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他的電影,並不妨礙我崇拜他

2021-02-08 電影島賞

今天是大衛·林奇75歲生日。當我尋找作者寫他們心中的大衛·林奇的時候,很多作者都拒絕了,不是沒看過他的片子,而是感覺他就像一座深不可測的高峰,把看他作品的感受用文字的方式來描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大衛·林奇的電影確實可以帶給大家這樣的感覺,除了像《象人》這種比較寓言化的作品之外,他的大多數電影,我們都很難看懂,而且似乎也已經習慣於看不懂,若是能看懂,那還叫大衛·林奇嗎?但我們看電影究竟是在看什麼?難道不是希望看到一個能看懂的故事?但大衛·林奇的出現,用實力證明了影像是遠遠沒有邊界的,打破傳統的敘事結構,哪怕講的不是一個線性的故事,但同樣可以用極具風格化的鏡頭徵服每一個看他作品的人。從這一點來說,大衛·林奇永遠值得我們繼續期待。

你永遠也得不到我」,這句出自大衛·林奇1997年拍攝的電影《妖夜慌蹤》的臺詞也正是他想要對觀眾所說的話。

 

/《妖夜慌蹤》

一直以來,影迷都痴迷於這個好萊塢的另類導演,他並不反對好萊塢的故事,也沒有舉起新浪潮一般的旗幟,而是從繪畫和裝置藝術中吸取養分來澆灌電影,認認真真地拍攝十分「好萊塢」的電影,但是最終創造的卻是一個非常不「好萊塢」的電影世界

 

有跡可循的簡單故事,粉碎規則的敘事手法,還有如同夢境一樣瑰麗迷幻的影像世界,影迷都在努力探求自己身處其中之時為何顫抖又為何著迷。打開電影網站或是其他社交平臺,關於大衛·林奇電影作品的解析、影評層出不窮。有的在反覆拉片,有的在用各種理論來分析文本,更多的人則是在觀看時全神貫注如同上戰場的士兵一般希望跟上導演的節奏來明晰懸疑的背後和驚悚的原因。

但是一切都是徒勞,「你永遠也得不到我」,「你」也永遠無法一次理解「我」。無數影迷都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受挫,卻又樂此不疲地再次嘗試,畢竟只拍了11部電影長片的大衛·林奇6次進入《電影手冊》年度十佳榜單,兩次奪得第一,甚至劇集《雙峰:回歸季》都可以壓倒一片佳作拿下2017年年度十佳榜首,大衛·林奇也憑藉這部作品成為了「2010-2019十年十佳」中唯一入選的美國導演。

 

/《雙峰:回歸季》

出生在蒙大拿州的大衛·林奇自小就隨著家庭開始了不斷搬遷,不同的城市塑造了不同的他,即使離開後也會成為他性格和作品中無法抹去的元素。最初是在愛達荷州的桑德珀恩特,小林奇度過了2年相對愉快愜意的時光,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和小夥伴在樹下的泥坑中擠著坐在一起,頭上是樹的陰影。自那時開始,他對於相對封閉的空間以及木頭的偏愛已初露端倪。

 

在華盛頓特區斯波凱市的時候,進入少年時代的林奇發現他的世界被框在了極小的區域之內,世界不過幾個街區一樣大,彼時戰爭的結束讓少年們也陷入到狂熱的氣氛中,他們最常幹的事就是在外玩打仗遊戲。而這個時候的大衛·林奇在繪畫上的愛好被母親所注意,母親開始有意引導他在繪畫上的學習,不給他任何繪圖本,而是鼓勵他發揮創造力來進行繪畫。

 

狹小的街區對大衛·林奇產生了非同尋常的影響。街道成為了大衛·林奇除了室內空間之外最為主要的電影場景,甚至在一段時間內擔任了「外界環境」的代名詞。如他所說,「巨大的世界就在那兩個街區裡,你可以住在一個地方就擁有一切」。一個秋夜,在漆黑的大道上,馬路邊,一個哭泣的裸體成年女人突然闖入了少年簡單的世界中,不同於被嚇哭的弟弟,大衛·林奇並沒有被驚嚇到,他只是覺得這個場景仿佛超自然一般。這個場景後來也化身在大衛·林奇最為著名的影片《穆赫蘭道》的開場段落。

 

/《穆赫蘭道》劇照

隨著父親工作的升遷,大衛·林奇一家去了維吉尼亞。在維吉尼亞,大衛·林奇的世界就開始進入黑夜,他至今都記得開學那天的風暴。不僅在身體上被腸痙攣症所困擾,不適合當朋友也讓他處於混亂之中,更加糟糕的是母親認為大衛·林奇沒有發揮出他成為一名藝術家的潛能,「我對你非常失望」成為了她常對林奇說的話。

 

不同於母親,父親帶給了大衛·林奇另一種感受。成長於農場的父親最擅長修理家具、擺弄木頭。在周末,他會帶著孩子們一起規劃房屋院子,一起建造工作,這樣的活動令林奇充滿樂趣。以及數年後,林奇婚後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去印刷店工作,工作前夜,林奇做著木工,自稱是他最後的自由時光了。因此,木頭元素也是林奇宇宙的一個常見標識,就像《雙峰》中有一個抱著原木的木頭小姐,可以通靈雙峰森林做出一些預言。

 

/《雙峰》截圖

大衛·林奇偶然結識了一個朋友——託比·基勒,託比的父親布希內爾·基勒是一名畫家。在託比的介紹下,林奇拜訪了布希內爾·基勒在喬治城的工作室,布希內爾不僅送給他一本《藝術的精神》,並且租給了他一個工作間,還會在林奇於父親爭吵的時候主動為他解釋,肯定他的熱愛與努力。在那裡,林奇第一次觸到了「藝術生活」的模樣,那一刻,他真的想成為一名畫家,並像一名畫家去生活。

這樣的日子讓陽光重新照到了林奇的世界裡。在家庭、學校、工作室三種不同的環境下,林奇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並採取與之相應的言行,他小心翼翼地分割三個世界,希望彼此互不打擾。他不會帶女朋友回家,也不想要父母參加畢業典禮,在工作室則最好只有自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

 

「我不想去世界任何地方,現在這間房子成了我的世界。」

 

但是,母親曾經對他的失望和初到維吉尼亞的混亂生活讓林奇的厭學情緒一直在蔓延生長。在新學期開始前,林奇在父親的幫助下來到了波士頓租下了一間公寓。在這間公寓中,林奇獨自生活了兩周。他最常做的事是坐在椅子上聽收音機裡的音樂,除了上廁所或者吃東西,他都沒有離開過,直到每一次收音機電量耗盡,整個房間陷入一片死寂。對外出的心理恐懼在經過了童年、少年的發展,現在終於被林奇所正視了。這段獨居生活也成為了他的畫作《我有一臺收音機》的靈感來源。而直到現在,度過了如此漫長歲月的大衛·林奇都很少出門。

 

而進入新學校的生活也並不好過,波士頓博物館學院被林奇描述成為和高中差不多的地方。在這裡,林奇發現他的藝術學習模式恰恰是母親在引導他的過程中所避免的,如同苦工一樣的練習、嚴格統一的標準還有許多要求。

林奇嘗試過逃離。他曾經和朋友一起去了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原計劃三年的學習卻因為各種原因只進行了15天就匆匆結束。當林奇回到布希內爾·基勒的工作室後,布希內爾以冷落來逼迫他重返學校,並親自寫推薦信幫助林奇進入費城的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

 

在費城,破舊的街道和怪異的氛圍成為了林奇藝術創作的完美環境,費城也成為他藝術生涯開始的地方。在費城,林奇曾畫過一幅畫,在這幅畫中他聽到了風聲也看到了色彩的流動。同時,在一次停屍房的參觀中,林奇並未因屍體環繞而恐懼,相反他會想知道關於這些屍體背後的一切故事。大衛·林奇的藝術指針向電影進行了無意識的偏移。

 

畢業後,林奇和女友佩吉開始了同居生活。他仍然沉迷於一些令家人失望和擔憂的藝術實驗和創作,比如觀察水果如何腐爛,或者收藏老鼠屍體。一次,林奇本要製作一個分畫面的裝置作品,三分之一的屏幕上是一個人在跳舞,另外的三分之二則播放一些動畫。但是由於操作不當,整卷底片都是模糊的。這時,他產生了一個新想法,他想把真人電影和動畫組合到一起,這就成為了他的短片作品《字母》。

 

由於生活的拮据,大衛·林奇向美國電影學會申請一筆給獨立電影製作人的獎金。而在幾個月後,喬治·史蒂文斯和託尼·維蘭尼打來電話,「你贏得了獎金!」這是改變他人生的一通電話。後來,託尼·維蘭尼來到費城和他一起拍攝了《外祖母》,並推薦他去洛杉磯的高等電影研究生中心來學習電影。

 

從費城來到了洛杉磯,四年的學習時間,大衛·林奇在一個空馬廄搭建起一座攝影棚。他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攝影棚裡想像出一個不存在的完整的外部世界,下著雨的黑夜、街道、小餐館、巨大的工廠煙囪和漏水的管道等。在這裡,他的婚姻破裂了,家人也想要他放棄這部電影的拍攝去找工作。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大衛·林奇第一部公映的電影《橡皮頭》誕生了。

 

從此,他開始熱衷於以自己想要的方式來建造一個世界,一個誕生於夢境、記憶以及想像之中又獨屬於自己的世界,他徹底淪陷在電影之中了。

 

還可以在這些平臺找到我

相關焦點

  • 諾蘭:經常看不懂他的電影,卻經常愛看他的電影
    觀眾在看之前可能已經聽聞諾蘭的大名然後也知道這部電影沒有那麼簡單,自然會帶著大腦進去看,然後發現這所謂記憶「碎片」其實不僅僅是碎片,它還是一個「記憶拼圖」,諾蘭給了你拼圖的塊,觀眾自己去拼好,而且難度並不高,這種參與劇情的電影是諾蘭營造出來的獨特氛圍。
  • 【上海王】你可能並不欣賞他,崇拜他,但是你愛他。
    在你心裡,你只愛一個人,你可能並不欣賞他,崇拜他,但是你愛他。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總是天不遂人願的夭折,長大之後我們都長成了曾經的自己厭惡的樣子,但回首才發現最初的彼此還留在原地。餘其揚愛了小月桂一輩子也恨了她一輩子,可是如果時光重來一次,他大概還是選擇注視著她吧,這段情是劫數卻也是他的幸運。
  • 電影信條:導演,我們不懂科學知識,專看演員劇情,看美女可以嗎
    這是美國電影《信條》片首女科學家的臺詞,也是導演諾蘭對我們看電影的觀影建議。如果觀眾看電影滿腦子充滿問號,你手中的這張電影票估計就白費了。我們因為熟悉,所以陌生。我們生活的世界,很多我們不會去問為什麼,例如,電腦怎樣運行,手機怎麼運行,wifi原理,植物生長奧秘。除非你專門去研究,其實大家並不關心這些,這也並不妨礙我們,我們照樣依靠它們享受生活。
  • 竇唯厲害在哪裡,為什麼直到現在依然有那麼多人崇拜他?
    作為一個高產的實驗/即興音樂人,他的各種嘗試不都是成功的,他所有的作品不能完全保證質量與可聽性。要聊他這個極其低調的人,我們擁有的(音樂以外的)信息資料並不完整全面。說出來很扯,但我們確實可以嘗試著從竇唯的音樂中聆聽竇唯「這個人」。有意思的是,人們從音樂中聽到的竇唯,和音樂以外的各種碎片信息拼湊出來的竇唯,有些一廂情願的不謀而合。
  • 魯豫不會,董卿不懂,為什麼世人都崇拜明星?
    說真的,我挺佩服吳京的,我只是佩服,不是崇拜。那時候有人問吳京認識不認識一個娘炮的明星,吳京就隨口問了一句他是誰?幾十萬的粉絲開始攻擊吳京,最後吳京說了,明年我就拍一部電影,讓你們知道什麼是硬漢,為此吳京搭上了全部的家產拍出了戰狼。醒醒吧,真正的明星是他們。2020年,疫情爆發後,一名83歲的老者坐上火車去往了武漢,這時候的武漢已經全線封城,人們都想跑出來,只有他義無反顧的走進了武漢,而且他連臥鋪都沒買,在火車上還在查資料,你們家裡八十多歲的老人在幹什麼?養老?
  • 有人說:他非常崇拜馬雲 但他說:看了馬雲的書法後,感到很驚訝
    有人說:他非常崇拜馬雲 ,但他說:看了馬雲的書法後 ,感到很驚訝,問我什麼看法?我這樣回答他:首先我認為馬雲的字寫得很一般,很顯然,他沒練過書法。但有一個問題沒搞明白,你說非常崇拜馬雲,然後問他的字寫得如何,這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國外電影看不懂:是我有問題,姜子牙看不懂:是電影有問題?
    也正是因為目的不同,甚至有些人還是帶著孩子去看《姜子牙》的,看電影過程中的狀態自然有所不同,很多小細節可能一不留神就過去了,非常容易導致看不懂這部電影。而且對國內的影視劇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國外電影看不懂:一定是我有問題,再看一遍,國內電影看不懂:一定是電影的問題,給個低分」,顯然《姜子牙》也遇到了這樣尷尬的情況。
  • 我和老公都藏有秘密,但是並不妨礙我給他生孩子
    幾次都是他爸爸來接的他,何爸爸比較謙和有禮,不像有些家長,面對託管班老師總有點趾高氣昂的感覺,就像看待看孩子的保姆,用著感覺不好就換。他對人禮貌客氣,因為來得太晚,一來就連連道歉,解釋自己實在太忙了。陳思對他印象很不錯。 作為託管老師,當然希望家長能夠早點來接孩子,自己可以早點下班。但陳思倒是不很著急,一來她性格好,再來她也不急著回家。
  • 逆行者張定宇夫人:我崇拜他,愛他,我下輩子要嫁給他
    在夫妻生活的過程中,丈夫能吸引妻子的崇拜真是一件大事。在中國社會結構中,男孩和女孩到了相應的年齡就會結婚,但在那個時候,由於男孩的年齡和經驗,他們很難在事業上取得進步,因此真正有權勢的人會在結婚後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這不僅是家庭責任,也是他們的抱負。
  • 他有極悲慘的經歷,卻不妨礙他努力地給我們帶來好作品
    最近小編看了一部聚集了各路導演大咖的紀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卡梅隆不僅擔任了紀錄片的執行製片人,他還在片中作為主持人與史蒂文·史匹柏、喬治·盧卡斯、克里斯多福·諾蘭、雷德利·斯科特、阿諾·施瓦辛格等一圈大佬面對面聊天。
  • 這部電影我看不懂,你呢?
    《路邊野餐》終於出現了,可我還是一臉懵逼:誰能告訴我這電影到底講了個啥?《路邊野餐》,像詩一樣的電影:鏡頭是詩,方言是詩,時間是詩,電影是詩。詩是好詩,因為我看不懂;電影是好電影,就是我看不懂。▼電影放映一半時,清新的配樂《小茉莉》響起,終於打破了影片前半部分沉悶抑鬱的節奏。坐我右邊的女人突然跟著音樂清哼起來。
  • ​小時候老爸帶我看成龍的電影,今天我帶他去看《急先鋒》了
    說實話,我是很慶幸帶著父母來看這一幕的,老了的父母為了不拖累子女,總是想盡辦法逞強,電影中成龍並不掩飾年邁劣勢的情節,或許能向父母傳達出我一直不敢說的話。成龍飆車衝出重圍後,秦國立在敵人的槍口面前舉起雙手跪下,但在觀眾的眼裡,他是一位站著的父親。
  • 外國人都崇拜李小龍,國人卻質疑他,他真的不能打?專家這樣說
    外國人一般來說卻都很崇拜李小龍,這是怎麼回事?李小龍到底能不能打?今天,來自福建的武術專家徐教練給出了答案。國內有些人已經把李小龍神化,完全模仿李小龍的電影,用電影的功夫體系練習競技擂臺的格鬥體系,就糊塗了。雖然李小龍的功夫在街頭防身自衛是可以的,甚至是很不錯的技術,但相比專業的拳擊,散打,泰拳等搏擊術,李小龍的功夫體系是不完整的。
  • 其實我也看不懂《銀翼殺手》.
    昨天去看了《銀翼殺手2049》,在電影院坐了三個小時,睡著了三次。回來後,為了彌補在影院睡著的負疚感,我查了很多背景資料,把電影公眾號上的推文都看了。黑色電影、賽博朋克、菲利普迪克……還是半懂不懂的。這麼多人拍掌叫好,我甚至有了想把前作也看了的衝動,可我很怕再睡著。這部電影被影評界大佬們舉旗吶喊的同時,它的評分也在各大評分網站持續走低。我看著一溜的「傻逼片」評論,有一點點難過。
  • 看不懂此電影的都是文盲,《一步之遙》影評
  • 星爺在圈內出名的摳門,罵他的人一定不懂他,懂他的一定會感謝他
    一、林子聰絕對算得上是星爺電影裡的重量級金牌配角,兩人的相識始於電影《少林足球》,當時為了飾演好「六師弟」這一角色,林子聰被吊了十多天的威亞,一句怨言也沒有,還因為一場戲一直得不到星爺的滿意,生吃了,說起徐克大家並不陌生《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黃飛鴻》這些經典電影都是出自他手,導演生涯總票房超20億,雖說星爺給到演員的最高片酬沒有超過100萬的,但很多人猜測,這次徐克可能會打破這個記錄,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星爺非但沒有開出高於100萬的片酬,反而創下了歷史最低記錄,三分鐘的戲,只給了徐克1萬塊錢的紅包,要知道片中像
  • 加布裡埃爾:我一直很崇拜大衛-路易斯,玩足球遊戲都愛用他
    直播吧9月2日訊 近日,阿森納新援接受了俱樂部媒體的採訪,他表示自己一直以來都很崇拜大衛-路易斯,能和他成為隊友讓自己夢想成真。 加布裡埃爾稱:「大衛-路易斯一直以來都是我非常崇拜的一個球員,我是他的超級粉絲。從我小時候開始就一直看他踢球,在足球遊戲裡也總是愛用他。現在我將和大衛-路易斯成為隊友,這意味著我的夢想成真了,我希望早日與他一起在球場上並肩作戰。」 「在阿森納有很多巴西球員歡迎我,這對我而言非常重要。
  • 馬英九很崇拜他,要來安徽看他了,他究竟是誰?
    在他的帶領下,臺灣四年之後便自給自足。近代化之進程領先全國,然而在他回到大陸之後不久,清政府便喪權辱國籤訂《馬關條約》,這個在他手上富庶軍防不亞於日本的領土被日本割去,以至於他憂憤而亡。劉銘傳第五代嫡孫劉學宣談到先祖時說,當年清政府沒有錢,劉銘傳賣了家裡的地,帶著100多位同族子弟赴臺抗法,離臺的時候兩袖清風回到老家。聽到甲午戰敗割臺,他吐血而亡。
  • 他是北京人藝最不像演員的演員,卻是宋丹丹最崇拜的表演大師
    但他們有一個共同崇拜的偶像,那就是我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大師于是之先生——他們都太想成為他了。在中國,崇拜于是之表演藝術的,又何止何冰、濮存昕、宋丹丹、吳剛這幾個人呢?但凡真正熱愛表演的演員,有幾個不被他在舞臺上所展現出來的非凡的藝術魅力所折服呢?可是,他的夫人李曼宜卻說,于是之沒有什麼特殊,他太普通了,走在大街上,沒人知道他是演員。
  • 「他殺妻棄子有小三,但不妨礙我喜歡他的詩」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一代人》這句詩出自顧城有人可能更喜歡他的另一句詩: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 《遠和近》顧城,上個世紀中後期朦朧詩派代表人物那是一個才人輩出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