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促發展 內陸變前沿

2020-12-24 南寧日報
    在南寧綜保區Lazada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的直播間裡,兩名年輕主播正在使用直播工具進行針對東南亞市場的跨境直播練習。 本報記者葉子榕攝   

  本報記者阮曉瑩 

  「雙11」臨近,坐落於南寧綜合保稅區的Lazada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也早早進入忙碌的節奏。這裡有著超過4000平方米的培訓及辦公場地,還有專業的服務團隊指導商家使用直播工具,並匹配專業主播資源以及進行小語種直播專業培訓等,加速國內中小商家貨物暢通東南亞。

  從跨境電商直播,到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再到跨境物流直通……南寧綜合保稅區緊緊抓住參與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建設的重大契機,圍繞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以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心區(以下簡稱「南寧綜試區」)和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建設為重要抓手,加快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多舉措助力自貿區建設。

  跨境電商直播「風生水起」

  「雙11」是大小電商業主們一年中最繁忙的時期。在南寧綜合保稅區的Lazada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一字排開的直播間內售賣的商品充滿東南亞風情。「在南寧嘗試跨境直播業務,有著本地東南亞小語種人才集聚的優勢。」Lazada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負責人丁國勳表示,這是中心以發展跨境網絡直播經濟為載體,推動建設東協與中國西南貿易通道的一次有效探索。

  在「雙11」來臨前,該中心培育的以來自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協國家留學生為主的直播團隊,就曾前往深圳為這次購物節取經和備戰。合作商在選品、直播和物流方面都做了本土化優化,讓東南亞消費者更容易接受。Lazada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是中國首家面向東協電商市場的綜合服務平臺,主要服務中國和海外企業在東南亞地區的電子商務,業務範圍包括但不限於賣家孵化、電商直播、多語種客服、進出口、海外倉儲等。

  「十三五」以來,南寧市加快培育「網際網路+」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並以跨境電子商務試點為抓手,積極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跨境電商「風生水起」。如廣西怡朗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廣西本土特色及優勢的工貿企業,入駐Lazada跨境生態創新服務中心開展業務,藉助跨境電商平臺,形成國際化發展道路,擴大國貨品牌海外影響力。

  廣西怡朗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黃俏鳳介紹,該公司以傳統外貿銷售為主,在接觸跨境電商的一年時間內,跨境電商業務量已翻番,讓該公司嘗到了甜頭。「現在我們的木衣架、收納用品等商品受到更多消費者的歡迎,企業也成功實現了傳統外貿和跨境電商『兩條腿』走路的轉變。」

  據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8月,南寧綜試區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業務量2140萬單,同比增長53.5%,交易額9.74億元,同比增長258%,新增跨境電商相關企業30多家,累計註冊企業80多家。(下轉2版)

(上接1版)

  加工貿易實現「兩條腿」走路

  加工貿易是南寧綜保區的核心產業,每年實現進出口額佔園區進出口總額的90%以上。針對今年以來更為複雜的國內外貿易形勢,南寧高新區、南寧郵局海關和園區企業三方研究、精準施策,選擇承接境內(區外)企業委託加工業務作為綜保區內企業打開國內市場的突破口,努力開闢國內市場。

  廣西格思克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力賢介紹,受國際疫情影響,該公司全年加工貿易出口訂單暫緩了三成,但公司抓住政策紅利,積極順應市場變化,轉危為機,用過剩產能承接了委託加工訂單,機器利用率提升了,產值也大幅增加。不僅如此,該企業還與園區其他企業有了更多合作,承接了園區跨境電商的產品生產業務。他相信,今年企業產值一定能實現年初預定目標。

  「委託加工業務是海關在特殊監管區域的業務創新,突破了以往特殊監管區內企業只能承接境外加工業務的傳統限制,允許區內企業利用剩餘產能承接境內區外的委託加工業務。」南寧綜保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周叱介紹,園區鼓勵入駐的加工貿易企業開展委託加工業務,拓展國內市場,實現國內國際貿易「兩條腿」走路。

  今年1—8月,南寧綜保區加工貿易進出口額3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17%,佔南寧市加貿總量的57.28%,成為南寧市外貿穩增長的主力軍。目前,園區初步形成以晶片加工和半導體、LED、電路板、手機及配件製造企業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打造了「藍水星」耳機產品品牌等企業自主品牌,推動加工貿易由單純的貼牌生產向委託設計製造、自主品牌製造發展。

  打造面向東協物流樞紐新節點

  除了跨境電商和加工貿易獲得迅猛發展,南寧綜保區在國際物流發展上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據介紹,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是自治區推進西部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重點項目之一,目前已完成投資30.9億元,一期新中智慧園項目和新中信泰中國智能醫藥物流網絡南寧樞紐項目已於8月28日竣工運營,並獲批廣西自貿試驗區首批創新示範項目,相繼引進了萬緯物流、復星國藥、太古冷鏈、百世匯通、信泰雲鏈等品牌物流企業。

  南寧綜保區還以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為主,積極推動「中國—東協多式聯運聯盟」發展。目前該聯盟已正式註冊成立,持續面向全球發展企業會員,現已有19家中外企業、協會確定加盟。

  同時,探索「跨境電商+國際聯運」新模式,推動南寧綜試區至東協跨境電商貨運班車(南寧—河內)、南寧—馬尼拉跨境電商包機航線開通,推動菜鳥網絡中國至泰國跨境電商物流服務項目落地,加快建設南寧東協國際運輸樞紐項目。

  南寧綜保區還探索海關監管模式創新,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在去年創新國際郵件、跨境電商和國際快件「三合一」集約式監管模式的基礎上,配合海關進一步優化貨物進出口裝卸、集中查驗、轉關監管和檢疫處理等通關服務「一站式」辦理,真正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時間縮短70%以上。同時落實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政策,實施跨境電商出口不卸車監管模式,提升通關效率,提高通關服務便利化水平。探索開展水果保稅進口業務、跨境電商轉口業務、跨境電商B2B業務等,支持新業態發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起步之年,南寧市將緊緊圍繞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建設的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服務實效,將南寧綜保區打造成為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相關焦點

  • 小區大窗口 內陸變前沿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有關負責人認為,近年來,航空港實驗區充分發揮「區位+樞紐+開放」優勢,變內陸腹地為開放前沿,有力推動新鄭綜保區進出口總值連年增長,帶動河南臨空經濟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數據顯示,自2010年成立以來,新鄭綜保區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值連續8年增長,穩居全國綜保區第一方陣,被海關總署譽為「小區帶動大省的典範」。
  • 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鐵桿兄弟夥「江天一色」出道一年了
    2020年2月28日,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一次聯席會議,通過視頻連線「雲會議」方式召開,雙方就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進行深入交流協商,確定了「一個總體思路」和六項重點任務,並確定設立「專辦專職」推動協同發展。唐詩《春江花月夜》寫到「江天一色無纖塵」。
  • 每經熱評|成渝要加快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 助力雙循環新格局
    會議同時要求,成渝地區唱好「雙城記」,聯手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共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建設好西部陸海新通道,積極參與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構建「第四增長極」 助力雙循環從國家區域經濟布局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城市群和經濟圈由北向南,沿東南沿海地區分布,這不僅符合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的「先富帶動後富」這一客觀實際,也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推動我國經濟騰飛、引領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
  • 貴陽: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發展後勁越來越足
    12月24日,貴陽市「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活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聚焦對外開放,全力打造開放高地」舉行。發布會上,貴陽市相關部門介紹了「十三五」以來我市高水平對外開放工作的開展情況。
  • 內陸「七小龍」GDP對比,誰的實力更勝一籌?
    內陸「七小龍」GDP對比,誰的實力更勝一籌?改革開放後,中國沿海地區的城市紛紛崛起,迸發出了強大的經濟爆發力,起到了先鋒作用,尤其是廣東、江蘇、浙江、上海以及福建等地區,其發展速度非常迅猛,走在了全國的前沿。
  • 以招商促脫貧 以產業促發展——貴州省投資促進局助脫貧攻堅主戰場...
    舉全局之力開展蹲點指導工作3月16日起,省投資促進局6個專班在局領導的帶動下,分批圍繞「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駐點招商、貴州「9+3」貧困地區及市(州)、縣(市、區),梳理產業項目、深入扶貧車間、摸清貧困人口「家底」,積極開展產業大招商和營商環境蹲點指導工作。
  • 凝心聚力促發展,換屆選舉再出發!高促會,fighting!
    要樹立大局意識,通過舉辦學術交流、創業論壇,搭建金融合作平臺,提供專業服務等,把高促會建設成為跟得上時代步伐、擔得起發展重任的綜合型社會團體,使「促進會」真正成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之家、創新創業者之家。三是在服務發展上大有可為!
  • 知行合一 以學促幹 助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二、堅持以全面促進消費為帶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全會強調,「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針對我市住宿餐飲行業回暖速度緩慢、市場需求尚未全面恢復等問題,繼續圍繞「六穩」「六保」,以深化消費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目標,進一步轉變消費理念、深挖消費潛力、提振消費信心、提升消費能級,促進消費市場全面回暖,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貢獻。謀劃開展系列活動,在商貿、文旅、農業、住房、5G等方面,組織實施冬季「五雙」聯動促消費活動,不斷擴大消費提力行動成果。
  • 相約「四葉草」,開放促共贏
    新華社發以「共天地、同風雨、聚進博、享機遇」為主題,第三屆進博會將在「四葉草」譜就一曲全球共享中國發展成果的大合唱。從外部環境來看,世界已步入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從內部環境看,我國面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緊迫任務,雖然經濟結構改善明顯,但經濟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中仍然充滿風險與挑戰。開放是改革的催化劑,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即是一例:自2015年提出「放管服」改革以來,中國營商環境從全球第84位攀升至目前第31位,國際社會的認可極大增強了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 創新促"裂變"開放迎"活水"——吉州區工業發展迎來動能轉換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堅持以創新促「裂變」,以開放迎「活水」,築平臺、引項目、壯產業、優環境,工業經濟呈現高質量發展的新態勢。「危」中窺「機」 工業產業逆勢上揚走進位于吉州工業園的江西華浩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廠房映入眼前,生產車間裡,工人們在各生產線上操作機器進行線路板生產。
  • 駐京中外知名企業齊聚大興,共商投資發展新契機
    來自海內外知名機構代表、企業領袖、專家學者等兩百餘名嘉賓齊聚一堂,共商大興區「兩區」建設發展契機,共謀合作創新。大興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有國說,大興區作為首都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將以首善標準推進「兩區」建設 ,堅持以開放促發展、促創新、促改革,打造首都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 經濟大家談 | 推動長江經濟帶全方位開放,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發展格局
    在構建開放型「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及上中下遊要圍繞自身優勢,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和價值鏈分工,探索有利於推進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有效途徑,加快培育更多內陸開放高地,形成全方位沿海、內地沿邊和對內對外開放的格局,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 內陸「七小龍」決定中國未來
    改革初期,沿海地區在中國崛起過程中,起到了先鋒作用,江浙閩粵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革領域,走在全國的前沿。狹義領域的沿海四傑,則是北上廣深,更成為中國最繁榮與發達的城市象徵。 大國崛起,前赴後繼。 當下,中國已經從外貿立國,轉移到內需拉動經濟的時代,內陸腹地的重要性,第一次凸顯。中國正式進入到海陸並重時代。
  • 駐京中外知名企業齊聚大興 共商投資發展新契機
    來自海內外知名機構代表、企業領袖、專家學者等兩百餘名嘉賓齊聚一堂,共商大興區「兩區」建設發展契機,共謀合作創新。北京市大興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有國表示,大興區作為首都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將以首善標準推進「兩區」建設 ,堅持以開放促發展、促創新、促改革,打造首都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 ...發展格局中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對於志在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重慶而言,這是一個值得仔細學習和剖析的現實案例。做深內陸開放一方面,借力進博會這個開放大平臺,重慶將深度接觸全球一流的企業、科技技術,在開放中達成新合作,在新合作中謀求更大的開放。
  • 【「十三五」成就巡禮】開放山西 加速崛起
    開放則興,封閉則衰。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賦予我省的重大任務,是我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期間,我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牢固樹立內陸和沿海同處開放一線的理念,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大商圈,落實穩外貿穩外資政策,加快開放平臺建設,開放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全省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
  • 共促網際網路行業創新發展 多益網絡獲頒「羊城e家突出貢獻企業獎」
    期間,由廣州市統戰部指導、廣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主辦的「羊城e家」全球化網際網路人才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頒獎典禮,作為分論壇活動同步舉辦。100餘位網際網路行業代表共聚一堂,聚焦產業發展,探索前沿趨勢。本次活動得到廣州市委統戰部的高度重視。廣州市委統戰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處處長湯國平,廣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會長閔衛國、副會長丘文等領導出席參加。
  • 羅天昊:內陸七小龍決勝中國未來
    改革初期,沿海地區在中國崛起過程中,起到了先鋒作用,江浙閩粵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革領域,走在全國的前沿。狹義領域的沿海四傑,則是北上廣深,更成為中國最繁榮與發達的城市象徵。 大國崛起,前赴後繼。 當下,中國已經從外貿立國,轉移到內需拉動經濟的時代,內陸腹地的重要性,第一次凸顯。中國正式進入到海陸並重時代。
  • 臨海憑風新傳奇,新時代浦東開放故事「未完待續」
    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的決心,並宣布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浦東地處中國對外開放最前沿,是上海實施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的核心地區。
  • 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新時代——關於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
    新發展理念抓住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關鍵,正在有力引導轉型發展。其次,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我國改革與發展實踐互促共進的演進規律,把發展與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既推動經濟社會結構和發展方式的重大調整,也推動發展體制機制的全面改革。這顯然將有效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帶來一場關係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