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4日,ESPN記者報導了NBA的複賽方案,22支球隊將從美國當地時間7月31日起在奧蘭多複賽。
22支參加複賽的球隊包括目前的東西部8強和6支東西部距離第8名勝場差在6場的球隊。其中,西部有5支,分別是鵜鶘、開拓者、馬刺、國王和太陽,東部1支,為奇才。
複賽包括常規賽、資格賽和季後賽。其中,新增的資格賽,旨在更科學地決出東西部最後一支參加季後賽的隊伍。屆時,資格賽將由東西部的第8和第9名球隊PK,且規定第9名落後第8名不超過4個勝場方可參加資格賽。第八名只需要贏得一場勝利便可晉級,而第九名需要連贏兩場。
目前,剩餘的常規賽賽程方案還在討論中。不過,已經不會影響NBA複賽的大局。
可以說,再過不到兩個月,我們就可以看到NBA重燃戰火,一解這麼多天沒有比賽可看的煩悶。
從今天起,知閒君推出《複賽22隊巡禮》深度報導,為您帶來參加複賽的22支球隊的深度解讀。
我們將主要參考戰績和排名倒序排列推出。今天,推出第一篇:菲尼克斯太陽篇。
一、萬事俱備,雛鳳展翅在即
在很長一段時間,太陽實際上都不在NBA複賽方案的討論之列。NBA此前制定了多套複賽方案,22隊複賽方案只是其中之一。與22隊相對應的,是20隊。
20隊版本,即東西部前八加西部的鵜鶘、開拓者、馬刺、國王4隊。這套方案,被認為是給19年狀元錫安開綠燈,因為,他的人氣實在是高,NBA需要這樣的明星選手回來提高關注度,增強吸金能力。
22隊方案,是在20隊方案的基礎上提出的。在開始的版本,新增的兩隊,都在東部,也就是第九的奇才和第十的黃蜂。
事實上,如果從平衡各方關係的角度,西部額外4隊、東部2隊的比例,是比較科學和合理的。如今的5:1,多少讓人感覺莫名其妙。
對於東部的奇才來說,他們不需要像西部5隊那樣拼命廝殺,只需要保證自己不會被魔術拉開4場以上的勝場就能夠參加資格賽。目前,他們和魔術之間的差距,只有4.5個勝場。對於奇才來說,這樣的安排,將所謂的複賽,變成了他們資格賽前的熱身賽。
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很驚訝?聯盟為什麼會安排一套這麼嚴重傾斜西部的複賽方案?
知閒君認為,東部不爭氣是一回事(第十的黃蜂與第八的魔術差了7場),黃蜂自己,上到球隊管理層下到球員,也缺乏參加複賽的動力。
相比之下,太陽的態度,會決絕很多。如果有一絲機會參與,他們都不會放棄。
或許,聯盟正是看到了太陽的堅持,從大局和長遠考慮,最終把這最後一個寶貴的名額,偏私地送給了太陽。
太陽為什麼堅持想參加複賽?如果你單單看他們的戰績和排名,你一定會感到不解。常規賽26勝39負,排名西部第13,與西部第八灰熊的勝場差剛好是6場。實力並不突出啊。
但是,如果你對太陽的建隊思路、人員結構有足夠了解,你就會明白,這是一支肉眼可見的冉冉升起的新貴,他們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蕊,就差還沒有到華麗綻放的時間。而這一天,不會太久。
09-10賽季以後,太陽已經整整9個賽季無緣季後賽了。這些年,他們被視為魚腩部隊,一直在重建。
所幸,近兩年,他們的重建框架,基本搭建完畢。
2015年首輪13號秀布克是他們重建道路上的希望之星。本賽季,是布克5年1.58億的大合同的第一年,布克也很識趣,立刻給出了全明星級別的表現,順利入選全明星,讓太陽的管理層懸著的心安定了下來。
2018年,他們又拿到了狀元籤,選擇了運動能力出眾的大中鋒艾頓。這樣一來,太陽城一外一內兩根建隊柱石,正式歸位。
如今,第五年的布克場均26.1分6.6助,二年級的艾頓場均19分12籃板。等到他們的第六年和第三年,兩人聯手場均貢獻50+18+10的數據,幾乎沒有壓力。
本賽季,太陽的勝率是40%。而過去四個賽季,他們的勝率,甚至不到30%。這就是太陽的進步。
我們常常說,厚積薄發。如今的太陽,就像雨後春筍,只差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二、五名首發已定四席,鳳凰騰飛,還差一雙翅膀
本賽季,太陽最理想的首發五人是:中鋒艾頓、大前鋒沙裡奇、小前鋒烏布雷、得分後衛布克、控衛盧比奧。
這是他們天賦最高的一套陣容,至少賽季沒有開始的時候,他們是這麼籌劃的。
布克已經擺脫「史上最年輕70+先生」的桎梏,無需再向外界證明自己的得分能力,成為實打實的全明星和建隊基石。
艾頓也已經證明,自己有穩戴狀元帽的資本。
24歲的烏布雷和布克同一屆,都是2015年進入聯盟,首輪15順位。
即將30歲的盧比奧,早就不是那個帥氣中帶著稚氣的「金童」,蓄起絡腮鬍子的西班牙人,這些年球技雖然長進不大,但是,明顯看出中年男人特有的成熟穩重。別忘了,盧比奧可是09年的5號秀,起點非常高。
2014年首輪12號秀沙裡奇,原本會是太陽首發五人的最後一塊拼圖。26歲的沙裡奇,剛剛進入運動生涯的黃金期,又是首輪秀,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達到了35.6%,是一個不錯的空間型四號位。本賽季在太陽,沙裡奇場均出戰24.9分鐘,場均能夠得到10.1分,5.9籃板,場均得分排名全隊第7。
賽季初,太陽或許有意培養沙裡奇。不過,如今,鳳凰城或許已經動了放棄沙裡奇的念頭。換不換,怎麼換,換誰,最終取決於鳳凰城對於自己的判斷和定位。因為,如果他們想要騰飛的話,換掉沙裡奇,或許是最經濟實惠的辦法。
從出場時間來看,沙裡奇是首發五人中,唯一不足30分鐘的。儘管,本賽季,沙裡奇打了65場比賽中的58場,是僅次於布克,全隊出場次數第二多的球員。不足30分鐘,意味著沙裡奇的首發地位,並不穩固,經常被輪換。
其次,再看合同。
下賽季,布克的5年大合同第二年,年薪接近3000萬,隊內第一球星的地位牢不可破。
艾頓才進入第三個賽季,如果他想像布克一樣得到提前續約的鼓勵,那麼,他必須有更大的進步,最好能夠打出全明星級別的數據甚至進入全明星。
烏布雷是兩年前從奇才交易過來的。當時,烏布雷正是新秀合同的最後一個賽季,在奇才,場均能夠貢獻12.9分4.4籃板。奇才選擇在賽季中期將其交易,實屬無奈。畢竟,奇才那會兒已經給沃爾、比爾和波特開出大合同,鎖死薪金空間。隨著沃爾陷入傷病,波特拿到大合同後不進反退,奇才早早地萌發了重建的念頭。反正不打算續約烏布雷,交易走,至少還能換回些重建的籌碼。
太陽選擇給烏布雷兩年3000萬合同,實際上也是對他的一個鞭策。目前,這份合同,還剩一年,下賽季結束。
19年夏天,太陽直接甩給盧比奧一份3年5100萬的合同,用意非常明顯,盧比奧就是他們1號位上的「Mr.right」。
8年NBA經驗,未來三年,29-31歲,仍在巔峰期,雖然防守差點,但是,職業生涯場均7.8次的助攻,場均30+的三分球命中率,證明了盧比奧是一個合格的NBA首發。這樣有實力又有經驗的首發,每個賽季只需要1700萬左右,在如今物價飛漲的時代,是不是物美價廉?再對比下爵士3251萬拿下的康利,是不是更覺得太陽的管理層太聰明了?
本賽季結束後,盧比奧的合同還剩2年。不出意外的話,盧比奧將陪伴太陽的OK組合,布克和艾頓,走過成熟期。至於太陽OK還有沒有巔峰期的合作,那是後話了,管理層不需要考慮那麼長遠。
五人中,沙裡奇是唯一一個到期合同,並且是新秀合同到期。太陽,是沙裡奇兩個賽季裡的第三隊。從76人到森林狼再到太陽。通常,新秀期就流浪的球員,後面的日子,都不太好過,參考同為歐洲球員的2015年首輪5號秀赫佐尼亞。更何況,沙裡奇已經27歲,可以說已經毫無潛力可挖。
下賽季,上述首發4人的年薪,加起來剛好7000萬出頭。即便工資帽極大可能受到疫情影響有所下降,但是,理論上,太陽仍然有3000萬左右的空間,這還沒有算上繳納奢侈稅的情況。可以這麼說,太陽完全有足夠的空間,吃進一名當打之年、2000至3000萬年薪的全明星。
這個故事,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沒錯,三年前,森林狼就這麼幹過。
當時,明尼蘇達已經有了唐斯和維金斯這對狀元組合,17年夏天,他們一口氣吃進了巴特勒和蒂格兩名全明星,一舉打進季後賽。如果不是巴特勒的「刺頭」屬性,如果不是唐斯和維金斯進取心不足,留下巴特勒的明尼蘇達,或許已經穩定在西部豪強之列。
隨後,76人接過森林狼的「槍」,靠著巴特勒的加持,一口氣殺進東部半決賽,在搶七大戰上飲恨在倫納德天外飛仙的一球上。本賽季,76人更加「變本加厲」,借著本西蒙斯的合同紅利期,一口氣組建了五星首發。
先內部挖潛,再藉助外力,這基本上已經成為大部分重建球隊的崛起公式。
盧比奧的能力,略強於「貧民全明星」蒂格,而布克的進取心,則遠勝於唐斯和維金斯,布克+艾頓的組合,下賽季或將展現出比恩比德+西蒙斯雙帝更強的競爭力。所以,在最後一個巨頭的選擇上,太陽並不需要巴特勒的級別,經驗豐富、有全明星的實力、甘願為布克、艾頓做綠葉即可。比如,在76人鬱郁不得志的霍福德,又比如,馬刺的阿爾德裡奇。
做不做得成是一回事,敢不敢想又是一回事。
三、複賽的「淬鍊」,8場或頂半個賽季
根據報導出來的複賽方案,22隊複賽,常規賽仍將縮水一半左右。原本,常規賽就只剩下17、18輪。縮水一半,也就是8場、9場。這樣一來,有22支球隊的常規賽場數達到和超過72場,NBA就完成了與電視轉播商的合同約定。
根據複賽計劃,聯盟打算讓各隊按照原賽程打完8場常規賽。如果遇上勇士、騎士、森林狼等沒有參加複賽的球隊,則自動跳到下一場比賽。
如果按照這個計劃執行,那麼,太陽的8場球對手將是:獨行俠、快船、獨行俠、步行者、奇才、76人、熱火、雷霆。
8場球,除了快船和奇才,6場是面對東西部4-6位的球隊。4-6名,是排名最不穩定的區域,屆時,為了爭奪更好的名次,毫無疑問,這些球隊,都會全力以赴。
22隊複賽,本來就是優中選優,比賽質量更高。如果說30支球隊的常規賽是世界盃的小組賽,那麼,如今22隊的常規賽複賽,就是縮編後的歐洲杯。誰的吸引力更強?誰的關注度更高?不言而喻。
太陽本賽季雖然旨在練兵,但是,對於布克和艾頓來說,他們的心氣,必定不止在於此。況且,經過三個半月的休整,太陽這一波「小老虎」,正是猛虎出閘、躍躍欲試的時候(在NBA官方舉辦的球員2K挑戰賽中,會師決賽的兩人正是太陽雙子星布克和艾頓),最能看出他們的上下限。
如果,複賽中,太陽能夠保持40%的勝率,說明這個班底極具競爭力,太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休賽期是否大力補強(主要看老闆是否肯投入)。如果勝率超過50%,毫無疑問,布克和艾頓的組合,未來有橫掃聯盟的潛質。如果勝場數在6場以上,恐怕,太陽接下來不補強,菲尼克斯的球迷們都不幹了。
對於太陽來說,這次複賽,就是一塊幾乎不需要成本、對最重的結果沒有硬性任務的「試金石」,相當於天上掉下的餡餅,焉有不爭取的道理。而對於擅長造星的NBA聯盟來說,與其把大好機會送給暫時「扶不起的阿鬥」,不如讓年輕的太陽經歷一次浴火「淬鍊」。
鳳凰于飛,翽翽其羽。菲尼克斯的未來會有多光明,八月,初見分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