抗和救贖三個階段,闡釋了她如何擁抱愛和新生活,最終實現自由。第四部分,結合本人的觀影經歷,論述了對「黃金寶藏」內涵的理解,以及對現代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中角色定位的價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