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電影看不懂:是我有問題,姜子牙看不懂:是電影有問題?

2020-10-10 嘟嘟漫談

電影《姜子牙》在國慶檔眾多電影中屢獲佳績,然而不可忽略的是這部動畫電影的口碑兩極分化,因為開播前《姜子牙》和《哪吒》的頻頻聯動,導致一部分人認為《姜子牙》也是和《哪吒》一樣輕鬆搞笑的電影,結果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除了最後的哪吒彩蛋,很多人全程笑不出來。

國外的電影好看

也正是因為目的不同,甚至有些人還是帶著孩子去看《姜子牙》的,看電影過程中的狀態自然有所不同,很多小細節可能一不留神就過去了,非常容易導致看不懂這部電影。而且對國內的影視劇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國外電影看不懂:一定是我有問題,再看一遍,國內電影看不懂:一定是電影的問題,給個低分」,顯然《姜子牙》也遇到了這樣尷尬的情況。

我去看姜子牙的時候,也是抱著放鬆的心態去的,結果就尷尬了,看到中間的時候,差點睡了過去,只知道突然之間,四不相領盒飯了,突然之間,申公豹又領盒飯了,然後雷震子冒了個泡,哪吒來客串一下,電影就結束了。

按常理來說,這麼一場下來,心中就該給這部電影打上一個低分了,大家對待國內的影視劇大多是這種態度,反倒是國外的影視劇有看不懂的劇情的話,一般都會去看各種解讀,然而二刷,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可以看懂的,很顯然《姜子牙》沒有這樣的待遇,很多人第一遍沒有看懂,也就在心中給這部電影打上了低分。

《姜子牙》值得二刷

我知道我中途差點睡過去是有自己一部分原因的,那天我坐了一天的車,本來就挺累的,然後恰好《姜子牙》不是一部適合放鬆的動畫電影,所以狀態不太好。緩過勁之後,為了搞明白這部動畫電影到底講了什麼,於是我開始了二刷。

第一次看,基本上就記住了最後的彩蛋,也正是這最後的彩蛋,對第二遍看《姜子牙》有很大幫助,看過這個彩蛋的小夥伴一定還記得,這個彩蛋主要是講了姜子牙是個強迫症,什麼都想要擺得整整齊齊的。

二刷《姜子牙》才發現,正片中的姜子牙,一直就是一個強迫症,進入酒館之後,先是扶正了地上的銅像,然後又接住了小九丟下的所有東西並擺好,後來在路上掛好骨風鈴,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出姜子牙是有強迫症的,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這樣也就解釋得通為什麼姜子牙要救下小九了,在所有人都被安排好的情況下,唯獨小九一人不能被安排好,這是完美主義者姜子牙不能容忍的,所以他違背師命,救下了小九,如果不能救下眼下之人,又談何救下蒼生?

定位8歲以上還是小了

《姜子牙》這部動畫電影建議8歲以上觀眾觀看,我覺得還是定小了,他們還是個孩子,為什麼要把「救一人還是救蒼生」這種難度的問題拋給他們?有著類似定義「殺好人,救壞人」的《妙先生》,是建議12歲以上觀影的,我覺得這樣比較合適一些。

總的來說,《姜子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雖然不像《哪吒》那樣適合所有觀眾,但是很多人是可以在這部電影中找到共鳴的,尤其是一些「社畜」,深刻體會到了姜子牙所處位置的尷尬,羨慕姜子牙敢斷天梯,而他們卻只能回復一個「好的」。

註:本文由嘟嘟國漫原創發布,文章受版權保護,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看不懂《姜子牙》,體會不到電影想表達的意思?那就對了!
    可是偏偏她按捺不住自己的性格,還沒恢復好元氣,就和天尊殊死搏鬥,讓人多多少少有些費解,當然了,看完了整部電影,我覺得還是一頭霧水,我相信很多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對下面的問題,估計會有共鳴。第一,紂王為什麼能封神?要是電影崇尚善惡,成王敗寇之下,紂王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還順利成為了神仙。儘管姻緣神看起來很無聊,時常會感到孤獨。
  • 《姜子牙》:一部兒童看不懂,成年人看不透的電影,票房破10億
    在2020年10月4日17點31分,《姜子牙》累計票房突破十億元,再度刷新了《哪吒》的記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十億的動畫電影。在票房高收的情況下,口碑卻成兩極分化,有人叫好,有人唱衰,貓眼評分7.6分,似乎是一部稀疏平常的動漫電影。我個人對《姜子牙》的評價是一部兒童看不懂,成年人看不透的動漫電影。
  • 《姜子牙》電影看不懂?沒信仰的神仙是廢柴,網友:得分打低了
    國慶檔期電影矚目大作《姜子牙》,豆瓣評分7.1,劇情向沒有《哪吒》鮮明的抗命逆天主線,也沒有太乙師徒二人的搞笑元素。難怪有觀眾直呼「看不懂、不過癮」 。今天我將從情節矛盾、敘述形式和道具隱喻來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並沒有網友說的那麼差。劇情既有公路片的藝術風格,也有精美國風元素糅合天尊大弟子姜子牙,在斬殺九尾狐妖的榮耀時刻,卻發現狐妖體內有一個無辜女童。「救還是不救,這是個問題!」姜子牙違背師命剖開面具,被貶入北海極冷寒地,十年悔過悟道。到底是挽救了一人,還是危害了蒼生?
  • 《姜子牙》觀影感受一一看不懂
    怎麼感覺就像我們今天的旅遊一樣,電影行業也被壓抑了很久,最近有很多部電影趕著這個時候上映,真的是踩中的節奏。票房實現大的突破就不是什麼難事啊。在疫情之後,人們很多平時都習以為常的行為,很快都被限制了。現在終於解封了,人們的欲望得到極大的釋放。姜子牙現在的票房這樣爆發出來是有它的原因的。
  • 孩子看不懂《姜子牙》,卻熱心過萬聖節:語文老師該不該慚愧
    01.姜子牙 孩子看完《姜子牙》,完全沒有去年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完之後的愉快感。 我納悶了,萬聖節你倒是記得清楚,怎麼《姜子牙》就不愛看? 他說,姜子牙是誰啊?
  • 電影《姜子牙》觀後感:看不懂
    今天帶著兒子觀看了電影《姜子牙》,雖然在看之前,就已經看了很多網上的評論,很多人拿姜子牙和哪吒做比較,讓大家評價哪一部更好。而且上映以來票房一直是最好的,周圍很多朋友都帶著孩子去看姜子牙,於是乎我也帶著孩子去了。
  • 4天破10億,口碑卻崩了:年少看不懂姜子牙,看懂已再不少年
    無數人都在吐槽《姜子牙》的劇情,認為這是一部「披著東方神話外衣的美式動畫」。甚至還有人在網上發帖,號召網友們去舉報《姜子牙》宣傳血腥暴力,侮辱中國傳統文化。說實話,這部電影我也去看了,很多人吐槽劇情無釐頭,吐槽姜子牙是個工具人,但我卻從中看出了創作團隊的「別有用心」:年少看不懂姜子牙,看懂已在不少年。
  • 《姜子牙》最大問題是把姜子牙塑造成了「孫悟空」
    截止到1月7日,該片已取得了13.2億元的票房佳績,這個數字雖然不及《我和我的家鄉》(17.2億元),但足以讓前者在所有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中排名第二。觀眾對於該片在特效和畫面上展現出來的水準和想像力,基本上持讚美態度,甚至有觀眾認為,《姜子牙》的特效要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國產動畫精品還要好。
  • 《兩桿大煙槍》剪輯有多亂,看不懂不是你的問題
    兩部電影如果粗略看下做個比較,會發現《瘋狂的石頭》的交代會清晰一些,而《兩桿大煙槍》交代要燒腦一些。當然,作為多線敘述的先驅,加上《瘋狂的石頭》也有抄襲之嫌,還是應該像這部神作膜拜。究其原因,基本上在我看來有二。首先是語言的不同,在如此繁多人物的交代之下,我們單憑漢語字幕很容易弄混,還有就是本文說明的剪輯問題。
  • 這部電影我看不懂,你呢?
    《路邊野餐》終於出現了,可我還是一臉懵逼:誰能告訴我這電影到底講了個啥?《路邊野餐》,像詩一樣的電影:鏡頭是詩,方言是詩,時間是詩,電影是詩。詩是好詩,因為我看不懂;電影是好電影,就是我看不懂。▼電影放映一半時,清新的配樂《小茉莉》響起,終於打破了影片前半部分沉悶抑鬱的節奏。坐我右邊的女人突然跟著音樂清哼起來。
  • 設計欣賞 I 看不懂的電影海報設計可以這麼看
    經常有學員問我同一個問題有些設計明明很好看,但就是看不懂咋辦?其實設計這個行業,很多人都想著自己是全能的,即會字體設計又會品牌、合成、修圖等等,其實會一些挺好的,但是每個都學真的很難很難,各自有各自的強項就成,剩下的有需求就交給專業的認識,互利嘛,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對於設計我一直都是覺得,可以不會做,但是要學會看!!!
  • 未經困惑與糾結的人看不懂《姜子牙》裡的3個人生真相,看懂點讚
    ,其成功之處在於老少鹹宜,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看《哪吒》,感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不服輸、不認命,也能夠感受到親情、友情帶給人的溫暖力量。因為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片尾打出了《姜子牙》的預告,讓我們誤認為兩部影片有著內在的聯繫,看完之後卻大相逕庭。我看了不少的影評都說《姜子牙》不適宜帶著孩子去電影院看,怕孩子看不懂。可是,我依然帶著孩子走進電影院看這部被人們稱為看不懂的《姜子牙》。
  • 電影《信條》看不懂?網友調侃1億票房裡有9500萬都是沒看懂
    影迷們都喜歡克里斯多福·諾蘭電影中所建構的全新世界,因此解讀他的電影裡的劇情也成為觀影之後的一種思考。那麼這部《信條》究竟有多難懂,據說連電影的主演們都看不懂劇本裡的故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對於電影《信條》裡的故事情節也是非常的深奧,並非看一遍就能完全看懂的。反正我是沒有看懂。
  • 看不懂《姜子牙》?先看看這個吧(暗黑解讀)
    如果抱著看少兒動畫的心態去看這部電影,一定看不懂。如果像看《讓子彈飛》的心態去看,你就會發現,這是一部暗黑版成人童話。經歷得越多的觀眾,越容易看得懂。所以在電影開篇前,有字幕提示「適合8歲以上觀看」,實際上,這個年齡再加上10歲,都算保守。
  • 看不懂《姜子牙》的,你們應該也不太懂漫威
    其實,一部電影沒講清楚事情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壓根這導演就沒有想「只在」這一部電影裡就把家底全給觀眾們兜了!資深漫威迷肯定都感覺到了,看這部片子的時候,頻頻穿插著漫威宇宙中各個熟悉的場景。所以跳出單一的影片,從宇宙的角度看,很多細節可以不去細究,但是從宇宙的故事線來看,同樣有很多處理不夠嚴謹。第一,申公豹實在是一個bug,體型和人設都與《哪吒》裡面的大有差池,從陰暗狡詐,變成了勇猛呆萌,就算是兩個團隊,但畢竟你要搭建宇宙,就不能至少外形上保持一致嘛?
  • 看燒腦電影《信條》,不要糾結在懂與不懂上
    《恐怖遊輪》的影評視頻(地獄境界自心營造——電影《恐怖遊輪》影評)發了以後,有朋友推薦我去看剛剛公映的《信條》。在電影藝術中,這一方面堪稱經典的首推《黑客帝國》三部曲,還有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系列也堪稱佳作。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再說透一點,內行也喜歡看有熱鬧的門道;外行看完熱鬧,也願意琢磨其中的門道。文以載道,「無道之文」與「無文之道」都是技窮或者傲慢的表現。從這一個角度來說,諾蘭,你這《信條》還真沒拍好。
  • 我看姜子牙電影
    人家看姜子牙電影是衝著哪吒看的,結果一家公司與哪吒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最氣人申公豹竟然不是結巴,練造型都不一樣,哪吒的申公豹是壞人,姜子牙的申公豹是壞人。大概看哪吒火了贈熱度。應該告詐騙,我原本看的是動畫片結果是哲學片。
  • 看不懂!看不懂!看不懂!鶴唳華亭大結局了,觀眾的彈幕絕了
    而且,作品的最後,2人不僅一起看了大好河山,而且陸文昔還懷孕了,2人,也是有了愛情的結晶。從彈幕來看,似乎還是有一些疑問的。 比如,許昌平為何突然消失了?
  • 相親妹子主動約看電影,接下來的操作小夥說看不懂
    近日,蕭山小夥「Kingwangeh」在蕭內網App發帖說: 妹子約看電影,當面主動買票結果只買一張是什麼情況?
  • 《姜子牙》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進一步思考,將《姜子牙》和《哪吒》簡單的放在「動畫電影」的標籤下一同比較是否適當呢?話不多說直接從回顧劇情開始吧。回顧部分劇透嚴重,沒看又想看的可以繞道了。劇情回顧封神大戰結束後,周朝建立,百廢待興。不同於立意較為明顯的電影,姜子牙似乎尷尬在商業片與文藝片之交界線上玩走平衡木,電影中每個人物的動機都顯得十分搖擺,每個人的說辭都有多種解釋的角度,這使得整部電影與其說是一場冒險抗爭故事不如說更像是一場進行到最後也沒有哪方勝利的辯論。